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39:35

                    门神文化

初到广东,发现粤地财神、门神、土地神、天妃等神灵文化底蕴丰富,感受民间习俗,身心愉悦,眼界大开,很长见识。

先谈谈门神:南方寺庙、宫观、祠堂、宅邸的外门之上多绘有武士。广州陈家书院,两位门将,金刚怒目;深圳何真公祠则英勇神武;天妃宫门上惟妙惟肖……

中国的门神崇拜历史悠久,他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新岁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门神”二字最初见于《礼记·丧服大记》郑玄注:“君释菜,礼门神也。”最早的门神是神荼(shén shū)、郁垒(yù lǚ)。首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此段引文,却不见今本《山海经》)

上面这个故事说明门神同桃木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又名鬼怖木。在汉代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以桃木做桃人、桃剑、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有王安石《元日》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干宝《搜神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南朝··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这种岁暮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的风俗,后来演变成年画、春联、符箓等很多民间形式。

在唐代的墓葬墓甬道两侧一般都有汉白玉的武士浮雕。如南京南唐皇帝李昪陵。2000年美国佳士得拍卖行曾有一件盗自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浮雕拍品,造型威猛、顶盔冠甲、身着销甲、手持宝剑、怒目圆睁、精美绝伦,幸被追回,且与纽约大收藏家安思远先生的捐赠相匹配。“兄弟俩”终于劫后团圆。这一对国宝门神如今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那个时期门神多为唐初武士打扮。来源挺有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按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乎?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允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链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三教搜神大全》中还有一幅画,画中即有二神的肖像。二神位于桃树下,坦胸露乳,黑髯虬须,眉发耸互,头生两角,手执桃木剑与苇索,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难怪鬼见了都害怕。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绘声绘色: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而更多的是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影射“玄武门之变”,那场事变,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建成和元吉,泾河龙王就暗指他们。而秦琼、尉迟恭在事变中是出了力的,故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封其为门神也不奇怪。中国人讲究对称,因而就出现了白脸的秦叔宝与黑脸的尉迟敬德之分。

又有《神仙鉴佛祖传灯》载,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武惠妃绿香囊等物,绕殿奔戏。玄宗呵斥小鬼时,出现一胡髯黑面、破帽蓝袍的大鬼,捉拿小鬼。此大鬼即为钟馗,他自告奋勇愿除天下妖孽。玄宗醒来,病遂愈,让神画手吴道子画其像,悬后宰门,后世仿以祛邪。

充当门神的历代人物还有很多,像哼哈二将、孙膑和庞涓、荆轲和秦舞阳、关羽和周仓、赵云和马超、孟良和焦赞、裴元庆和李元霸、魏徵和徐茂功、薛仁贵和盖苏文等不在这里赘述。

世上本无神鬼。可是在科学欠发达的古代,在神灵自然观的支配下,善良的人们只有寄望鬼神驱邪扶正,这充分体现了人们渴求太平盛世的强烈愿望。不过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我们倒是可以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