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抖更要防骗!4大防抖功能完全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3:07
责任编辑:张凡作者:灰羽
【IT168 评论】自从松下公司的MEGA O.I.S技术引发了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防抖风潮以来,目前各种防抖技术可说是遍地开花,什么电子防抖、高感光防抖、光学防抖、CCD防抖、双效防抖、自然防抖还有双重防抖等纷纷出现。而面对如此众多的防抖技术,不仅是普通消费者、甚至是专业用户或者发烧玩家也有些发晕。

另外,如果说概念上的易于混淆还只是给消费者的选购制造了一些困难,那么某些厂家刻意模糊防抖技术的根本概念或者以相同的名称命名完全不同的防抖技术就更有误导消费的嫌疑了。例如近期在北京台大肆播放的某品牌数码相机广告,该品牌的招牌式防抖技术一向被认为是光学防抖技术的典范,但广告中出现的数码相机则是采用成本低廉、效果不佳的电子防抖技术。当然,该品牌并未在广告中说明此产品采用的是电子防抖技术,而是将电子防抖与其原来的招牌式光学防抖采用了同样的命名方式,这种做法在笔者看来无疑是在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为了清除误解,帮助消费者认清目前的防抖技术,我们今天将就时下所有厂家所宣传的防抖功能进行一个介绍。而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的防抖技术到底分为几种。
1.光学防抖(也叫镜组防抖):
这是早在胶片相机时代就已经出现的防抖技术,它应用在镜头当中,原理是通过特定镜片的位移来补偿相机的晃动。目前的光学防抖技术可以达到降低3挡安全快门的作用,也就是在使用比正常情况下更低的快门速度时也能保证影像的清晰。

光学防抖在几乎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令使用者能够使用低于正常情况的快门速度,这是最原始、也是最被玩家所认可的防抖技术。看看价值数万元的佳能L级长焦镜头,它们中有很多都搭载了IS光学防抖技术。在如此专业的产品上得以应用,这足以证明光学防抖技术的优异性能以及可靠性。
光学防抖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分为两种工作状态,一是仅在按下快门前才启动,快门释放后就会关闭;一种是全程提供抖动补偿,即便是在取景时也能获得更为稳定的视觉感受。无论使用那种工作模式,只要光学防抖没有关闭,所拍摄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因为前者比后者更为省电,因此我们推荐采用第一种光学防抖工作状态。需要注意是,不管采用哪种工作状态,光学防抖都是需要硬件带动的,因此相对于没有光学防抖的镜头或者相机而言,它也是比较费电的。

目前,在数码相机领域完全掌握光学防抖技术的厂家屈指可数。其中以佳能、尼康、松下为主,而索尼和柯达也有少数产品具有光学防抖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尼康VR防抖曾经代表其招牌的光学防抖技术,但当其消费级卡片相机S7和S8出现之后,VR技术已经不再仅仅代表光学防抖了,因为S7和S8采用的是电子防抖,但它们依然被打上了VR的烙印。
2.CCD防抖(也有人将镜组防抖和CCD防抖统称为光学防抖):
CCD防抖是在照相机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才出现的防抖技术,最早开发出CCD防抖技术的厂家是已经退出照相机业务的柯尼卡美能达。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CCD传感器针对相机的晃动进行位移,从而补偿相机抖动的影响。虽然发生位移的部件不同,但是CCD防抖和光学防抖(镜组防抖)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改变光线照射到CCD传感器上的位置来发挥作用的。

目前的CCD防抖功能同样可以达到降低3档快门速度的效果,而当这项技术被应用在DSLR时,其附加价值则更显突出。因为具有CCD防抖功能的DSLR不管安装什么镜头都具有与其他DSLR安装昂贵的光学防抖镜头几乎一样的防抖效果。
尽管柯尼卡美能达是CCD防抖技术的缔造者,但到目前为止,将CCD防抖技术运用得最为出色的厂家却是宾得。在宾得最新推出的数码单反相机K10D中,CCD传感器以磁悬浮方式“漂移”在CCD支架上,虽然这一先进的设计并不会令其在防抖效果上优于其他CCD防抖技术,但是因此而获得的低损耗和高可靠性还是值得称赞的。

