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把一生的事业坚持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3:25
黄志强:把一生的事业坚持到底

作者:黄志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0    更新时间:6/9/2006

 

作者简介:黄志强,1963年2月出生,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福建省泉州师范附小校长,兼任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中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数学学科指导组成员。2001年在上海教科院参加“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习,2002年在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参加“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学习。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几年来一贯勤勉尽职地做好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工作,把一颗赤诚之心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几年来多次为省市教学同行开设公开课、示范课;指导十几位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省市教学评优活动,均获得优异成绩;近几年先后撰写了30多篇文章,在全国、省市刊物上发表和获奖。曾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和市“先进工作者”、“先进德育工作者”、“泉州市十佳职工窗口服务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受到表彰,个人传记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第12卷)。

把一生的事业坚持到底

泉州师范附小 黄志强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不惑之年的我已经在小学教育教学这块沃土上耕耘了近20个年头。扎根在泉州师范附小——从激情满怀、青春飞扬的青年时代,到日趋沉稳的中年时代,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度过了7000多个难忘的日子。1983年8月,我怀揣一颗爱心,带着对教育事业不懈的追求,来到了泉师附小。岁月无痕,却留下了我的串串足迹,有我初为人师的懵懂;有领导、老师对我无限的关爱;有我从不间断的探索与实践……

一、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收获多

经过无数摸爬滚打,我在无数砺炼里成长了起来。1983年的秋天,还未脱去一身稚气的我踏上了教育征程。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常常充满困惑: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如何让学生清楚其中的思路?怎样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上男老师的数学课?……许多问号在教学生活中接踵而来,常常让我对“老师”二字汗颜起来。“勤思好问”是我初为人师的工作原则,我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困惑,不放过课间的十分钟和课余的休息时间,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渐渐地,我步入了教学的正轨,用老教师的话说是——“找到感觉了”,“有自己的样子了”。我的课堂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当我面对孩子们求知的渴求眼光时,我总会更加卖力地为他们讲解。课堂上的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忘了自己的年龄,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风趣,我经常手舞足蹈,变换各种新颖活泼的授课形式。“路遥知马力”,我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在市区的口算比赛中荣获三连冠。我的能力逐渐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久,我开始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我任教的毕业班,学生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比较强,思维活跃,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成绩一直名列市区前列。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者,却苦无良策。我总在想,减轻课业负担,我们教师能做什么?我一直信奉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数学课堂上我极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致,将他们的思维调控到最活跃的状态。教学中,我一改过去数学教学过分强调证明、验算别人的发现与发明的做法,把学生从习题和知识细节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不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至于课后的作业,我则是象征性地布置一些,作为巩固、拓展的渗透,刚开始,学生家长有点不放心:这么少量的作业如何考出好成绩?而事实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学生们有了高质量的课堂40分钟,课后轻松应对,考试时方法灵活,思维敏捷,成绩不俗。于是,家长们理解了,孩子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并不在于做多少作业。作业少了,学生的负担轻了,他们反而对学习更有兴趣,学起来效率更高、质量更高了。爱因斯坦的名言成了我的口头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我用行动把这句话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松了绑,这也为我自己的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提供了条件。孩子们乐了,家长赞誉声也多了,年轻的我也逐渐走向了成熟。

就是这样,在学习中,我擎着多思的火炬;在工作中,我本着踏实的态度。积极进取、为人谦虚亲和的我,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1986年开始我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市教学评优活动,在泉州的小学数学教学界崭露头角,成为市教坛新秀。我开的公开课也越来越多了,从1991年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到1993年的省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优胜奖,我在一次次的磨砺中顿悟出了不少教育的灵性,我开始学会在一堂课终了思考这节课的价值,学会去发现课堂里的遗憾或精彩,学会捕捉并利用某个学生看似“走样”的想法而使之熠熠生辉……

