听王崧舟《两小儿辩日》一课之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17:44

听王崧舟《两小儿辩日》一课之后感

余文森 2006-10-17 14:33:00

 

2006年10月15日,我有幸在福州市群众路小学聆听由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执教《两小儿辩日》一文。

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一、     精彩之处

1.    辩论——辩斗环节的设计和引导

王老师与学生各扮“两小儿”开展辩斗,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走进语文”,让学生成为“两小儿”,让学习进入体验层次,课堂的学习气氛和状态被激发出来。

课堂达到一个高潮,引发听课者的阵阵掌声!

2.    最后一环节(两小儿嘲笑孔子后,孔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的设计与引导

学生们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引发了(产生了)很多精彩的观念:

凡夫俗子;

后生可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惭)愧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人行,必有我师。

……

课堂再次达到高潮,听课者欢呼雀跃。

相对而言:第一高潮是王老师个人智慧和机智的展示,第二高潮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

二、     商榷之处

1.    辩斗的形式重要抑或内容重要?

为什么能辩起来?

——两小儿都有自己的观点(且都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这启发我们: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看,结论不一样?(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结论不一样)

怎么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同样一个问题,以不同角度看,结论不一样,我们怎么办?(思考和探究的价值高于辩论的价值)。

2.    文章的落脚点是孔子抑或“两小儿”?

我认为文章的中心人物是“两小儿”,

孔子只是一个背景或衬托。

孔子的“出彩”会淡化“两小儿”的智慧:两小儿会观察、思考、比喻、推论。

启示我们:知识、学问从生活来?要学会从观察中动脑筋、思考、提出问题。常识和科学的关系?

3.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张扬探究精神?

究竟日初远(近),日中远(近)?

生活知识与科学知识?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提出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建构自己的思想与意义,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拓展,完善自己的思想与意义,这是学生学习的本质。一定要把反思、探究、体验生活世界(现实世界)变成为学生课堂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节课有教师和学生的精彩表现(而不是表演),这是公开课最看重的亮点。但是这一节课缺乏探究精神的养育、渗透和弘扬?尢其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没有走出教材,没有走出“两小儿”,没有提升,思维方式的误区没有得到矫正、批判?

4.          教学的起点到底是什么?

我一贯坚定地认为: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既然知道学生已经自学了或预习了,那么教学的切入点就只能是学生读懂了什么?哪些内容(字、词、句、段)读不懂?

——读不懂,障碍、困难在哪里?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吗?(从现有发展区到最近发展区)

——读懂了,是真懂吗?读懂了怎么把它读好?(体现教学的层次和永无止境的追求?)

——现在提倡对话教学,对话首先要从人(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开始,没有这一基础,师生之间就无法真正对话,就像文本中的两小儿要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怎么能辩论起来?

另外,一些小问题:人类文明不能简单与时间长短划等号?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5000年,其中4900年是使用文言文,使用白话文的时间不足100年,顶多占2%,这能说明什么呢?文言文未必就是简炼,浓缩也未必就是精华?

顺便附上一则智慧故事——“胡适教授的机智幽默”

有一次,胡适教授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宣传白话文的好处,一名学生站起来反驳:“白话文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从眼镜中透出沉思的目光,心平气和地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秘书,我不愿意从政,不想去,为这件事我回了一份电报拒绝,是用白话文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的这个意思,用文言文拟一则复电,看看: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胡教授话音刚落,只听见课堂上“嚓、嚓”的取纸声,教室里顿时出现紧张的气氛,全体学生都在动脑筋,拟电文。

15分钟以后,胡适让同学们举手报告电文的字数,然后他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电文稿,总共12个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这份电文确实很简练,但是,他自己回的白话电报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谢谢”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含了拒绝的意思。看来,语言是不是简练,不在于白话和文言的区别。

这位幽默风趣的胡适教授,就是当年在《新青年》杂志上首先公开亮出白话文运动旗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