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走向专业化 (中国农大院长访谈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9:59
MBA走向专业化 (中国农大院长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我们今天下午的讨论。今天下午我们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两位老师,给我们讲一讲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关于专业化MBA建设的思路和具体的一些方案。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我们的讨论。
主持人:MBA报考人数的回落和MBA毕业生就业的不理想都成了社会对MBA教育关注的一个热点,对此二位老师有何看法?
访谈现场
·专业化是整个MBA教育的一个发展的方向
付文阁:其实这是一个市场信号。目前的MBA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它的激烈程度主要反应在,一是每年报考MBA的学员在下降,但是获得MBA办学权的院校在增加。大家看一下,各个学校都在加强宣传,加强推广,扩大生源,竞争非常的激烈。中国的MBA教育,已经经过了十几年这样的一个历程。一开始人们对MBA认识比较模糊,然后MBA非常热,到现在对MBA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也真应该冷静下来了。整个MBA的教育,现在有人说是过热了,过滥了,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是不对的,竞争是非常的激烈,但是市场还是非常的大。为什么说市场需求比较大,因为中国的企业数量比较多,成长性比较强,对管理提升的需求比较大,其实中国的MBA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那么为什么中国MBA的有些的毕业生说找工作不好找,或者是找工作的薪水不高,这不是MBA市场出现问题,而是中国的MBA教育出现了问题。它在提醒我们现在到了应该反思MBA教育的时候了。
那么MBA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MBA的教育在中国大部分的院校采取的是通才教育方式,就是培养通才。培养的MBA学员什么都能干,但是到时候可能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会,但是什么都不精,就像万金油,好象在哪个岗位都能独挡一面,但是在哪个岗位都不能得心应手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MBA教育太西化了,无论从教材的使用,无论从老师的背景,无论从培养方式上,案例的使用上等等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模式。培养的学生实用性不强,不适合中国的市场需求。
还有一点,MBA教育现在无论从教材来讲,培养方式来讲,趋同现象非常严重,没有特色。那么,基于我们对MBA市场现状的判断,以及对中国MBA教育的分析,我们中国农业大学办MBA怎么做?我们提出了走专业化的道路,,我们提出打造中国一流的专业化MBA的品牌的目标,提出了这样一个战略定位和办学方向。
主持人:专业化MBA是一个发展趋势吗?国外的商学院是什么情况?
王秀清:专业化是整个MBA教育的一个发展的方向,是一个趋势。其实国外著名的商学院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农业MBA在世界都很著名其实在国内很多的院校也在进行调整,包括著名的院校也相继提出了一些专业化特色的MBA课程,例如像房地产MBA、医院管理系统MBA。这就跟行业的管理特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是说偏向于通才教育的院校开始慢慢的意识到专业的MBA的重要性,他们开始走专业性的MBA。这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是市场的需求,确切的说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企业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已经争论了多年,结果还是专业化胜得多,多元化败得多,在一个行业里面下的功夫多就越容易建立自己的优势。如果太分散,这个行业也行,那个行业也懂,就不可能积累优势,也不可能在MBA办学方面办出很高的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开办以农业为特色的、中小企业为特色的MBA。我们主要是基于两个角度,现有MBA市场主要的供给来自通才的教育。就是说可以适用于各个行业,这种教育在实际经营和运作上面,发现无论是就业还是就职,对企业来讲不太适应,有的人讲就是水土不服。这个跟缺乏行业本身的一些基本的市场了解有关系。目前在MBA大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它不符合或者说不能够完全满足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对MBA的要求,所以我们希望从这个角度来引领通用的教育。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之所以开办行业特色的MBA,跟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有关系,多年以来我们围绕着农业和食品的研究,包括研究和积累,我们希望可以避开比较有实力和进入比较早的学校竞争。
·涉农MBA要消除很多人对农业的误解
主持人:有很多人可能认为农业的面太窄?搞农业好像不像搞家电、高科技那么风光?
