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中国智库“软实力”的硬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34:17
    凤凰周刊:做强中国智库“软实力”的硬道理
2009年04月13日 14: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13日电 香港《凤凰周刊》刊文说,智库被誉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中国智库发育发展令人忧忡忡。求“钱”若渴成就了境外投资者巨大影响力。做强“软实力”的“硬道理”,就是中国智库资金不能将外资作为仰赖重点,否则有变成他国“软实力”的危险。

  文章摘录如下:

  由于智库对内政、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的研究报告,会对各国的舆论及国策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智库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智库的发育和发展状况,却令人忧忡忡。

  据2009年第4期的《瞭望》周刊披露:国内数以千计的官方、半官方及民间智库都陷入经费困难的窘境,在此背景下,大量海外基金会与在华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智库运行体系。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披露,某中央级政策研究机构主管的基金会和某部门级外交政策研究机构,将近50%的资金来自外资;而另一家半官方研究机构,来自主管单位的经费只占2%,委托课题费用占27%,而一家美国慈善基金和一家德国跨国企业的资助共占63%。

  中国智库的这种求“钱”若渴,成就了境外投资者的巨大影响力。以著名的美国福特基金会为例,其自1988年在华活动以来,20年间共花费约4亿美元,却收获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在华政策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这从福特基金会2008年3月举办的欢送在华工作9年的首席代表华安德招待会上,受过资助的部分受邀人身份上可窥一斑——大约400多名受邀人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重要部门,也有科研、教学和政策咨询部门的知名专家学者。层次之高、范围之广,令人吃惊。

  吃惊的同时,更令人深思:我们做强“软实力”中的“硬道理”究竟是什么?

  中国智库大量受益于境外资金,难免容易让人对其研究成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俗语说得好: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端谁家碗,服谁家管。在这种状态下,人非圣贤,欲独善其身非不能也,实难为也。而境外势力对中国政策与法律的影响与操纵,又早已尽人皆知。2008年9月曝光的商务部条法司正司级巡视员郭京毅涉嫌受贿案,就是境外力量以行贿手段影响中国立法的典型案例。其影响所及,涉及中国多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尤其是2003年推出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为境外投资者蚕食鲸吞民族产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中国智库领域亦非象牙塔,学术研究、学术标准之下隐含着政治和经济利益也并非不可能。境外势力既可以行贿手段影响立法、执法,为什么不可以凭借出资方式影响智库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而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从而实现在产业源头上的某种操控呢?可见,“软实力”中的第一个“硬道理”,就是中国的智库资金来源不能将外资作为仰赖重点,否则,中国的“软实力”就有变成他国“软实力”的危险。

  其次,放到这个高度来强化,也不意味着我们希望政府对智库实行“包养”,完全不是。因为中国智库的“底气不足”不是资金一项就能解决的,即使政府全面出资,依然会做不强——这是问题最重要的一面。让中国智库捉襟见肘的主要原因是:官方、半官方智库受制于体制,民间智库受限于生存生长的合法性,双方共同囿于资金和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加上传统的“官本位”决定了权力对智囊的态度,既不会太尊重,也不会太依赖,等等,都导致了中国智库在境外资金和学术机构面前的“气短”。

  兰德公司之所以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和它能够及时获取军方真实的信息和精确的专业数据有一定关系。而中国智库的研究成员,无论官方民间,即使是国内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恐怕也难以掌握到或掌握全本专业的最新信息。土壤贫瘠势必庄稼稀薄,中国要想与时俱进,真正契合信息时代的科学管理,政府就要正视智库在国家“软实力”中的独特价值,拿出提振的具体措施来。

  办法很简单,只需给其发育、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即可,给予各种智库以名正言顺的待遇,进一步开放公共信息,减少压力对专业研究的影响,营造适合学术研究、尊重学术成果的氛围,然后放开让各种智库找到发育生长的门路和资金渠道,以扶植其自然成长。至于经费问题,环境放开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除官方智库应以政府经费为主外,半官方、民间智库不能任由外来资金独大,要做到政府、民间、外资多种投资并存,并通过各种智库之间的充分竞争,提高中国智库的“产出”水平和“产品”质量,以避免政府决策与社会舆情为单一观点所垄断或蛊惑。只有这样,中国智库才能真正强壮起来。

  所以说,培育“先发芽,后成长”的环境是做强中国智库的根本,也是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另一个重要的“硬道理”。 (周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