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城新市长面对人才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26:42

史达德强调培训人才的主要
伦敦金融城新任市长史达德说,面对各方的竞争压力,伦敦金融城要保持它在世界金融市场的第一把交椅,人才是关键。
史达德周四(11月30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吸引和培训人才,始终是金融城的一大挑战。这也是伦敦的成功要素。
史达德是伦敦金融城第679任市长,上任前是跨国会计事务公司普华永道的资深顾问,此前五年任普华永道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
"学习之城"
他在11月14日,上任后的第一周,就宣布他在一年的任期内,工作主题是向全世界推广伦敦的商务培训、教育和专业进修。他选择的口号是:"伦敦金融城 - 学习之城"。
他说,吸引、培训和留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是个良性循环过程。如果你是最好的,人们就愿意来你这里;而最优秀的人才又能帮你保持最优。所以,必须保证这个轮子不停地旋转。
为了保持这个良性循环不断,就要避免作一些"愚蠢的事",比如,因为担心恐怖主义而收紧对签证的限制,或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除了技术基础,税制、监管和城市生活设施,还有安全保障等,都关系到金融城是否能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
史达德对跨国培训、技术和经验分享非常看重。他说,这不光是说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向其他国家的人提供一些知识。以他自己在中国五年的工作经历为例,知识的转让是双向的。
他说:"比如,在战略规划方面我就学到很多东西,在谈判和技巧方面也学到很多。中国人非常聪明,他们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能找到最容易而又不致于引起冲突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他选择跨国学习为金融城本年度的主题,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相互学习,通过了解增进理解,有利于出现冲突时更好地解决分歧。
"伦敦制造"
金融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这在伦敦最明显。所以,史达德强调,金融城是个国际城,在伦敦学习并获取金融专业资格,更多是国际资格,而不单纯是英国资格。
史达德说,这种带着"伦敦制造"标记的专业知识,对全世界的专业人士都有很高的价值,因为这是他们进入全球金融服务行业的入场券。
这个"国际城"概念,在不少人脑子里可能需要转个弯才能理解。比如,金融城市长代表的不光是英国公司的利益,也代表在英国,在伦敦的外国公司的利益。但史达德强调说,新伦敦是个国际地带,只是保留着英国的一些传统形象。
正因为如此,在伦敦"镀金",获取专业资格证书,更具"国际性", 更具"流动性",即基本上国际通用,也许除了美国。英国的专业资格培训考试,不光有英国资格,也可以选择国际资格。
他说,国际化是公司所希望的。跨国企业希望自己的雇员具备国际通用的专业技能和资格证书。当然各国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方面的知识很重要,但大体上,有国际认可的证书和技能,对公司和员工都有利。
"公司的国籍"
不过,在现实中,如果伦敦证券交易所被美国的纳斯达克收购,很多人感情上会无法接受。史达德说,这无可非议。就象心脏和大脑,一个是情绪化的反应,而另一个是理智的决定。应该理智地看这个所有权的"国籍"问题。
他说,在证交所这件事上,重要的不在于所有权落入谁的手里,而在于市场是否有足够的竞争从而推低成本;能不断吸引各国的公司来上市交易;其次,是它受到怎样的监管。
如果伦敦证交所接受美国式的监管,那就会出现美国股市遇到的那些问题。英国财政部已经表示,如果伦敦证交所被外资收购,仍接受英国法律和规则监管。
监管理念
他还用交通灯为例,说明金融监管的逻辑。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原则,可以比作企业治理,而交通规则,可以看作是监管。问题在于监管的程度怎么才算适当,而这取决于不同市场上参与市场活动者的道德品行。遵纪守法、道德品行水准较高的地方,不需要苛刻的高压的监管。
史达德认为,适当的监管是必要的,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目前的监管机制都有可以改善之处。他解释说,事情通常是这样起来的:有人提出,什么地方需要改,然后就开始定规则。不幸的是,出来的规则总是过于注重细节,而这就使得企业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来遵守规则。
他认为,美国目前就是这个问题。他说,美国的"萨奥法"政治因素较重,匆忙出台,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的伤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