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蓉书香】精神分析学中的客体关系理论--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熊 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19:47

一、 有关的理论背景:

精神分析理论自弗洛伊德至今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归纳为四个阶段。1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可归于精神分析发展史的第四阶段。其代表人物有Melanie Klein,Ronald Fairbairn,Donald Winnicott,Edith Jacobson,Margaret Mahler,Otto Kernberg等。其中Klein,Jacobson,Mahler都是专业的儿童精神分析师,Fairbairn在做精神分析师以前也是儿科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们系统观察了儿童与母亲的关系,并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独具理论视角及临床指导意义的客体关系理论。2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层面。随后,他修定了自己的学说,并将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看着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这就是人格。弗洛伊德认为心理能量在人格系统中从本我到自我和超我的转移构成了人格发展的动态过程,其间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性欲阶段,如: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和两性期等。否则,就会出现心理能量的固着、倒退等现象。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是整个人格发展的原动力,而成熟、挫折、冲突、不适应和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3在临床实践中,籍此理论取向的精神分析师在面对患者的现实问题时必然会从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角度建立一个框架,并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来理解患者的问题是发生在其人格发展的哪一个阶段。然后,经过较长时间的领悟、修通等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使患者意识到现实问题只是沉淀在无意识中的既往问题在现实中的再现,从而达到康复。

与弗洛伊德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占有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尤其与母亲的关系。初生的婴儿正是在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的密切交往中逐渐获得了有关自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完整印象,并最终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功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4本文将重点对客体关系理论作一些介绍。

 

二、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1、基本观点与概念:

客体(Object)这个词是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采用的,当时仅涉及某种本能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说,客体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更广义的客体则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或驱力所指向的某个特定的人或物。在客体关系理论的框架里,客体是一个与主体(Subject)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某个体的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一个非人化的物。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朔造某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2

正如Kernberg所说的,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精神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的一种理论。广义的讲,客体关系理论涉及人际体验对人的精神结构的影响;狭义的讲,客体关系理论则是在精神分析范围内研究精神结构是如何以内在客体为基础而形成的过程。5回顾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对客体关系理论有重要贡献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工作重点放在个体心理发育的早期,放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方面。如,婴儿是如何在与母亲,这个最初的客体的互动中形成其内在表象(inner images)的;其心理结构是如何的形成的;这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如何表现在个体当前的人际关系中的等等。他们相信正是这些早期的人际关系塑型了个体现实的感知和人际关系,在其现实生活中,个体不仅与现实的客体互动,也与那个内在的客体互动。6在临床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对被治疗者早期客体关系的理解来解释他的现实问题以及在治疗中的移情反映。同时,研究者还发现正如婴儿早期所形成的客体表象和客体关系能塑型个体现实的人际关系一样,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被治疗者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同样也被被治疗者所内化,当治疗结束后,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对被治疗者起作用。换句话说,在治疗结束以后,当被治疗者遇到问题或麻烦时,他会在内心里回忆过去的治疗情景或过程,想象如果治疗师与他在一起会如何帮助他。7

客体关系理论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术语。现作一简单介绍:

客体(Object):是一个与主体(Subject)相对应的概念,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Part Object):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Whole Object):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这是Winnicott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8

客体表象(Representation of Object):是指客体在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反映。有时候,个体体验到的客体与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客体并不完全相吻合。决定个体对该客体的内在感受和现实关系的是这个内在的客体表象。

自我表象(Self Representation):是指个体在与环境中的客体相处时,有关自我的精神表达。这种自我表象可影响个体对自已的评价以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或处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婴儿在早期与客体是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不能区别他与客体之间的差异。此时,他的自我表象实际上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表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与客体的不断接触,婴儿逐渐可以将自我与客体分开,区别出自我与非自我、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

分离(Splitting):它同时包含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防御过程双重含义。从正常的心理发展层面来讲,分离意味着婴儿可以借此机制来处理那些对他而言仍显得混乱而不连贯的早期生活体验。从防御的层面来讲,当婴儿尚无力将他对客体的体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客体经验时,分离机制可以帮助他在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中选择性地保留一种情感体验而避免焦虑,从而形成所谓部分客体表象。

共生(Symbiosis):这是Mahler从生物学中借来的一个概念,在此是指婴儿对与母亲处于一种未分化熔合状态的内在精神体验。

 

2、客体关系理论对儿童内在精神世界的理解:

