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0年经济的三大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6:31

关于2010年经济的三大争论  

徐杰

 

  2010年已经到来。如果说2009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大逆转的话,那么与之相比,2010年的经济将少了一些悬念,但仍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学者们围绕2010年的经济形势,产生了一些截然不同的判断,其间不乏激烈的争论。笔者将这些争论概括为三个方面,并通过比较和分析,试图得到更为中肯的判断。
争论之一:复苏之路是V形还是W形?    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可能路径,在2009年上半年曾是争论的热点。进入2009年下半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V形反转。官方人士在各种场合也宣称,中国经济不会二次触底。尽管如此,一些学者依然坚持认为,经济难以避免再次探底的命运。持此观点者,有李扬、余永定、许小年等。他们的理由主要是:尽管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保增长,但主要依靠投资的贡献。外需的贡献为负值,消费尽管保持稳中有升,但并未出现大幅的上升。而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财政投资占绝对比重,社会投资未能充分拉动。也就是说,保增长的最大功臣是财政直接投资。由于美欧等出口对象国的市场复苏将非常缓慢,也就是说,外需在几年内会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那么,一旦财政投资难以为继,中国经济会再次下滑。金融危机后经济的二次探底,在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和亚洲金融危机后均出现过。所以,中国当前的经济复苏仅是反弹而已,经济的真正复苏将是漫长的。   那么,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W形呢?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拷问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是持续的、长期的。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关键在于三重增长动力能否顺利衔接。第一重动力是当前4万亿的财政投资。在目前出口短期内很难恢复,消费难有大的提升情况下,如果财政投资能够持续到2011年底,则可等待第二重动力的接力。第二重动力将是社会投资的拉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因此,在2010至2011年,应加快对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激发社会资金的投资热情。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促进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同时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相关优惠措施的推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使之成为第一重动力的接力棒。如果第二重动力维持两年,到了2013年中期,出口市场明显好转,同时经过这些年对新的出口市场的开发与培育,出口将与第二重动力汇合起来,成为第三重动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出现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但是,如果政府不能在财政投资动力消失之前,将接力棒交到社会投资和新的消费动力手中,则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短暂的下滑,也就是所谓的二次探底。但可以肯定地说,即便是二次探底也并不可怕,中国经济蕴含着充足的发展潜力。
争论之二: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这是一个迄今仍在激烈争论的话题。不少学者预言,2010年中国将再次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再次降临,政府将不得不再次实行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他们的理由主要是:首先,2009年全年接近10万亿的天量信贷,使得市场中充满了过剩的流动性;其次,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世界沉浸在流动性的潮水之中,而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再次,到了2009年底,粮油等粮食类商品和自来水、电、燃气等公用产品价格纷纷上调,这些将直接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但认为中国在2010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学者似乎更占优势。他们认为,总体来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将成为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由此中国在2010年不会有过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至多是温和的通货膨胀。高盛公布的预测数据认为,中国2009年全年通胀率会保持为负值,而2010年则可能在2%至3%之间。这也进一步支持了后者的判断。   笔者认为,大量的信贷供应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它还需要有强烈的诱因。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诱因主要有三方面,即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通货膨胀预期。在2010年,中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可能较2009年有提高,但总体而言,相对于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需求仍处于不足的状态。在国外市场普遍复苏滞后的情况下,输入性的成本推动因素不会有大的影响。同时,通过采取适度收缩的经济政策,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将得到有效的管理。粮食类产品价格不具有连续上涨的可能,公共类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2010年中国很难出现3%以上的通货膨胀。   那么,过量的流动性如果不能体现在通货膨胀上,会体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2010年中国可能出现新一轮的资产价格泡沫。2009年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在2010年可能持续,而股票市场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11月26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亚洲将可能出现严重的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泡沫。李阳、巴曙松也表示,在当前国际市场流动性异常充裕和国内货币信贷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内资产泡沫形成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未来价格的上涨可能不在CPI、PPI覆盖的传统领域,而是在资产价格的上涨。因此,政府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走势,适度控制货币的供应量,通过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如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成数等针对性措施,及时戳破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泡沫,保证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争论之三: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退出?    尽管中国政府承诺2010年将维持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一旦经济复苏后,积极的经济政策应逐步退出。一些学者认为,尽管中央银行仍坚称要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民心,在实际操作上,央行已经开始采取各种市场化措施对银根进行收紧。例如,从9月份起,各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开始大幅缩减;从10月份起,央行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以适度回笼货币;最近,央行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银监会等部门也加强了对商业银行前期各项贷款的风险评估以及对资金流向的检查。   笔者认为,由于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副作用已开始凸显,因此应渐进式退出,向稳健的政策方向转变。2009年,财政直接投资对于实现保增长的目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投资效率较低、因吸引过多的银行信贷资金而蕴含着较大的信贷风险等问题。截至去年11月底,1.18万亿的新增中央项目投资只投了3000多亿,中央项目还有近8000亿左右“留存”资金。可以从2010年开始,对下一步的投资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将原定于2010年的投资分散到2010和2011两年内完成,同时可将部分直接投资转为通过财税优惠措施来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货币政策调整方面,由于2010年通货膨胀不是最大的威胁,因此不必急于收缩银根,尤其是不宜过早地采取加息等措施。毕竟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未完全消失,拉动社会投资和消费都还需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可遵循灵活性的原则,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下一步经济形势的预判,根据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效果,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将新增信贷规模控制在7万亿左右,同时积极冲销外币流入所导致的人民币过量投放。(来源《学习时报》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