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定:学术期刊与学术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2:19
 究竟怎样做才能办好一种学术期刊?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诸如强化期刊的特色,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坚持期刊出版的规范化等等。这些固然都是学术期刊的编辑们所应当注重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期刊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倡导学术自由,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其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因此,学术期刊必须对学术研究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学术期刊存在的价值,也是其必须具有的一项功能。学术期刊的编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一点,让期刊成为学者们交流思想,开展学术争鸣的园地,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与繁荣,这既是编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办好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 学术批评与学术繁荣

  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各种思想得以自由传播,各种学派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批评与反批评是这一历史时期内学术研究与发展的主流。这段时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也正是由此开始。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争论。因此,学术上的批评与反批评是学术得以不断发展的催化剂。

  ⒈批评有助于真理的产生

 学者们出于专业背景及学识修养的局限,在从事某项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因其所掌握的材料,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因素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还有可能是似是而非,既不完全正确,也并非一无是处,而其中的真理与谬误,只有通过批评与争论才能逐步地予以澄清。批评是一种质疑,争论则是针对质疑的辩驳,通过一系列的质疑与辩驳,不仅可以辨明事物的是非曲直,同时还能够开阔人们的眼界,启迪人们的思路。所谓“理不辩不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乏这样一些事例,很多人在从事某项研究时,常常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而误入歧途,错把解不开的死结当做黎明前的黑暗,钻进牛角尖作茧自缚还不自知,结果是既浪费了有限的经费,又白白耗费了宝贵的年华;还有很多学者在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离成功只有一步之差,却被假象或自身的惯性思维所迷惑,陷在迷宫中而不能自拔,始终没能捅破那层薄纸,结果与成功失之交臂。造成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还是一种思维定式使然,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学者们能够及时地针对这种情况展开讨论,也许就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当事者也能因此少一些遗憾。

  ⒉批评有助于学术的繁荣

 “学术需要批评,批评是对学术成果的必要检验,也是促进学术繁荣的必要条件。①”因为在任何时候,学术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干扰和阻碍,这种干扰因素轻则会延缓学术研究的发展进程,重则有可能导致其偏离正确的轨道,误入歧途。而要重新寻回真理,则有可能需要我们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正如航海家需要不断地校正航向才能顺利到达终点,农夫需要不停地去除杂草才能使庄稼长得茂盛,要想使学术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就必须将那些随时出现的不利因素予以清除。因此,这就需要使用“批评”这一工具,来校正学术发展的航向,清除那些弄虚作假炮制出来的,貌似精华实为糟粕的所谓“成果”。只有当学术批评成为对学术成果评价机制的组成部分时,学术研究的真正繁荣才能得以实现。

  ⒊批评是抑制学术腐败的有力武器

  学术上的弄虚作假不仅中国有,外国也同样存在,但这种现象在中国国内无疑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界对此虽然早有认识,政府有关部门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学术腐败的案例还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制止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当然,产生学术腐败的背景以及腐败行为的动机十分复杂,但不论是何种原因,学术腐败必须得到有效地制止,这是具有一定学术道德素养的学者们的共同认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有一种良好的批评机制。弄虚作假者绝不会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公开地大肆宣扬,他们总是会披上形形色色的伪装,不仅是局外人不明就里,就连业内人士也难以知晓。因此,提倡公正的学术批评,有助于剥去伪装,让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既可使弄虚作假者受到相应的惩处,同时也能警醒世人,净化学术空气。

  二、 学术期刊应倡导学术批评

 任何一种期刊,只要它在继续发行,只要它有着一定数量的读者群体,它就对该读者群体的思想观念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阳春白雪式的学术期刊,还是下里巴人式的通俗读物,期刊的这一作用都概莫能外。尤其是学术期刊,因为神圣的“学术”二字,使其较之通俗读物更显得严肃,更具有权威性,也就更具有公信力,但作为学术期刊本身来讲,如何保持这种权威性与公信力,却是编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因此,学术期刊应倡导学术批评,而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批评与争论,既能让读者明辨是非,又能提高学术期刊本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学术期刊应该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科学研究的成果──学术文章可言。②”学术的研究历史,当前的研究动态,学者的研究成果,最终都会在学术期刊上有所反映,学术期刊就是学者们交流思想、阐述理论、发表其研究成果的园地。任何一个专业的学者,都会对本专业的学术期刊有所关注,通过它来了解其他同行的研究动态,牢牢把握学术研究进展的前沿,借鉴别人的经验,启迪自己的思想。尽管学者们通过私下的交流,也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但这种交流毕竟是小范围的,交流的信息也是零散而不完整的,学者们对同行的研究状况的了解,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即使在互联网络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学术期刊依然是学者们交流思想与研究成果的一个主要的渠道。

