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22:00

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HBsAg阳性率约为10-15%。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乙肝的传播途径
  1.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2.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3.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 4.性接触传播: 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5.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乙肝二对半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临床意义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2.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e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5.核心抗体: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如何看化验单(乙肝三系检查、肝功能检查)
  (一)乙肝三系检查(代表体内病毒情况) 1.HBsAg(表面抗原) 2.HBsAb(表面抗体) 3.HBeAg(E抗原) 4.HBeAb(E抗体) 5.HBcAB(核心抗体) A 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B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C 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 D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E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二)肝功能检查(代表肝脏本身的变化) 项目 单位 参考范围 总蛋白: G/L 60-83 白蛋白 G/L 35-53 球蛋白: G/L 25-33 谷丙转氨酶 U/L 0-40 谷草转氨酶 U/L 0-50 总胆红素 umo/l 0-20 直接胆红素 umo/l 0.0-6.0 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 ALT和AST就会升高,但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细胞浆,AST分布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急性肝炎和轻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后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是严重的,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明显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显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 白蛋白产生减少,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敌人"时, 球蛋白产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减退,白蛋白产生减少,又由于体内存在肝炎病毒这个"敌人",球蛋白产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细胞受损时, 胆红素的代谢及泄均发生障碍,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何谓"大三阳",何谓"小三阳"
  肝功化验1、3、5阳性,属于"大三阳",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同时出现阳性。这些患者由于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活跃,且传染性较强。这些患者还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说明这些患者虽然病毒在体内较活跃,但并没有引起严重的肝损害。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又因其病毒复制活跃,还应经常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另一种是肝功异常的患者,这些患者不但传染性强,而且已有了较明显的肝脏损害。对这样的患者首先要积极治疗肝功能异常,可在保肝功物的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治疗,而且要注意休息。如果没有很好的治疗,患者则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其次,在肝功能稳定的情况下,由医生决定是否应用抗病毒药物。还有,由于其传染性强,密切接触的亲属、配偶、子女也应注射乙肝疫苗。 肝功化验1、4、5阳性,属于"小三阳",即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同时出现阳性。相对于大三阳患者来说,小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已经由活跃转为静止,血中的带病毒量也明显减少,传染性相对降低,病情开始好转。对于"小三阳"患者还应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每3个月复查肝功一次,持续2~3年),称之为"稳定的小三阳",这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较好的转归,可看成是一个健康者,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病人,也不具有传染性。第二种情况是肝功检查经常异常,时好时坏,称之为"不稳定的小三阳";这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所致,当肝功能异常时要按肝炎进行治疗,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乙型肝炎病人的肝脏受损,并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繁殖的直接结果, 而是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激发机体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种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的这些免疫反应, 可清除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 又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 造成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转归。 幼儿时感染HBV,常常因免疫功能不健全,而缺乏上述的免疫反应,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或慢性肝炎。成年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多数患者病毒是可以通过上述免疫反应,引起急性肝炎的症状,同时清除肝炎病毒的。

什么是"澳抗"
  "澳抗"的全称是澳大利亚抗原,它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免疫指标之一,亦叫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于首先在澳大利亚发现,故称之为"澳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注意的问题
  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一般不必治疗,但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定期(3-6月)复查,包括肝功能、B超、AFP(甲胎蛋白)及白细胞、血小板。一旦发现异常,就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虽然肝功能检查正常,但肝、脾肿大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应引起重视。进行必要的治疗; (2)忌酒; (3)生活规律,勿过累; (4)注意个人卫生和月经卫生,防止唾液、血液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所用食具、刮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应与别人分开; (5)如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则不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食具和婴幼儿工作。 要知道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中有一部分人的肝脏可能有炎症,实际上为慢性肝炎;也有一部分携带者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发病,母婴传染的携带者常常在青春期前后发病。一般认为30岁以上携带者发病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有哪些限制
  由于人们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至一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的青年在升学、就业、结婚甚至出国等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并非那么严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他们中不乏有科学家、名演员和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除了某些学业,如幼儿师范、护士、饮食服务行业等外,对升学、就业,甚至出国不应有太多的限制。这是因为乙肝的传染主要通过血液,偶尔通过唾液、精液传染,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是不太可能传染给别的人。至于结婚,只要对方抗HBs阳性,或HBsAg阳性,就不存在相互传染的问题。如果对方乙肝标志全部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后再结婚。