在客体关系理论以前,精神分析的经验主要来自于成年神经症患者,主要的研究与治疗重点集中在伊蒂帕斯情结期的“三角关系”。在客体关系理论中,研究与治疗的焦点提前到伊蒂帕斯情结期以前的婴儿与母亲的“二元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家相信,个体的精神发展过程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初生的婴儿在精神上与母亲处于共生熔合状态,在生理上高度依赖母亲的照料。婴儿通过母亲或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部世界。Fairbairn提出了内精神状态(Endo-psychic Situation)的概念来理解婴儿的内在精神世界8。他认为婴儿将母亲分成了二个部分:一个适时地、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母亲是好的,并且是一切好的事物的代表。同时,婴儿觉得自己也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婴儿的感知和情感功能的发展,婴儿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对母亲的完整的客体表象。与此同时,婴儿逐渐意识到他和母亲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不同的两个人,于是婴儿开始有了自我与非我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自我表象。在婴儿形成其最初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Winnicott尤其强调母亲对婴儿适时的照顾的重要性,并提出足够好母亲(good-enough mother)的概念。他相信,对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来讲,婴儿几乎是她自身的一部分,照顾婴儿是她的首要任务。正是由于足够好的母亲向婴儿提供了足够的照料,成功地适应了婴儿的各种需求,从而激发了婴儿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而这种无所不能感使婴儿逐渐可以信赖外部世界,并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9

婴儿在建立内在精神世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投射(Projection)、内射(Introjection)、分离(Splitting)和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等防御机制,来对付满足与挫折,并控制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建立与外界的联系。例如,Fairbairn用内射和压抑机制来理解婴儿是如何处理“坏客体“的。由于婴儿无力改变外部世界,而只能试图在内部世界里将这些创伤性的事件转换成他可以控制的形式,这种转换就是将坏客体内化。然后,这个被内化的坏客体被压抑到无意识层面。这样,婴儿将环境美化了并感觉不到坏客体的存在了。8

 

3、对人格结构的理解:

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它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其中,本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在他的人格结构中,只有本我有自己的能量,自我和超我都是通过向本我认同而从本我获取能量并得以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与传统的弗洛伊德理论的差别也体现在对人格起源、结构的理解上。首先,几乎所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都认为人的精神结构起源于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关系的不断内化,而不是,或者至少不完全是起源于人的本能驱力。其次,在人格结构上,除了Melanie Klein认为人格是不可分的以外,绝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都同意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划分。但是,在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中,客体关系理论家对自我更重视。他们相信自我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是对最初的那个好客体,母亲乳房内化的结果,而不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Fairbairn认为自我是一个具有自身能量的精神能动结构(psychic dynamic structure),无需从本我中获取能量。他将自我分成核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和内在破坏者三部分,并与不同的内在客体相联系。当一个客体被分离,自我也相应地被分离,并与客体的不同部分相联系。因此,人的冲突不再是来源于超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而是自我的不同部分与自我所内化的客体之间的冲突。8

 

4、对人格发展的理解与划分:

弗洛伊德根据性感带在躯体不同部位的转移而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与两性期,性驱力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原动力。客体关系理论对人格的发展有着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观点。首先,客体关系理论在人格发展的动力上有不同看法。其中,Fairbairn完全否认性驱力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相信人格是在寻求与客体的关系过程中得以发展的,而Klein、Jacobson、Kernberg则是既不放弃本能模式,又注重关系作用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其次,在人格的发展阶段上,客体关系理论家对人格的发展过程出有着完全不同弗洛伊德的划分体系,尽管他们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其中,Klein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二个层面(position),即偏执—分裂层面(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和抑郁层面(depressive position)。前者是取自此阶段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特征,其时间跨度从出生到四个月左右。后者则是根据当时占主导色彩的情绪来命名的,其时间是从五个月开始。10

Fairbairn则根据婴儿对内在客体的依赖程度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婴儿期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8

Winnicott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父母的照顾与遗传倾向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的照顾方式与质量至关重要。他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完全依赖、相对依赖、独立三种状态。9

Jacobson只是简单地将发展过程分为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融合阶段和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阶段。在前一阶段,婴儿通过模仿客体的行为方式将自己变成客体的一部分,或者将客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达成与客体的共生状态。在后一阶段,婴儿的自我—客体表象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楚,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希望象客体的愿望越来越现实,从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11

Mahler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重点观察了儿童三岁以前所发生的事情对其人格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影响,所以,心理史学家认为称她为发展心理学家更为适合。Mahler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正常的自闭期,是指初生到一个月。此间,婴儿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睡眠,似乎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她比喻为蜉化中的鸟蛋;正常的共生期,大约是出生后二至四个月,自闭的壳开始打破,并形成一种新的、积极的精神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分离与个体化期,大约从四至五个月开始,此时的心理发展有二条通道,一是个体化,这是指一种内在精神自主化的渐进过程。另一个是分离,是指从精神上与母亲分化、脱离,并与母亲保持适度的距离。12

Kernberg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一个月,婴儿的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完全处于未分化的熔合状态。第二阶段,从二个月到八个月,其特征是婴儿形成了一个较稳固的自我—客体表象复合体。第三阶段,从出生后六至八个月开始到十八至三十六个月结束,其特征是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自我与非我分化。第四阶段,从二岁到六岁,其特征是与愉快情绪相关联的“好”的自我或客体表象和与攻击性相关联的“坏”的自我或客体表象被整合成一个整体。同时,形成稳定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和自我身份。第五阶段,将整合好的超我进一步促进了自我身份的整合与巩固,而自我身份又随着内在客体关系的再调整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13

