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百岁 周良沛 - 文章资讯 - 千里马学术导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07:26
萧乾百岁
2009-12-30 大公报 周良沛
萧乾夫妇在北京医院
萧乾百岁了,作家萧乾应当还有好多个百岁。虽然我也快八十,人老健忘,体衰笔钝,无法躬逢其盛,也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坚信:他还要活好多个百年!
一闭眼晴,恍惚又见他圆圆胖胖的脸庞上所笑眯了的眼睛,是人们所说的“顽童”式的笑容。不论沉浮,依然故我。不是玩世,是坦然;不是无虑,是乐观;不是无怨,是宽容。无慾无求,豁达开朗。真似上苍塑以成形的一尊弥勒佛像。
四海的作家,无以计数,海外的朋友,闻中国以“作家协会”会员所正名的“作家”都超过八千,都被吓坏了。看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所搞糟了的生产“大跃进”,却为这五千年文明所天时、地利于作家的“大跃进”。“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的作家有的是,可萧乾还是只有一个。
在中国作家,在中国人当中,萧乾都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二战期间,他曾为英国广播公司的学生电台编排有关中国生活的节目,枪林弹雨中,他随英军驰骋欧洲战场,并随美国第七军挺进莱茵河,目睹第三帝国的崩溃。战后的波茨坦会议、纽伦堡审判、联合国成立大会、英国大选的采访路上,无不密布他的足迹。开国前夕,他谢绝了剑桥大学的聘请,回到香港《大公报》工作,赶在开国大典前到了北平。他那些以欧洲战场上惟一的一名中国战地记者所经历二战全过程的记录,无论谁怎么评价,它都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文献。他的小说、散文、随笔,还有大量的译著,和所有作家的作品一样,都在等待时间和历史最后的评分。
可是他这个人和别的作家又很不一样。
他和冰心是姐弟相称,见面总得让姐姐亲亲他。然而他跟丁玲从不张扬的情谊,有人看来,未免有些困惑。丁玲在文学左翼运动鼎盛的火红中,他并未跨进这个行列。由此,我绝不愿意说他们是两路人。在木墀地二十二、二十四号的大楼里,不少过去的左翼人士,几十年间,人道沧桑,以“左翼”自居,用“左”、“右”闹宗派的也有,这类人士,见面也似路人。可是丁玲同萧乾,不论你说他“右”或“黑”,他们反能聚谈餐叙,有他们淡文章来源于千里马学术导航如水的君子之交。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丁玲被国民党绑架软禁,说她生死未卜、屈膝背叛的传言四散。出道不久的萧乾则在他编的《大公报.文艺》发表了她的《松子》,对外以正视听。这是要冒政治风险的,这份感情、人情,无法混杂于“左”、“右”之议,萧乾也只想自己应当如此对受害者、受难者,为他做人的本分。对此,也只该以人而论。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纪念“五四”,萧乾写时评,说到文坛相互“抬轿”,五十称“老”,未满五十也称“公”,国难当头,大摆宴席的吃喝之风,颇有不屑之态。不想,竟有触犯“狂飙诗人”郭沫若之嫌。年少以诗迸发其飞扬蹈厉的气概而风流四海所醉心于戏政的壮年“郭老”,此时在香港写的《斥反动文艺》之“狂飙”,从天而降,将萧乾扫入“御用文人”之列,以精神鸦片麻醉读者所加冕的“黑色文艺”,实际上是他一九五七年戴的“右派”之帽型所预先设计的草图。若将萧乾当时大多为人知晓的欧洲战场的战地报告列为蒋介石的“御用”、“黑色文艺”,连他所服务的《大公报》也被乱咬为“政学系的大公”、“大反动堡垒”。此种诗的“狂飙”若必须如此诗的“浪漫”,那么,这种“浪漫”也无边无沿了。聊到旧事,他说,当时没有想到此事后来的严重性,是太天真了;若真要把它当回事,“剑桥”正在请他,在香港那么方便,掉个头上伦敦不就完事了。可他恰恰不是看月亮是外国的圆的人,“我还是回来了!”
回来,“黑色”文人加“右派”的双料帽子压得所喘不过气的日子,连我这样与他有“同派之雅”的人都不愿对此说什么。为此有人问他对当时回国的选择可曾后悔,他是“从不后悔。”郑重表示:作个中国人,就当共承中国人命运中的乐,还有苦。
可是,他并不以此苛求他人。他对沈从文从来都是尊重的,执弟子之礼,而沈从文晚年也不知为什么,对萧乾是无有起码的尊重。说到此,他并无任何情绪,只说:可能受到有些不公正的对待所刺激,有些变态。
然而,二十年的坎坷、磨难,他吃了不少苦,却总想大家能得到更多的爱。不是寻求发泄、报复,或者“变态”。
抗战时他在云南写了当时影响很大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新时期他知道云南有位女作家写了一部《山红谷黑─滇缅公路三七至九○纪实》,则对该作者黄豆米了却他原本想作而没作成的一件心事大为高兴,立即为书写序推荐。之后,黄豆米对他,一直执弟子、儿女之礼,她一家子也与他一家人一直保持很亲密的关系。黄豆米两口子在当地根基很深,他还高估了我,一见面总说“你多关照她一点”。除了他深知文坛之复杂,我在这深水中沉浮了几十年,更主要的,是他事事都想到别人。
上海的竹林,萧乾也是从读她的作品而认识她的。她是以写西双版纳“知青”生活的长篇著名。他知道她想旧地重游,就先通知我,说这些年的人事、环境的变化太大了,竹林回到云南都可能摸不著门。若遇到什么事,要我利用在当地之便,尽量帮帮她的忙。后来竹林没有来,她只是有过这么一点想法顺便提过一声,更没有向他求助,他倒事先这么忙著替她张罗。
而且,每次见他,他总得问:是否替他去看了刘德韦?头一次他的长途电话打到我还没落实好政策所住的小旅馆里,只说了刘先生是他的老友和她的地址。去了之后,才知道这位云南农科院的农业科学家,是他在“燕京”很要好的同学。他俩见面,仍像少时在“燕京”一样,是说英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刘先生的《一颗黑珍珠》,也是用英文所写,请人翻译过来的。后来,她还是离开子女,独自从美国回到昆明。坐着轮椅到医院、教堂、公园、大街,赏花、购物、访友、游湖,对生活的热情,从未稍减。我参加了由牧师主持的她的安息会,她资助上学的孩子们的代表就是一大排,哭泣著对她的思念,并朗读了她祈求上帝赐福她的祖国的,动人的美文,并以唱诗班的歌向她送别。这是一位很不一般的中国知识分子,恰恰是异域文化在她精神生命的烙印中闪亮了她的中国心。之前,是土地完全自筹、资金完全保证,在美国的“燕京”校友筹备在昆明复校。萧乾自己已完全无有精力参加此项活动,却希望我能帮刘先生跑跑腿,做点具体工作。可惜,当时还不知道云南建了“文化大省”后又建“文化强省”,“燕京”在此可是它的一大文化资源,还有“燕京”毕业的全部保送美国留学的吸引力和相关的经济效益。为此自然比一般外资开工厂还难批准。拖个十来年,在外的校友,没有走的,对此也提不出精神来了。否则,我也肯定改行教书了。不过,为这“复校”之事拖得人很累很累的过程中,萧乾虽说不参与,但他督促人帮刘先生圆她之梦的热情,既让人感动,也让人朦朦胧胧有些自己都说不清的想法。有次,他夫人、洁若大姐不在,我冒昧地问了一句:“年轻时你俩好过吗?”这也显然不是以一字“是”与“否”可以回答得了的。他告我的,是人生诗意的哲理:少男少女相互一亲近,相互的爱慕、爱恋定是勃发青春的鲜花,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当年他的景况,也不会让他考虑这些问题。为生活,各自东西,天南地北,然而,情依然,但有情,无缘。情不断,只能深沉那份年少无邪,纯真于青春相守之相忆相依!
本文来源于[千里马学术导航http://www.19111010.cn/]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原文参考:http://www.19111010.cn/1263.html
20100127唐师曾:二战 战地记者 萧乾 百年纪念(2010-01-27 11:28:36) 标签:地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萧乾战地记者文洁若右派中央文史馆长军事

