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力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3:28

关于智力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李红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正文】

提要:智力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及其功能的统一体,是一种结构复杂、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现象。然而传统的智力理论却由于种种错误做法导致了智力理论研究中长达百年之久的纷争和混乱。在未来的智力理论研究中,若不从根本上克服这些错误做法,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就难以发展一种新的、统一的智力理论模型。为了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扫除错误做法,作者在探讨和剖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一种更具说服力和包容性、统一的智力理论。

智力是什么?近百年来它一直困扰着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但人们却从没有放弃过对它的研究,因为它既是一个理论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实践意义重大的问题。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公开号召解决这一难题,并请17位知名心理学家专门讨论这一难题,但结果众说纷纭。事隔65年,美国《智力》杂志社又召集24位著名专家,由美国智力理论专家R.J.Sternberg教授和D.K.Detterman教授主持了第二次关于智力问题的大讨论,但仍未达成统一意见。这种状况对智力研究和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是不利的,但却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用武之地。本文试图根据国际心理学界关于智力问题的研究和自己对智力问题的看法,谈谈智力理论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智力理论及方法的分歧

(一)智力理论的分歧

自F.Galton(1869)提出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以来,智力研究在理论上经历了巨大的分歧,相继提出了众多不同理论去说明智力的本质。

目前,国际智力理论领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旨趣。一种通过直接研究个体的智力行为来回答“什么是智力”的问题。这类理论的出发点是对智力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研究,故被称为“智力的外显理论”。另一种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由R.J.Sternberg提出来的“智力的内隐理论”,它不直接研究智力本身,而是研究普通人心目中的智力,企图通过了解“人们心目中的智力是什么”来回答“什么是智力”的问题。

外显理论有两类不同的路线:一是C.Spearman(1904)开创、L.L.Thurstone(1938)等加以发展、J.P.Guilford(1971)和R.B.Cattell(1971)使之达到顶峰的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理论。主要有:Spearman的二因素论、W.Stern(1912)的单因素论、E.L.Thorndike和T.K.Kelly的多因素论、L.L.Turstone(1938)的群因素论、P.E.Vernon(1961)的层次结构理论;J.P.Guilford(1956,1971)的三维结构理论、R.B.Cattell(1971)的流体智力和晶状智力理论、Schleinger和L.Guttman(1965)的两维智力结构理论、H.K.Eysenck(1973)的新三维结构理论、H.Gardner(1982)的多重智力理论。二是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出现的认知的智力理论。如J.Piaget(1955)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TOTE单元(G.Miller,1960)、产生式系统(A.Newell&H.Simon,1972)、格式理论(J.A.Pascual-Leone,1970;R.Case,1974)、规则理论(R.S.Siegler,1976;R.Gelman&C.R.Gallistel,1978)、R.J.Sternberg(1977)的成分理论和三重结构理论(1985)等理论模式,D.K.Detterman也在80年代提出了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理论假设(柳佳、李锐红,1988)。

中国心理学家吴天敏(1980)、林传鼎(1981,1985)、朱智贤(1981,1986)、吴福元(1983,1990)、冯忠良(1984)、林崇德(1986,1992)、张绪扬(1989)等也提出了一些理论设想去说明智力的本质。凡此种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理论去说明智力的本质?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智力问题本身有其较大的复杂性,也在于智力理论家们对本文后面将论述的一些基本问题上缺乏一致的认识。

(二)智力研究方法的分歧

从方法看,F.Galton(1869)和J.M.Cattell(1886)开创的智力的实验室测量技术很快就被A.Binet(1905)的测验式测量技术所取代,使本来很有前途的实验室测量技术没能在智力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C.Spearman(1904)所创立的因素分析技术与测验式测量技术相结合,迅速成为智力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方法相联系,产生了前述的许多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理论。70年代以前的智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这种方法为主干的。应看到,测量技术和因素分析技术在智力理论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它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其一是它在理论上远未达到完善的境地,技术上也不很成熟;其二是由于它的实质只是分析智力的外部行为表现,其结果只能得出外部智力行为的因素结构,而不是支配这种外部行为的内部心理结构。70年代初,经过对智力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智力研究者们又纷纷回到实验室,重新采用实验室技术来研究智力,如T.Etel、H.Eysenck、A.R.Jensen(1970,1973)、E.Hunt(1974,1978)、F.Nettlebeck、Sternberg(1982)等均重视智力的实验室研究技术(高觉敷,1987)。从80年代起,系统论的方法在智力研究中也开始有所表现,例如,Detterman的智力理论就是以系统论的方法为基础的。目前,更可行的研究策略也许是以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把实验室测量技术和测验式测量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二、智力理论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智力理论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智力研究领域常常在无意识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

