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丛中讲客体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19:54
http://www.mindhome.com.cn/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58

在人的自我意识中,自信、自尊是中间状态,两个极端分别是自卑和自恋。

自卑:自我不接纳,自已恨自己,是主体的我想要一个理想状态。

自我意识: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反映,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自己。自我表象怎样形成,怎样知道自己是谁,过去影响现在和对将来的想象

自我效能感:自我做事的潜力有多大,如:我没学过弹琴,但我相信我很容易就能学会。

自负:想象着自己很厉害。

当两个极端相交在一起,也就是自恋和自卑同时在一个人心里产生冲突,这就是病态人格。

区分自卑情绪和自卑情结。

存在:有差异才有存在,我和别人有何不同。存在是一种空位,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个坑就是存在。存在在于丧失,在于不在(拉康)——真的存在时不知道他的存在,失去时才知道。

自我的心理发展过程:

一、  出生,刚出生的婴儿有先天的反射:觅食、吮吸、握持、拥抱。如喂奶:抱起是条件,觅食是反射,内化的是喂奶的程序。这是婴儿的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  3-6个月,共生期,这个时期有两个需要获得的能力。一是幸福感,这是之后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二是自我的虚幻的无所不能感。这个时期,无法区分外界对象(无我无他)。

喂奶要变成一种人际互动方式。

三、7、8个月,区分自己他人,外界差异,产生空间距离感,(观察婴儿的深度视觉)。这时期,开始意识到无所不能是妈妈带来的,对自己我周围环境的区分对孩子是一种打击。产生弱小感。

四、6个月—3岁,依恋理论,安全感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来自于母亲对孩子一致的一贯的关爱。在依恋中产生愉快的体验或痛苦的体验。

事物有多种属性,每种属性对应不同的情感,人类感知外界事物*情感,*它与外界A发生联系。

五、4、5岁时,孩子对事物的属性整合的不牢固,内化的妈妈拆分成两个**的形象,对付内心的弱小感,抓住妈妈不放手,表现出控制与争夺,本来想依*爱的对象却表达出恨的情绪。处理:持续地关注孩子,把好妈妈内化到内心,抵抗内心弱小感,安全感的建立主要*人际关系。有安全感才勇于探究未知、才敢冒险。孩子长大,会自然获得独立能力,离开妈妈时间越长,距离越远,越能获得独立的能力。

    玩具:父母表象的内化,内心既有自己,也有父母,从玩玩具上可看出早年的父母关系。孩子把情感投射到玩具上,希望好的妈妈如何照顾自己。分离时,玩具变成替代物,成为自己或**的象征物,是一个过渡期的替代物,过渡性客体。

认同过程中存在着竞争,控制反控制有时是认同的过程。

丧失客体的认同:家中一个病人去逝,其它人躺在病床上。

自我同一性:是内化客体更成熟的体现,我是独特的,恒定存在的,内在表象与外部世界越来越接近是成熟的表现。

妄想常用的三种防御机制:投射(导致主体、客体混淆,我想杀别人还是别人想杀我)、否认、置换(贼心老婆会看家)。

投射性认同:有一致性和差异性,常向坏的方向互动。差异性构成互动力,对别人有压力,强求对方对待我,意识到差异性就能避免恶性循环。

自卑:无法获得优越感,就变成自我劣等感,和自我评价低和自我目标的差距有关。“不相信自己的时候,才去看别人”。

    过度控制则易失控。

    过度保护会造成以自我能力为基础的安全感缺乏。

    对孩子的态度:表扬大于批评,批评大于不批评,不批评大于忽略。

    沉迷于理想状态是一种精神毒品,不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是一种自我幻想,自我陶醉。

小测试:画一张画,画坏了,你的做法是:1、不画了。2、修改。3、换一张重画。4、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