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胚胎干细胞”伦理争议 中国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活鼠[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6:41

避开“胚胎干细胞”伦理争议
中国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活鼠

(2009-07-25)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巴黎综合电)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克隆出实验鼠,从而证明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一样,都是全能的干细胞。此举可让科学家绕过生物道德争议和异体移植的排斥风险,更轻易地为病人培育新器官或细胞组织作移植用途。

  一直以来,科学家希望从胚胎中取得的干细胞能发育成器官或细胞组织,作为医疗或移植用途。然而,胚胎干细胞面对伦理争议,数量也非常有限。

  日本科学家两年前发明了诱导法,利用基因“重新编排”体细胞,让它回归到胚胎干细胞的全能状态。这类干细胞被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但科学界一直未能将iPS细胞发育成活体动物,其全能性遭质疑。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前天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领导的队伍,将黑鼠皮肤细胞培育成37条iPS细胞株,然后将其中6条细胞株培育成小鼠。

中国科学家利用iPS细胞培育出来的“小小”,已健康生长了9个多月。(法新社)

  他们培育出27只小鼠,并将第一只小鼠命名为“小小”。虽然一些小鼠死亡或身体出现异常,但其中12只小鼠和普通白鼠成功交配,生下数百只健康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小鼠。而“小小”至今已健康生长了9个多月。

  iPS细胞成功发育成活体动物,其全能性获得了证明。相关论文也将发表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高绍荣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上述研究成果是从干细胞研究迈向实际医疗的一大步,对干细胞全能性机理研究、器官移植、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这意味着科学家可以直接将病人的体细胞变成iPS细胞,然后培育成器官或细胞组织。科学家也不再须要从妇女身上获取胚胎,以取得胚胎干细胞,避开了伦理禁区。

克隆小鼠的死亡率颇高

  另据《新民晚报》报道,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这些小鼠的死亡率颇高,有的呈现出不正常的物理特征。研究团队正试图了解原因。

  研究小组没有在小鼠身上发现肿瘤。尽管iPS细胞看似无懈可击,但科学界担心诱导法会导致iPS细胞不受控制地分化增生,而出现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