"小三阳"患者为什么有的转氨酶正常,有的不正常
  小三阳患者是指HBsAg(+), 抗HBc(+)和抗HBe(+)的患者。一般认为病毒复制不活跃, 传染性也不强。但乙型肝炎的肝损害,不取决于病毒是否活跃,而取决于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统如何对待乙型肝炎病毒。如果与病毒"和平共处", 就不会引起肝损伤, 肝功能就正常, 如果与病毒"作战", 就会在"作战"的同时,破坏肝细胞, 引起肝功能异常。如果在"作战"时,有效地清除了病毒,就会痊愈。而在"作战"时,只破坏肝细胞,而对病毒的"杀伤"不利,就发展成为慢性肝炎,造成长期的肝功能异常。

e抗体阳性是不是一定好
  e抗原阳性转变为e抗体阳性,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e抗原转阴,HBVDNA也转为阴性,继而肝功能也正常,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预后良好,传染性没有的表现;另一种情况是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但HBVDNA仍阳性,或者血中HBVDNA阴性但肝组织中的HBVDNA仍阳性,虽然病毒复制降低,但仍在复制,仍有传染性,肝脏仍在受损,病情仍在发展。因此,e抗体转阳并非都是好事。此外,还有一种变异的乙肝病毒,始终不出现e抗原阳性,但HBVDNA 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从未减少过,这种类型的乙型肝炎对人的危害更大。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入学、就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乙型肝炎的传染性较弱, 一般接触不易被感染。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是可以正常入学并参加工作的。但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不宜从事餐饮,保育员等工作,其他职业均可参加。学校和单位也不应因为HBsAg(+)而拒绝接受这些人员入学或工作。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如何区别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慢性肝炎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或很少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后者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并表现出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的临床症状。

亲吻和性交是否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
  由于亲吻和性交都接触了病人的体液,因此是可以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目前婚前检查要求检查HBsAg, 如一方HBsAg(+), 另一方则应进行乙型肝炎的预防接种。

怎样预防乙型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
  乙型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原因是,肝细胞不断的坏死。肝细胞坏死后,正常的肝组织发生"塌陷",机体的再生功能就会再生出一些纤维,来充填"塌陷"的部位。这是机体对坏死的组织的一种正常代偿功能,代表坏死部位的愈合,是好事。但是,如果肝细胞不断地坏死,肝脏内不断地再生纤维,这些纤维取代了大部分的肝组织,而它们又没有正常肝细胞的功能,肝脏变得又硬又小,这就形成了肝硬化。因此, 预防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在于阻断肝细胞的坏死。这就是说要保证肝功能的正常。肝功能异常就是肝细胞坏死的标志。因此,乙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肝功能异常就要及时治疗。另外,中药中的一些活血化瘀药(丹参等)滋补药(冬虫夏草、鳖甲等)均有软化肝脏,减少肝内纤维生成的作用。