(一)确定在哪一层次上开展研究

纵观智力研究的历史,对“什么是智力”的回答至少是在五种层次上进行的:第一,在大脑的生理结构层次上寻求答案,希望弄清大脑结构的哪些部位与智力有关,早期的骨相学和近期的大脑机能定位说均是这样。第二,在大脑的生理功能(或特征)层次上寻求智力的本质,希望弄清大脑神经活动的哪些特征与智力有关。例如Eysenck认为智力是大脑皮层的无误传导特性;Etel认为脑电的平均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的长短是智力水平的准确标志;Jensen认为复杂反应时是智力水平的典型标志;Nettlebeck则以觉察时作为智力的标志。第三,在心理的结构层次上回答智力的本质,希望弄清哪些心理因素与智力有关,例如Binet认为智力是判断力、理解力、推理能力的综合;Sternberg认为智力是认知的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等基本信息加工过程的综合。第四,在心理的功能层次(即行为层次)上回答智力的本质,企图弄清哪些行为与智力有关,并以智力在各领域内的行为表现作为智力的标志。D.Wechesler认为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理智地思考和有效地应付环境的综合能力。第五,在计算机模拟的层次上寻求智力的本质,企图用人工智能来说明智力。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其典型。由此可见,智力是一种多层次的心理现象,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可有不同学科参与。显然,第一、二、五层次的研究不是心理学家的特长,也不是心理学家的任务,心理学家只能在第三、四层次上下功夫,即结合心理结构层次和心理功能层次的研究,探讨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即智力结构的心理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智力的外部表现结构(即智力行为的因素分析式的结构)。目前,国际心理学界比较新且又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模式有两个:Sternberg模式和Gardner模式,前者主要是关于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的研究,后者主要是关于智力的外部行为结构的研究。

(二)避免将多维的智力作单维的研究

智力是一种多维度的心理现象,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侧面所组成的复杂系统。但传统智力理论却多把智力作为单维现象加以研究。第一,有人从智力活动中内部过程的角度研究智力,把智力看成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的发展水平,如Binet、Sternberg等均持类似观点,他们的观点是以过程为基础的;第二,有人从智力的外部表现去研究智力,把智力看成是表现于各种领域中的能力,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理论多是这种看法,如Gardner认为人类有七种或者更多不同的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个人内部智力;第三,有人从智力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去研究智力,把智力看成是知识、技能的累积和类化。如K.Hayes认为智力只不过是习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累积;R.Gagne认为智力是行为的产物,是学习的结果,关键在于掌握大量有组织的知识;第四,也有人从智力品质的角度去研究智力,如Jensen把智力归结为认知的速度;第五,还有人从智力功能的角度研究智力,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学习能力,Piaget、Dearborn等均是如此。凡此种种,均只是从某一个维度去研究智力。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多维智力理论模型,如Guilford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型、Eysenck的新三维结构理论、Schleinger和Guttman的二维结构理论。但Guilford所说的三维结构中只有操作维是心智活动本身,内容维作为智力操作的对象(有别于参与操作活动的知识经验),只是一种外部信息;产品维则只是智力操作活动的结果,也不是操作活动本身。在Eysenck的新三维结构理论中,测验材料维与Guilford的内容维并无本质区别,只有心理过程维(知觉、记忆、推理)和品质维(速度和力度)体现了智力活动的本质。而Schleinger和Guttman所说的两维结构理论也只是对智力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所作的因素分析的结果,研究的是智力的外部表现,而不是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因此,无论是三维、新三维或是二维的智力的理论,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维度研究。

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了“认知过程”、“知识技能”、“认知监控”、“智力品质”等问题。然而在多数研究者那里,这几个方面互不联系,有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事实上,这些方面都是智力结构的必要成分,完全应该联系起来而构成一个智力整体。

(三)要重视智力内部结构的研究

“智力”和“智力行为”是不同的概念。从智力本身来说,在没有得到使用的时候,它只是一种潜在的内部心理结构,即表现为潜能的智力;智力行为则是作为潜能的智力结构与客观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活动,是智力内部心理结构的外部表现。智力行为还可以相对地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只受智力潜能支配的“纯净的智力行为”,二是既受智力潜能支配又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含有杂质的智力行为”。