 

三、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理学及治疗学: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正常的人格的发展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所以,精神或人格的病理性也必然是早年客体关系的结果。因而,客体关系的治疗师总是从关系的层面来理解人的精神病理现象并进行治疗。

Klein认为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而由不同客体所激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他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所有这种既往经历过的幻想、恐惧、爱与恨均会以移情的方式表现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所以,治疗的过程就是对移情进行解释与分析。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让早期被内化到儿童精神中的客体再外化,让病人的内在冲突再外化,使被内化的客体的严厉性得以修正,从而减轻病人的内在焦虑。14

Fairbairn认为坏客体的内化是个体精神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儿童借助分离机制将坏客体或客体的坏处分化出来并加以内化,然后,将内化的坏客体压抑到无意识层面。这样,儿童就将环境美化了,自己也不会感觉到坏客体的存在,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如果压抑失败或者被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充分释放,就表现为心理问题或症状。同时,这些症状或问题又会因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冲突以及病人所采用的防御机制而得到进一步的塑型。那么,治疗的目的就是让这些被压抑到无意识的坏客体得以释放,坏客体所伴随的情感能量得以渲泄。为此,治疗师必须成为患者的有足够耐心的好客体,让患者在一个安全的、不触及其自罪感的环境中逐步释放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坏客体,最终建立起直接的、真实的、充分的人际关系。8

Winnicott 认为精神疾病的产生源于儿童没有获得母亲适时的、足够好的照顾,无法形成真实的、自发的、完整的自我。所以,治疗就是借助一种有控制的退行过程,使患者重新经历早期的抚养过程,以便重建患者的真实而健康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性的治疗设置,治疗师的耐心与可靠性是这种治疗性退行得以成功的基本保障。患者在治疗师用他的宽容、忍耐、节制所营造的治疗气氛中使早期的情感创伤被化解,攻击性得以表达,并找到那种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Winnicott甚至相信在这样的治疗中,是患者在自我疗伤,治疗师只是充当患者需要他扮演的角色而已。9

Mahler的精神病理学是以她的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她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特定发展阶段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或遇到创伤性的事件便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自我封闭期与共生期亲子关系的中断或者遇到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自恋性精神病就是源于婴儿在人格发展的共生阶段不能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形成正常的共生圈,因而几乎不可能有进一步的人格发展,而只能停滞在自恋阶段。而共生性精神障碍的病人则是由于不能完成人格的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并退行到共生性的发展状态。实际上,由于这样共生状态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因此,患者会进一步退行到更早期的发展阶段,即自我封闭状态。由于这类心理障碍或精神病无一例外地与婴儿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就是让病人重新经历早期的发展历程,达到较高水平的客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或充当母亲替代者的角色,发挥辅助自我的作用,或促成整合,形成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其中,对自恋性精神障碍、共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讲,治疗师的高度耐心与并给予充足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治疗师必须让孩子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这个过程。15

Kernberg将人的精神发展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都涉及到驱力、人格结构、客体关系与发展过程这几个方面。

在较高层面的个体具有整合良好而又严厉的超我;驱力处于部分抑制的恰当发展水平;自我概念稳定;防御机制以压抑为主;具有一定深度的、情感丰富的稳定客体关系。在此范围内的精神病理现象为癔病、抑郁症、受虐狂、强迫症。

在中间层面的个体常具有苛刻的超我;驱力已发展到生殖期水平,但仍有部分前生殖期的冲突存在;自我欠稳定;防御机制仍以压抑为主,但抑制不足;可形成与他人的关系,并能忍受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的精神病理现象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施虐--受虐型人格障碍、衡定的性偏移。

处于较低层面的个体具有施虐性的超我,关心与内疚能力削弱;自我与超我的界限不清楚,因超我整合欠佳而导致行为具冲动性,工作与人际关系紧张;以分离和分裂为主要防御机制;自我概念不稳定,自我身份混乱。其主要的病理现象为反社会型人格、冲动控制障碍、边缘人格和精神病性人格,多种性偏移。

Kernberg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研究与治疗最为有名。他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仅仅是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病性障碍之间的过渡状态,而是具有衡定的病理性人格结构。一般支持性的治疗常常陷于失败,而且,病人难以与治疗师建立起较好的治疗关系。所以,他对治疗师提出如下建议:⑴治疗师可以指出在治疗关系中病人对治疗师的负性移情,⑵对导致病人的自我功能削弱与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实现病理性防御机制提出质疑,⑶通过建立治疗情景的方式以阻止病人将病理性的移情性情感见诸行动。⑷适当控制治疗性退行的速度与深度,否则,会迅速引起未整合的、原始的客体关系的过早激活。13

本文从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发展过程入手,以几个重要人物的观点为主线,介绍了客体关系理论对个体精神世界、精神结构的理解以及独具特色的精神病理学和治疗学。目前,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在临床实践中也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