乙肝病人能结婚生育吗
  HBV感染者包括大三阳或小三阳的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甚至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应该说都可以结婚,但这是以正确的爱情观为基础的,如果二人拥有真正的爱情,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二者的结合呢?需注意的是不要传染给配偶,传播途径主要是性生活,特别是男性感染者更容易通过性途径传染给女性,所以必须采取预防性措施。准夫妻们如果婚前检查发现一方是HBV感染者,另一方注射过乙肝疫苗且产生了抗体,一般不必担心会被感染,可以正常结婚。如果另一方乙肝指标检查全阴,就应该去注射乙肝疫苗。等完成0、1、6个月全程免疫后一个月,产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抗—HBS)后再结婚。
  HBV感染者婚后怀孕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1、HBV对孕妇的影响。2、HBV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怀孕加重肝脏负担,有可能引起肝炎或导致原有肝炎病情恶化,主要是因为:1、部分孕妇怀孕早期有妊娠反应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身体防御能力下降。同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使肝脏更易受损害。2、怀孕期间基础代谢率增加,各器官负担都比平时加重,肝脏是物质代谢中心,负担更大。3、怀孕时雌激素水平增加,妨碍肝脏对脂肪的转运及胆汁的排泄,使肝病加重。4、少数孕妇妊娠后期发生妊娠高血压,可引起肝实质损害。如果孕妇原有肝炎,则容易引起肝坏死,肝衰竭。鉴于以上原因,很显然乙肝有肝硬化者不易怀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怀孕。HBV携带者(大三阳或小三阳)可以怀孕,但应监测孕妇肝功能及胎儿发育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HBV感染的父亲一般不会把HBV传染给胎儿,但也有人从乙肝病人的精液中监测到HBV-DNA,且发现精子中有整合的HBV-DNA序列,此种受精卵先存有HBV-DNA,以后进入胎儿体内。HBV感染的孕妇可以通过四种途径传染给子女:1、经胎盘传播。HBV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传染给胎儿,但在胎盘有损伤、炎症,缺氧等情况下,通透性增加或屏障破坏,HBV也会漏入胎儿血中,引起胎儿感染。2、围产期传播,新生儿粘膜皮肤受损,接触母血、羊水及阴道分泌物而传播,这是主要传播途径,大部分新生儿由此途径感染。3、哺乳传播,有人从初乳中检到HBV的Dane颗粒,证明乳汁可为传染源,但如果婴儿消化道粘膜无破损,一般不会引起感染。4、产后密切接触,具体途径不清楚,但部分婴儿也由此传染。
  预防HBV母婴传播的主要方法是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可达70%—90%。乙肝免疫球蛋白应在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最好在6—12小时内,超过48小时则无效,4周后再注射一次,增强保护。也有专家主张妊娠28周后每2周注射一次,但最近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没有必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同时,24小时内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6个月、18个月后在各注射一次,共4次。有专家认为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会扰乱免疫程序,但只是理论推测,没有科学依据。婴儿注射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后可以正常哺乳,没必要人工喂养。

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对胎儿及子女的影响
  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对胎儿及子女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除母婴传播外,父亲也有垂直传播的可能,但几率远比母婴传播小。其传播途径主要是产后密切接触传播。另一种是把乙肝病毒的易感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使其子女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因此,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孩子也应注射乙肝疫苗。
一. 乙型肝炎HBV-DNA-PCR检测的临床意义

     1. 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2. 是否复制。

     3. 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

     4. 是否有必要服药。

     5. 肝功能异常改变是否由病毒引起。

     6. 判断病人适合用哪类抗病毒药物。

     7. 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

    二.用PCR技术检测血清中的HBV-DNA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因此,在做完“二对半”“肝功”之后必须做HBV-DNA定量检测,为医生在判定治疗方案时起关键作用,是治愈乙肝决定性的一步。

    误区:乱投医,什么治疗药物都试一试。

    纠正: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专业的肝病防治医疗机构,在专家指导下接受检查,特别是乙型肝炎HBV-DNA病毒的定性,定量检测,根据检查的结果,再选择针对病情的药物。如果四处求医,尝遍各种药物,不但延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使急性期转为慢性肝炎,或者使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转化,同时,肝脏本身就是一个药物转化工厂,不恰当的药物会加剧肝脏的负担甚至损害肝细胞导致肝脏病变。

    乙型肝炎病毒(HBV)

    〖血清免疫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1.通常以ELISA方法检测“两对半”作为了解HBV感染的标志。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及抗-Hbc。其中HBcAg在血清中不易测出,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核内,但当肝细胞坏死或破溃后,HBcAg可逸出进入血循环,不久即与血清抗-HBc相结合形成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故独检测HBcAg不易得阳性结果。

    (1) HBsAg:在感染潜伏期、ALT升高之前即出现持续存在于急性期,至恢复期消失。

    (2)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乙肝病人在恢复期出现抗-HBs阳性,提示机体获得免疫力。

    (3)HBeAg:为HBV复制标志之一,在急性感染时出现,稍晚于HBsAg,而消失较早。若

HBeAg持续阳性,提示病程进入慢性期,有传染性。但也有部分HBeAg阴性,病情在活动,具有传染性。

    (4)抗-HBe:HBeAg自血中消失后,血中出现抗-HBe。该抗体无保护作用,其出现提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大多好转,临床上病情多趋稳定。

    (5)抗-HBe:急性感染时在HBsAg出现后2-4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便可检出。由于HbcAg的免疫原性较强,抗-HBc的效价高,持续时间长,抗-HBc的效价>1:10000提示病毒在体内复制。抗-HBcIgM见于感染早期或慢性感染活动期, 抗-HBcIgG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HBV。

