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保安回帖集锦(七)2008年6月-11月 - 香香圃 - 香香xx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2:25

谢保安回帖集锦(七)2008年6月-11月 [转贴 2008-11-03 20:21:27]    

字号:大

 

今天一早我去武昌卓刀泉殡仪馆为一位相交四十年的朋友送别,这已经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我第三次去这种地方了。由此可见无形中我们已经步入人生迟暮阶段了,一不小心,当一个致命的疾病猝不及防地袭来时,谢幕是无法避免的。虽说生生死死都是世间常态,但活着的时候还是理应珍惜生命。所以我非常赞成老莫和秋丽的的意见,希望宝森不要再去为做那些驾辕使力,力不从心的事。你目前最需要的是安心修养治疗。从你的讲述中可以看出,这次发病前你已经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和感觉,为什么不果断地停下来?非得拖到倒床的地步才往医院跑!没有谁会把你对工作的惦念与社会责任挂钩,你不去别人照样能够完成这份工作。对此我非常不解!

于 2008-6-5 20:58:11 发表评论: Re: 在中风的日子里

 

昨天没有上网,清晨起来看到秋丽在父亲节写的这段文字非常感动。愿秋丽的父亲和所有老同学已经亡故了的父亲们在天国安息!愿所有在世的父亲们健康快乐!

于 2008-6-16 7:26:19 发表评论: Re: 在父亲去世的日子里

 

管它直下几千点,
千金散尽还复来

乱调吟/斋主 [2008-6-20 14:44:47]

 

香香原本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非常阳光而又充满善心的妹子,尽管她写的文章流光溢彩,灵气十足,不愧才女称谓,但我一直以来都是把她归于那类远离政治的人群。虽说这并没有一点贬低她的意思,但至少说明我对她还缺乏了解,是我看走了眼,犯了老眼昏花的错误。但我在读了她写的这篇《在没有思维的年代》后,很受教益,对她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这篇看似平淡的回忆文字,完全可以当作一个时代的剪影。虽说她文中提到的那些往事,乍看起来都很一般,是每个“过来人”都似曾相识的,但正是这些寻常事,又恰到好处地浓缩了那个业已消逝了的时代的许多特征。而历史的荒诞正是通过这种真实地书写才得以揭示。我们这代人都曾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未必都能够如香香这样保留如此诚实的记忆。是的,回忆的确是对历史的一种选择。人们往往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去记住一些东西,也会有意识地去遗忘另一些东西。在这种选择的背后,就无形地体现了回忆者个人的价值期待和文化理想。从而也显示了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和趣味的高下。一个对自我生命有着美好期待的人,在面对历史荒诞的时候,没有把自己完全置身世外,尤其难能可贵。我注意到香香文中有一个细节,记录她跟随其他人一起排着队去看一个自杀的老师情景,这是文革初期,以至于在那个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月里司空见惯的一个场面。人性的残酷和冷漠由此可见。而香香的叙说中却充满了自责和反思,令我感动并心生敬意。回忆罪恶,本身就包含了对罪恶的清算和反思。没有这样的清算和反思,所有的历史付出都只能是付之东流。所以,我也非常赞成龚平朋友的倡议:“海上的朋友能不能每人写一篇这样的回忆呢?我倡议工工整整的署上自己的名字。”今天我先在这里署上自己的名字。

于 2008-6-21 11:29:58 发表评论: Re: 在没有思维的年代/香香

 

家良不仅是个优秀的主持人,也是一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每次聚会他都给我们大家带来欢乐,并留下难忘的记忆。昨天席间,李乾对我说,这种热烈忘情的气氛和场面,对于当年的老三届们来说已不多见了,只有三中的同学还能保持这种友谊和热情,实在难得!李乾的这句话,既令我感动,也使我作为这个集体的成员之一而感到骄傲。

: 视频:欢迎赵静为女士/零家良致词 [2008-6-22 21:43:02]

 

昨天上午,胡发云给我打来电话表示想参加我们晚上的聚会,也希望通过这次聚会结识更多的三中同学。诚如安德所说,他昨晚的表现非常出色,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他和我们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所以他很快就能和大家融为一体。胡发云无疑是我们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的勤奋,他的才华都十分出众。在他身上总能找到我们这代人一些共同的精神特质,我想,这也是安德说的一见如故的原因。昨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也一定会给胡发云留下深刻印象。我在临别时对他说:欢迎你再来,你永远是我们海纳百川和三中同学的好朋友,好兄弟!