CCD防抖技术对于没有镜头制造经验的厂家来说无疑是比较简单的获得防抖功能的捷径,而它在成本上也比镜组防抖便宜很多,再加上与镜组防抖相近的效果,CCD防抖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DSLR以及消费类DC,像奥林巴斯、尼康、三星、宾得、理光等厂家均有采用CCD防抖技术的数码相机。然而,尽管CCD防抖也是非常出色的技术,但是与光学防抖一样,由于需要硬件驱动,因此它也比较费电。
3.电子防抖(说白了就是自动感光度换了个名字)
尽管靠硬件单元实现的光学防抖和CCD防抖广受好评,但出于市场定位、制造成本或者是技术水平的原因,一些厂家至今也没有推出具有硬件级防抖功能(既光学防抖和CCD防抖)的数码相机。而市场对防抖的需求是旺盛的,因此为了搭上防抖这颗摇钱树,电子防抖技术出现了。

要了解电子防抖,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感光度”。对照相机稍有了解得读者一定都知道“感光度”,它表示感光元件(CCD或者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其计算公式是S=0.8/H,其中S表示感光度,H表示曝光量。可见,感光元件的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小,也就是在相同光圈下需要的曝光时间可以越短。这对于摄影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感光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可以越快,从而由手部抖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小。但是,无论对数码相机还是胶片来说,高感光度同时也意味着噪点的升高。大家可以看看目前所有数码相机的评测文章,其中必然会出现各档感光度的测试,看看那些在高感光度下“惨不忍睹”的照片,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摄影爱好者宁愿另外购买价格不菲的闪光灯、三角架以及防抖镜头也不愿大幅提高感光度的原因。
回到电子防抖的话题,这项技术不像光学防抖或者CCD防抖那样可以让你在低于安全快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而是尽量让相机达到安全快门所需要的速度。其实现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动曝光程序以及焦距信息来确定需要的安全快门速度,然后再将感光度提高到可以达到或者超越这一安全快门速度的水平。显然,这一过程只不过是一个由相机自动操作的程序,而因为每个人对最低快门速度的要求可能不一样(相同情况下,有的人在1/6秒的快门速度下依然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但有的人就需要1/20秒或更高的快门速度),因此电子防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还不如我们手动调高感光度来得实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已经明白电子防抖其实就是以自动提高感光度、以牺牲画质为代价实现的快门速度的提高(或者说防抖)。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防抖功能,那么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就应该特别注意挑选那些具有光学防抖或者CCD防抖的产品。然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不少厂家在电子防抖的命名规则上煞费苦心,什么Anti Shake DSP、ASR(至少三星公司以不同的命名方式区别了其电子防抖ASR和CCD防抖OPS技术)、自然防抖(由于富士相机在高感光度上的独特优势,其电子防抖的效果可谓是最出色的,但它依然不是机械式防抖)……总之就是不直接告诉你“这是电子防抖”!甚至,个别厂家还将电子防抖和自家的光学防抖采用相同的命名方式,如此做法的原因我们自然是不言而喻。
4.双重防抖(令人糊涂的防抖技术)
双重防抖可说是目前定义最模糊的防抖技术,有些厂家把它定义为“可以纠正画面上下、左右抖动的防抖技术”,而有些厂家则把它定义为“具有光学防抖/CCD防抖和电子防抖两项技术的防抖技术”。仅仅从字面上看,我们不能说哪一种命名方式才是正确的,因此不排除个别厂家有利用它来混谣是非的嫌疑。
目前各大厂家旗下所具有的防抖技术列表:
品牌 拥有防抖技术 品牌专署名称
索尼 镜组防抖、CCD防抖
佳能 镜组防抖 IS防抖
柯达 镜组防抖、电子防抖
奥林巴斯 电子防抖、CCD防抖
尼康 CCD防抖、镜组防抖、电子防抖 统称为VR防抖
富士 电子防抖 自然防抖
三星 电子防抖、CCD防抖 ASR防抖、OPS防抖
卡西欧 电子防抖、CCD防抖(目前卡西欧只有V7一款DC具有CCD防抖) Anti Shake DSP、CCD防抖尚未命名
宾得 CCD防抖、电子防抖 SR防抖、Blur Reduction防抖
理光 CCD防抖
松下 镜组防抖 MEGA O.I.S防抖
柯尼卡美能达 CCD防抖、镜组防抖 统称为AS防抖
面对目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防抖技术,作为消费者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擦亮双眼,多看、多问,这样才能避免掉入个别厂家的概念陷阱。同时,我们也呼吁某些数码相机厂家,你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向消费者明示你们的技术。不要让消费者在购买了你们的产品之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不要为了赢得眼前的利益而丢掉品牌的信誉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