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的几个政治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31:17
1. 蒋介石对台湾的贡献建设台湾为民族中兴基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使华夏文明与欧美文化的精华儒家、道教、天主教等得以在台湾持续交流和保存,大陆地区改革开放后,在复兴华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台湾文化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这和蒋介石早年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及晚年开展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在台湾实施地方民主选举。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华人方摆脱实施了两千年的帝制。时人对民主当如何法定和实践,尚处于探索期。此后两岸局势稳定,由于国家经济发达、民生安定,在民意的推波助澜下,遂有北高两直辖市在1994年的重新自治和民选国家元首制度在1996年的落实。固然蒋氏生前诸多的独裁措施乃着眼于当代背景,实发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政治刑罚和迫害,但综观之,已逐渐走出昔时帝制的阴影。以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中央政府所在地台北市之市长于1951年至1967年间犹允民选为例,说明蒋氏的容纳、未全面封杀地方首长与议员的选举,奠定了中华民国民主化的基础。蒋介石于八二三炮战时,美国政府曾要求中华民国政府放弃金门,声称金门、马祖列岛并不在《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御义务中,这要求被蒋介石拒绝,并表明就算只用中华民国国军的力量,也要坚守金马。马英九认为蒋介石对台湾的贡献有三方面[79]:光复台湾、建设台湾与保卫台湾。建设方面除了土地改革、9年国民义务教育及发展经济外,更重要是蒋介石在政府刚迁台、朝鲜战争方酣动荡之际,毅然推动地方自治,对台湾民主的基础有很大贡献。蒋介石还支持妇女解放、废除养女制,对台湾人权进步有很大贡献。当初若没有蒋介石保卫台湾,台湾可能已沦入铁幕,也就没有后来的经济发达与教育普及。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解除戒严令,开放报禁、党禁,并替未来政治全面民主化铺路。开放大陆探亲,打破两岸中断近40年的隔阂,促进改善两岸关系。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如林洋港、谢东闵、邱创焕、李登辉)等,使国民党逐渐本土化。推动许多建设及政策,譬如十大建设。任用大批专业技术及财经官僚主政让台湾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长,让台湾赢得亚洲四小龙之首的美誉。创设中国青年救国团,灌输青年爱国观念,给予青年户外活动参与社交的空间,培养团队精神与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推动团康舒解苦闷有效减少青年自杀率[来源请求]。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并实际走访台湾各乡镇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勤政爱民,成为台湾走透透的始祖。其亲自下乡走访与亲民的活动,以拉近与人民的距离,据知每年超过200次,勤劳程度难有人出其右。同时也极注重偏乡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也改善偏乡地区人民的生活。担任行政院长任内,为了改革台湾人铺张餐饮的陋习,因此在电视上的政令宣导时告知大众:台湾人每年可以吃掉一条高速公路(指餐饮开销的费用可挪来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同时提倡“梅花餐”〈指每餐五菜一汤,五菜指梅花的五片花瓣,汤则位在花蕊位置,使餐饮阔奢风气得以收敛〉。在推行十大建设之前先推行针对政府行政方面的十项革新,使行政执行更为简廉有效,进而让十大建设施行时更加扎实,此外也向人民颁布“政治与社会革新”的八项要点,也有人将此两次的革新颁布共称为十八项革新。推动台湾的航太科技:譬如研发AT-3自强号高级教练/轻攻击机、经国号战机。两国论的提出台湾与中国大陆从1949年开始处于敌对隔绝状态,1987年蒋经国因人道考虑,开放台湾民众赴中国大陆探亲,两岸重开接触。1990年李登辉当选总统后连续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国统会)、大陆委员会(陆委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两岸互动益形密切,但关系的定位一直未有明确定位,并于1993年4月举行第一次辜汪会谈。但1996年李登辉访问美国后,中国对一个中国的定义不断紧缩,两岸关系陷入低潮,且引发台湾海峡导弹危机。1997年7月中国大陆收回香港,一国两制对台湾的压力益增,美国又不断有人主张两岸应成立中程协议,故李登辉总统指示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研究对策。1999年5月间,该小组研议出以“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为两国关系定位。台湾如何躲过97年的金融危机印尼、韩国和泰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加坡和台湾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中国在此次金融风暴前实行宏观调控,使损失得到减少),但台湾在实质上也有受到伤害,因此日后面临着“本土型金融风暴”的威胁。三次台海危机第一次(1954-1955)主条目:一江山岛战役和大陈岛撤退1954年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金门的中华民国国军发动了榴弹炮突击。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攻占一江山岛,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至当日下午5时30分,经过一天战斗,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指挥官王生明将军引手榴弹自尽。2月8日至2月11日,美国海军与中华民国海军将大陈军民船运撤退至台湾。第二次(1958)主条目:八二三炮战和料罗湾海战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金门的中华民国国军发动了榴弹炮突击,在四十四天内,向金门射击炮弹几近五十万发。金门防卫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赵家骧、章杰等中弹阵亡。1958年9月2日,中华民国海军沱江号完成运补作业后,却于金门料罗湾附近外海,遭到解放军鱼雷艇包围与猛烈的攻击,几乎沉没。9月11日,金门守军击毁厦门火车站。9月22日,美国所支持的八吋大口径巨炮由中华民国海军运抵金门。美国并紧急运送响尾蛇导弹给中华民国空军,造成解放军空军的损失。结果解放军封锁金门的尝试失败。往后,除1965年间偶发的东引海战、东山海战和乌丘海战之外,亦未有正式交战的行动。第三次主条目:台湾海峡导弹危机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意图以对台湾南北海域导弹试射以及军事演习吓阻中华民国第一次全民总统直选,美国派遣航空母舰战斗群。台湾人民以过半数投票选出李登辉,顺利完成总统直接民选,使中国大陆导弹干预台湾总统选举以国民党全面胜利收场。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