 

以下是引用 斋主于 2008-6-22 19:59:31 的发言:

乐群款款意
爱海耿耿心
向阳春同志学习

加一句,向旺明同志致敬!

视频:欢迎赵静为女士/胡发云讲话 [2008-6-22 23:15:36]

 

伏生精湛的琴艺和安德精妙的点评相映生辉。

视频:二胡曲《草原上》/戚伏生演奏 [2008-6-22 21:25:04]

 

《三套车》是知青年代最为流行的歌曲,伴随胡发云的歌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昨天。

视频:《三套车》/胡发云唱 [2008-6-23 8:33:48]

 

张军带了也许是他教师生涯中最后一届毕业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虽然辛苦,也令人欣慰!在此表示祝贺。希望你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

武汉三中08高考再创佳绩 [2008-6-27 12:14:55]

 

去年初,正当《如焉》风波在网上风生水起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收到胡发云托一个朋友送来的,有他亲笔签名题赠的国内版《如焉》一书。这是一件特殊的礼物,我当即就能够掂出它的分量。毕竟我与胡发云是同龄人,是朋友,而且历史上也曾有一些过从交往。他因写作《如焉》而引发的轩然大波早已经超出了文坛影响,而受到海内外各方人士的关注。作为他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一个特殊的时刻,我即便是没有看到这本书,在倾向上我也是会毫无疑问地支持和同情他的。我承认,如果不是因为这场风波,不是因为是他的赠送,我不会去主动地找这本书来读。我与中国当代文学已经隔膜多年,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段短暂的文学复兴浪头过后,我已经多年没有接触当代人写的文学作品了。也许是我过于僵化的原因,我不喜欢哈利波特和余华类型的文学作品,我虽然并不反对文学作品的娱乐化倾向,但我的确对这类东西爱不起来。而我对《如焉》的感觉是,它并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如焉、达摩、老师等人身上用情很深,寄托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倾向,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存社会,特别是对人的自身命运的深切关爱和忧虑。这种情怀是我们这代人都非常能够理解的,也是为大多数老三届同仁所熟悉的。这也是胡发云与众不同之处。中国当代的许多文化人,包括一些作家、艺术家、还有影视圈的那些大佬们,因为能够与时俱进为体制所用,往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神气活现,装出一副大人物的气派。其实这些人在人格乃至道德上都是无根者,除了媚上和媚俗以及对名利的苦心经营外,他们没有任何道德文化方面的理想和追求,在根基处就缺少一种超越性,缺少自省和反思。与之相比,胡发云无疑是一个苦苦的文化守护者,也是一个不屈的文化开拓者。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既执着地守护着自己多年的理想,又对当代社会的诸多难题在做了批判性的思考,这一点尤其可贵。然而,从来思索者都是清苦寂寞的。前不久,我去过胡发云在关山的家,看到他的住宅无论是就结构还是室内陈设装修来说,都是与他作为“文化名人”的身份不符的。据说早在几年前,胡发云就主动退出了国家、省、市三级作协,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从而也主动放弃了体制内的许多优厚待遇,以此保留了自己难得的一份写作空间,维护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尊严。这在当代作家群中还是比较少见的。我想这大抵也是他的“本色人生”的最好注释。我在与他接触时,感到他的精神状态不错,积极乐观,对社会,对不同人群的现实处境和历史宿命都十分关注。我相信他的创作生命还十分旺盛,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世人

读《如焉》/秋丽 [2008-6-28 11:47:16]

 

以下是引用 3z1966 于 2008-7-1 9:42:45 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 匿名者 于 2008-7-1 8:42:36 的发言:

别吹台湾有多好,台湾的社会和大陆比起来也好不了多少.虽然现在国民党掌权了,但是台湾的台独势力很强大,也许过不了几年又返回台独掌权了.政治态度始终是决定一切的.不说大陆对台不了解,所谓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公正地看待一个和他们制度不同的国家么?四月份西方反华的教训还不够深刻么?!

