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8:30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转载)

(2007-02-16 20:17:44)转载   整个自然界,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皆本能地按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活动,人亦应之。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制算,颇具中华文化特色,而各门科学又将二十四节气的应用价值赋予了灵活应用的内涵。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一把读懂中医书籍的钥匙,我们不妨初步地从中医著作中找出一些答案。
《素问·六微旨大论》:“帝曰:其(天气)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物生”,就是动、植物,包括人,在太阳辐射能和四季运作下而生长,正如张仲景所说的:“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复舟”“而人的气脉即与四时相应”。
先说“气”,《灵枢·胀论》:“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人体的气血周流运行,必须要随着天气的循环往复而有序地变化着,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气血之所以要与天气相通,其根源在于人也是大自然造化而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中医学并不刻意于人体内部构造的分解,反而追求大气的分类研究。《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寒、暑、燥、湿、风的提法,不就是气象学中气象要素:温度、湿气和风的分解吗?不过,古人对”火”情有独钟。火,不是夏季过热的”暑”,而是四季中均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火,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将五气推衍为六气,并与三阴三阳相配,这是中医学的一大发明。六气,是在时间概念基础上,对天气乃至人气等的具体把握。这种缜密地观察气候变化用以推演人体之气是否适应,也就是是否”顺逆”,就成为中医学对学者们的谆谆叮嘱了。《素问·六元正气大论》中说:”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天之六气,人之气血虽然都是“四时循序”不断变化的,而且这些变化是可以探究的。但是不论探究了多少理论,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时间永远在直线前进,不能回头。《素问·玉版论要》曾说:”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再说“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45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45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变,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里又说:”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中医学是非常注重气血经脉脏腑与四时阴阳的关系的。而阴阳理论正是在“气一元论”的根源中发起的,用今天的话说,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能量的重要源泉。因此,年轻的学子若能将高中地理课本上的知识与阴阳沟通,才会容易打开古人思维的大门。千万不要把阴阳理解成是空的,是虚无的,是与万物不沾边际的“哲学”定义。 
以上是生理,下面再谈用二十四节气逻辑病理。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夏至之前,叫温病,夏至之后,叫暑病。夏至之后的小暑、大暑三伏天最为溽热难过,人体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正常的,而暑病顺者为有汗,暑邪随汗而出,所以不能用止汗法。而清朝吴鞠通又谈“伏暑”:《温病条辨·上焦篇·36》:“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由于“暑必挟湿”,而六十花甲子中逢着子午丑未的二十个年份中不是太阴湿土“司天”,就是太阴湿土“在泉”,在这些年份里患上伏暑的病人,定会比其他年份大大增加。这是吴氏的结论,但却牵上了《黄帝内经》里的“五运六气”学问,因此不断提高有关时节方面的素养,才能钻研更深一层的知识,有幸成为中医各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应当涉猎运气内容,探讨黄帝与岐伯等君臣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大课题,即六十年为一周期的气候学知识,有什么更加科学的内涵昵?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规划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地球的运动,绘制了一年四季大气运动变化的时间表。这种寒暑往复的循环规律,起着预告农时和呼应生、病理气脉曲线的作用。我们应该冲破一个误区:即认为二十四节气只是百姓之谈或者农民的学问。正是中医学承袭了渊深的中华文明,正是由于了解了围绕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天文、气象、物候学知识,才使它像一条贯通中医理论的金线,使人豁然开朗。谁培育了这方面的素质,谁就达到和掌握了运用二十四节气的水平。源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李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