    2.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V前SI抗原HBV表面抗原基因组分别编码S、Pre -S1、Pre-S23种蛋白,从而组成HBsAg的主要蛋白,中分子蛋白和大分子蛋白。有人报道了血清Pre -S1和HBeAg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本法采用以固相化的S单抗扑获标本中的HBVS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Pre -S1单抗为=抗来检测Pre -S1蛋白,检测结果表明:Pre -S1抗原在HBeAg阳性组中的检出率和相对滴度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在HBeAg阴性组中,抗-HBe阴性人群Pre -S1检出率和相对滴度显著高于抗-HBe阳性人群。Pre -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80%,表明血清Pre -S1抗原和HBV的存在与复制的关系密切。

    3.HBV-DNA:血清HBV、DNA阳性表示HBV(乙肝病毒)在复制,一份标本中至少要含有103~105个病毒颗粒才能用斑点杂交法测出。新进开展的PCR是一种检测DNA非常灵敏的技术,比斑点杂交法要灵敏10万倍,可测出血清中1fg  HBV的DNA,但假阳性机会也多,必须专业人员操作。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是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分子病毒学、组织免疫化学技术的进步并介入了肝脏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工作,因此肝活检对明确肝脏疾病的病因、类型、程序和预后估计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帮助。它在临床上应用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近30年来,由于穿刺针的不断改进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已使此检查相当安全。然而它仍属较危险的创伤性检查。除严格掌握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之外,尚须由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谨慎操作。

    一、肝穿刺针的种类

    1、抽吸型肝脏穿刺针

    2、非抽吸型肝脏穿刺针

    二、适应证

    1、研究不明原因肝脏肿大的病因。

    2、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3、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类型诊断,病情追踪,治疗效果考核及预后的判断。

    4、肝内肿瘤的细胞学检查及进行药物治疗。

    5、不明确门脉高压的梗阻部位及其原因。

    6、肝内胆汁瘀积的鉴别诊断。

    7、对不明原因的发热进行鉴别诊断。

    8、肉芽肿病、结核、布鲁杆菌病、组织孢浆菌病、球孢子病、梅毒等疾病的诊断。

    三、禁忌证

    1、用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已可达到目的者。

    2、有出血倾向的病者。如血友病、海绵状肝血管瘤、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倾向减少达80X109/L以下者。

    3、高度贫血,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者。

    4、肝包虫病者。

    5、右侧脓胸、膈下脓肿,穿刺处局部感染者。

    6、严重肝外阻塞性黄疸伴胆囊肿大者。

    7、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4kPa)者。

    8、大量腹水者。

    9、严重心、肺、肾疾病或其功能衰竭者。

    10、儿童、老年人与不能合作的病者。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最复杂的器官之一,肝功能检查对肝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肝功能检查的种类及方法繁多,但都只能反映肝脏某一方面的情况,至今仍不可能有任何一项试验能全面反映肝脏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肝细胞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一般认为,肝细胞逐渐发生损害达70%仍能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也就是说当肝细胞损伤达70%~80%时才出现肝功能异常。所以,对某一项肝功能结果的理解与评价,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验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性全面分析才具有意义。此外,各种肝功能检测方法的敏感程度也各有不同,检查项目不可单做一项,而且要反复多次地进行检测才能准确,从动态变化来进行分析才更有参考价值。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几乎完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对肝病的认识(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关于肝的解剖部位及形态,中西医的认为虽然大同小异,但在具体功能活动方面则显然有别。至于诊断和治疗,则差别更大。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是注重宏观上整体的调治,西医的长处则是强调微观上局部的细微治疗。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一是西医诊手段与中医治疗措施的结合,更重要的则是西医治疗方案和中医整体治疗计划的取长补短和匹配融合融合。

