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生死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19:49

    张有恒教授

    语云:「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每一位众生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一般人往往忌讳谈「死」,并常常以孔子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来当作挡箭牌,不愿面对「死」的问题,其实这乃是一种鸵鸟心态,因避谈「死」,并不代表「死神」就不会降临;相反地,由于平常没有「死」的心理准备,一旦无常到来,反而贪生怕死,手足无措,以致抱恨而终,岂不更令人遗憾?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孔子当时回答季路所问生死问题的背景,乃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做人的道理先做好,再谈「死」的问题;其实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传告诉我们:「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因此,孔子在其一生学术思想的最高境界—「易经」当中,亦承认鬼神之存在及游魂为变之事实(即六道轮回之说)。

 
    从佛法对现象界的观察,可知「生死」就是一种「生灭」的现象,从心理现象而言,一个念头起就是「生」,一个念头消失就是「死」(灭);从生理现象而言,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每隔七年全身的细胞便全部新陈代谢一次,因此我们每隔七年便有一次「生死」。因之,所谓的「生死」并非以「肉体」的生灭为唯一的标准。例如,我们白天辛苦的工作是「生」,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睡觉便是「死」,如此每天重复同样的「生死」,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天」当作「一世」来看待,扩而大之,每一周、一年、一生寿命皆可视为「一世」,由此观察,生命是有轮回的,并非「人死如灯灭」,而且死后投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机会多,是故「死了就不得了」!

 
    由上可知,吾人若修行道业没有成就,将永远在六道轮回,尤其众生的贪、瞋、痴三毒炽盛,便是与饿鬼、地狱、畜生道的磁场相应,如古人所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须具天眼、宿命二通者,方可了知;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语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亦为另一明证也。

 
    总之,六道凡夫的舍身受生,完全依业力之所感召,若修五戒十善者,则死后往生三善道;若贪、瞋、痴心习气重,则必堕三恶道,经上比喻,众生在三界六道之轮回,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吾人欲求出离三界六道之火宅苦海,唯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方能究竟远离生死轮回之束缚也。

 
    吾人学佛主要的目的,乃在追求究竟的「离苦得乐」,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切身的问题。在所有的「苦」当中,以「生死」之苦甚于一切,同时也是一切苦的根本,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命在呼吸之间,一息不来,便就后世,这是我们必须提高警觉的地方。然而吾人要了脱生死,当先明白「生死之由来」,和懂得「解脱生死」的方法,否则怎能了脱生死,而达到学佛的最高目的呢?在此以佛教之「十二因缘」,来说明吾人生死之由来如下:

 
1、无明:就是「不明白」,乃一切烦恼(如贪、瞋、痴、慢、疑、恶见等)之总称。由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因而妄生一切执着(包括我执与法执),此谓之「无明」。又自性是光明的,迷失自性就变成一片漆黑,所以称为「无明」。

 
2、行:就是「造作」,指一切行为,依无明而造作出善恶业。

 
3、识:就是「业识」(即第八识,是人生的总报主),此识(民间谓之灵魂)随业受报,于有缘父母,当其性交时,刹那即到父母身边,那时昏昏迷迷,忽起一念爱心(男的则爱母憎父,女的则爱父憎母),流爱为种,纳识为胎,于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此乃为投胎之最初第一念。

 
4、名色:「名」指「心识」(即神识初投胎时之谓),「色」指「形体」(即父精母血混成之肉团)。由于吾人初投胎时,六根未成,但有「心」的名称,没有「心」的作用,所以不能称之为「心」,只称为「名」;又初投胎时,形体未具,不便称为「身」,故称之为「色」。

5、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母胎十个月的过程当中,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外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有互相涉入之作用,故名「六入」,此为有情众生一生受用之自体。
 
6、触:即接触。「六根」和「六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与一切外境之接触,如小孩二、三岁时,六根对外境所起之作用。

 
7、受:即领受。吾人六根对六尘之顺、逆境界,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如小孩四、五岁至十岁时,年纪稍长,知识渐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惟不生贪爱之心,此为对外境所起之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即对外境,能起贪爱或憎恶之心。所谓遇「顺境」时,则起「贪恋」之心,遇「逆境」时,则起「憎恶」之心也。当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年将成人,欲望既开,对五欲六尘境界,心易生贪着,惟尚未普遍追求。

