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考题“绵里藏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1:28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昨天同日“开锣”。很多考生说“面试题比想象的简单很多”,考官们却透露“其实答好并不容易”——“家常”考题“绵里藏针”    考名校到底难不难?在昨天同日“开锣”的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现场,很多大学教授给考生出的题目根本没有“非此即彼”的唯一答案——这给长期习惯题海战的高中生们发出信号:比做对题目更重要的,是练就理解题目、调用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没完没了埋头应试,不如多腾出时间学习有用的知识,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不至于今后选择报考专业时不知所措。
   
    “面试题比想象的要简单很多。”走出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考场,很多考生都说整个面试过程“就像和考官聊天,很轻松”。不过,考官们告诉记者,一些问题看似很“浅”,却是“绵里藏针”,因为他们不想拿知识点难学生,而是通过问答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实答好并不容易”。
    今年通过复旦水平测试、具备入学申请资格并确定参加面试的考生有1525名,来自180所中学,其中上海考生1114人,来自65所中学。而两天内共有500余名江苏和浙江考生接受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上海的1004名考生将于2月7日和8日接受面试。面试后获得预录取资格的考生与面试考生之比,两校都为1∶2。
   
出题“顺着”考生兴趣
    “你为什么喜欢生物学,能说说原因吗?”“喜欢看书?那谈谈你对一本印象深刻的书的读后感吧”……参加两校首场面试的考生回忆,不少考官的提问都“就地取材”,第一问往往直接出自学生的个人自荐材料,或现场自我介绍。
    延安中学一名考生在自荐材料中提到自己擅长一种乐器,昨天面试时,考官便似乎不经意地问道:“你从练习这种乐器中学到了什么?”选考生兴趣或特长发问,提问方式如拉家常般平和,面试官的真正用意是:在打消考生紧张情绪的同时,借这几个小问题测试考生的修养品行、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一些考题看上去很“家常”,其实暗藏“设计”。
    来自扬州中学的一名考生获得过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的全省竞赛二等奖,在交大面试时,考官这样问他:“在这么多竞赛中获奖,你对竞赛有什么看法?”考生回答,“竞赛可以让对某个学科十分感兴趣的学生脱颖而出,并给他们进入名牌大学提供较好平台。”考官紧追不舍:“现在的社会舆论中对竞赛有很多质疑,你如何看待这些质疑?”
   
范围广无法事先准备
    无论复旦还是交大,似乎都想把面试搞成让考生展现实力的真实秀场。为此,面试官时不时地会出一些“活”题,测试考生的临场反应和应变能力。
    不少从复旦考场出来的考生告诉记者,一些问题让他们措手不及,“考前的准备根本不足以应付这些面试题,因为范围太广了。”例如一名考生被问到,“如果你在火车站同时掉了钱包和手机,该怎么办?”还有的考生被问到,“天为什么是蓝的?什么叫万有引力?能不能举几个生活中的万有引力现象?”对一些有志于修读社会科学的考生,考官注重考察他们对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世博会对上海今后的影响;对上海房价上涨有何看法……都是昨天的考题。
   
在猝不及防中看真功夫
    “今年的面试方式与往年有所不同,一个考生要经过两轮共6名专家的轮番考问,三天考试的题目明确规定不允许重复。”“如果专家听出,考生的回答是在复述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会立刻打断,转入下一个问题。”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面试“要在考生猝不及防的状况下,考察出他们真实的水平”。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还强调,复旦坚持自己的“偏好”,即优先选择知识面宽的学生。
    什么样的学生最受考官欢迎?两校的面试官透露,他们最欣赏的考生素质包括:稳重的性格、较强的自信心、持续的毅力,表现出“领袖气质”或对某个学科执着深入的兴趣。相反,逻辑思维混乱、知识面过于狭窄、夸夸其谈但言之无物,以及刻意逢迎面试官的考生,则“不太受欣赏”。
    本报记者  姜澎  樊丽萍
   
考题链接
    ■你的朋友圈子大不大?平时谈得来的是些什么话题?
    ■听说你经常助人为乐,举个例子。
    ■如果进大学后成绩没以前好了,打算怎么办?
    ■城市发展对燃料需求越来越多,如今汽车产业也比较发达,污染越来越严重,你有什么想法?
    ■宜兴有什么特产?请介绍一下紫砂茶壶的来历。
    ■谈谈对中国足球的印象。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皇后”,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为啥桌子比衣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