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明清帖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31:25
明清帖石
天一阁主人范钦遗留下来的明代丛帖刻石有《天一阁帖》八种,《万卷楼帖》三种,《义瑞堂帖》十一种。共存二十六方,除几方残损外,剥蚀不多,字体清晰,保存了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丰坊、薛晨、薛选等人的法书,及范钦自己的题跋二通,是我们研究明代书法艺术的宝贵材料。
现存的丛帖里,丰坊书写的有十二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有古篆文《祝殇子磐(金底)生净土序论》、草书《底柱行》、《千字文》、《改生字之义辨》、正书《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呪》、《大慧礼拜观音文》、行书《临兰亭集序》、《与霞川文学契家启》、《与霞川先生启》、《送子旂游吴》、《子旂西游濒行漫书以赠诗启》、《与子旂即元契家启》,此外,还有《大士像》图一幅,与《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合刻。明范大澈《碑帖纪证》云:“国朝能书者虽众,惟宋仲珩(璲)、端木孝思〈智)、祝希哲(允明)、丰存叔(坊〉四人得三昧之妙,入右军之室。仲珩早年被戮,孝思亦早亡,流传颇稀,存叔生吾宁僻处,刻石亦鲜。……”作为一个四百年前的书法家的作品,像这样篆、草、正、行,各体具备的刻石,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实在难得。
丰坊字存礼,一字存叔、人叔,号人翁,后改名道生,称南禺外史,鄞县人,正德十四年乡试第一名,嘉靖二节年三十岁时考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后改南考功主事。次年,因大礼议之争,触犯了嘉靖皇帝。丰坊被谪为通州同知,不久去职回家。他博学工文,尤精书法,家有万卷楼,藏书数万卷,更负郭田千余亩,尽鬻以购法书名帖,常常夜以继日,心摹手追,因此书学极博,五体并能,所临古碑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他在《千字文跋》中说:“春雨初晴,僻居无事,乘兴效右军书法,虽未足造古人万一,然其点横布置之间,不敢有毫发差谬。”可见他对习书抱一丝不苟的态度。长洲文徵明曾对人说:“丰先生无一点一画不自古人中来。”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以为:“丰考功、文待诏皆墨池董狐也。”
丰坊由于怀才而得不到重用,便埋头于书淫墨癖之中,从而恃才傲物,目空古今,滑稽玩世,倘徉自恣,甚至“一习古篆隶之文,而即欣然技痒,伪作邯郸淳辈文字以欺世”。世人重视他的书法艺术。黄宗羲有《丰南禺别传》,记其轶事甚详,说:“坊有书名,甬上故家多藏其底草相夸示。”周世绪《枌社剩触(竹头)》亦记其趣事,谓:“一令遣吏索药方,考功曰:‘大枫子去了仁,无花果多半边,地骨皮用三粒,史君子加一颗。’令览之笑曰:‘丰公嘲尔,此四语“一夥滑吏”耳!’”由于他滑稽玩世,得罪了一些人,因此,妒喙交张,竞掩其长,往往诬以漫语。
范钦与丰坊的交往是非常密切的,这一点可以从丰坊手书《底柱行》一诗中得到证实。嘉靖二十三年,范钦升任江西按察使,丰坊撰此诗赠之,写得很有气势,未曰:“行行江西旬月耳,天下望公如底柱。……狂夫乐此期没齿,为君湖旁先洗耳。”长篇草书,善用枯笔,大有腕力,一气呵成,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是丰坊书法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万历八年,范钦摹刻上石,题跋说:“先生精研书学,神诣力追,为吴人所掩,迨殁而名乃大起,断缣敝楮,被以重购。”丰坊晚年得心疾,万卷楼又遭火灾,穷困潦倒,寄居萧寺,死在僧舍。万卷楼残存图书和帖石均归天一阁。