传统智力理论多数以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它关心智力的外部行为表现,即做测验的行为,而忽视支配这种外部表现的内部心理机制,导致传统智力理论仅满足于对智力作特质论描述,如B.Cattell把其人格特质论完整地搬到智力理论中来,把智力看成是个人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有效行为的总和,例如言语智力、音乐智力、操作智力、数理智力等均是因素分析的产物,这实际上只是对智力的外部表现进行相关分析,并以此作为对这些外部表现进行分类的标准,最后得到一种在本质上只是智力的外部结构的所谓因素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智力潜能的发挥还要受到动机、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智力行为作因素分析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现一些非智力因素掺杂于其中。事实上,非智力因素最早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提出来,就是由于对智力行为作因素分析时发现的。所以有人把非智力因素也作为智力结构中的成分,如吴福元认为智力结构有三个亚结构:遗传素质亚结构、认知亚结构、非智力因素亚结构。

所以,我们可以分析出三种对智力的看法:一是作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智力潜能”,二是只接受“智力潜能”支配的“纯净的智力行为”,三是主要受“智力潜能”支配、同时又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含有杂质的智力行为”。然而,在传统智力理论研究中扮演主角的因素分析方法往往只能对“含有杂质的智力行为”进行研究。因此,传统的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理论几乎都没有真正弄清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

根据结构论原理,任何事物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结构是功能的支配者,一定的功能受制于一定的结构,功能是结构的外部表现。智力也一样,是个体认知结构及其功能的统一体,智力的各种外部行为表现实际上只是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的功能(李红,1991,1992)。所以,研究智力,不能只研究它的外部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对其内部心理结构的研究。

(四)避免用测量学的观点作循环论证

“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东西”,这是智力研究领域颇为流行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智力测验专家自己也说不清究竟什么是智力,只能采用循环论证的方式模糊了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从本质上弄清智力。这使得智力测验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测验专家们只能根据各自心目中关于智力的个人观点去编制量表,而根据“智力的内隐理论”,不同的智力理论家心目中的智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智力量表所要测的智力与实际所测到的智力常常不一致。智力在测验学中实际上充当了一个变色龙的角色,结果人们只能采用“名称决定论”的循环论证方式,把智力看成是“智力测验所测到的东西”。说智力测验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不意味着测验没有理论基础。事实上,每一智力测验都各有其理论假说,只不过这些测验的理论假说都是心理学家把自己心目中的智力作为其测验的理论基础,且这些假说几乎都是单维化的思考,其测验也只能测到单维的智力因素。这一缺陷是现代智力测验难以得到广大智力研究者普遍接受的根本原因,也是以测量学为基础的智力理论不能很好地说明智力本质的原因,同时可能还是“内隐智力理论”流行一时的原因。

(五)避免过分追求“纯智力”而忽视“文化智力”

追求不含文化因素在内的“纯智力”,可以说是智力理论家们长期以来的愿望。这一愿望使很多智力理论都把知识和智力对立起来,认为智力是不含文化因素在内的“纯智力”。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结构化知识”和“条件化知识”的研究和智力的认知结构模型假说(李红,1992),知识库作为操作性认知因素之一,它本身是智力的构成成分,它既是原有智力活动的结果,又参与到新的智力活动中,影响未来的智力活动的效率,因此,它并不是与智力毫不相干的对立因素。如果某因素在某事物形成过程中就成了它的一部分,根据结构论的原理,如果硬要把该因素强行从该事物中分离出去,该事物就不复存在了。同样,企图把文化因素从智力中强行排除而假定“纯智力”的存在,那也必然使智力再也无处可寻。事实上,个体智力从一开始显现就是以“文化智力”的面目出现的。因为个体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形形色色的文化之中,从智力的萌芽到外现出来,智力始终都是遗传因素和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和文化因素已成为智力这一结构体中不可分离的组成要素。因此,把文化因素从智力中排除开来,实际上与把遗传因素从智力中排除开来同样困难。

为了实现“纯智力”的理想,测验学家想出了“文化公平”的主意。但是,所谓“文化公平”并不公平,它充其量只是恒定了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没有排除它。而且,从“文化公平”测验也需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加以修订这一事实,也证明了文化的不可排除性。实际上,追求“纯智力”的做法是一种枉费心机的做法。现代的许多智力理论都不再排斥智力的文化成分。如R.B.Cattel的晶体智力理论、H.Gardner所提倡的人际智力、Sternberg的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中的知识习得成分、R.Case所说的社会智力等,均是这样。然而,传统智力理论却常常对此视而不见。