付文阁:很多人对这个农业有误解,很多人认为农业是传统的、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不能仅仅用这种狭隘的意识看农业。农业是第一产业,为什么是第一产业?第一就是基础。第一就是最重要的,离开农业就没有饭吃了,所以农业是一个比天还大的行业,因为民以食为天,你离开吃的东西还有天吗?没有吃的东西政治还能稳定吗,所以这个行业比天还大,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对三农那么关注。农业不仅仅是基础产业,和农业相关的产业更是市场庞大,前景广阔。像跟农业相关的,比如说人吃的是食品,食品里面有食品加工、肉食加工、饮品、乳品、烟草、酒类。算一下GDP就可以算出这个行当里面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解决了多少的就业,再看看世界500强里面有多少是从事和农业相关的企业。中国的财富排行榜里面前几位,包括刘永好,陈汉元都是和农业相关的。所以我们农大要办涉农行业的MBA,是基于我们对市场的理解,这个市场非常庞大,非常有前途。我们农大在这方面上的研究,刚才王院长讲了,有多年的积累,无论从师资力量上,从技术储备上,关系储备上,我们农业大学在这方面应该是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定位专业化的MBA,一是因为它是一个趋势,第二结合农大的实际。
王秀清:为什么我们紧密的搞农业的MBA,是跟实际的整个农业发展的大的背景分不开的。我们感觉现在国家压力非常大,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目前咱们国家的农业和食品产业还是非常的分散,有那么多的产业化企业的规模还是非常的弱小。现在有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来自美国,他们主要是受几个大的制造商的控制,就是农民卖给他们,受他们控制,所以美国是制造商主导的食品系统,这样大的制造集团也在进入中国。另外一个竞争就是来自欧盟大的商业资本,在欧洲的产业链是零售商控制,就是大的超市,它控制着产业链。一个制造商集团,一个是零售集团。一些大的超市集团进入,比如说家乐福,还有福尔斯马特。如果我们本身的竞争能力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技术跟不上的话,尤其是跟前端的联系处理不好的话,中国的食品产业就可能会空洞化,农业和食品产业连不上,那样就只能依赖进口。这不仅仅是食品企业本身的问题,不仅仅是零售业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千千万万的国民。我们跟整个大的集团竞争过程当中,迫切需要一大批有能力的所谓驰骋江海的人才。
·管理者的行业划分是不是很重要?
主持人:两位老师,一定是希望广大的网友对农业MBA有更好的了解,所以大家可以感觉得到他们说起专业MBA这个话题,就滔滔不绝。我们都知道MBA是一种技能型的学位教育,里面也分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等。刚才两位老师强调农大的MBA面向行业,是不是其他学校培养MBA的行业针对性就比农大培养的MBA差?农大的MBA除了在农业里面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外,能不能在行业里面起到一个管理者的身份?管理者的行业划分是不是很重要?