  因此,“学术期刊应找回正在被大家所逐渐放弃的学术批评功能,解决期刊批评勇气的丧失问题。③”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中,往往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当某学者在文章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后,同行们即使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也多半是各自表述,难得看到学者们围绕某一问题展开深入持久的争论,直到辩个水落石出,至于严肃的批评就更是少见。这种表面上的和睦相处导致了学术界沉闷得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跃的思想表述,也没有激烈的争论,有的只是一团和气,各说各话。

  学术期刊因其权威性而得到学者们的信赖,但并不是每一种期刊都能够引起学者们密切关注的,人们只关心那些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帮助,能够拓宽眼界与思路的期刊,至于刊载大量说教式的,或者低水平重复内容文章的期刊,学者们往往会不屑一顾。因此,刊载对当前学术研究有针对性内容的文章,反映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鼓励读者就学术研究中的某一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从而引导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是期刊编辑们所应当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一些期刊的编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点,有关学术期刊开辟“争鸣”栏目的建议屡有所见,更有一些期刊已从中获得了一些效益,如《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2003年设立“学术批评与争鸣”专栏以来,不仅版面逐步扩展,影响也越来越大。④

  三、学术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术期刊应当倡导学术批评,其实这早已成为编辑们的共识,但为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因就在于批评的尺度难以把握,当批评超出了正常的学术探讨的范畴时,人们很容易因此而失去理性,引发相互之间的争吵、谩骂,甚至对簿公堂,诉诸法律。因此,提倡学术批评不仅应当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也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而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⒈学术争论不应受到外来因素的干预

  “学术自由是学术活动不受非学术性干预的自由,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对新思想的创造、阐述和传播的自由权利。⑤”尤其是科研主管部门的同志应对此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主管部门不仅不应干预,更应当保障学术讨论的自由。因为学术上的任何争论都可以看做是学者对事物不同认知的表达,是一种纯学术层面上的交流,在没有形成共识之前,很难据此断定是非,主管部门不能因为某学者的研究项目或学术观点受到质疑,而影响到对其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此外,即使学术争论已经有了结果,证明某一位学者的观点错误,或某项研究项目的失败,可以终止此项目的研究,但却不能因此就对这位学者的学术水平产生怀疑。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无论是学术水平多高的学者,都有可能会在某项研究中出现失误,而主管部门对其学术水平的认定,也绝不能依据一时一事的成败,应当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如果主管部门仅仅因此而对其学术水平表示怀疑,甚而影响到所应当给予学者的各项支持,那不仅是对当事者的不负责任,对学术研究繁荣与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⒉学术批评本身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规范

  正如学术研究存在着失范一样,学术批评本身也可能出现失范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术界与学术期刊的编辑们达成以下共识,并建立起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即: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辩明学术本身的真理与谬误,还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批评的对象是什么?是针对事物本身,还是针对学者个人;批评的依据是否恰当?批评是建立在有充分事实根据的基础上,还是沦于一种空洞无物的责难。总之一句话,就是批评应对事不对人,批评应有理有据。

  如果说学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循学术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话,那么这两条对批评者也同样适用。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刊发争鸣文章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类问题,只有通过严格的把关,才能正确引导学术争鸣的开展,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

  ⒊学术争论应避免人身攻击

  在学术争论中,无论是批评者的批评,还是被批评者的辩驳,都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必须将批评的内容限制在纯学术讨论的范畴之内,那种动辄质疑别人的学术水平与道德修养,甚而进行人身攻击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修养与道德的沦丧。

  而且,争论中尤其忌讳使用一些贬低或污辱对方人格的语词。实际上,目前学术界许多非理性的争吵多数也是由此而引发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学术水平的高低与学者的人格是不能划等号的,学术水平或许有高低之别,但在人格上却永远都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因此学会尊重别人也就等于是尊重自己。

  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一定正确,别人的想法就一定错误,正确与错误有时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相依相伴,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理与谬误只有在不断地批评与辩驳中才能逐步澄清。所以,学术的繁荣与发展需要批评与争论,学术期刊则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批评与反批评来促进学术的繁荣与进步。

  参考文献:

  ①李申:《学术繁荣需要真正的学术批评》,2007-04-29,http://www.gmw.cn/01gmrb/2002-02/05/12-897fe62d1132aa7f48256b57000025bc.htm

  ②李铁牛:《学术期刊只追名人当止》,《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 -04-09 (002 版)

  ③杜冰、潘剑凯: 社科学术期刊应肩负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2007-04-30,http://www.media365.com.cn/news/2007-05/15/ content_48525.htm

  ④张玉能:《学术必须批评在批评与争鸣之中发展》——评《汕头大学学报》“学术批评与争鸣”专栏,《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和科学版),2006(2)

  ⑤ 宋惠昌:“学术民主”还是“学术自由”,2007-05-02,http://www.studytimes.com.cn/txt/ 2005-07/06/content_5908335.htm

  (作者单位:《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来源:人民网-《今传媒》2008年01月11日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