二、投身教育事业,矢志教改谱新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越上越多,教材也越来越熟,我却越发有捉襟见肘的感慨了。潜存于我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不时地撞击着我的思绪。面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我有着焦灼、不安的强烈感受,也有着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回想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面对班里一双双充满欲望的眼睛,面对学校里一拨拨年轻的老师,面对学生家长的期待的目光,我常常陷入沉思:在课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今天,数学课究竟该怎样上?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在,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2001年是我收获颇丰的一年。这一年,我走进了上海教科院,参加“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习。院校里浓浓的文化氛围让我激动兴奋不已,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阅览室各种各样的期刊,各个知识门类的讲座,教授们独具风采的授课以及自由争鸣的学术气氛,都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我就像是一个饥饿的人扑在了面包上,开始疯狂地啃了起来。我借阅了一摞又一摞书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一桌一椅、一盏小小的台灯,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静读的夜晚、忙碌的周末。我在这充实而又繁忙的3个月中,总感到时间脚步的匆匆,惟恐时光飞逝,机会不再,总想多读快读。和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知名教授们一起,积聚着沉淀于心底的问题渐渐豁然开朗,眼前的路越来越亮了。

培训的学习量是高负荷的,学得并不轻松。但学习中流下的苦涩的汗换来的却是肩上行囊饱满、胸中气概昂扬。教育理论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主持了省、市、校的多个课题研究,在一边钻研理论的同时一边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了几十篇的教学经验总结和论文。近几年来,我的论文在省市级以上CN刊物发表了30多篇,并有许多文章在全国、省市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理论根底,我开始大刀阔斧地投入改革实验,作为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负责人,我亲自带领制定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方案,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身处课改的大潮中,我们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行为。我组织教师学习各项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鼓励老师们努力接受新观念,大胆走进新课堂,勇敢地进行课后反思,重视老师的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

其实,和许多中年教师一样,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也经历了痛苦的阶段。毕竟,抛弃过去的观念,拒绝过去的模式,接受甚至创造全新的东西对于不再年轻的我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不正视障碍,不排除障碍,就不能取得突破性的新发展。我开始为自己加压。每个学期,我都带头上研究性学习示范课,亲自带领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预测、归纳、论证,使教师“导”的艺术、“引”的技巧、“帮”的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关系充满了真情、友情。课堂上的我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边指导边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好朋友。

在数学教学中,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因此,课堂上经常成为我和学生的“辩论课”,我们各自坚持己见,努力要为自己的观点寻求证据,气氛非常活跃。有的老师从教室门前走过,总会好奇地探了探脑袋,以为这班的学生和老师是怎么了,学得这么热乎、疯狂!就是在这么“放肆”的课堂上,学生的脑子一天天强大了起来。“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这是我的心愿,因此,我从不放过每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们说:“上黄老师的课很轻松。”“我们爱上黄老师的课,从他的课中我们尝到了数学的乐趣!”“我觉得自己的脑子一天天好使了!”……这些热情洋溢的话,就是我坚持把教育当作一种伟大事业的全部理由!

三、用爱成就事业,立做教坛常青树

“人格是最高学位”,成功的老师总是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比如斯霞,比如霍懋征。在我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老师成长到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可以说,是学校老师的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是书籍里获得的力量充实了我的见识。当我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师”,“泉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泉州市第二届十佳窗口服务标兵”,泉州市“凯辉教师奖”等诸多荣誉、称号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一切更是对我今后的道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为别人给予我的爱,我成长了起来;我也应该给予别人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成长起来。对于学校的青年教师,我从来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深受年轻老师的信任。对前来请教的老师,我总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每一个老师,我都做到了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我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很快成熟,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其中指导的谢玉娓、林丽珍等十多位老师分别在全国、省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而每一张金光闪闪的荣誉证书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幕后:有时,为了帮助老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一个细小环节,常常冥思苦想到夜深人静;又会为某个巧妙的教学处理而兴致勃发,拍案叫绝。我的爱人常常开我的玩笑:“你啊,教书教得走火入魔了!”