(六)分清“智力的本质”和“智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把条件等同于本质,必然导致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冯忠良,1986)。智力理论研究中也存在这种倾向,即把智力形成的条件作为智力的本质看待。如遗传素质是智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但它本身不是智力;动机、情绪等在智力的形成、发展、运用等方面不可缺少,但它们本身也不是智力,这是明显的事实。但一些学者却把明显不属于智力结构的成分作为智力结构的一部分,如吴福元的理论。这就难免模糊智力的本质。

上述是智力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传统智力理论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导致了智力理论的争论。在未来的研究中,如果不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争论将仍然无法避免。

三、智力结构理论之我见

笔者曾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智力的认知结构模型假说”(李红,1991,1992),企图从理论上阐明智力活动的内部心理结构。

(一)基本构思

该假说首先确定了智力研究中的两条公理:第一、智力活动就是认知活动;第二、认知活动是由认知结构支配的,是认知结构的功能表现。由此得出推论:智力活动是认知结构的功能表现。

因此,研究智力活动就是研究认知结构及其功能。可以把智力看成是认知结构及其功能的统一体。研究智力活动的内部心理结构就是研究认知结构的内部心理构造,只要弄清了认知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组成因素,也就明白了智力的内部心理结构。所以,研究智力的问题就转化成了研究认知结构的问题。

(二)认知结构的构成

人脑是一个奥妙无穷的“黑箱”,而认知结构是“黑箱”中的“黑箱”,所以不能直接探查认知结构的内部构造。只能借助“黑箱方法”来研究认知结构的内部构造,即通过考察认知结构的输入、输出的动态过程定量地了解认知结构的构造、功能及其机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认知活动的成分作出分析。

认知活动由两类功能不同的活动构成,即认知的操作性活动和认知的操作性控制活动。前者指对客观的外部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提取、加工、处理、转换、输出、运用并解决问题的一系列针对外部世界的操作活动,如“思维操作”、“记忆操作”等;后者是对前者加以操作、控制,目的在于对个体的认知操作活动作出计划、分配认知操作活动的资源、了解认知操作的执行过程,监督、调节和控制认知操作的执行过程。显然,前者是针对客观世界的智力操作活动,后者则是针对智力活动本身的操作活动,比前者更高一层次,类似于智力活动的自我意识。其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计划与被计划、调节与被调节的关系。

由于结构和功能是相对应的,一定的功能总是被一定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相应因素支配的。所以,认知活动的这两类功能不同的活动也必然是由认知结构中的两类相应的认知因素决定的。这两类相应的认知因素就是:认知的操作性因素和认知的操作性控制因素,分别简称操作性亚结构和控制性亚结构。

1.操作性亚结构

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存在几种不同的认知操作因素,即(1)认知器,(2)认知策略,(3)知识经验库,它们共同构成了操作性亚结构。我们以编码过程为例来说明这几种认知因素。从实质上说,信息的编码活动是智力活动中的解释机制,主要是对已经输入的信息进行解释性处理,使所输入的信息能够被理解。为了实现编码过程,至少要有下列因素参与:编码器、编码策略、对信息进行编码时的背景知识。编码器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主体,编码策略是编码器在编码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或技术,背景知识则是对信息进行解释时的标准或依据。只有这几种因素的共同活动才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编码活动。其它的认知活动也是一样,同样具有大致类似的几个成分,例如信息的转换,需要信息转换器、转换策略和解释时所依据的标准,信息的输入,需要信息输入器、输入策略、输入时对信息进行识别的背景知识等等。我们把这些不同的认知因素归纳为认知器、认知策略、知识经验库。其中认知器主要解决“谁去操作”的问题,认知策略解决“怎样操作”的问题,知识经验库则解决“依据什么进行操作”的问题。在这些认知操作性因素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区分出更小的认知操作因素,例如对认知器而言,可以区分出信息的输入器、编码器、转换器、贮存器等等,而对认知策略而言,也可以区分出相应的认知操作策略,如编码策略、转换策略、贮存策略等等,至于个体知识经验库,则更是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所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认知操作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操作性亚结构。

2.控制性亚结构

这是一个更高级的智力亚结构,内部也有几种不同的认知因素,(1)元认知控制机构,它对处于下位的认知操作性因素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它的控制活动,是一种目的明确、计划清晰的认知活动。例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否正常、是否沿着预定的思维方向在进行、是否出现了思维障碍等;(2)元认知后控制机构,它是先在意识状态下实现其控制、而后转入较少有意识控制或基本不需要有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更高级的控制机构,可以减少智力资源的消耗;(3)动觉反馈控制机构,它是个体在产生元认知控制机构之前就形成的一种较低级的控制机构,主要实现对有动作参与的智力活动和直觉行动水平的智力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3.认知风格亚结构