    对于千变万化的复杂病证,中医学的基本特色是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运用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准确的辨证和恰当的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西医治病具有针对性强,给药方便,见效快等特点,但亦有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欠佳等缺憾。中医除可弥补西医某些不足外,还有许多诸如疗效好、有很大药物潜力尚待开发等特点。中西医结合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把中医学和西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西医结合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把中医学和西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对于提高疗效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必须在西医病毒基因DNA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体内病毒的数量,复制状态,是否传染,再结合中医理论综合来分析。是否需要服药、服用哪些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以调解机体免疫力药物也是有西医的一部分。目前,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更有效,必须提倡使用。治疗肝癌,即使是I期患者,虽然治疗的手术切除为首选,但不论手术切除彻底与否,术前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对改善手术创伤、提高整体机能、减少术后血氨增高及其他并发症,防止复发、提高术后生存率都是重要的。对于不能手术的Ⅱ、Ⅲ期患者,中药与效疗、化疗相结合,在减轻其毒作用,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等方面亦有很重要的作用。再如肝昏迷,采用中西医合治,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突出中医辨证论治,并注重改革中医药剂型,多方法、多途径给药,使肝昏迷的抢救成活率较单纯西医治疗有较大提高。又如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以中医药止血为主(必要时用内窥镜止血或行外科手术),配合西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如此中西医配合治疗,提高疗效,降低了死亡率。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正致力于寻找更为全面、更为妥贴、更加有效的“结合”方法。观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西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中西医结合开创出新的局面,展示了十分广阔的前景。相信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会越来越宽。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复杂,在做出诊断时切忌主观片面地只依靠某一点或一次异常就肯定诊断,需要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做好鉴别。然后根据特异性检查结果做出病原学诊断,才得以确诊。

   (一)临床诊断

    1、临床分型

   (1)急性肝炎  ①急性无黄疸型;②急性黄疸型。

   (2)慢性肝炎  ①轻度;②中度;③重度。

   (3)重性肝炎  ①急性重型肝炎;②亚急性重型肝炎;③慢性重肝肝炎。

   (4)淤胆型肝炎

   (5)肝炎肝硬化

    2、各临床型的诊断依据

    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化验及病原学检测综合判断,并排除其他疾患。①流行病学资料:密切接触史指确诊病毒性肝炎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粪便)或有性接触而未采取防护措施者。注射史指在半年内曾接受输血、血液制品及消毒不严格的药物注射,免疫接种、针刺治疗等。②症状指近期内出现的持续几天以上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③体征指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④化验主要指血清ALT活力增高。⑤病原学检测阳性。凡化验阳性并且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3项中有2项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或化验及症状)均明显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凡单血清ALT增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史及②③④3项中之1项,均为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包括肝活体组织检查)做出诊断。疑似病例如病原学诊断阳性,且除外其他疾病者可以确诊。

    2)急性黄疸型肝炎:凡符合急性黄疸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或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改变,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综合分析亦可作用相应诊断。为反映肝功损害程序临床可分为:1)轻度(相当于原CPH或轻型CAH):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项~2项轻度异常者。2)中度(相当于原中型CAH):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3项检测中有1项达上述程序者即可诊断为重型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d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按V度分,肝性脑病II度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可以排除其他原因者,同时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肝功能明显异常(特别是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应重视昏迷前期症状(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便作出早期诊断。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如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或呃逆),极度乏力,同时出现昏迷前驱症状者,即应考虑本病,即或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又具有上述诸症状者,亦应考虑本病。

    2)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起病后10d以上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具备以下指征之一者:①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大于171μmol/L),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酶胆分离、A/G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③高度乏力及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重度腹胀或腹水。可有明显出血现象(对无腹水及明显出血现象者,应注意是否本型的早期)。

    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肝硬变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有相应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或虽无上述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检或肝穿检查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为便于判定疗效及预后估计,根据临床表现,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又均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符合急性肝衰竭的基本条件,如严重的周身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血清胆红素≥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经病理证实。中期:有II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II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

    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常有明显肝肿大,皮肤搔痒,大便发白。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如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5)肝炎肝硬变:早期肝硬变单凭临床资料很难确诊而必须依靠病理诊断。影像学(B型超声波、CT)诊断及腹腔镜诊断有参考价值。

凡慢性肝炎病人具有肯定的门脉高压证据,如腹壁、食道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诊断见肝脏缩小,脾脏肿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能除外其他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者,均可诊断临床肝硬变。

    1)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转氨酶升高,黄疸,白蛋白减低,肝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伴有门脉高压征。

    2)静止性肝硬化:有或无肝病病史,转氨酶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硬,脾大,伴有门脉高压征、血清白蛋白降低。

   (二)病原学诊断

    1、病原学分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病原至少有5型,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

