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书院——毛岸英难忘吉昂诺娃(苏殿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1:49
毛岸英难忘吉昂诺娃

作者:苏殿远


  橙桔溢出异国亲情

  吉昂诺娃,是苏联女经济学家,也是一位坚持反法西斯的“圣女”。40年代初,她接受毛岸英——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男子作为学生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儿子。令她惊奇的是,每周的“大测”,毛岸英都能考90分以上,成绩甚佳。
  但是,毛岸英并不以此满足,因为他知道,吉昂诺娃在给他授课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位有一半中国血统、一半俄国血统的年轻翻译车尔盖诺夫。
  车尔盖诺夫是中国东北长春市长大的,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俄罗斯籍。由于他从14岁才由中国移居莫斯科,所以汉语说得特别好。每次讲《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有关知识时,车尔盖诺夫总是在吉昂诺娃的身边,逐字、逐句、逐段认真地译给毛岸英听。有一次,车尔盖诺夫感冒了,浑身烧得像火炭,但他仍赶来翻译辅导。为怕传染感冒,他戴上了一个双层的口罩,并且离岸英远远的。
  谁知,越担心越出事感冒没有传染给毛岸英,反而传染给了老师吉昂诺娃吉昂诺娃咳嗽,烧得面色绯红。大夫一再劝她卧床休息一周,嘱咐她不要出户活动……这可怎么办……她没有想到,毛岸英第二天竟冒着漫天的风雪,顶着零下20多度的寒冷气候,夹着书本、作业本走进她家;岸英还从维克大街买来两只桔子,用手帕包得严严的,送给她。
  吉昂诺娃很感动,她知道,毛岸英是公费留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战争条件下派出的留学生,他手里能有几个卢布何况苏维埃也正处在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紧急关头,一切物资是何等匮乏盃两只小小的桔子,在当时是何等珍贵但是,令毛岸英十分遗憾的是,这一次,车尔盖诺夫没有前来当他的翻译,因为车尔盖诺夫已经第二次感冒了,浑身烧得无力,走路非常困难,哪还有半点儿精力顾得上辅导、翻译毛岸英的学业盃“不行,我必须把俄语学好”毛岸英下定决心,“我一定在半年之内,像车尔盖诺夫一样,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精通中俄两种语言的中国人”毛岸英成了“俄语通”为了学好俄语,毛岸英几乎成了吉昂诺娃的座上客——不,应该说是成了吉昂诺娃家庭中的一个非正式的“正式成员”了。
  他把吉昂诺娃家当作学习俄语的学校和课堂,在她家他从不说一句中国话,为的是“彻头彻尾俄语化”毛岸英回国后向家人谈学习俄语时这样讲。
  吉昂诺娃的邻居有一个小男孩,叫廖什耶夫,养着一只小狗,叫“海狮”。毛岸英很喜欢“海狮”,吉昂诺娃也很喜爱这只白色长毛犬,所以,吉昂诺娃就叫廖什耶夫把“海狮”领到她家来玩。学习之余,或者学得累了,吉昂诺娃就和毛岸英以及廖什耶夫一起逗着“海狮”玩,一会儿让它叼鞋子,一会儿让它学人的模样直立行走,一会儿让它翻跟头……毛岸英从逗“海狮”的玩乐中学会了许多生动活泼的生活用语和口头禅。
  他哪里知道,这是吉昂诺娃的一番苦心吉昂诺娃做饭、炒菜的时候,亲自带他一起下厨房,这样,勺子、小铲、黄瓜、土豆……等等俗语俗词,都在一家人似的亲热的生活中学熟学通了。
  吉昂诺娃经常带着毛岸英去参观一些历史文物,经常带他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如商店、影剧院……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此文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编者注一文中,曾这样讲:“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毛岸英去苏联的时候,曾把父亲的这一段话作为座右铭,工工整整地抄录在一个纸张粗糙的笔记本的扉页上。
  当吉昂诺娃从那笔记本的扉页上,读到毛岸英整齐地写下的那一段话时,不由得问:“这是谁讲过的话”“这是我的……”毛岸英刚想说这是父亲毛泽东说的,立刻意识到不应该这样讲,于是忙改口道,“这是我的一段笔录,录的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段话。”
  “那好。你好好给我翻译一下吧——一点错误也不要有。”吉昂诺娃几乎是下了命令。
  “好。”毛岸英笑着说,“老师是想考我吧那我就试一试。”毛岸英说罢,立刻拿起钢笔,用流利的俄文草体,翻译下来。
  “很好”吉昂诺娃读完,称赞说,“了不起,了不起,不,应该说你很伟大,因为你一年多就精通了俄语——这实在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她才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时间一长,吉昂诺娃发现毛岸英手很粗糙,便令岸英停下笔,伸开手掌。她吃惊地发现,毛岸英的掌心凸起好几个硬硬的土褐色手茧“你是农民的儿子”“是的。”“会种多少种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花生、芝麻……”“好,看来你是农业专家了,以后你教我种粮食,我教你怎么样发挥粮食的经济价值,咱们可以搞一个‘联合企业’了。”
  毛岸英学完课业,就和吉昂诺娃一起到小楼后边的空场上,规划种植作物。于是,在那小小后庭院里,师生携手种下了高粱、玉米、大豆……在庭院的前头,毛岸英种下了从一位苏联朋友那里讨来的乌克兰葵籽。转眼到了次年秋天,毛岸英在吉昂诺娃院中种的向日葵张开三四十厘米宽直径的大圆脸庞的时候,她才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

