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者的理想与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5:45
为政者的理想与现实2010年03月16日 12:05凤凰网评论专稿【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评中评第380期

近日,海峡对岸两位“部长”连续请辞风波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位是“卫生署长”杨志良,一位是“法务部长”王清峰。二人的请辞原因各不相同,请辞结果各不相同,来自岛内民间的评价也大相径庭。

中新网3月12日电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刚刚上任七个月的台当局“卫生署长”杨志良近日闪电请辞。

杨志良的请辞原因,是自己坚持不调涨健保费民众范围不超过59%,而吴敦义政府则坚持要达到75%。作为一手构建了岛内健保体系的专业型官员,坚持“专业”与迎合“民粹”的两难下,杨志良坚持捍卫“卫生署”专业,决定请辞明志。

而“法务部长”王清峰的请辞与杨志良请辞的不断被慰留境遇却大为不同,中新网3月15日电台湾《中国时报》15日刊出社论说,前台湾当局法务部门主管王清峰因为坚持反对死刑而遭致极大批评,以致提出辞职就火速获准。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2月22号,国民党立委吴育昇在立院质询44名死刑犯迟迟没有枪决,王清峰就重申说,废除死刑是国际的潮流。3月8号,“检察总长”被提名人黄世铭在立法院表示,我赞成废除死刑,但是已定的44名死刑犯,应依法执行。第二天王清峰就以"法务部长"身份撰文说,“理性与宽恕”,呼吁暂停执行死刑,坚持任内绝不执行死刑。

民间的反应非常直接,多年前爱女被绑匪残忍杀害的艺人白冰冰怒骂说,“我要跟她拼了。”死囚受害人家属父母柯家艳,痛切指控王清峰是袒护恶魔的凶手。3月11号,更召开记者会,呼吁全民用选票决定要不要废除死刑,发出了一个震撼弹,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选举形势。"

涉及到选举的大问题,马政府绷不住了,立即救火,斩落王清峰。

而在同僚那里,王清峰得到的也是批评居多。批评集中在王对已生效判决的拒不执行,本身并非对法律的坚守。

两位部长的请辞都是为了忠于自己的专业见解,践行自己的理想。但是结果大相径庭。杨志良不断被当局慰留,还因为请辞后直言批评台湾选举政治喧嚣短视绑架公共政策而获取公众的赞扬。而王清峰却被民众、高层、同僚集体抛弃。

就废除死刑问题而言,放眼四望,确已是国际潮流,并且逐渐成了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指标。对于因种种原因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地区,严格适用死刑,也成了法律人在司法实践中的共同坚持。

尽管台湾政坛蓝绿两党都持废除死刑观点,但是今天台湾地区法律毕竟仍然保留了死刑,对于死刑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法官严格适用上。即便如此,王的前任"司法部长"们4年来也积压下了44名待决犯。今天这个烫手的山芋击鼓传花般到了王清峰手里,要么依法签字执行已生效法律判决,维护法律尊严,向法律、向民众有个交代,要么向前任们一样,施展太极推手,悄悄把麻烦继续压下去,留给后任,这似乎是王相对明智的选择,但是王却选择了直接与现行法律、民众、马政府对抗。

3月10号,王甚至在接受访问时强调说,替他们,也就是死刑犯下地狱,都会甘愿的。

这样的抗争既输光了政客应始终给自己保留的进退空间也丧失了法律人应有的理性。王在这种情况下被批为"妇人之仁",乃至可说是"妇人之见",并不冤枉。

王清峰作为女性政治家,曾一度被人看好,但是为政处事上却频发“雷语”。此次事件,相信也符合其一贯风格。但可惜她的作为不太可能导致立法上的重大变革,也不能逆转今日台湾选举政治之下,政府一味迎合选民的倾向,也多半改变不了待决犯的命运。但是这一事件毕竟将废除死刑问题又一次抛到公众面前,废除死刑的理论和声音又一次得以普遍讨论,吸引了众多关注和思考,也算是功劳一件。

任何政治制度下,推进政治理想,除了勇气,更需要为政者极大的智慧与耐心。不久前逝世的文学家塞林格有一句名言: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用在女“部长”身上不太贴切,但也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