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断代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1:15
夏商周断代工程 【 来源:古国网 】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从95年开始启动,至2000年结束。自该工程开始后,我便十分关注。

年初,我曾想就这一问题同诸位讨论。前几日,我在国学网站社区论坛上,看到赐也君的一个转帖,帖中介绍了前段时间在美国网站中,一些学者对于断代工程的讨论,由于讨论是用英文进行的,并未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于是我便想简要介绍一下断代工程,并谈一下体会。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简介

(1)、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

我们常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渊源长,并从未有过断代。从我们的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骄傲”的历史----中华文明肇始于伏羲,而兴盛于黄帝,接下来便是尧舜禹、夏商周,三皇五帝、三坟五典。如果再向前追溯,还有燧人氏(暗示已会使用钻燧取火)、有巢氏(暗示人们在树上结庐而居),这是多麽遥远的历史,这似乎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但是,这一切,只是被限定在了古史的“传说时代”。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走向繁荣的时期,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竟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古希腊、古埃及等几大文明的历史,在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努力下,研究成果显著,古史年代历历在目。古埃及的年代可上溯到六千多年前,如要加上传说时代,还要延续更长。

转回身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我国古史的确切年代,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41年,即周召共和元年。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步科学化,制定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夏商周断代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思路

根据我的理解,从前21世纪至前841年,没有相对准确的年代,因此,首先要找到几件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考古发现,确定年代,随后再将各王的年代填充、确定下来。

比如,确定了武王克商的具体时间,我们就可以将克商至前841年中间各王在位时间确定。武王克商年代在历史上共有44种意见,此次,将年代确定在前1046年1月20日。断代工程对于确定夏、商、周年代的思路各有不同。对于周: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前各王(至武王克商),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对于商,划分了两个时期:
    商后期(商王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商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对于夏: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代的开始,确定在了前2071年,商代的开始,确定在了前1600年,盘庚迁殷,确定在前1300年。

(3)、断代工程的研究途径

断代工程主要依据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联合实施的工程。共设立了9个课题,44个专题,对古文献、甲骨文、金文,同遗址、墓葬、天文、检测等进行比照,以推定年代。国内参加的专业单位30多个、专家200余人。

二、由断代工程想到的

(1)、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世界文明

德国考古学家维尔纳-克勒尔在他的大学教材中曾这样写道:“从埃及起画一条线通过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然后顺着底格里斯河,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到达波斯湾,这整条线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弯月。

四千年前,这个围绕着阿拉伯沙漠的强大的半圆即所谓的“肥沃的新月”拥抱着许多种文明,他们一个挨着一个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光泽照耀着周围处于黑暗的人民。正是这个地方孕育着从石器时代到希腊——罗马文明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时候,在这“肥沃的新月”里和埃及,高度培育的文明争彩夺艳,法老们已经在位一千多年了,越过这“肥沃的新月”,距离越远,黑暗的程度就越深,文化文明的迹象也越少。好像其他大陆的人民如小孩子一样等待别人来把他们唤醒。

在东地中海那一边正发出光辉;(指的是克里特岛一带,古希腊文明)在巴尔干半岛上,早期铜器时代还刚刚开始;在撒丁和法国东部、在不列颠,还都处于石器时代。

远在喜马拉雅山麓,印度河流域中的一个孤立的文明前哨已处于风烛残年之中;在中国、在广大的俄罗斯草原、在非洲都是一片黑暗。在大西洋彼岸的南北美洲则还在蒙昧中。”

诸君看到这里有何感受?中国文化在西方眼里竟如此凄凉!这里,肯定有我们自身的问题,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断代工程的意义不言而喻。

(2)对于断代工程网上的讨论

赐也君的转帖很好,让我们打开了眼界。这次在网上的讨论,学术氛围基本上较浓,但也有个别西方学者(也可能兼政治家)将断代工程同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复兴、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联系在一起,还谈到政府的授意,会影响工程的方向,失掉原先的色彩等等。还有些人,因出于对断代工程没有采用他的观点而表达不满。