不知道你是愤青还是愤老?人家是比海上诸学友先踏上宝岛的人。我很羡慕他,但他本人为此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夫妻分离,父子分离,天各一方,还要忍受几十年政治上的歧视!荣国很大度,这篇文章里没有谈到任何家庭和个人的不幸,甚至民族的不幸都没有谈及。人家根本没有太政治皇恰疤ū庇∠蟆倍选2恢阍趺聪氲谜饷丛叮亢孟竽惚群苁榧腔孤砹校?br>按照胡总书记的说法,国民党重新执政是“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两岸直航”“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三天以后就可以实现。荣国的这篇文章我全文看过。我向他建议:不只应该在海纳百川发表,还应该在报纸上发表。这对大陆人民,包括海上弟兄到台湾去旅游会有一定的向导作用。将来,“台湾游”开通以后,这样的文章还要多。你到时候会气死。因为你的思想还停留在内战时代。你和我一样没有见过世面,所以你认为,“我们最好”。我说过,不管是国内游还是世界游,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台湾!我要亲眼看看那个曾经“水深火热”的地方,然后回答自己和阳春同样的疑问。到时候,说不定还要邀请荣国同行,做我的向导。

我完全赞成这位仁兄的高见,只是可惜这么好的跟帖为什么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荣国兄是我在三中学长中尤为敬重的一位。我最早看他写的东西是那篇记叙他在宜昌插队当知青的回忆,搜集在《我们曾经年轻》这部知青文集中。在上百篇回忆文章中我觉得荣国兄写的最好,写出了当年知青真实的历史命运,非常感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文笔的问题,而是因为荣国兄写东西在情感上总是非常投入,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情实感。他这次写的这篇《台北印象》的系列文章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又是我所接触的有关台湾社会现实情况最感性、最直观的介绍。通篇没有意识形态的渲染,都是自己亲历中的所见所闻,让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去台湾的人仿佛置身于台湾社会之中,不仅看到了物,而且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让人在情绪上也受到感染。其中关于派出所的那段文字尤其令我感慨,也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叔父从沙洋省直五七干校回汉,想和几位民主人士的老朋友见见面。于是,由我父亲邀约孙耀华、华煜卿两位来我家一晤,孙、华两位文革前都是武汉市副市长。不知是怎么被居委会的人知道的,硬说是有人在我家开黑会,弄来了一大帮派出所的警员,还有民兵执勤的,又是查证件,又是讯问,态度非常凶狠傲慢。最后搞清楚这些人的身份后,才自己搭梯子下台滚蛋。那时,不也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吗?可事实上滥权和鱼肉百姓的事无处不在,老百姓对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信心丧失殆尽也非一日,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当然,台湾也不总是那么好,我看过白杨的自述中对台湾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国民党专制统治下的白色恐怖的描写,那也不是人过的日子。但几十年过去了,世界在变,台湾在变,大陆也在变。只希望我们明天变的更加美好!

于 2008-7-1 13:21:36 发表评论: Re: 台北印象(二):“为人民服务”?

 

我已经给和讯管理员发去以下邮件,不知能否起点作用。“我的博客名叫:3z1966,是和讯的老用户。刚才我们这里出现了一篇呼吁救助一个处于危难中妇女的文章,这位重病的妇女实在是太需要人们帮助了,如果我们大家都坐视不管,她很可能会非常痛苦地死去。可是,我们这个博客覆盖的人群毕竟太小,紧急请求管理员帮助我们把这篇求助文章放到和讯首页上去。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此事,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正处于绝望中的姐妹。如蒙帮助则功德无限!这篇文章题名:《一个让人揪心的女孩/李乾》”

于 2008-7-9 18:04:40 发表评论: Re: 一个让人揪心的女孩/李乾

 

请注意:网上讨论问题还是有个底线问题。一是要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二是注意文明表述。请各位朋友珍惜海纳百川这个交流平台。

 

