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从中国首富到资本囚徒-财经频道-金融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0:46

黄光裕:从中国首富到资本囚徒


 

  文 / 胡英楠

  黄光裕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零售业企业家之一。但黄光裕三个字,已经加载了太多与他的气质和本性不相称的含义。

  三次成为中国首富,使39岁的黄光裕成为无数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榜样。然而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黄光裕是位极端的人物,因为初中未毕业的他,在资本市场上所表现的套现能力,以及他的财富人生,在当代中国几乎不可复制。

  连续两次被调查,一个财富榜样的是是非非难免引人深思:从周正毅的落马,到顾雏军的神话破灭,再到黄光裕此次被调查,中国的富豪们到底怎么了?资本市场为何越来越成为企业家迷失的场所?

  “草根”黄光裕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80年代,广东潮汕古老而贫瘠,为了求生,家境贫寒的黄光裕16岁便被迫辍学,与19岁的哥哥黄俊钦带着母亲筹来的4000元北上做生意。在经历服装生意的惨淡经营后,黄光裕最终选择在北京珠市口经营一家电器店,1987年1月1日,这家不足一百平米的电器店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1987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买家电的唯一选择就是国营商场,而由于国营独大的市场格局,当时的家电定价普遍偏高,而且缺乏竞争力。如何把消费者吸引到自己的小店里呢?黄光裕首先想到的就是价格。他认为当时国营商场的家电价格过高,所以一旦一个电视机的价格相差一两千元的话,完全能够把顾客吸引过来。

  于是,黄光裕从电器店开店伊始就打出“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不出所料,低价策略在当时为这个小小的电器店迅速赢得了顾客。

  1991年,黄光裕开始试着为他的电器店打广告,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并且每周在上面刊登电器的价格。那时商家都普遍认为“只有卖不出去的商品才需要打广告”,然而黄光裕的这一广告策略却又一次为国美电器带来了销售热潮。1992年,黄光裕在珠市口的这间国美电器店已发展为大型的电器商城,与此同时,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开始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所陆续开设的几家店铺的名字全部统一为“国美电器”。

  凭着这股冒险精神,黄光裕带领这间不足百平米的小店,以超常的速度,不断创下中国家电零售业发展、扩张的奇迹。然而,黄光裕的处事风格却让一些业内人士不满,甚至觉得国美在电器零售领域太过“霸道”、“强硬”。一位业内人士说:“国美对待厂商一直都霸气十足,不但进货价压的很低,货款也要先卖货几个月后再付清。厂商对此都很有意见,但国美的超级销售实力令绝大多数厂商都无法忽视。”

  1993年国美发展势头正劲时,黄光裕却与其一起打拼多年的哥哥黄俊钦因为经营理念不同分家了,黄光裕分得“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流动资金,独自掌舵国美。

  资本游戏的开端

  与其兄黄俊钦分家后,黄光裕也开始了从“生意人”到“资本家”的角色转换。多年来,黄光裕一直最为推崇的是李嘉诚的“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境界,并以此作为他事业发展的座右铭。

  1997年7月,黄光裕将国美电器总经理的位置交给妹夫张志铭后,在北京通县注册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 当时,黄光裕有三家公司,一是自己100%控股的国美电器,二是自己100%控股的鹏润投资,三是1996年注册成立的鹏润地产。 此后几年间,黄光裕执掌的资本王国快速扩张。2000年,黄光裕偶然结识了香港金牌“壳王”詹培忠。而后,黄光裕与这位有“潮州怒汉”之称的借壳高手联手冲击香港“借壳上市”。詹培忠购入京华自动化大部分股权后,通过多次“供股”、“定向增发”等方式,逐步将黄光裕带入“壳”中。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经历一系列资产注入、股权转让的转化,2004年9月10日,“中国鹏润”正式更名为“国美电器”。至此,黄光裕上演的一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暂时告一段落。

  在这场买卖双方皆为黄光裕自己的资本交易中,被置入上市公司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被估值为88亿元,以此计算,国美电器的总价值便超过135亿元,而这些还不是黄光裕名下国美的全部。在这次资本游戏中,黄光裕的账面财富如化学反应般激增,这也成为当年黄光裕问鼎胡润“百富榜”的重要原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过程中,黄光裕不仅获得了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还通过上市公司的现金支付以及股权转让实现了部分套现。这次资本运作的成功无疑助长了黄光裕对资本游戏的欲罢不能,而资本操纵的巨大利润增值更成为黄光裕后期买壳卖壳的资本游戏愈演愈烈的巨大推手。

  越陷越深的违规操纵

  在后来的资本运作中,随着A股步入长熊,黄光裕动作稍歇,直至2007年牛市时才再度活跃于市场。2007年6月,黄光裕控股中关村(000931),并计划将价值180亿元的鹏润地产业务放入其中。在该计划夭折后,2008年8月,他又计划将国美1300多家门店借壳中关村回归A股;而2008年上半年,据传正是黄氏主导了三联商社(600898)大股东三联集团手中19.99%股权5次诡异的拍卖大戏。

  从黄光裕历次染指A股的经历看,宁城老窖、山东金泰均沦落ST风尘,而中关村、三联商社分别脱胎于臭名昭著的琼民源。2007年,ST金泰以空前的42个涨停及史上最牛散户刘芳之名“留芳”A股,在2008年3月熊气弥漫中,三联商社也创造了连续8个涨停之壮举,而黄光裕“洗钱”、“操纵股价”的传闻也随之纷至沓来。

