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落榜生的数学复习心得,兼及其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1:54

一个落榜生的数学复习心得,兼及其它
数学, 心得, 兼及, 落榜, 复习

相关词条:数学, 心得, 兼及, 落榜, 复习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
先有篇帖子里我说若高考的数学没个120,光华道口莫攀登,人大复旦也难拿,引得众弟妹们褒贬不一,先不管它了,权当一家之言。这里我要说说关于数学的复习技巧。今年我考了360,英语48,无缘人大金融,不过数学146,自觉对数学复习还是有一点经验可与大家共享的,也算是对论坛的一点贡献吧。

    先说说个人条件。数学底子还算可以,高考140+,大学里荒废了几年,专业十分冷门,几乎用不到什么数学,所以数学都没用心学,母校名字就也不提了,反正除了个别好的专业,其他都是各省过了重点线十来分就能考上的。我05年毕业,工作了3年半,期间只读了些闲书,一点数学英语没看过,08年动了辞职的心思,想要考金融的研究生,年底在各论坛到处搜寻信息,确定了人大金融。09年3月开始正式复习。算起来数学有6年没看过了。

    再说复习用书。有:高考数学指南,同济的高数课本,同济的线代课本,浙大的概率统计,李永乐全书,660题,400题,以及李永乐的真题。全是李永乐系列。李大爷的书不错,是主流用书。陈文灯的据说也不错,没看过。

    数学总得来说我复习了4轮。3-5月,5-7月,7-9月,9-考试,4轮。由于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忘光了,前半个多月我只看了高考指南,花了30大洋买的新书(作者忘了),编排得很不错,除了立体几何和向量部分,其余都看了。然后就是结合课本一点点啃全书。至5月中旬全书过1遍。这一遍打基础,所以我的重点是理解定理原理以及推理,课本看得很仔细,尤其线代,其痛苦程度真不知如何形容。课后题没有做,全书的题也没有做,只是看,看懂了就行,解析都很详细的,有个别题甚至看不懂,也暂放过不题。这一遍每天白天除了2个小时看英语,其余时间都看数学。

    第2轮开始时,掩卷来想,除了高数、概率部分还有些印象,线代和统计什么都想不起来,心情非常沮丧。因此这一遍以课本为辅,全书为主,有一半的题是看的,有一半题是自己做的,很多都不会,心情时时处在崩溃的境地。概率统计做了课本的课后题。到了暑假来临时终于又弄了一遍。但掩卷来想,线代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有一天我几乎都不想再考人大了,心情低落,玩了一天,一个朋友说你着急什么,我还第一遍都没看完呢,想想也是,就又打起精神回到自习室。

    那时候英语复习得感觉还可以,新概念3的文章背了15篇,几套真题做下来,客观题都能拿到40+,且给作文和翻译留有80分钟的时间,于是暑假我做了一个当时不知是好是坏的决定,我决定暂不看英语,全力把数学攻下,否则我的信心一直提不起来。因此暑假除了几天上英语辅导班之外,我都是全力复习数学和专业课。整整两个月。这算是数学第3轮。这一轮大部分题都自己做下来,有些不会的就看解析。做了很多笔记,把不会的题抄下来,把一些与自己的做题思路不一样的思路抄下来。且调整了顺序,先看高数,再看概率统计,最后看线代。这遍弄完了就到了9月初。掩卷来想,所有的内容无不是十分清晰,信心大增。

    9月开始做了2003年之前的真题,有些真题能拿到90多分(满分100),有的只能拿70多分。再做400题,那时候有点轻视660题,以为都是基础题,不值得看。400题的感觉,很多人说比真题难很多,我倒觉得还好,得分从110-140分不等,一直保持着信心。做题是查漏补缺,所以碰到不会的题不要马上翻答案,要努力自己做,实在不行再看解析,然后觉得有代表性的就抄下来。我的数学笔记有三本,32开的,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错题,各种自己总结的技巧,各种注意事项,各种一题多解,400题很快做完了,就做660题,这个题不做不知道,一做特别让人欣喜,一点也不基础,我觉得放到9、10月做正合适,很多以前注意不到的地方,都通过660题补充了起来。到了10月底的时候,除了一些高数的证明题尚不十分有把握,其它的题看起来简直都是送分的,尤其什么级数、线代、概率统计。

    从11月开始基本就是7天为周期看一遍自己做的笔记,3天为周期看一遍全书各章节前面的公式和解析,然后把660题、400题、真题各做一遍,全书上那些自己曾碰壁的题,找出来看看,就无敌了。

