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应该看重什么? \\破二元结构是就业治本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17:09:41
我们公司每年要参加两次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十二年来,我也去参会过八、九次。前两天,我和人事部的两位同事又参加了一次招聘会,这次我去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人才的动向,更多的了解年轻人的就业方向和思想动态。所以,我虽然去了半天,但却抓紧一切时间去了解,去听,去观察,我在一家制药公司的招聘展会台旁停留了十几分钟,因为这家公司需要招聘的人员很多,而且条件都很详细,开出的基本工资也较高,而且工作一年后公司还给员工买“三金”,这里门庭若市,挤的人山人海,虽有四、五个工作人员接待,但还是忙不过来,我正在听一位男工作人员给应聘者做详细的解答,突然一位27~28的男士挤凑到跟前大声地问:“我是工商管理的研究生,你们招聘人员的专业里没有工商管理,那像我的情况,你们需要吗?工资能给多少?”工作人员很生气他打断了自己的介绍,同时也对他的问法很不满,就没有好气的说:“我们这里又不是收货物的,怎么一来就先问钱多少,我们不需要你这样的人,请去别的地方吧!”这位研究生愣了一下,很尴尬的离开了这里,其实,这个人我已在其他的展位上见到过他,一去也是首先问的工资和待遇。当然,有许多学生虽然没有他这样直接,但是,我发现凡是待遇较高的单位,应聘的人员争先恐后,有许多专业不对口的学生,也在询问工作人员;“我的专业贵公司是否能够接收,我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并且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很快适应工作”。而待遇相对较低的单位,展位上人就很少,有许多学生即使专业很对口,也不愿问津。
我常常给我的新员工和一些大学生讲:“大学毕业的青年人,应看重什么?应怎样选择你的第一份工作?怎样选择好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十分重要,第一份工作将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思想、志向、追求、修养、风格、作风、胸怀、气质和能力。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常常影响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世界观的完善,人们常常说:“女怕嫁错郎、人怕入出行”。选择第一份工作虽然没有姑娘嫁人那么至关重要,但是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无社会经验,一腔热血的大学生来说是有先入为主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把大学生择业的单位分了四类,谨供大家参考:
第一类:最理想的企业单位。
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丰富的企业文化、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备的培训规划、美好的发展前景、很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
第二类:较理想的企业单位。
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多彩的企业文化、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的培训体系、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是由于行业不同或遇到暂时的困难而效益一般,给员工工资适中,工作一、两年后有“三金“,但是企业有着极大地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类:不理想的企业单位。
企业的社会信誉较差,缺乏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经营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和前景;任人唯亲、不遵纪守法;对社会、用户、员工缺乏诚信;但短期内效益较好(由于行业的暂时优势),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较高。
第四类:最不理想企业单位。
社会信誉差,无企业文化、无完善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经济效益不好、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又较低。
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第一种类型即:最理想型企业单位,但是只有少数人 能被这类企业所录用,这类企业单位对人的要求非常全面、非常严格,一般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很难达到这类企业的标准。第四类企业单位(最不理想型),当然决大部分的学生也是不愿意去那里工作的。这样一来,第二、三类企业单位,就成为我们决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的目标,而二、三类型企业单位的不同的选择,也能反映出每个学生就业的目的、方向,是重视眼前的利益,还是看重长期的发展,有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等等。
选择第二类企业单位的大学生,往往更看重事业,想尽快在企业里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自己努力的工作、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能力上、知识上、情商方面得到尽快的提高,把干工作首先看成是给自己工作、看重事业、看重荣誉、看重自身价值的体现,看重企业的文化、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不是过于追求收入和待遇。
而选择第三种类型企业单位的学生,主要是以眼前利益为主,解决燃眉之急,把收入放在第一位,有的人想能先挣上钱,不过清贫、紧张的日子,只要能挣钱:不管事业不事业,不管专业对口不对口;有的人本来就胸无大志,学校里也没有扎实地去学习,只要有份工作,能挣钱就行了等等。
那么,我在此给大学生择业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供商搉。
1. 先想:我要干什么,我要学到什么,我的从业单位是否大体符合我的追求、是否有利于我的发展、我能为企业做什么,而后问、后想公司的工资和待遇。
2. 一定要重视你的第一份工作,因为它对你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3. 抱着去吃苦的态度、学习的太度、磨难的态度、拼搏的态度、用心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去工作。
4. 一定要看重应聘单位的企业文化,有无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老板的经营理念和作风。
5. 一定要看重应聘单位是否有社会信誉度、有诚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重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个个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切记;祖国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文明公民网总裁 宋超鹏)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系统考虑之下,各司其职是根本途径,即教育部门和学校寻找并改变自身的问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寻找自身问题,用人单位调整用人观。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女士近日接受专访时指出,不要随便把“扩招”和“就业难”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就业难与城乡二元结构有关。(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扩招”和”就业难”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有三派观点。
一派是“扩招导致就业难”。其主要观点认为大学生规模扩大过快,快速扩招难以保障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大学生扩招的路径存在问题,发达国家是通过发展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来实现,而我国则通过公办教育、原来的精英教育学校来实现,导致优质教育迅速稀释,大学生贬值,同时造成结构性失衡。
第二派是“学生就业观念派”。其主要观点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问题,不愿意去基层,不愿意去不发达地区。持这一观点的有不少是教育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高校负责人。
再就是“社会需求不足派”。其主要观点是,不是大学生太多,也不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有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争相应聘去卖猪肉——而是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不发达,没有为大学生创造有效需求,在发达国家,容纳大学生最多的服务业占GDP的80%,而我国服务业只占GDP的40%,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看来,吴启迪的观点应属第三派,她认为“我们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二元结构解决得好,就良性循环,解决得不好,就恶性循环。“扩招”与“就业难”两者的关系很复杂,要作为一个系统来看。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而如果以这样的系统论再来看“扩招”和“就业难”,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应在考虑之内。
简单地说,如果认真分析“扩招”与“就业难”的关系问题,扩招的决策、扩招的规模、扩招的速度、扩招的层次、扩招之后的教育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联动都应该全盘系统考虑,而审视当初的扩招,以及眼下继续推进的研究生扩招,并没有进行全盘系统考虑,而是出于教育之外的一些考虑,比如拉动内需、作为就业的蓄水池。另外,现在一些高校专业的就业前景很暗淡,可是由于教育市场竞争机制不存在,没有生存压力、缺乏危机意识的高校却没有调整招生规模、改革课程设置、改革培养模式的意思。这些无疑是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前不久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笔者以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系统考虑之下,各司其职是根本途径,即教育部门和学校寻找并改变自身的问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寻找自身问题,用人单位调整用人观。最忌讳的是教育部门指责社会需求不足,产业部门指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低下,而学校埋怨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有问题……(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