1月26日,为纪念著名战地记者、作家、翻译家,原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百年,萧乾先生遗孀,83岁的文洁若女士,赶赴上海郊区海湾墓地,祭奠萧乾。文洁若比萧乾小18岁,手上戴着婚介,胸前佩戴着爱尔兰国旗。萧乾晚年和文洁若共同翻译爱尔兰名著《尤利西斯》。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1月26日,为纪念著名战地记者、作家、翻译家,原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百年,萧乾先生遗孀,83岁的文洁若女士,赶赴上海郊区海湾墓地,祭奠萧乾。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1月26日,为纪念著名战地记者、作家、翻译家,原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百年,萧乾先生遗孀,83岁的文洁若女士,赶赴上海郊区海湾墓地,祭奠萧乾。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1月26日,为纪念著名战地记者、作家、翻译家,原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百年。萧乾好友冰心之女吴青,到萧乾铜像献花。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老鸭高擎“密苏里号”战列舰军帽,1945年9月2日,日本在该舰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看生活!放眼世界,目击大事。看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看人类的创造———绘画、雕塑、大厦、宫殿、城堡;看人类的贪婪和杀戮;看美丽的动物;看自然,看山上每一棵不同的树;看自然的反抗和报复;看灾难和战乱;看难以想像的危险;看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看!赏心悦目的看!看!惊愕赞叹地看!看,从看中得收益!
我目睹一位“英雄”的崛起,我记录一个“国家”的灭亡……我是有历史感的摄影者,我是“语像”故事的发明人。
点击目录,亲临现场,是为“语像”: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拍摄,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看随说,是为“语像”。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文壇巨匠──萧乾先生紀念館