付文阁:一般院校培养的方式,注重的是人的基本素质,就是管理的基本知识结构搭建。这是所有MBA都需要的。我们农业MBA核心的课程是一样的,而且核心课程里面所讲的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你在讲市场营销和管理以及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会有偏重。比如说食品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家电企业的市场营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面对的客户群体的特点不一样。所以,把家电企业的市场营销方式来用到食品企业里面是完全不适合的。所以讲授具有食品企业行业的特点时,我们在上课的过程当中,会加进去很多现实的跟食品相关的案例进去,跟行业紧密的相结合。这样的话,学生也是在学市场营销,基本的原理一样,但我们的市场营销,老师在传授的过程当中,就把行业特点融进了教学当中。第二点,我们的授课方式和其他学校的授课方式不一样,我们是“三二制”时间,其中有两个时间是由普通老师来教授的,我们留出来一个时间,就是30%的时间给企业家讲的。比如讲蒙牛,我们可能请蒙牛的市场总监来讲他们是怎么做的,这就是跟管理的实际相结合。
刚才讲到普通的MBA教育管理都是相通的,知识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力,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你的能力能不能发挥,这是非常重要。比如说摩托罗拉、爱立信,他们都有自己的商学院,他们培养的方式和商学院不一样,他们结合自己的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例如他们在商学院讲的是自己的企业文化、自己的管理体系、自己的价值观。但我们在商学院里面不可能只讲某一个企业。所以那些通才人才到了大的企业,可能通过大企业的培训很快进入状态。但是,中国的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中小企业,整个的培训体系还有待于建立。所以那种通才教育在中小型成长型的企业里面就往往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隔行如隔山的问题。比如说你做食品,就需要搞清楚你的上线是谁,下线是谁,有哪些的主管部门。如果你上农大的MBA,或者是食品企业的MBA,给你上课的老师是行业里面有名的专家,有名的企业家,你的同学可能是从事原料供应,或者是生产管理或者是人力资源,所以你就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圈,这个圈对学员来讲非常的重要,你在这个特定的团体里面建立的人脉关系非常的有用。所以普通院校培养的通才并不是说没有优势,因为管理、知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在行业里面,如果进行一些特色教育,优势会更突出一些。
王秀清:通才教育MBA,自有其的优势。它如果想到涉农企业就职的话,也可以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有一些高层的培训,跟行业结合起来,他们可以走的更快。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平台,使大家有助于从事一些未来的经营。反过来,专业行业的MBA教育,这些人出来以后,我们的目标是定位在行业里面,他如果做的很好,发挥能力以后也可能有一些其他的战略选择,涉足于其他的行业,而且他还可以进入其他的教育。因为基本的通用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其核心的概念是没有问题的。在核心课程基础之上,我们再加一些特色,这个特色一定是结合我们企业的优势和我们本身行业的一些特点。
·专业化的MBA应该怎么搞
主持人:专业化的MBA应该怎么办?
付文阁:我们提出了四个结合,第一是和行业发展相结合,就是将行业特色融入MBA的教育。我们推出了几个具有特色的行业MBA,比如说今年推出的期货MBA,还有食品企业管理MBA,和畜牧业饲料的MBA,这都是和行业结合的。这种MBA不仅仅是专业设置有这种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行业特色。刚才王院长介绍了,除了核心课程以外,我们还有一些特色,比如说我们有食品行业的发展战略。我们有一些课程的设置是紧密围绕着行业特点的。同时,我们自身对行业也正在研究,我们成立了行业研究中心,对各个行业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比如说乳业,我们研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一些特点。我们还研究了国外的发展趋势。
第二、我们提出和企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比如说“双导师制”,就是说我们的学生进了学校以后,从你进校学习到最后你论文的完成除了有一个校内导师外,还有一个企业家校外导师。我们聘请了在行业里面非常有名的企业家做我们的兼职教授。我们的一部分课程是老师讲的,还有一部分是管理实践者来讲的,比如说市场营销,前面老师讲2/3,剩下的1/3都是让市场的总监来讲,体现跟企业的实践相结合。我们还提出让企业走进学校,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带进来,同时我们还提出学校要进入企业。首先学生要走进企业,进入他们的企业观摩实践我们建立了很多实习基地,比如说学食品就进入食品企业中去实习。我们老师还要走近企业,走进行业,跟踪这个企业的发展,这个行业的发展,收集案例。有很多的老师是专门研究饮品和乳品的,我们还开设的一些项目,就是让学生有一些暑期的任职,就是老师带进去参加一些项目。我们还建立的一个创业孵化器,就是让在校学习的MBA,能够获得我们的创业孵化器的一些资金支持,让他在某些行业里面进行创业,进行实验,这个实验的资金可能来自我们创业孵化器,也可能来自某一个企业。
