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称呼县官为“父母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9:05
为什么要称呼县官为“父母官”

看了下面这个贴子,你可能会对这个题目有所会意。如果把行政官员称呼为公仆,试想那个仆人是全心全意为主人的,如果行政官员真的把自己的治理下的老百姓当做自己的子女,看了下面这篇文字,你就会心甘情愿的称呼县官为“父母官”了。真的做老百姓父母官那是当地老百姓的福分啊。


“上待下”与“下待上”【原贴网址】http://tzblog.com/user1/27300/archives/2010/2010361483.html  

“上待下路样长,下待上筷样长”,这是我们当地的一句俗语,用普通话说出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用方言念起来却很是顺口。这里“上”和“下”分别指长辈和晚辈,一般就是指父母和儿女,整句的意思大致是:父母对儿女的爱护、照顾就像一条路,是没有尽头的;而儿女对父母的关心、孝敬,却像一根短短的筷子。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在古代,不管官做得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得马上请假还乡守孝三年,称为“丁忧”。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意思是:孔子说,“宰予是不仁的人啊,小孩子出世,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三年的丧服,是天下共同的丧期,宰予难道就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之爱吗?”古人认为:你在父母怀抱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丁忧”的形式早已被历史淘汰,在当今社会,“孝”已丧失它的重要地位,这种传统美德流失的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形式,以至于“上待下路样长,下待上筷样长”常常成为人们口中的感慨。

我当然没有资格议论中国孝敬美德的缺失,今天之所以想起这句话,是因为听了一些事,心里有些感触而已。

中午,一个同事碰到了另一个早已内退的同事,邀请她到我们的寝室里坐了一会儿,见她明显见老,就问及她的近况,这一问引出她的许多“苦水”。她原是一个代课教师,结婚较早,生了三个女儿,为了老有所靠,她招赘了一个上门女婿。现在三个女儿都结婚了,二女儿和三女儿嫁出,她和老伴跟大女儿及其丈夫、孩子住在一起,一家六口人。可是招赘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天伦之乐,而所受之苦却诉之不尽。她大女儿是开公交车的,性格大大咧咧,且是个好赌之人,白天开车,晚上打麻将,家里什么事也不做。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外婆在带,读幼儿园了,又要外婆接送。她一天到晚,除了做饭等家务活,还得帮女儿带孩子,没一点空。而女儿并不怎么体谅她,她偶有事外出,女儿就烦怨有加。女婿也在开车,是个老实之人,管不了老婆。现在她和老伴很想与女儿一家分开过,一方面觉得太辛苦,更主要的是想让女儿负起些妻母的责任来。可是女婿一句“分开过,我们没饭吃你忍心吗?”又让两老犹豫不决。她说:“我现在是后悔万分,不该招上门女婿,如果让三个女儿都嫁出去,我和老伴两个的日子该有多么爽快啊!”我们听了也为她感到心酸,说她招女婿的想法确实是错误的。

因为说到了打麻将,另一个同事就讲起了她嫂子的事。她嫂子也是个爱赌的人,一天要打几场麻将,婆婆为她做饭、洗衣,甚至连短裤都要婆婆洗。可现在婆婆生病住院了,她一个月才去医院看过一次,她的丈夫——同事的哥哥也好不了多少,母亲生病什么事都推给两姐妹,连治病的钱也不太愿意出。

这样的子女晚辈可以算得上是不孝之人了,可比之更恶劣的还大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可是因孝而受称道的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所以一有典型涌现就会被新闻媒体大肆宣扬。这是因为社会已认识到孝敬之风日败,需要这些正面的例子来起导向作用。有这样一个电视公益广告,一个妈妈为家里的一位老人洗脚,她的孩子看见了,也端来一盆水让妈妈洗脚。在前一阶段,还流行过这样一个作业: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这些举措倡导孝敬的出发点是显而易见的,可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不说这些较典型的人事,其实,“上待下路样长,下待上筷样长”适合用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我想到了我的公婆、父母,他们一辈子为子女操劳辛苦:婴幼儿时期要操心饮食健康,上学后担心学习成绩、能不能考上好点的学校,毕业后为找工作而忧虑,接着还要张罗结婚成家,再接着帮着带孙子、外甥……我也想到了我们自己,对待孩子,我们也在走着与上一辈差不多的路,为孩子,怎么辛苦都是心甘情愿,屎尿沾身也不觉得脏,有好吃地尽量省给孩子吃;可是对父母呢,当他们生病卧床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做到长期毫无怨言地为他们擦屎接尿?我也想到了我的孩子,我现在无怨无悔地为他付出,做着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一切,他也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妈妈应该做的,并不觉得我对他有多好,这也许是因为他还小,可是我可以奢望等我老了以后,他对我有像我现在对他那么好吗?

我等本是俗人,听听俗人的事,发发俗人的感叹,走着俗人的路,也准备着接受俗人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