万卷楼现存石刻中,除丰坊临智永草书《千字文》外,有两种是《兰亭》,即嘉靖五年丰坊临本和摹刻神龙本。《神龙兰亭》因有“神龙”半印而得名,此本首题“唐模兰亭”四字,并有“洗玉池”、“米芾”诸印,在十三行与十四行之间有“贞观”、“褚氏”、“绍兴”三印,文末又有“褚氏”印,次行即“丰氏存礼”、“南禺外史”、“审定真迹”等印,全石共有三十五印。专家们对于它的祖本问题历来都有争论。翁方纲认为:“四明天一阁兰亭,海内褚临本之冠”,嘉庆十八年特书诗“寄题阁壁,以纪墨缘”。诗云:“唐临绢本极纷拿,始信朱铅态莫加。漫执神龙凭诸印,不虚乌镇说文嘉。书楼带草盟兰渚,玉版晴虹起墨花。今日四明传拓出,压低三米鉴藏家。”但冯登府认为:“天一阁唐摹《兰亭》本乃丰道生伪刻,后有印记可验。《神龙兰亭》有南渡诸公题字墨迹,藏天籁阁,后付之石,为竹垞检讨所得,今不知流落谁氏矣。阁本即从此本繙出,而仅留‘熙宁许将’一行。翁覃溪认为真神龙本,误矣。”而周世绪《枌社剩触(竹头)》却说:“天一阁所藏丰考功上石兰亭记,相传褚河南摹本,余审之当是米南官临者,今海内推为第一妙刻。”自一九三六年故官博物院发现了清高宗内府所藏兰亭八柱帖的原迹以来,又有人认为其中集三种冯承素摹《兰亭》便是丰刻天一阁本的祖本。原迹后面有嘉靖五年李廷相题跋,跋云:“《兰亭》石刻往往人间见之,余家亦藏有善本,至于唐摹真迹,则仅见此耳。存礼考功偶出示,为题其后而归之。嘉靖丙戌春三月望日濮阳李廷相观于金陵寓舍。”可证此件当时藏在丰坊处,只是翻刻时印章有裁割。文嘉为项子京作跋,说:“嘉靖初,丰考功存礼曾手摹,使章正甫刊石于乌镇王氏。”今唐兰先生认为《神龙兰亭》是南宋末年时伪造的,在元代就有翻刻本,丰坊刻石本是从旧刻《神龙兰亭》的拓本上钩摹下来的,而所谓冯承素摹本则是丰氏刻石以后重新伪造的。总之,丰刻《神龙兰亭》的祖本问题尚待深入研究,而搞清冯承素摹本的真伪问题是一个关键。
《义瑞堂帖》由明代书法家薛晨摹刻。薛晨字子熙,一字子旂,号霞川,鄞县人,诸生,少学智永《千字文》,后从长洲文徵明游,得其书法。自谓:“欲追古人,妙在精悟,自知笔诀使轨度弗滞,点画藏锋,结构古雅。……”文徵明称其“作楷专黄庭,行草出入二王,用正锋,圆转遒劲。此刻字字合作,观者爽心忘倦,亦可谓浙中一名家矣”。其子薛选,字直甫“下笔能脱去时俗”。《义瑞堂法帖》中,除丰坊和薛氏父子法书外,尚有文徵明正书《薛文时甫墓志铭》,为世所珍重。又据薛冈《天爵堂文集》,在《义瑞堂法帖》中,原有丰坊《笔诀》一种,为考功得意之作,惜早已散佚。
五十年代后,天一阁续增清代刻石《三忠遗墨》和《老易斋法帖》。
《三忠遗墨》刻于嘉庆十九年,集明朝忠臣陈良谟和明末抗清将领钱肃乐、张苍水的信札和遗嘱。原件四札,藏鄞县范峨亭家,遗命其子付之贞石,并摹刻三人遗像于前。次年,同里周世绪题眉,嵌于鄞县旌忠庙殿后。共四方,一九五六年移藏天一阁。
《老易斋法帖》共十种,慈溪姜宸英书,多其自撰诗文,有《饮汤编修同用退之赠张秘书韵》、《五台山歌送方明府》、《西兴登舟次日渡曹娥江纪行》、《都中酬赠诸诗》、《赵进士诗集序》、《白燕栖诗集序》、《太学生殿侯谢君墓志铭》、《与三弟家书二通》八种,此外为《临二王杂帖》和《书万言撰谢天愚诗稿序》。原石三十方,今存二十九方,缺《五台山歌送方明府》前半部分一方。姜宸英字西溟,是清初的文学大家。康熙二十一年应诏入馆,参与修《明史》,次年又兼修《大清一统志》。二十八年,总裁徐乾学告假,奉命即家纂修。姜宸英与黄虞稷偕行,设局于洞庭东山。三十二年中顺天乡试,三十六年丁丑科会魁,殿试一甲第三名,此时,年已七十岁了。姜宸英在《白燕栖诗集序》文末盖有“白衣太史公”白文长方印,意即曾以诸生入明史馆,充纂修官。他主编《明史》刑法志三卷,列传四卷,土司传二卷,《大清一统志》总论、江防、海防共六卷,著有《湛园未定稿》十卷,《苇间诗集》三卷。他的书法也为世所珍重,曾刻入《湖海阁藏帖》、《国朝名人小楷》、《寄畼园法帖》、《望云楼集帖》、《天香楼续刻》等法帖之中。而《老易斋法帖》是搜罗最多的一部单帖,钱大昕、梁同书、胡绍曾、钱维乔、王曰升等人均有题跋,称其书法得力于晋唐大家,痛扫圆熟一派,秀挺之中弥具古趣,更有一种清俊拔俗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