第三、我们提出办学要跟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有很多人提出来,MBA到底是本土化教育还是国际化的教育的问题,你的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还是本土化的问题?我想国际化肯定是一个方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包括农产品现在我们的蔬菜,我们的粮食,我们的农产品,我们的深加工产品已经出口到海外。比如说这次的饲料,去年的粮食价格的波动对整个饲料的影响非常大,就是说美国的市场发生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很大,所以不可回避它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再一个就是跨国公司进来了,你的竞争对手是全球性的竞争对手。但是我们怎么理解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不仅仅是会懂英语的,懂国外,更懂得需要懂国内。我们提出来是本土化基础上的国际化,首先懂中国,再懂国外。这样才能是在中国能打能拼的人才。有很多的跨国公司跟我们谈,需要的人才是什么?需要的是懂中国,又懂国外的人才,他们需要这些人懂中国,所以我们开设的课程要讲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特色,我们有一些专题性的课,我们会邀请很多的专家来讲,国内外目前的现状,中国的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在中国做生意和在美国做生意是完全两个概念。我们的案例建设也和中国国情紧密的结合。
第四、我们提出办学要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作为中国人,应该首先把自己的精华的东西学到。我们开设了一个中国古典管理思想的课程,我们会请一些专家从管理的角度讲《孙子兵法》,讲《道德经》,讲毛泽东管理思想。跟中国文化相结合并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你只能认识自己民族精髓的东西才能够有权利和资格和别人进行交流。所以我们几项结合就是为了打造专业化人才,实用化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专业化人就是有行业背景,实用化人才就是实际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很强。国际化管理人才就是跨文化沟通,要懂中国还要懂国外。我参加的一些企业的招聘,他们也感觉中国的MBA培养的人不太好用,有些企业宁肯给50万或者是100万就是找不来人,这就是培养有问题,教育有问题。第一是不懂行,第二是学习的大多是书本知识。第三是不懂中国。所以我们的“四结合”的办学方针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与企业共同开办MBA
主持人:农大的MBA设定的目标很高,规划的非常有特色。如果我想上农大的MBA肯定想知道农大的老师们、教师队伍能不能支撑这样的教学特色,教学内容?
王秀清:我们希望中国农业大学办成开放的,不局限于我们农大,而是覆盖到整个中国的行业MBA。因此,在办学的机制上就需要走一条跟其他院校不一样的商业化道路——与企业共同开办MBA。如果站在更长的历史来看,整个中国的MBA教育都还非常的稚嫩,稚嫩表现在包括我们的办学和企业的结合不太紧密。实际上中国的MBA教育应该是企业和学校、学员和教师共同互动发展的过程。现在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在各方面可以反馈,包括在教学过程当中,针对MBA本身的教学过程,也对老师也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农大刚刚起步,经验跟他们比起来还差很多,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和企业结合起来。我们有优秀的师资,我们更希望把它作成为一种解决中国和世界竞争过程当中人才培养的机制,哪儿有好的老师我们就吸收过来,这是一个战略联盟。我们的老师包括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他们不仅经营好,而且还可以讲授,我们吸收这样的老师共同进行MBA的建设。
付文阁:农大的老师有一个特点就是受中国的文化影响比较大,比较含蓄不张扬。其实在农业经济,农业企业方面的研究最高水平的肯定在农大。我们的教授70%以上都是从国外回来的,获得博士学位的老师,有的老师是世界银行、联合国的专家。你们可以上网看一下。,我们很多老师在国际上有相当的影响,在圈内很有影响。应该说社会知名和行业知名是两个概念,一是跟研究方向有关系,再一个是跟我们的特色也有关系。
我们王院长讲了我们是开放式的办学,除了我们自己的教授外,还有聘请国外好的教授,国内好的教授。所以农大的师资在专业MBA方向里面肯定是最好的。
王秀清:农大关于师资打造也是与一些院校不同的,在有些院校比如说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这方面有一个比较知名的老师,但是我们农大现在建立的是一个团队,比如说我们所建立的研究中心。如果是在食品行业研究里面不是一个人优秀,而需要整个团队优秀。那么怎么会获得呢?一个是内部获得另外一个是外部获得,就是内外部达成互动,这种最终的受益者就是到农大读MBA的人。我们承担的不仅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这样一个专业化的MBA教育,我们更希望承担的是中国农业化的高级管理打造的这么一个任务。中国农业需要一个非常高水平的培养单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把国内的高手都吸引过来,还有国外的高手,我们的师资体系健全,教学水平高,变成一个开放式的。通过开放式的系统把这个做好,任何一个学校,资金也许很牛,如果封闭起来的话最后肯定被淘汰。
·第一届很幸运,多几家竞争会更好
主持人:农大提出的专业化的培养方针是不是全国高校第一个?