在个体的认知结构没有激活的情况下,认知结构只有前述的两个静态亚结构。但如果给予个体一定的智力任务,他的认知结构中的两个静态亚结构就会活动起来,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或个人特点,例如有的人在认知时既快速又准确,而有的人则既慢又不正确,表现出巨大的个别差异。这种认知结构在活动中由于两个静态亚结构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出现的众多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表现性的特征结构,即认知风格亚结构。主要由下列因素构成:认知的速度、认知的力度、认知的持续性、灵活性、独立性、准确性、稳定性、广阔性、深刻性、精细度、独创性、批判性等等。它们是个体的智力水平高低的直接表现,也可称为智力的品质。

(三)认知结构内部各亚结构之间的关系

讲事物的结构不能只讲结构内部的因素,而不讲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具体说,认知结构内部存在着两类关系,我们称为两类相互作用。其一认知结构内部的直接相互作用,即控制性亚结构和操作性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控制性亚结构直接对操作性亚结构及其内部的各种认知因素进行的控制,可以直接调用这些认知因素参与智力活动并控制其参与程度;另一方面,操作性亚结构及其内部各认知因素则直接向控制性亚结构提供反馈信息。其二是间接的相互作用,指的是操作性亚结构内部各认知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通过控制性亚结构的参与方可实现,故称为间接的相互作用。例如,编码策略可能会影响贮存策略和提取策略,而提取策略可能会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等等,这些操作性亚结构内部发生的相互作用需要控制性亚结构的参与和调节。

(四)小结

认知结构内部的各种亚结构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乃是个体智力活动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以内隐形式存在的“智力潜能”。在不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当这种内部心理机制与外部智力任务发生相互作用时,就表现为外部的智力活动,即产生受“智力潜能”支配的“纯净的智力行为”,并同时形成标着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差异的认知风格。所以,智力就是认知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功能的统一体。

这种理论假说在解释人类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成人智力与儿童智力的差异、人类智力与动物智力的本质差异、智力的文化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智力活动的培养等方面,均显示出了较强的功能,因而是一种较综合的智力理论假说。但这种假说的正确性还需要严格的实验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柳佳、李锐红:《智力研究和测量的现代历史和当前趋势》,《心理科学通讯》,1988(2)。

(2)吴天敏:《关于智力的本质》,《心理学报》,1980(2)。

(3)朱智贤:《有关儿童智力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1)。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第12章。

(5)林传鼎:《智力开发的心理学问题》,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6)高觉敏:《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冯忠良:《能力的经验类化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3)。

(8)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2。

(9)吴福元等:《智力心理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10)张绪扬:《关于智力概念的思考与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1)。

(11)李红:《智力的认知结构模型假说及其教育意义》,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教育心理学学术年会交流论文,南京,1991。

(12)李红:《智力的认知结构模型假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分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3)斯登柏格(1986),R.J.:《人类的智力:模式的启示》,《心理学动态》,1987(2)。

(14)Berg,C.A.&Sternberg,R.J.(1985),ATriarchicTheoryofInteectualDevelopmentDuringAdulthood.DevelopmentalReview,Vol.5.

(15)Case,R.(1984),IntellectualDevelopmetment:ASystematicReinterpretation.NewYork:AcademicPress.

(16)Cattell,R.(1963),Abilities:TheirStructure,Growth,andAction.Boston:Houghton-Mifflin.

(17)Eysenck,H.(1979),TheStructureandMeasurementofIntelligence.NewYork:Springer-Verlag.

(18)Gelman,R.&Callistel,C.R.(1978),TheChild'sUnderstandingofNumber.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

(19)Naglieri,J.A.&Das,J.P.(1990)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PASS)CognitiveProcessesasaModelofIntelligence.JournalofPsychoeducationalAssessment.Vol.8(3).

(20)Pascual-Leone,J.(1970),AMathematicalModelfortheTransitionRuleinPiaget'sDevelopmentalStages.ActaPsychologica,Vol.32.,310-345.

(21)Sternberg,R.J.(1981),People'sConceptionofIntelligen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41.

(22)Sternberg,R.J.(1985),“BeyondIQ”.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3)Sternberg,R.J.&Detterman,D.K.(1986),WhatIsIntelligenceContemporaryViewpointsonItsNatureandDefinition.NewJersy:Ab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