    2、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1)甲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性,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检测抗HAV-IgM阳性时,判断HAV重叠感染应慎重,须排除类风湿因子(RF)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

   (2)乙型肝炎: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近期感染。①血清HBsAg阳性;②血清HBV DNA阳性,或HBV DNA聚合酶阳性;③血清抗HBc-IgM阳性;④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1)急性乙型肝炎诊断:需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鉴别,可参考下列动态指标: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性;②急性期抗HBc-IgM滴度高,抗HBc-IgG阳转或低水平。

    2)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一种以上现症HBV感染标志阳性。

    3)慢性HBsAg携带者诊断: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

   (3)丙型肝炎

    1)急性丙型肝炎诊断: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或肝内HCV RNA阳性;或抗-HCV-IgM阳性,但无其他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标志。

    2)慢性丙型肝炎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HDV为缺陷病毒,依赖HBsAg才能复制,可表现为HDV、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急性HDV HBV同时感染:急性肝炎患者,除急性HBV感染标志阳性外,血清抗HD-IgM阳性,抗HD-IgG低滴度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DAg、HDV RNA阳性。

   2)HDV HBV重叠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或慢性HBsAg携带者,血清HDV RNA和/或HDAg阳性或抗HD-IgM和抗HD-IgG高滴度阳性,肝内HDV RNA和/或HDAg阳性。

    3)慢性丁型肝炎诊断:临床符合慢性肝炎,血清抗HD-IgG持续高滴度,HDV RNA持续阳性,肝内HDV RNA和/或HDAg阳性。

   (5)戊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EV阳性或滴度由低于高,或抗-HEV阳性>1:20或斑点杂交法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和/或粪便HEV RNA阳性。因检测抗-HEV-IgM的试剂和方法尚未标准化,尚须继续研究,但检测抗HEV-IgM可作为诊断参考。

    3、确立诊断:凡临床诊断急性、慢性、重型、淤胆型肝炎或肝炎肝硬变病例,经病原学或血清学特异方法确定某一型的患者即为该型确诊病例。2种或2种以上肝炎病毒同时感染者称为同时感染。在已有一种肝炎病毒基础上,又有另一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称为重叠感染。

确诊的命名形式为临床分型与病原学分型相结合。有组织学检查者附后。例如:

   (1)病毒性肝炎(甲型,甲型乙型同时感染)

    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

   (2)病毒性肝炎(乙型,乙型丁型重叠感染)

    慢性(中度)

    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程度3

   (3)病毒性肝炎(丙型)

    亚急性重型  早期(中期,晚期)

   (4)HBsAg携带者近期感染另一型肝炎时亦可书写如下:

    1)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急性黄疸型

    2)HBsAg携带者

   (5)对甲、乙、丙、丁、戊5型肝炎病毒标志均阴性者可诊断为:

    1)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原未定)

    2)慢性肝炎(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未定)

    脂肪肝:

    可有嗜酒史、营养不良史或长期服用激素史,亦可伴发于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部分肝炎病人由于过度强调休息和营养,活动量减少,体重在短期内明显增加,亦可出现脂肪肝。患者常无自觉症状,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质地正常或稍硬,多无明显压痛,黄疸少见,脾不肿大。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增高,蛋白电泳β球蛋白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或β脂蛋白明显增高。各种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检测阴性,超声波检查有脂肪肝波形,均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

    肝硬化:

    有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史或嗜酒史,或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除有长期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外,可有肝脏硬度增加,边缘较锐利,无触痛,表面欠光滑。脾肿大较明显。多有面色晦黯、蜘蛛痣和肝掌。肝功能检查以A/G倒置和γ-球蛋白升高最为明显,约有60%患者的转氨酶有不同程序升高。X线吞钡检查可发现食道静脉曲张。超声波检查对鉴别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有辅助诊断价值。

    原发性肝癌:

