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引“十一五”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17:20
科学发展观:指引“十一五”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 罗文东 刊发时间:2010-11-05 15:00:07 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科学的理论绘就宏伟的蓝图,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

    五年前的金秋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四年前的阳春三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了“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四年多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十一五”规划的90%以上的目标都已经实现甚至超额实现。这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争取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谱写的壮丽史诗。

    “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由理念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线图”。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到“十一五”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上,融入到“十一五”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上,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具体实践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胜利完成“十一五”的各项任务,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回顾“十一五”,前四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快1.6%,比世界同期平均增速快8.2%。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又增长11.1%,预计全年增速不会低于9.5%。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速高于10%,远高于经济增速预期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也超额实现。“十一五”的五年,我们不仅经济增速领先全球,而且经济效益和综合国力也大幅提升。到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神奇力量。

    “十一五”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收入方面,2006年-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8.2%和10.2%,都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在教育方面,全国城乡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在医疗方面,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12亿以上的人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也筹备就绪。在住房方面,中央出台了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并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就业方面,2006年到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100万人以上,若加上2010年上半年新增就业638万人,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5年新增就业4500万人的目标。虽然这些数字是枯燥的,但它们真实地记录着“十一五”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们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不仅强调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而且强调发展要有协调性、延续性。规划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又确定了工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既对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又确定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又确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为了改善民生,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走上了减负增收的致富路;中央财政还拿出1859亿元援助困难群体。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可能超出1.6万亿元。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积极推进西部大开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了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应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十一五”前四年我们通过广泛宣传、法制规范、政策引导、增加投入等措施,使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5.61%,草原沙化、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基本得到遏制。从沿海到内地、从塞北到江南、从城市到乡村,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浪潮,一个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和永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大致轮廓和美好远景,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攻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加复杂的、深层的矛盾和问题,对自觉运用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方法,正确应对国际国内的各种风险挑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既总揽全局、统筹安排,又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切实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特别是“十一五”后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南方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更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党和政府果断决策,出台和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首要推动力量,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驾驭复杂局势、应对风险挑战的巨大威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运用,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检验。在这极不平凡的时间里,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风险挑战,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而且付诸实践,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时代进步的根本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全国人民满怀信心。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一次勾画了我国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航程。如果说“十一五”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征途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站在新的起点上,“十二五”将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为早日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