 
9、取:即妄取。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一切境界,广为贪求,必尽力求得而后已。

 
10、有:即有因有果之谓。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即由业力牵引,故有因、果轮回之现象。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即在六道中投胎,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既有生,就不能不死,要想永生不死,常壮不老是绝对不可能的,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总之,上述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乃为我人生死之由来,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盖以人生为何会有烦恼、痛苦,到底是从何而来?简言之,就是从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人生最悲哀的痛苦,就是老死);而「老死」又从何而来呢?是从投「生」来做人而有的;何故要投「生」?是由所造作的业「有」,牵引而来投胎的,因欠债须偿也;「有」又从何而来?是从领「受」而来的;受又从何而来?是从六根接「触」六尘而来;「触」又从何而来?是从「六入」而来的;「六入」又从何而来?是从「名色」而来;「名色」又从何而来?是从第八「识」去投胎而有的;业「识」又从何而来?是由个人「行」为上所造的业,「识」被业力牵引而投胎;「行」又从何而来?是由「无明」烦恼驱使去妄作胡为而成业行也。因此,追根究底,我们生死之由来的罪魁祸首就是「无明」,若能破无明,则便无生死之烦恼可言了。

 
    从佛教「十二因缘」之分析,可知「无明」(即贪、瞋、痴)烦恼,乃为生死轮回之罪魁祸首。吾人若想求解脱生死,当先从断「无明」下手,犹如擒贼必先擒王,方能克尽全功。然而要灭除「无明」,了脱生死,其方法可分为一般「通途」之修行与「特别门径」之修行方法,兹分别说明如下:

 
    一般要断除无明烦恼,当用止观的方法,即当般若观照功夫得力,照了「无明」本无自性,乃为吾人真心上的一种虚妄,本非实体,凡夫不觉,故被贪、瞋、痴无明烦恼所迷,而妄造一切罪业,妄受生死等苦。今既了知无明虚妄,当体即空,而不被其所迷,则无明无法活动,此则灭无明也。无明一灭,则真心显现,于是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明白,自然就不会产生「我执」和「法执」,也不会去造作一切恶业—「行」。即不造业,那便没有依业受报的业「识」;没有业识,自然不会产生在胎的「名色」。既无「名色」,则便不会有「六入」的构成。「六入」既无,便不会去接「触」外在的境界;没有接触,怎能领「受」?领受既无,便不生贪「爱」。既无贪爱,怎能妄「取」?既不妄取,自无「有」业;既无「有」业,谁去投「生」?既不投生,那有「老死」?在「十二因缘」当中,所谓前者灭除,则后者不起,故曰:「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盖「无明」为生死根本,所以「无明」一灭,其它十一支则随之自断了。因此,断了「无明」,便可「还」复真如本性,「灭」除生死烦恼,故称为「还灭门」。此乃是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可使众生还灭生死,于是乎得到解脱也。

 
    吾人若不善修观照法者,可采用「念佛」之特别门径的修持方法,来断除无明烦恼,进而得到究竟解脱生死的目标。因为依照「十二因缘」之分析,「爱」、「取」、「有」乃为现在的因缘,而过去因缘(无明、行)、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皆已不能改变,是故吾人若能控制现在的「缘」(爱、取),则便能改变未来的果。以净土法门而言,我们若能敬「爱」阿弥陀佛,时时学习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并且发愿在十方诸佛国土中,仅「取」西方极乐世界,并且执持名号,一心系念,做到功夫成片,如此便能「有」往生西方之净因与果报了。盖以贪瞋痴三者,谓之根本无明,吾人若能一心念佛,万缘放下,则不起「贪」心;一心念佛,慈悲心发现,则不起「瞋」心;一心念佛,正念现前,则不起「痴」心,「念佛」能破「无明」烦恼,就是这个道理。

 
    语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深盼我学佛同修,既知生死之苦,当速求解脱,不可贪图享受而懈怠放逸。而欲求解脱生死之法,则当赶快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以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证悟无生,如此便可永断生死烦恼,毕竟成就无上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