    常在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早期多无黄疸或仅轻微黄疸,消瘦、肝区痛较慢性肝炎显著。肝脏进行性肿大,质硬,表面有结节或肿块,血清AKP及γ-GT显著升高,AFP显著升高,一般>400μg/mL.超声波或CT检查可发现肝内占位性病灶。有少数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某一阶段亦可出现AFP显著升高,应注意与原发性肝癌鉴别。但前者AFP升高多为一过性,且往往伴有ALT显著升高。如经连续多次复查,AFP逐步下降,或ALT下降时,AFP亦相应下降,则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可能性较大。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家族聚集现象。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精液和乳汁等污染周围环境,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在家庭中应尽量避免并阻断上述传播途径。必须注意对上述分泌物进行消毒和隔离。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HBsAg+)妇女特别注意经期卫生,不要让自身的血液、唾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别人,已婚的乙型肝炎患者要使用避孕套,减少传感机会,另外各家庭成员要注意当口腔黏膜糜烂、溃疡或消化道黏膜有炎症或破损。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时,食用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后,可发生感染。家中每个人都要注意个人卫生,食具、牙具、毛巾、衣被、剃须刀及其他洗漱用品要分开并定期消毒。多人一起就餐时要使用公筷或采用分餐制。病人本人使用自己固定的碗筷,就餐完毕单独清洗。家庭用具和食具经常消毒,家庭成员有必要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患者盲目的追求乙肝五项指标上的'转阴’现象,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所谓的'转阴’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治疗目的。而有些医疗单位抓住病人这种心理,声称“可以在短期内保证转阴”,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目的是吸引病人前去看病,以提高效益。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药物可直接杀灭乙肝病毒,只能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药只能通过抑制病毒的DNA逆转录过程而起到抑制病毒作用;而中成药只能调节机体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一定的抑制病毒作用,所以,传统的疗法只能起到暂时性的作用。停药后,药效逐渐消失,病情又复发了。

    面对世界上有3.5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这难题,世界医学界一直致力研究。专家们发现,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核以后,乙肝病毒的DNA和肝细胞核内染色体形成整合状态(共价健聚合、环状闭合CCCDNA),使人体免疫系统无法辨别入侵的乙肝病毒,从而不产生免疫应答。这种状态叫做乙肝免疫耐受状态,如果能打破乙肝病毒这种免疫耐受状态,致使免疫细胞清除杀灭乙肝病毒,就能解开乙肝治疗难题中的死结。

    1999年,美国首先研制出打破乙肝免疫耐受疗法,并在临床试验阶段取得成功。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已和中国达成合作关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乙型肝炎治疗研究委员会专家(苏盛等教授)在通过转基因鼠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取得成功后,于2000年开始对这一成果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经大量临床验证,打破乙肝免疫耐受疗法,主要是通过打破乙肝免疫耐受状态,促使肝脏自身产生伽玛干扰素清除乙肝病毒,建立起永久性的抗乙肝病毒免疫系统,避免病情反复发作,从根本上治疗乙肝,有效阻止乙肝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发展。

胡玉珍,女22岁,武汉市江汉人,患慢性乙肝(迁延性肝炎)各大医院治疗,均未好转,且转氨酶一直居高不下。去年年底来到本中心接受治疗,在医务人员的精心诊断和呵护下,我中心根据其发病机理,采取中西医治疗。现转氨酶正常,乙肝病毒基本回到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现已回到正常工作中去从事商业活动。

    陈国民,男26岁,武汉市东西湖区,去年婚检时查出是乙肝“大三阳”并且肝功不正常,谷丙转氨酶持续在正常值的五倍左右,HBV-DNA最高时达6.4×106。在这种情况下陈国民不得不停下办理婚事,来到我院治疗。在欧教授尽心诊治下,仅仅用于10多天,各种肝功指标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通过三个多月的治疗,现已彻底治愈。

    黄文林,男41岁,浙江温州市人,来武汉市经营鞋业,95年查出患乙肝“小三阳”他跑遍多家医院,经过各种办法的治疗,均无好转,同时也服过中药、西药等大量药物,均无功而返,并花去了经济近三万元,而且造成精神负担。今年正月来到本中心接受李晓教授的治疗,现已基本恢复健康。

 

1.黄绪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湖北医学院。1977年12月~1978年12月,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隔离门诊工作,以中西结合治疗传染病科研奖,同时其论文获国家科研成果奖。对肾病疗效显著,获省传染病科研奖,同时其论文获国家科研成果奖。对肾病、糖尿病的研究运用临床效果较好。她具备教学、临床、科研三结合为一体的新一代名医。

2.车念聪: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肝胆病的临床研究,历任《肝胆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编委、亚太地区《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和美国《Pancyeas》杂志特约编委。为我国肝胆病临床研究作出卓越贡献。