    总结:数学是硬骨头,一定要花时间啃下来;信心常常得而复失,所以一定要坚持住;要做笔记,难题错题以及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做题思路以及一些定理推导,尤其是高数的证明题类型,分类归纳,到了十一二月复习时看自己的归纳就好,相当有效。我们复习时是在一个固定教室里,有个考数学一的兄弟数学很好,我第一遍复习时多亏了向他请教。所以要寻找教室里的牛人,有困难向他请教。当然不要什么题都问人家,大家的时间都紧。被问题时也不要推辞,11、12月有很多人问我题,那时候有时两三天我都不看数学,别人问题也相当于提醒我复习。有的同学用的是陈文灯和各家辅导班的题,跟李大爷风格不一样,他们的问题对于启发思路也很好,甚至我发现李大爷98年的真题最后1题的解析是错误的,有个叫王式安还是什么的老师的解析才对。不过,有些神经家伙你得及时甩掉他们,有个陌生家伙有几天专程来拿了一堆题问我,开始我还耐心解答,前前后后累积花了差不多6个小时,后来那家伙告诉我那些题他都会,就是想看看我的思路,把我气坏了。碰着这种苗头的家伙一定要及时将其踹出门外。还有的同学两三个一伙,就一个题讨论很久,其热烈情景让人感佩,但我觉得这样复习效率太低了,数学题不值得那样长时间讨论,找个人问问,或者干脆来论坛里发个帖子求教下也行。

    想要考135+的高分,除了认真掌握每个知识点外,一定要动手做,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不足。有的人考完了出来,总是说这个粗心错了,那个不小心计算错了,那个公式忘了,这都是练习不够、自我总结不够的表现,事实上,最后四五十天的重点就是把题做熟,尽量减少考场上犯低级错误的概率。考场上我也犯了个低级错误,有个填空题我竟然把arctan(lne)硬生生写在那里,连lne=1都忘了,以至丢了4分。


    数学说完了,还想说说其他的。老高的西经课本我前后看了12遍,前8遍都很仔细很仔细,后来临近考试,就挑重点看了4遍,做了一大本笔记,把历年真题里常考的什么流派啊、is-lm-bp模型、索罗模型之类的也做了重点总结;政经只看了逄锦聚高教版的,看了三遍书感觉太多太乱,就做了一本详细的笔记,相当于把课本梳理了一遍,后两个月早上都花2个小时背,结合政治的热点自己猜了一些可能考的。最后考了95,福利经济学的10分题一个字没写,第一道计算题想都没想就画成了常规的凸向原点的类型。我觉得我专业课复习得还算可以,仔细把书本看透,多总结,该不会很差,只是往后要多注意针对计算题的复习了。

    政治,我觉得不要做什么2000题,1600题,浪费时间不讨好。我报了导航的强化班,10月上课,很累,上了七八天,那十来天都没法复习,感觉很不值,浪费了不少时间,老师们讲的,其实在红宝书上都有。后来我认真把红宝书看了3遍,都是学其他的学累了,把红宝书当小说似的看。借了别人的一本真题集看了看,熟悉下出题风格就行了,最后背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其实也不是背下来,熟悉了考场上有得说就够了。政治考了71,花了很少的时间,值了。有个师弟把“最后4套题”背得滚瓜烂熟,考了76。

    英语。考了48。前面说过,暑假之前我做了四五套真题,客观题都有40+,所以整个暑假都没看英语,后来再复习英语时,阅读的感觉怎么也找不回来。所以英语复习不能间断这个是对的。暑假之前背新概念3,背了15篇,感觉对提高语感有好处,后来觉得太费时间就没再坚持。词汇从春天到考前一直在背,应该是基本都记住了,后来是怕忘了所以坚持背。没做模拟题,只把张剑的真题研究了3遍。辅导班的老师说只做真题就足够。也有人说模拟题是一定要做的,真题太少。也许没有对错,大家掂量自己的情况自己摸索吧,我考了48也许与没做模拟题练习有关,也许是自己真题钻研不够,不好说。反正要是再考一次,我肯定会做模拟题了。作文背了好多句子,但没形成完整模板,考试时作文用时70多分钟,完形和翻译都没有时间做,教训惨痛。

    顺带说,复习是辛苦活,一定一定要坚持。整整10个月,我没有锻炼过,但是每天都起得早,暑假之前7点钟,暑假之后6点钟,晚上11点半或12点休息,精力一直挺好。所以我觉得只要态度认真,一年不锻炼也无所谓,心里绷紧,必然每天精神亢奋,半天不复习你就会觉得罪恶。

    ok,啰嗦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春伊始,抓紧努力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737806&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