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子里的风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4:11
中国的风水学说源远流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英语中有个新生的单词“风水”,又有人称呼风水为“环境优化学”、“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
  中国风水以观形理气为核心理念,把昆仑山作为“祖龙”,脉出八方,再分为五大“干龙”,其中的三支在中国境内。所以,总体来说,中国的大风水格局是以昆仑山为祖的三大干龙体系。明代刘伯温的《堪舆漫兴》:“昆仑山祖势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分布九洲多态度,精粗美恶户穷通。”
  也就是说,以昆仑山作为祖山,又分出北、中、南三大行龙,其中,黄河以北的山系为北龙,大致走向为西南——东北向,大致包括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阴山、太行山、大兴安岭等山川;黄河与长江夹送的山系为中龙,大致包括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泰山等;长江以南的山系为南龙,大致包括唐古拉山、岷山、大娄山、衡山、南岭、武夷山等。
  与山脉形成的“干龙”相对应,江河的流向也形成“水龙”,巧合的是,中国目前的八大菜系,正好和这“风水格局”存在奇妙的对应关系。八大菜系的区域都依附于一派水系:黄河流域孕育了鲁菜系;珠江-粤菜;长江上游-川菜;长江下游-苏菜(含淮扬菜、上海菜、无锡菜);湘江-湘菜;淮河-徽菜;钱塘江-浙菜;闽江-闽菜。
  一方水土和气候对于一大菜系的形成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种决定不仅表现在烹调所需要的食材、水上,还包括特殊的调味料。
  对于这一点,中国古人很早就有了认识,《黄帝内经·素问》,“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这和现在各地的饮食习惯基本相同。
  这里对湘菜做一个较详细的阐释。湘菜是以长江支流湘江流域的长沙、衡阳为中心的特色菜系。这个地方盛产鱼虾、禽类、辣椒、蔬菜和各种菌类,特别产野鸭。做法上,湘菜讲究原料入味,口味上注重辣味、酸味,多用熏、腊,这是湘菜的显著特点。由于湖南大部分地区湿热,辣椒具有驱湿的作用,而在没有冰箱的时代,熏、腊等使食物容易保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湘菜的基本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本身具有“遇水而兴,随水流动”的特点。商代伊尹曾有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就是烹美味,首要的条件就是水。伊尹还有一句流传的名句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明代李时珍对自然界的各种水做了非常详细的划分,共分为“雨、露、冰、霜、雹、海、河、泉”等四十多种,指出东西南北各种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如人之美恶,寿夭都不同”,“水因流止,有寒、温、甘、淡、咸、苦之味。”又进而论述到,“冬霜甘寒,可以解酒热。”“腊雪甘冷,可延长一切果实不蠹”、“甘泉水甘平……”
  李时珍认为,温泉水清热,可以烫涮猪羊肉,熟鸡肉。地降甘行,可解一切鱼肉果蔬药毒。这里的地降,可以理解为地下水,特别是暗河水。
  清代王士祯说,“天泉水淡,故烹菜笃胜,而煮粥不稠。”“甘泉水下,清焦之热,煮饭补阴中之阳。”
  讲究美食的人,一定到当地品尝其特色菜,这里水土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水做出来,味道就不同了。比如我们老家有条河,上下游几十里,做同一道豆腐煮鱼,必须要用同一条河里的鱼、河水灌溉出的豆子,配合这条河的水酿成的豆腐,做出来的,味道才最纯正。
  地方菜一定要在本地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要用当地的原材料、调味料及水以外,只有土生土长的人,才能最准确的把握本地菜的做法和内涵,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细节处理的不同决定了味道的差异。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大迁徙,地方菜纷纷走出,在全国各地开店,水土很难保证了。但讲究的还是坚持从本地运送食材,用本地厨师,水用纯净水,尽量降低异地水质对菜品的影响。
  “一方水土出一方菜”,长江上游,西南气候孕育了川、黔、湘、鄂等菜系,其风格大体类似。根据这个原则,中国的八大菜系可以再统为四大菜系,以黄河、长江、珠江为界,分为华北菜系,地域在黄河流域,主要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地方菜;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成为华东菜系;长江上游之西南形成西南菜系,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方菜;珠江流域则为华南菜系,包括两广、福建、台湾等地方菜。
  “有山则采,有水则渔。”中国菜系可以根据地理上的秦岭淮河一线,再分为南北两大菜系,所谓南稻北黍、南米北面、南鱼北羊等,可以有明显的区隔。
  “随水演进”是中国菜系的另一大特点。最典型的是长江流域,比如川菜、湘菜沿着长江水道,与上海菜、淮扬菜互相融合。
  人口流动,更具体的说是“官宦阶层”的流动,是中国菜系形成、融合的另一大动力,比如鲁菜进京现象,以及“扬厨遍天下”现象,都与官员有绝大关系。湘菜在近现代的崛起,恐怕与湖南在中国政坛地位有直接关系。
  风水讲究“人杰地灵”,另一个巧合是,历史上大部分著名人物都出自这八个地方。菜品的味道特色也和各个地方人的性格气质有暗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