姓名:萧  乾
别名:若  萍
生辰:1910年1月27日
民族:蒙  族
忌日:1999年2月11日
籍贯:北  京
地区:北  京
国家:中  国
职业:记者•作家•翻译家

献花

献歌

点烛

上香

祭酒

心语

福币

消寒

染梅

萧乾,蒙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1910年1月27日生,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兼旅行记者。1939至1942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2至1944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至1955年任《译文》编委,1985年1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月任馆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民盟中央第五、六届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等。1989年4月,为美国伊斯塔德“国际文学奖”第十届评奖会评审委员。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萧乾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新中国成立后,萧乾用他手中的笔讴歌社会主义祖国,向国内外读者介绍这一片新气象。1990年,八十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应南京译林出版社之约,着手翻译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经过四年多的艰辛耕耘,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才将这部旷世奇书联袂翻译出来,献给中国的广大读者。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授予的“彩虹翻译奖”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萧乾作为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人,复出于文坛后,与外界的接触频繁,曾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以及馆员书画作品展览活动,并多次发表讲话,为团结老年知识分子、发挥馆员专长、弘扬民族文化、继承祖国文化遗产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他倡导并担任主编的大型《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全套共五十册,约六百万字,已于1994年底全部出版,港台版也已面世,算得上是各文史馆的一大盛事。这套书汇集了全国二千多位文史馆馆员以及馆外一些誉宿名流亲闻、亲见、亲历的轶事掌故、琐闻杂记,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并荣获1993年度中国图书奖。
萧乾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心始终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尊重。
萧乾
萧乾
[编辑本段]
一、作家萧乾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 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 ,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一提起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Schwiek),英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1979年8月,已尽古稀之年的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了赴美征程,并应邀赴几座大学做巡回讲学及参加文化团体座谈。1980年初,萧乾回到大陆,将这一次出访的见闻写成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共10篇。为《萧乾文集》第二卷。
其作品《枣核》编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课。
(附:简介二)
笔 名: 塔塔木林、佟荔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0-01-27
民 族: 蒙古族
原名萧秉乾,后改名萧乾。北京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天津、上海、香港《大公报·文艺》编辑及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随笔记者,1946年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译文》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人民日报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及第七届政协常委。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译著诗剧《培尔·金特》获1986年挪威王国政府国家勋章,《尤利西斯》(合译)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散文集《北京城杂忆》获中国首届散文奖,《倘若我是日本人》获1996年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抗老哲学》获1998年杂文一等奖。) 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蒙古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26年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编辑本段]
三、作家萧乾养生“五不”
著名作家萧乾以8 9 岁高龄辞世。他的思想是一笔财富,他的译著《尤利西斯》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萧乾老人何以得享高寿?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不”。
[爱好广泛不寂寞]
萧老喜欢听肖邦、莫扎特的古典交响乐,也爱听京剧、相声,有洋有土,中西结合。他还侍弄着几十盆花草和饲养一只多年的乌龟,日子过得很充实。
[坚持用脑不停笔]
萧老有大量作品留给我们,坚持写作是他不变的愿望。萧老以我国唯一一位亲赴欧洲战场采写过二次大战的记者身份,赶写了欧战回忆录10 篇。他去世前,还张罗《收获》杂志的6篇专栏约稿。勤奋笔耕不息,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广交朋友不断线]
萧老喜欢结交朋友。有时,朋友们来家闲聊,既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也有助于事业的互补与合作。他还常与一些老同志保持电话联系,互致问候,彼此感受一种特殊的温暖。
[知足常乐不攀比]
萧老很早就为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即:工作上要向强的看,生活则向不如自己的看。
[夫人管束不反对]
萧老耄耋之年时,肾脏只有1/3的功能,许多药物不能服用,特别是治感冒的药。因此,他十分注意在生活规律、饮食调理等方面服从夫人的“管制”。他说,这是自己的福气。
[正视生死不畏惧]
死,对唯物主义者本无所畏惧,悟透了它,才能活得更清醒。萧老认识了生死的必然规律,因此,既淡泊身外之物,又尽力跑好人生的最后一程。他说:“我这一辈子活得还算欢快,相信将来去得也会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