无论怎样说,断代工程引起了国外的注意,我们古老的文化,也应有一个科学的界定,不能听到他人不同的声音而无所适从。

(3)关于中国文化的记载

我国文化一脉相传,从未断带,并延续至今,中外都没有争议。但认真分析,却争论不少,有些历史,现在仍不清楚,更不要谈准确的年代了。商王武丁前和夏代,还都处于探索之中,三皇五帝在西方眼中更是传说时代。原因是没有任何地下考古可以证明。所以,五四运动中,有人否定了武王克商前的历史,待发现甲骨文后,又否定了盘庚前的历史,至今,西方学者仍有人怀疑夏的存在。

然而我们的古籍文献全然不能参考或应否定吗?历史上,史官记史是严肃的,他们是由家庭代代世袭的,君主不能干涉史官记史记事记言。司马迁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司马迁的史记内容与现代成果相违背(个别错字、年代的计算方法等不在其列),有的,是一次次的相印证。司马迁写的《殷本纪》,与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的帝系相一致,司马迁当时必定是看到了关于商的书籍才敢于写上去的,由此推断《夏本纪》也应是真实的。

徐旭生先生1955年在河南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从文明程度、规模,对照古文献考虑,大部分人认为这里应是夏都,而西方学者要我们拿出直接证据,确实没有,我们到哪里去找到一件陶器或甲骨,上面刻有:这里是夏都的文字?

世界上的其他文明,虽大部已消失,但经过西方学者的努力,地下考古硕果累累。在所谓“肥沃的新月”地区,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被大量发现,泥板上记载了史诗、法令、事件、国王言行等,然后放在仓库里。在那里,文字的载体主要是泥板和草莎纸,草莎纸不易保存,目前保留最早的是埃及艳后时期的。

而我国文字的载体,主要是竹简木牍,甲骨、钟鼎上面的文字,主要还是为了卜筮、纪念。中国历史,实际上从黄帝时期,便有史官开始记载了,并一直极为严肃地继承下来。安阳殷墟考古,发现了毛笔,甲骨并不能用毛笔书写,只可刻划文字,这也说明了竹简木牍的真实性。我国历史许多空白点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竹简木牍不易保存,二是是秦始皇对于文化的毁灭,(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焚书坑儒”只是它的表现之一。

在周都洛邑(成周),有守藏室,里面存放了大量史书、物品,各国也都有自己的珍藏馆。秦始皇统一的过程中,全部毁掉,六国古文字失传,《乐》经失传,夏商周三代记载王事的史书失传------周代诗三千,孔子收录三百,编为诗经,才由弟子流传下来,三代之易经,只留下《周易》。大禹治水时,禹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并铸九鼎,以象征中国,这九鼎,也毁于秦始皇之手。

春秋时,孔子得《尚书》三千二百四十篇,上始于黄帝玄孙,下至于秦穆公,孔子收录一百二十篇为弟子讲学,现仅存二十九篇,始皇统一后均失传。我国文明,原应从伏羲开始,但现在有史可查的,只可从发现甲骨文开始,将考古因素除去,只可从西周开始,黄帝、尧、舜、禹、夏,竟成为传说中的历史!我们这个文明难道是忽然冒出来的?或真如西方学者所说,是从古巴比伦文明中的契形文字传过来的?

《竹书纪年》是西晋时在汲冢中发现的战国时魏国的史记(关于周代各国史官史记,请参看在下《春秋略辨》帖)。这部书,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在断代工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假设秦灭六国时注意文化的保护,而周及各国史记得以保留,那末中国的历史,会延长到黄帝时期。若大禹所制九鼎没有毁坏,并延续至今,这又是一种什麽情况。

最后报告诸位一条消息,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目前正在酝酿黄帝文明起源的研究工程,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