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抱的温暖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08:42
那一抱的温暖
作者:苦海听涛 提交日期:2006-11-30 15:43:00

最近在网络媒体看到两个新的名词:一个叫“换客”,另一个叫“抱抱团”。对前者,除了短暂的好奇与注目之后,很快便如过眼云烟般的淡忘了,但对于后者,我却一下子记在了心里。
拥抱,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与西方文化一起传入。令那些自以为是的西方先哲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极为自恃的这种所谓的高贵的交流方式,却不像他们的工业与军事那样风靡。善于模仿和学习的中国人,对上帝的这份最珍贵的礼物,都不太买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这些宋明理学的长期熏陶下,拥抱被视作一种很私人化的表达亲昵的特殊方式,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种。就像习惯了在昏黄摇曳的灯光下窥探的眼睛,突然一下子被至于强劲的电灯之下,肯定是惺忪迷蒙的厉害,甚至说不定还有失明的危险,这种自找的不自在难怪被讲求中庸的国人抛弃。还有一个趋向于合理的解释恐怕是国人的想象力了,也许囚于多年的唐诗宋词的意境营造,国人的那根想象神经异常地,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一看到短袖子,就想起白胳膊,想起全裸体,想起生殖器。想象的伟力下,一件短袖衫竟能如此,那么肌肤相亲的拥抱不引起天崩地裂才怪。
好在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信息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成为一个村庄,所有的天涯咫尺的人们都成了耳鬓厮磨的邻居,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再抱残守缺地把头插进那卷泛黄的书页里,充耳不闻窗外之事已经是一种近乎不可能的奢望。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资阶层的生活方式已经与国外没有什么差别。但拥抱作为一种交际的方式,还是被国人有意无意地拒绝。也许过于富余的想象力,还没有在风尚流转的现实生活中,磨砺得足够的麻木。
有人说,物以稀为贵。平淡的生活中,突兀的一个拥抱,肯定会被身旁的人群所关注。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关乎拥抱的场景,是在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乏善可陈的节目,俗套的歌舞升平,千篇一律的搞笑与煽情,似乎没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吸引我的眼球,无聊的当儿,我常会根据主持人的话语来猜测下面的节目。记得在节目中间插播一段青藏铁路的建设工人,春节期间仍坚守建设工地的录像,本来很俗套的一个煽情故事,却在节目的最后有了亮色。在电视台记者准备结束采访,问采访对象有什么心愿的时候,这个衣领上挂着雪花,脸上胡子拉碴的年轻人突然问记者能否给他一个拥抱,这个要求超出一般的常规,连见多识广的女记者也迟钝了一下,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甜甜地笑着伸出双臂,于是这个工人得到了这个新年最珍贵最美丽的礼物,对着镜头,我从他的眼睛中,读懂了那份最珍贵最深沉的满足。从那一刻起,我无法抑制地爱上了这个舒展双臂的动作。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了脚步匆匆的奔忙,冷漠着一张脸在人潮汹涌中穿梭,心中的温情在这样的奔忙中,在空旷的背景中散落一地。每个人之间,接触开始若即若离,各自的旋转中,每个人都还原成一颗颗滚动的珠子,在生活的征程上,无望地四散开去。在逐渐冷酷下去的生活布景中,我们欣慰地看到星星之火般的零散显现的亮点,那就是拥抱,从开始时,被称为炒作出名的行为艺术,到零散地被个别人所接受,在到范围的渐乎扩大,我相信拥抱一定能像一根温暖纤细却坚韧异常的长线,把地上四散滚落的一颗颗珠子渐次串起,直至形成一串魅力璀璨的生命之链……
来源: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6/1/1055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