付文阁:农业院校里面我们是第一家。
王秀清:光一个企业竞争的话,肯定不利于发展。有二、三家大家共同互相的竞争,会更好。 主持人:今年主要招多少人?
付文阁:分两季,大概是200人的规模。市场需求非常大,企业反应非常的强烈。我们整体的设计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走。
主持人:对于一个准备报考农业大学的MBA,你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农大人对他们提出了什么帮助,包括从生活等等各方面?
付文阁:农大的学生今年上非常的幸运,因为是第一届,价格肯定是最低的,明年肯定就涨价,今年单证是4万6,双证5万8。第二我们肯定是投入全力打造第一届,因为我们在打品牌。所以目前来讲,我们经管学院提出一个目标,就是用二、三年的时间把农大MBA打、造成第一流的专业化品牌。我们还设了一些奖学金,一些企业业设了奖学金,对于优秀的学生,我们肯定给一些奖学金。要提醒的是第一届是黄埔一期。
王秀清:农业大学对将来进入农大读MBA的学员我们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农大对整个MBA的教育非常的重视,包括后勤和生活保障,使大家后顾无忧去读书。第二个教学是有自己的特色。第三点我们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就是说你进入校园的时候就对你未来得发展方向有一个定位,这种定位是从市场所获得的信息。
付文阁:目前国内的商学院把重点放在招生上,国外的商学院则是放在职业发展上。国外商学院的排名一般是按毕业学员的年薪来排名的,而国内是按照人气排名的。我讲的意思是说,其实MBA不是学术导向而是职业导向,不是培养搞研究的人才,西方人,比如说美国的商学院主要把精力放在职业发展,面试的时候都有一个测试,通过测试知道你适合不适合上MBA,上了MBA以后适合干什么,比如说干财务或者是人力资源。由于本来面世的时候企业就在参与,面试的时候就已经瞄准上你了,你的资料通过发展中心已经送到了学校里面,第一年学完以后暑假就去这个企业里面实习了,毕业以后根本就不愁找工作,年薪也就已经定了。我们正在建立我们的企业网络,所有学生入学的时候,比如说把食品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要进来,由他进行挑选。所以只要你进了农大的门可能就被企业瞄上了。再加上你可能跟这个企业的老总做学生,可能到这个企业去实习,我相信两年以后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业肯定没有问题,因为我们一开始是围绕着就业来做文章的。
王秀清:比如说我们打造食品企业管理方向的MBA,我们首先进行的市场调研,在市场调研过程中一些企业获知我们农大要办这个方向的MBA,一些企业说你们这个方向MBA有多少人,他们一毕业我们就要多少人。就是说对外中国农业大学的MBA教育是面向企业,我们对内是面向MBA自身的学员,双方的互动将来希望在农大读MBA的学员有最大的人生收获。
付文阁:农大有一个校训叫“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农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刚才讲农业是比天还大的,它对中国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都非常重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如果你投身到农业这个行业里面,不仅仅是在职业发展上有很大的空间,更主要的是你会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神圣感,因为你做这样工作的同时可能就解决的很多农民的增收问题,就业问题。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来讲,还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王秀清:所以我们有三个责任,第一对中国农业产业化要负责,第二我们要对在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负责,第三为到我们农大来读MBA的学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