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篇:寒化证之阳虚身痛证(4) - 武汉神州名老中医肿瘤研究中心 - 武老神 - 和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7:11
(接上篇)可见,《伤寒论》中对偶统一的这种思维规律,我们在临床治病的时候,你也应当注意应用。关于少阴寒化证的主要方证,主要证候,就是这五个。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白通加猪胆汁汤,它作为白通方的一个加减方,我仍然把它归属于阴盛戴阳证的范畴,我没有单独的列出一个证候来。

    少阴寒化证的主要证候就是这五个证候,当然在我们的讲义上,又列了“剧吐”类似于少阴病的吴茱萸汤证,又列了“肾气虚,关门不固,下利滑脱,脾气虚,不能摄血,大便脓血”的桃花汤证,这些内容,留在下次来讲。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的是少阴的寒化证,因为少阴病涉及到心和肾,心是火脏,肾是水脏,而肾中又藏元阴、元阳,所以当素体少阴阳虚而阴盛的时候,外邪就从阴化寒,就出现了少阴的寒化证。我们已经学了少阴寒化证的阳衰阴盛证,治疗用四逆汤,破阴回阳,或者说回阳救逆。

    在阳衰阴盛的基础上,如果又兼有“身热而反恶寒”的,那就叫阴盛格阳证,也就是我们在太阳病篇所提到的“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的真寒假热证,治疗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

    如果在阳虚阴盛的基础上,又兼有“其人面色赤”的,这是阴盛于内,戴阳于上,那就叫阴盛戴阳证,那么我们就用白通汤,破阴回阳,交通上下。阳衰阴盛证、阴盛格阳证、阴盛戴阳证,它们的基本证候都是一样的,都是在阳衰阴盛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而阳衰阴盛的基本的临床表现,在我们少阴病篇四逆汤适应证所引用的原文中,它并没的描述全面,所以我上上次的课曾经给大家归纳了它应当见有畏寒倦卧、冷汗自出、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自利不渴、小便清长、小便白,或者小便不利,它应当见有但欲寐、脉沉、脉微细、或者脉微欲绝,等等,这是少阴阳衰阴盛证的最基本的证候。

    少阴寒化证的第四个证候是,阳虚水泛证,也就是真武汤的适应证,我们在太阳病篇的第82条,少阴病篇的第316条,这两条原文我们都学过。它的基本成因,或者是太阳病治疗不得法,伤了肾阳,或者是少阴素体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这两个都导致了肾阳虚,不能化水,水邪泛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阳虚水泛证。

    由于水邪是流动的,它是变动不居的,水邪内生以后,它常常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逆流横溢,随处为患。所以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常常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我们把82条和316条归纳起来,我们归纳为几个字:肿、悸、咳、吐、利、眩、动、小便不利或小便利。

    那个肿不见《伤寒论》原文,是指的四肢沉重疼痛,为了便于记忆,我把它说成了水肿。这样一组证候,正是阳虚水邪泛滥、水邪浸渍了不同脏器之后的临床表现,我们在临床上抓住一二个主症,判断它的病机是属于阳虚水泛的,我们都可以用真武汤来治疗,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以真武汤是临床极其常用的方子,我们在讲完真武汤的适应证以后,又提到五苓散证、猪苓汤证,这三方子都是治水的。真武汤治疗的是阳虚里有水。五苓散是治疗的气化失司,这个水邪没有明显的寒,也没有明显的热。我们在阳明篇提到的猪苓汤的适应证,那是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所以猪苓汤它所治的这个水,是有热的水热互结(转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