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推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山区-四川政协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14:40
夯实基础 推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http://www.sczx.gov.cn 】  【 2009-12-14 10:44 】 【来源: 四川新闻网—四川政协报 】
□刘文龙
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县,如何夯实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
一、要在以水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上做文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制约山区农村发展的“瓶颈”。山区农业县受地理位置及地形限制,水利设施和降雨量分布不均,水源条件较差;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带病运行问题比较普遍;水利工程和乡镇供水工程的管理体制不顺,工程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必须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下大力气改善农村水利设施条件。
首先,要抓好水利规划。结合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环境卫生治理、公益事业和生态县建设,统筹规划农村水利建设。乡镇、村组要坚持可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好水利建设的年度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经过多年努力,山区农村的水利条件就能得到根本改变。其次,要推进三大水利工程建设。坚持农村饮水与场镇供水并重,集中供水与打井取水结合,采取“井池园机”配套等方法,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新建一批水利设施,搞好病险水库整治、塘堰维修养护和渠系配套防渗,大力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水平,抓好“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气、园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抓好“水利生态工程”建设。第三,要创新水利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明确管理主体,在具体事务中,政府部门要弱化领导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方式,对一家一户的工程、联村联户的工程、重要的和较大的工程,分别采取农户自管、用水协会管理、政府管理等方式。第四,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按照“公益事业政府办”的原则,建立起农村水利建设财政投入保障体制,统筹农村各类涉水项目资金,打捆使用;按照“生产性的事情农民办”的原则,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按照“效益性的事情社会办”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建设市场化投入渠道,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和鼓励个体、联户、法人单位投资水利建设。
二、要在建设畅通、方便、快捷的生产通道上做文章
农村公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命线”。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交通的良好机遇,畅通公路网络,有效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为发展山区现代农业打下基础。
一要形成有效网络。在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把相邻乡镇之间、乡镇与比邻县乡镇之间的公路统筹规划考虑,打通跨乡、跨县断头路,以形成有效的公路网络,畅通纵横快捷的人流物流通道。二要提高建设标准。着眼于6—8年的使用寿命来规划农村公路的等级,尽量建设寿命较长的沥青摊铺路或水泥路,不搞短期行为。三要狠抓管理养护。认真研究农村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采取承包方式或成立乡、村农民养路队等办法进行公路养护。四要建好田间通道。使农业机械能顺利到达田地作业,使农副产品能及时运送出去,有效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
三、要在改善农业装备条件上做文章
目前,山区农副产品加工、提灌、农用运输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耕、机收才刚刚起步,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很低,许多地方仍然以传统耕作为主。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山区农业机械,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向农民宣传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购置农机补贴政策;宣传农机发展的有利条件,引导农民使用和推广农机,逐步改变“肩挑背磨、犁铧耕耙”的传统耕作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要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机营销、维修网点的布局和人员培训,切实解决农民购机难、维修难、配件购买难等问题;开展农机技术传授和普及工作,提高农民使用、操作、保养农机的技能;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作业大户,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建立机耕、机收、机灌服务队,推进农机专业服务社会化。三要强化监管。加强农业耕作机械的市场监管,大力引进和推广国家补贴目录内的优质产品,严禁销售不适合山区生产条件以及质量不合格的农业机械。规范农村打米、磨面、粉碎、脱粒等机械的安装和使用,防止机械伤人事故发生。四要加大购置农机补贴力度。本着“国家、地方补助为辅,购置户为主”的原则,逐步提高补贴比例,进一步调动农民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以农业装备的机械化,助推山区现代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