望江楼主的这篇追忆父亲的文章已在我的邮箱中压了三个多月。本来他并不打算在海上发表,只是作为私下交流文字在朋友中传阅。写此文时正值清明时节,是一年一度怀旧思亲祭奠亲人的日子,所以楼主在文中对父亲一生坎坷的经历多有涉猎,而且用情很深,我读后很受感动。我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和一段社会历史的变迁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会记录一段历史,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他所处时代的风貌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记录人物命运的文字比那类纯政论的文章更有说服力,更能感染人。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我在征求楼主同意后才发到海上来的。

于 2008-7-16 11:41:43 发表评论: Re: 我陪老父游函谷关/望江楼主

 

我在前面写了一个帖子,批评有人删除此帖,没想到删帖人正是秋丽自己。当然她也有自己的理由,而且从动机上来说也是非常善意的。她是怕因自己有些话说的过了一些而使海上的朋友感到不快。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秋丽来海上已非一日,她对海纳百川的倾情付出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有时言语过头了一点也是出于善意,这一点我想所有的海哥们都是能够理解的。我完全赞成老杜的意见“它毕竟真实记录了你的某些感受,它既然存在过就让留存下来又何妨?”何况“有点情绪也很正常,谁没有情绪呢?你这篇文章写出很有好处,澄清了很多问题,是件好事”。我想,经过这次讨论后,我们大家对一些问题又取得了一些新的共识,以后沟通肯定会更默契些。

 

我今天外出了一天,现在是二十一日凌晨。我不知道是谁把这篇帖子给删除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不合适。这么多人在这里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倾心而谈,没有过份的语言,气氛也非常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对所有参加讨论的海友极不尊重的举动,太过分了!如果哪位朋友觉得自己写的帖子不合适,或者改变了看法,你可以把自己写的帖子收回,但你没有权力把其他人的帖子如此粗暴的删掉!即便是麸子当初怒发冲冠,他也只是把自己写的文字抹去,而保留了其他人写的帖子。此风实不可长!

于 2008-7-21 1:49:43 发表评论: Re: 海纳百川,何时再见你昔日的风采―――尽管骂,但别删我的贴/秋丽

 

这种“狭促式的游法”只有麸子能够做到,也非常符合他的性格。许多年来麸子就是靠的这种本领云游四方,踏遍千山万水,不仅自得其乐,也增添了人生阅历。说实在的,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非常佩服他的。

 

以下是引用 莫安德 于 2008-7-20 6:50:09 的发言:

原来此时阳春、老谢都在网上。
汝在汉 吾在沪
相距何止几万步
若问麸子在何处
太行山里裸奔去

老莫:你好!这么早就起来了,看来你真是个勤快人。这个互联网真是好啊!你看,这太行山——沪上——汉阳三地一线牵,出门在外也不觉寂寞了。昨晚与文年、南方、蔡胖子到汉口一朋友开的茶楼去抬庄,转钟才回,囫囵睡了一下,难得起个早床。幸会了!

于 2008-7-20 6:34:15 发表评论: Re: 太行简报 (一) / 麸子

 

以下是引用 明月44 于 2008-7-31 20:59:52 的发言:

李乾大哥您好:真正应该感谢的是您,是您不顾自己已是花甲年龄,冒着酷暑一趟趟亲自去寻找这个女孩子居住的小屋寻找她,落实了这个女孩子的真实困境,并不是留下百元转身就走,并且将消息整理成资料,将真实女孩子照片和自己所见所想,发在海上,为这个困境中女孩子争取援助!是您不顾自己也是需要照顾的年龄,为了明月的托付,再次奔波去杜大哥那里,又两次亲自去那女孩子家里,直到将明月的心愿亲自达到,让明月看到了孩子术后的照片,还有收条,大哥,明月在这里向您深深的鞠上一躬,祝愿您永远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吃过苦的人,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更能体验困苦中挣扎,是怎样的滋味。

明月:你做的很好,我非常感动!如果你再次回国,欢迎你来汉一聚。

传递明月女士的爱心/李乾 [2008-7-31 21:22:01]

 

这的确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之所以把它转贴到海上是想和大家共同分享阅读的快意。同时也希望换一个角度来看看别人是如何审视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让我们从那些沉闷而又乏味话题中走出来吧!