3.龚宜根: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肝病临床研究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国家部级领导人保健医生。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尤其对各种肝病有较深造诣,多次出席国内外肝病研讨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为国内外有影响的肝病专家。

4.李 晓:主任医师、教授,中国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进修,从事肝病临床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对乙肝等各种肝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先后在国内外书刊发表论著多篇,多次参加国内外肝病学术研讨会,报告论文进行学术交流。

 

武汉市十一医院肝病治疗中心(武汉市十一医院)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临床教学基地,是一家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大批高素质、高技术的医务人员。为了提高我市肝病防治水平,让肝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院与全国权威肝病医院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

  该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专业医疗队伍和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检测、治疗设备。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美国PE病毒基因(HBV-DNA)检测系统、HD肝病治疗仪等,已形成本地区规模较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肝病诊疗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来,以特色专科为主导,一直担负着本地区的肝病检测、防治工作,凭着他们精湛的医术水平,高尚的医德而闻名省内外,让一批批患者慕名而来,康复而归,深受广大患者的一致信赖!进一步提高了肝病临床整体诊疗水平,组织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长期坐诊和定期会诊,同时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开展肝病疑难杂症学研讨会等,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乙肝激络整合疗法”、“抗纤维化治疗”、“特异性主动免疫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各种肝病,尤其对诊疗乙型肝炎,专家们总结并采用了更加有效的综合疗法———“乙肝激络整合疗法”(简称3+X疗法)。

  乙肝激络整合疗法: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国内一流的肝病专家在全面整理历代医学和现代医学成果基础上,经过临床不断总结验证,总结出一套包括系列药物、经络通理、微针调激及养生康复等技术为一体的乙肝综合治疗方案,简称“3+X”方法,“3”指系列药物、经络通理、微针调激;“X”指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不同特制定的个体性养生保健方法。该疗法的治疗对象是慢性HBV感染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的慢性HBV携带者,激是刺激、激活、启动通理的意思;络泛指经络。激络疗法即是以激活、调理络脉达到激发人体阳气、疏通经络、气血、津液、抑制、杀灭、清除HBV病毒的治疗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抗病毒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从而药物的有效成份提高了2.5倍,这一惊人的发明,充分证明了我国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中的地位,为攻克乙肝道路上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让大部分乙肝患者3-10天即可明显见效,突破一个月乙肝病毒DNA、e抗原逐渐转阴,确保血清学转换之后,及时调解机体免疫力,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避免假转阴现象,使乙肝患者的病毒转阴成为现实,最终达到治愈顽固性乙型肝炎为目的,这一直成为他们孜孜以求、不断努力的方向。

  

B型肝炎(乙型肝炎)绝症有一个奇方

B型肝炎是十大疑难杂症之一,医学界至今未找到一个彻底治疗的良方,一个奇特的因缘使这个良方被发现和传播,而且效果显著,以下为此方发现过程:

大概在1990年,纽约的刘先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幸被诊断为B型肝炎,他浑身无力,无法工作,当时医生说此病无法治疗痊愈,只有慢慢静养。当时,刘先生很失望,(他一直都有抽烟喝酒)。其父得知其事后,怜惜其子,便召其回马来西亚静养,而后,其父的一个农夫朋友,得知此事,便慨然说:“没事!我治过好多了!”所以他便又去农田挖一些茄子(广东人叫矮瓜)的根,洗净切碎煎了给他做药吃!煎法如下:

大概200-300(最多500)克茄子根,水适量,煎二次,分二日饮用,每日饮一次,然后休息二日,再煎一剂,如法饮用。如此二十剂后化验(约八十天后),病情便可全部转变,为保险起见,以后再零行饮用十剂左右!但千万注意,不能采用那些根部被杀虫剂污染过的,否则,治病不成,反为杀生!千万注意!千万注意!

刘先生在马来西亚饮用二十剂以后验血,结果:B型肝炎已好,但抵抗力还差些!此后,他又返美,约每一二个月饮用一次,一年后,又到先前的诊所验血,医生大吃一惊!叹为一生未见之奇迹!

刘先生已经介绍此方给别人治愈了四位朋友!其父在马来西亚也介绍治愈多人,刘先生至今烟酒未断,而B型肝炎则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