在做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担任学校的副校长一职。身在省级示范小学,行政、教学两头顾,工作压力可谓不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潜心做行政工作,把副校长当好,做好学校的“父母官”呢?我却一口打断了朋友的念头——我怎么舍得放弃我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呢?和学生在一起,享受学习数学的无穷快乐,和同事在一起,遨游在探索数学的海洋里,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幸福啊!你没有身在其中,你永远无法与我感同心受。

白天奔波在学校,总是废寝忘食,恨不能倾我所有智慧与能力。常常在夜里,周围万籁俱寂,我却独在灯下忙碌着,仍在勤于笔耕,或是在思考一个白天纠缠着的教学问题。我就会问自己:你感到幸福吗?问的次数多了,答案越发清晰和肯定了起来,“幸福”两字竟像蘸了墨汁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的字漾了开去,显得更加大、更加实了起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上,有多少前辈矢志教育教学,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教育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可谓是我们的前辈,教坛的常青树。我自知自身才疏学浅,却想以他们为范,鞭策自己,力争把这个梦想做真、做成!

从教20载,甘苦在其中,却从不后悔,更不想言弃。我想,这是值得我一辈子付出的事业,我应该,也乐意用一生来坚持、书写她!

专业成长大事记

(1)主要荣誉

2001年9月被评为泉州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2002年6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3年7月被评为泉州市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3年9月泉州市“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3年12月被评为泉州市第二届“十佳职工窗口服务标兵”。

2004年9月荣获二○○四年“泉州市凯辉教师奖”。

2005年6月被评为中共泉州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主要学术成果

1.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2006年5月发表于《中国科学教育》杂志2006年第5期。

2. 《上下求索  永不言弃》2005年12月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2005年第12期。

3《小学数学新授课导入应关注什么》2005年9月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2005年第9期。

4.《开心寒假》(五年级)福建省少儿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5.《优化课堂教学设置》2004年10月发表于《中小学校长》杂志2004年第10期。

6.《用心感悟课堂  共享成长快乐》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2004年第10期。

7.《开心暑假》(五年级)[学生暑假作业]2004年5月福建省少儿出版社出版。

8.《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成长》发表于《成才之路》杂志2004年第6期。

9.《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主动探究》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2004年第2期。

10.《注重儿童自我需要  提供主动发展空间》发表于《泉州教育》杂志2003年第8期。

11.《注重儿童自我需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2003年6月参加省第八届基础教育论文评选获一等奖。

12.《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杂志2003年第5期。

1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002年6月荣获福建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一等奖,2002年10月荣获全国小学数学年会论文三等奖。

14.《注重儿童自我需要  提供主动发展空间》2002年6月在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2002年年会上荣获论文一等奖,发表于《继续教育研究》杂志2003年第2期,

15.《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认识小学教学改革问题》发表于《泉州教育》杂志2002年第1期

16.《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表于《成才之路》杂志2002年第2期。

17.《优化课堂设置 推进素质教育》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01年第11期。

18.《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2001年11月在福建省普教室和小学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课题研讨会中荣获一等奖。

(3)指导教师

1. 2006年1月指导谢玉娓老师执教《数的奇偶性》参加2005泉州市课题总结大会做展示汇报。

2. 2004年5月指导陈为藩老师执教《巧求体积》参加泉州市小学青年教师业务能手评选

活动荣获泉州市教坛新秀。

3. 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指导谢玉娓老师执教《平行与垂直》参加第六届全国深化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荣获二等奖;参加福建省第八届小学数学“问题解决”

课题实验研究暨课改现场研讨活动荣获一等奖;参加第七届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观

摩活动荣获一等奖。

4. 2003年9月指导谢玉娓老师执教《认识角》由教育部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并作为

课程改革优秀课例在全国公开发行。

5. 2002年11月指导谢玉娓老师执教《左右》参加省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和泉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均荣获一等奖。

6. 2001年10月指导詹迎春老师执教《7的乘法口诀》参加泉州市中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荣

获一等奖。

7. 2001年5月指导苏国昭老师执教《认识角》参加城区新教师考核评比荣获二等奖。

 

电子邮箱:qzsffxhzq@163.com

博客: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0539/index.shtml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李玲玲】 努力地付出,执着的追求,丰硕的成果,相信这所百年老校在您的带… 6/9/2006 7:56:02 PM 5分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及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