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有四大认识误区-[中财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1:09

“加工贸易”有四大认识误区

时间:2009年11月29日 22:17:20 中财网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时间表
  2012年基本完成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
  在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上,省长黄华华提出了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是推动"四个转型"、实现"四个升级",并列出了相关时间表:
  到2012年,全省加工贸易产业整体有较大提升,基本完成我省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工贸易企业基本实现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ODM和OBM的比重达到70%以上,加工贸易内销总额比2008年翻一番。
  南方日报记者吴哲
  "由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我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所面临的一道新课题,在实践中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在所难免。"
  在昨日的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上,省长黄华华特别就如何"正确处理好几个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关系",作了一番精彩而系统的阐述。
  误区
  1转型升级就是把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
  短期内用一般贸易代替加工贸易不现实,应当克服传统加工贸易的弊端
  加工贸易原材料依赖进口,大进大出,并且传统加工贸易承接的大多是"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产品,因此有种说法是,加工贸易是造成贸易顺差扩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大的主要原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
  对此,黄华华说:"我省贸易顺差大的主要原因不是出口太多,而是进口跟不上;而一般贸易也存在'两高一资'的产业和产品,也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简单地把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黄华华说,加工贸易已成为广东建设外经贸强省不可或缺的强大支柱。把加快发展一般贸易作为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必须坚持,但在目前本土企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用一般贸易来代替加工贸易是不现实的,也是省情、省力做不到的。因此,必须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克服传统加工贸易的弊端,以减少外贸出口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误区
  2以外资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就是"候鸟经济"?
  本土企业势单力薄,应当让外资扎根,扶持本土"榕树经济"
  目前,外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达85%左右,且产业链两头在外,而本土企业占比重小,自身获取的利益也少。因此有说法认为,外资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候鸟经济"、"游牧贸易",一旦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优势不再或国际市场动荡,外资就会随时向外漂移。所以,要把加工贸易以外资为主体转为以内资为主体。
  对此,黄华华说:"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从国际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大力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外资企业是我省发展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本土企业综合竞争力作用重大。而当前我省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有限,完全依靠本土企业为主体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势单力薄。"
  因此,黄华华指出,我们必须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外资企业在粤增资扩产、扎根本土的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和推动更多的国企、民企参与到加工贸易中,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发挥技术外溢效应,促进内外资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扶持本土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尽快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以本土企业为主体的、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榕树经济"。
  误区
  3转型就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变为高新技术产品?
  传统产品同样可以拥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加工贸易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增值率低、缺乏竞争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劳动密集资源型产品出口变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黄华华指出说:"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首先,传统产品并不一定是落后产品,国际上有一句经典的话叫作'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传统产品通过改造提升,同样可以成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同时,传统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存在刚性需求,这次危机中,我省率先止跌回暖的出口产品就是鞋帽、服装、食品等优势传统产品。其次,高新技术产品也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创新提升。"
  黄华华说,我们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也要大力发展优势传统产品,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要使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有核心技术,把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两端延伸,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误区
  4转型升级就是把企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就地转型还是异地转移,要遵循市场规律,搞好分类指导
  目前,我省98%的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但珠三角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削弱了沿海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由此有人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要把这些企业都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去。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黄华华指出,首先,产业发展有其梯次转移的基本规律。"珠三角加工贸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资源环境的负荷量已近饱和,原有比较优势削弱,必然迫使产业层次低的加工贸易向外转移,以腾出空间承接和发展高端产业。因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承接地基础不同,转移的速度就不同,不能一蹴而就。"
  黄华华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多种方式、多条途径,既可有"扩笼壮鸟"的就地转型,又可有"腾笼换鸟"、"筑笼引鸟"的异地转移。对于临港依赖性强、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的企业,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两端、打造自有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实现不停产就地转型升级。东莞已在这方面创造了成功的经验。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型、配套性强企业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差的地方,要鼓励企业向东西北地区异地转移,通过把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转移走,腾出空间发展高端产业。
  "但是无论是就地转型还是异地转移,都要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搞好分类指导,不要强求一律。"黄华华强调道。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