  没见到毛泽东,却见到叶剑英

  1949年1月,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华北军政大学校本部校长叶剑英、副校长肖克、政委朱良才、副政委向仲华接到指令,新建一青年学生总队,后来又叫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
  一总队成立的第二年,邀请吉昂诺娃来校讲学。她见到了叶剑英,提出要拜访毛主席的渴望。叶告诉她:“主席很忙,和平解放北平刚几个月嘛,毛主席头绪太多了。”
  当吉昂诺娃谈到毛岸英是她的学生时,叶剑英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你来为我们的学员讲课,我们请毛岸英同志担任您的翻译,不是再好不过了吗”于是,这对异国师徒,时隔数年,在叶剑英的牵线搭桥下,终于相逢了。
  吉昂诺娃说了三声“感谢”,毛岸英回敬了三声“感谢”1949年7月14日,长辛店大桥西面的铁路工人俱乐部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除全总队的1000多名学员外,还来了许多学者、教授、社会名流,以及其他有关领导等总计1300余人。
  教育长先是介绍了一下客人——女经济专家、教授吉昂诺娃的简单经历和其学术成就之后,指了指身旁的年轻人说:“这位干部,就是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同志,才27岁,现任北平一个工厂的党总支书记。他曾在苏联留学,认识了吉昂诺娃。”
  “不。”毛岸英不等教育长介绍完,马上插话说:“吉昂诺娃是我的导师,我是她的学生。”
  吉昂诺娃马上站起来说道:“我今天到这里来讲课,也带有感谢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意愿。毛泽东主席派他的儿子参加我们的卫国战争,说明毛泽东主席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国际领袖……”她接连说了三个“感谢”:“感谢毛泽东同志感谢中国人民的牺牲和友谊感谢毛岸英一代中国青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帮助了我们”毛岸英一一为吉昂诺娃的谢词讲话作翻译。每翻译一次“感谢”,都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毛岸英译后,自我介绍说:“吉昂诺娃是我尊敬的导师。她的学识渊博精深,我的俄语水平一般。所以对担任她的翻译感到惶惶不安。我主要是来感谢尊敬的导师来这里教学,感谢她对我的哺育之恩,感谢她对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师生的一片赤诚心情。”他的这段话里也连用了三个“感谢”。?
  吉昂诺娃永远不会忘记她1949年7月的中国之行,不会忘记师生在中国重逢时的美好情景。但她万万没有想到,那一次相见竟是师生的“诀别”。
  1950年11月,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在朝鲜上空狂轰滥炸,毛岸英壮烈牺牲在朝鲜国土上……

  摘自《民主与法制》2000年第16期 苏殿远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