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软实力?中华软实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8:13
李慧玲的《华与华》(联合早报8月6日)道出新加坡政府与华社间关系的一丝困惑,而凤凰卫视杨锦麟先生的“中国软实力”报告,也让我身边的Lim听得一脸茫然。她突然转头问我:“那我算不算中国软实力?”
Lim是马来西亚华人,来自一个并不出名的小镇子,虽然周遭朋友很多都是马来族,未来前景也是学英文和马来文比较光明,但她父亲却固执地让孩子们讲华语,并就读华文小学和中学。于是,Lim顺理成章地读了中文系,当了传播中华文化的老师。喜爱孔子孟子的Lim对自己的马来西亚身份并无二心,但此刻,她显然为自己是否属于“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而不解了。
大概有Lim这般困惑的人还不在少数,新加坡的孩子,在学校读着中华文化、马来文化和淡米尔文化课,在他们看来,这些是本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知道这是“中国软实力”、“马来软实力”或“印度软实力”的体现时,相信也会感到有些blur(糊涂)。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提出来的。他指出,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软实力”。2005年12月9日,约瑟夫·奈在《华尔街日报》撰文《中国软实力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呼吁美国政府对此加强关注。在文中,“美国软实力”的代表是麦当劳、好莱坞大片和享誉全球的大学,而关于“中国软实力”,则举了姚明、李安的《卧虎藏龙》和高行健。
“中国软实力”是政治名词
很明显,“中国软实力”是个政治名词,是借中华文化来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但是,值得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本身的内涵,其实超越了政治和国家意义。
古往今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服务的命运在所难免,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文学和戏剧曾经无条件地反映政治主题,例如革命样板戏、破除四旧等等,给传统文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历史断层。相反,那些真正脍炙人口的文化作品,大都不是强调国家概念,而是突出人类共通的情感。韩国的《大长今》风靡中港台和新加坡,其中真正感人至深的是长今忠诚善良和百折不挠的传统美德,而这一点正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点。当然,在此基础上,韩国菜肴等本国文化,也得到弘扬和传播。
中华文化的范围从整体上来说,除了中国以外,还应该包括海外华人和华社。后两者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
很多海外华人在脱离中国大环境,走向世界的时候,越发能感受和珍惜自身文化。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很多传统文化在自己国内消失,反而在海外华人中得以保存的原因。而同时,海外华人只有弘扬自己民族的文化,才会真正得到世界的认同。华人音乐家谭盾被《纽约时报》评为1997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而他走向世界的作品灵感很多则来自湖南湘西传统民乐。
在约瑟夫·奈《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的文章中,三个中国软实力的代表,姚明仍是中国大陆人身份,高行健已经加入法国国籍,李安则是台湾导演。从政治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身份,不同人有不同的意见,而从文化意义上来看,他们都是华人世界的骄傲。
对于很多海外华人来说,政治上与中国的距离,以及文化上与中国的联系,往往让他们处于一种自我定位的困惑。他们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唱着国歌,却把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看成全体华人的自豪。或许在他们心里,“中华软实力”比“中国软实力”来得更加贴切吧?
几年前,一个一起读书的新加坡朋友说,“I never speak Chinese”,而后的毕业典礼上,我才知道,他母亲居然还是华语源流的。
最近,这位朋友却向我询问一些学华文的事情。我想今后,应该有更多华人开始思考这股“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