  2008年11月25日,山东证监局传来消息,称黄光裕涉ST金泰案调查接近尾声。11月27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宣布,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警方调查。11月28日,中国证监会表示,2008年3月28日和4月28日对三联商社、中关村股票异常交易立案侦查,发现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嫌疑,证监会已经将有关证据资料移送到公安机关。

  至此,家电零售业航母国美电器的掌门人,五年内三次加冕胡润百富榜中国内地首富的黄光裕应声落马,而这位曾被无数年轻人奉为偶像的商界传奇人物,前面等着他的将会是什么?包括黄光裕自己,没有人知道答案。

  创富秘籍中的红与黑

  两年前,黄光裕曾说,“我们最终是英雄,还是变成烈士,现在结果还未见分晓”。然而,随着拘查事件初露端倪,相信结果不久就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其实,即使没有此次拘查事件,黄光裕曾如日中天的事业也已经随着其在地产业的屡屡投资失败以及资本市场的失败运作而开始走下坡路。自2000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借壳上市及并购永乐电器之后,黄光裕开始逐渐淡出国美电器的经营管理,并且几近疯狂的在地产业进行赌博般的圈地,而在资本市场上黄光裕更是一掷千金,却屡战屡败。

  地产一直是黄光裕的财富帝国里最神秘的领域,而黄光裕对地产业的投资确实偏爱有加。黄光裕一度坚持地产业同样可以套用他多年来一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国美低价销售策略”,然而遗憾的是他总是错判地产形势,往往在高位买进,却不得不低价卖出。几次大型地产项目投资失利后,黄光裕却依然痴迷其中,更为疯狂的是黄光裕自2007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囤地。当人们开始为碧桂园在市场高位时期大量囤地而捏一把冷汗时,黄光裕却推波助澜般的一起加入到这场“圈地运动”的行列中。

  在地产业几近疯狂的圈地同时,黄光裕在资本市场也是频频出手,但其结果却同样差强人意。

  自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和成功并购永乐电器和大中电器后,黄光裕对于资本运作愈加痴迷。然而,在黄光裕的数次投资组合中存在的致命错误,导致黄光裕在这个经济低迷时期里数次出现现金流缺失现象。如果说国美上市是黄光裕一次战略性投资,是国美帝国的一次大跃进似的高速发展,那么黄光裕之后数次的并不理性的资本运作似乎只能理解为是黄光裕的征服欲在作祟。“将一个原先平起平坐的公司收进来极大的满足了黄光裕的征服感,而这种征服感却是以花费数亿元为代价的。”一名三联商社的前高管表示。

  “黄光裕事件”的反思

  刚刚以英雄的姿态成为商业杂志的封面人物,却可能在几个月之后销声匿迹甚至沦为阶下囚。中国的一些企业家,如螃蟹般,一红就死,为什么企业家的形象如此脆弱?

  黄光裕出了问题,有人说是不守规则惹的祸,但更多的人认为是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熊彼特说,企业家的职能本位是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汽车疯子”亨利?福特悬赏2.5万元,征求有办法让他在每一台汽车上节省一个螺钉和螺帽的人。正是这种没有止境的技术创新,让他拥有了汽车王国。

  刘永行每生产出一种新的猪饲料,都要尝尝是什么味道,“这样我才知道猪吃了是什么味道。”这个听党的话、看政府的脸色做事、从不钻政策空子的“常青树”,始终在危难时刻能让家族生意避开政策调控的锋芒。他远离官场的潜规则,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实业创新。他与黄光裕同样被称为“首富”,却有不同的路径。

  经济学家张维迎断言:中国未来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是不是由寻租活动转向创造价值的活动。

  纷争的2008,让很多人看到了,回归企业家精神本位的刻不容缓。这一年,一条启示录是:全心全意经营企业,而不是刻意地去经营企业家自己。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根本没有成功这一回事,生命是一个过程,所有的成功不过是我们用以自鉴的镜像,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的是沧桑和衰老。

  责任、财富、良心、慈善是这几年的流行词,企业家的精神内涵半径在扩大。

  可企业家精神终归是个“大词”,李嘉诚用他的行为作了注脚。一次在取汽车钥匙时,李嘉诚不慎丢落一枚两元硬币,硬币滚到车底。当时他估计若汽车开动,硬币便会掉到坑渠里,便蹲下身欲拾取。此时旁边一名印度籍值班员见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该硬币后,竟给他100元酬谢。

  李嘉诚对此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这枚两元硬币,让它滚到坑渠,这枚两元硬币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员,值班员便可将之用去。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这件小事说明了李嘉诚的一种财富哲学,也说明了他的思维风格,这就是用社会总净值的增损来判断个人行为合理与否。

  “裸捐”的比尔?盖茨认为,企业家只是穷人的信托人和上帝在人间的“财富管家”,积累财富不是为了一己,而要还给社会。

  马云有言,做企业有三重境界,分别为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做;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的是钱,就永远不会成功,就永远不能成为企业家。只有当一个人想着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时候,才能真正成功。

  马云这段有名的话,应和了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理念。

  有人问德鲁克:“我如何才能成功?”德鲁克回答说:“如果你不改变你提问的方式,那么你注定不会成功。”人又问:“我该如何提问呢?”德鲁克说:“只有你先问‘我该如何贡献?’你才能获得成功。”

  显然,拿马云、德鲁克的尺子去量,我们的企业家精神还有很多缺失。呼唤更多的创业者回归企业家精神的本位,这正是“黄光裕事件”给我们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