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崛起,日本做何选择 //专家解读:印度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6:57
中国即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达可怕的180%,去年经济萎缩逾5%。日本对这种新衰弱感做何反应,将关系整个世界。这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作为大国的日本战略地位非同小可,其对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和中国的地缘政治盘算至关重要。
在这种新形势下,鸠山却糊里糊涂地启动关于日美同盟意义的辩论。驻东京的一些西方观察家猜测,说不定日本会沿用历史上的那种政策,即通过与超级强国结盟而适应全球格局的转移。一战前日本与英国有特殊关系,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德结盟,1945年以后它又紧靠美国。如今,与中国建立一种新“特殊关系”的时机可能正趋成熟?
日本偏离美国靠向中国的这种印象在去年12月得到证实。当时,日本民主党头面人物小泽一郎率领一支600多人的代表团访问北京。鸠山先生要做什么?驻东京的人士怀疑甚至首相本人可能都不清楚。从鸠山先生的暧昧态度来看,提出日本脱离二战后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可能玩过火了。但长远而言,日本面临关键性的战略选择。日本或许会认为,中国正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亚太头号强国,从而着力与北京发展更为热络的关系。或者,日本更紧密地拥抱美国,与地区其他民主国家如印度和澳大利亚增进关系,默默奉行“软遏制”中国的政策。至于眼下,与美国和中国均保持良好关系属明智之举。从长远看,日本或许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选择。(作者吉迪恩·拉赫曼)
英国《卫报》3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威胁可化解美日不和
美日关系遭遇困难,但两国均忌惮中国,这让他们的关系弥足珍贵,容不得分道扬镳。日本官方已有强烈共识,认为对美关系仍将是日本防务的“基石”。这种对日美同盟的坚信,背后主要原因不难觉察,即两国越来越忌惮中国。如果奥巴马搞砸对日关系,他与中国的一系列问题将大大扩大。奥巴马想要跟中国交好、合作。但如果中国选择其他道路(它似乎经常倾向于这样),那么来自日本的协助对美国遏制中国将不可或缺———反之亦然。
凸显这一点的是,围绕冲绳军事基地陷入争端之际,中国解放军发出令人不安的抨击。解放军军官说,中国决心成为“世界第一”,而与美国围绕“谁胜谁衰,谁来主导世界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这或许只是虚张声势,但把它当真可能更为保险。随着这个蛮横的庞然大物在门口吼叫,日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彼此。两国缺少的只是如何让双边关系更好的新思维。(作者西蒙·蒂斯德尔,汪析译)
专家解读:印度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崛起?
2010年03月01日 15:55:08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2月28日,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的博格伦沙漠地区,印度空军飞机在进行演习。当日,印度空军在这里举行大规模空中火力展示演习,出动了大约100架各型战机。新华社发
据报道,印度计划本月将试航国产无人隐形潜艇,这是近来印度一系列发展本国高科技的最新动作。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经济发展势头依然良好。原因何在?我们邀请专家就此作答。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     孙士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峰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荣 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马加力
问: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印度近年的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尤显突出。您认为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陈峰君:金融危机对印度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金融、金融外包、航空与旅游等方面受到较大冲击。但总体说,其受影响程度有限,原因:一是印度对外贸易比重相对较小,其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印度大部分企业均是服务于内需。二是印度政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保证劳动力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增加银行资金流动性,加强银行金融监管;扩大税收减免,增加财政支出;积极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小型企业发展。
马加力: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在“金砖四国”中仅次于中国,远高于巴西和俄罗斯,其增长势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少有的。原因很多:一是政府采取了较为大胆的改革开放政策,放松管制,大力吸引外资,有力地提升经济活力和公私企业的创造力。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加强软件开发和外包等独具特色的服务业。其三是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荣鹰: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形成了一个符合印度实际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由内需和消费拉动、服务业为先、高新技术先导。二是有相对完善的体制和软件环境。印度金融业成熟,资源配置较合理;国民储蓄率低,但投资效益高。私企唱主角,政府干预相对较少。三是同西方的联系较密切。印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量侨民,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桥梁。
问:印度近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大国战略”,其中“高科技立国”的战略构想成为主旋律,并取得一些成果。您认为为什么印度会提出这种构想?
孙士海:印度独立以来始终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员存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在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三个领域,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印度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印度认为,现代科技已经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印度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国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使其未来发展从资本驱动型转向科技驱动型。
荣鹰:印度高科技立国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印度具有人才优势,工程师数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其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科技体系。印度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应用已开始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生物制药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成本低廉、产出高,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印度IT产业,特别是软件开发,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第三,创新能力较强。印度人数理基础好,思辨能力强。
马加力:科技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科技更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军力提升的力量倍增器。因此,印度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大国一样,明确提出科技立国和科技强军的方针。这既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其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
问:作为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的大国,您认为印度的发展会给该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荣鹰:印度的崛起,是新兴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的重要标志,其影响不仅将超越南亚和周边地区,对亚洲力量平衡乃至国际格局的走向都有深远影响。从周边国家看,他们一方面希望印度的发展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实惠,但对印度的政策仍有不少疑虑,希望印度能不断调整政策,适当照顾其关切。印度这些年来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多次举行联合海上军演,显示了印度要做海洋大国,力图主导印度洋的战略意图。这可能会给地区地缘战略格局带来新的复杂因素。
孙士海: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与中国一样,印度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稳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如果印度也能像中国一样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那么就会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中印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巨人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那么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陈峰君:首先是正面的,它会大大促进与带动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与文化交流,特别将会促进南亚区域合作以及印度与东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地区的区域合作。此外,作为南亚地区和印度洋中的龙头老大,其发展经验与模式,将无疑对其它国家有重要借鉴意义。印度的崛起对周边国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们会担心其安全受到挑战甚至威胁,特别在领土、资源、宗教、民族等方面有争端的国家。
问:随着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的履新,有评论认为印度将加强对华关系。您认为中印关系该如何发展才会互惠互利?
马加力:近年来,中印关系总体上的发展是良好的。但是双方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还存在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印度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推动印中关系的发展。而随着一些对华有较多了解的人士担任负责对华事务或国家安全事务,双方将可以进行更坦率和更真诚的沟通,进一步加强交流,增加信任,减少误判,避免双方关系的大起大落,使中印关系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共同造福于中印两国人民。
陈峰君: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而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则是局部的,次要的,暂时的。中印完全有理由构建成文明和谐的友好关系,并能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典范。增进中印政治上的互信,树立相互学习的心态与理念。当前中印友好关系无疑是主流,“中印必有一战”之说乃无稽之谈。但当前特别要防止中印民间与媒体非理性的斗气情绪。
孙士海:在过去的20年中,中印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虽然两国之间不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与中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中印实现互利共赢,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摒弃“一山不容二虎”和“强邻为敌”的传统地缘政治观念;第二,加强政治互信,避免恶性竞争;第三,维护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不要使边界问题干扰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第四,务实开展经济贸易合作,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郑兴 赵艳)
(责任编辑: 孔祥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