大裂变来了:中国改革三十周年墓志铭/袁剑 [2008-8-13 14:51:55]

 

以下是引用 3z1966 于 2008-8-23 11:46:09 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 老师于 2008-8-23 10:59:43 的发言:

金元时期的文学评论大家王若虚说;义虽深,理虽当,而辞不达顺,不成为文.
望江喽主批m的志气可嘉,但写文章的水平可叹.
直接影响了批m的效果.希望喽主重新从初中的语文开始补习,虽然六十多了,但什么时候开始踏踏实实的读书,都不算晚

杨、张二位:你们真是老师吗?老师又怎么样?我看你们是好为人师!一个用词的恰当与否值得你们这些为人师者这样不依不饶的纠缠吗?楼主真是需要“重新从初中的语文开始补习”当你们的学生吗?
我倒不是完全同意他的作法(文章涉及的理论太深,在当前,只能在朋友之间交流,不宜公开上网),但我实实在在的认为,他的语文功底的确在我之上。我的文化程度是大学专科,自以为还是比较可以的。

我非常赞成这位朋友的意见。从文字表达的角度来说望江楼主无疑是优秀的。至于个别词语的搭配是否妥当可以商量。但象这样穷追猛打、不依不饶的做法已经超出善意的范围。另外,我对于使用匿名去毫无节制地攻击一个署名作者的做法非常反感,这本身就很不光明正大。而有的人似乎乐此不疲,这种心态就很有问题。

于 2008-8-23 12:13:42 发表评论: Re: 秉来一支春秋笔,何时子长能再现/望江楼主

 

能够保留这么完整的知青日记堪称奇迹!事隔四十年后还能在记忆中保留那么多细节的真实,也是得益于这种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已经不为我们的后代所理解了,即使是我们自己也很难去再现那个时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香香为我们保留了知青时代的许多真实的生活画面,今年是知青下乡四十周年,这是一种最好的纪念。另外,文中多处对外部环境的描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显示了香香扎实的文字功底,令人钦佩!

于 2008-8-21 11:53:21 发表评论: Re: 雪花飘飞的村庄模糊又清晰/香香

 

 真没想到宝森的一篇叙及《装卸号子》的怀旧文章,竟然激起了这么强烈的情感涟漪。好多年以来都难得看到良怀对过往事情如此动情过。在我的印象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改行新闻,以后又从事金融管理后,处世风格趋于理性,年轻时代的躁动几近熄灭。以至于好多年来我们似乎都在刻意回避那些叙旧的话题。说起《装卸号子》这段往事,不能不与那个早已远去了的时代联系在一起。那时,我们都那么年轻,生活正是刚刚开始,一切都在未定之中,工作、生活、爱情、学习,真是千头万绪,纷至沓来。而我那时头上还顶着一个知青的帽子,每每回城都有一种难言的苦涩和失落之感。而我每次回城都要去良怀处,与良怀的交往不仅给我很多安慰,也使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在合作路口的装卸四站,还是后来航空路的汽车修理厂,甚至包括良怀借居的姨妈家的汉口竹牌巷,我都是造访次数最多的客人。连当时良怀的顶头上司,四站的党委书记张顶春都记住了我的名字。良怀创作《装卸号子》的过程,及后来的排练演出,我都是出席次数最多的观众。故《装卸号子》的剧组成员我几乎都认识。良怀那时因为父母都在新疆,每逢休息常来我家。我父亲非常欣赏良怀的才能,也不知他是从哪里得知良怀他们演出的消息,曾多次赶场去汉口观看他们的演出,回来后还赞不绝口。今天看到当年的剧照,看到三十多年后熊维喜、郭天鹏等老师傅们的近照,真是感慨不已。熊师傅那略带沙哑的说话声,郭师傅高亢的号子声,就象昨日的涛声仍在我的耳际回响。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作为反映那个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装卸号子》在记忆中仍是那么鲜活。它那独出一格的地方特色,舞台造型和气势磅礴的艺术感染力都深深地埋在记忆之中。《装卸号子》是良怀在做工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以后的《每周证券》又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另一个里程碑,听文年说他前些年起草的关于金融方面的一个调查报告又获得了人行系统一致的好评。由此看来良怀这些年来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的才华,他的敬业总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成果来实现的。再过不久他就要退休了,也许以他的才华理应做的更多一些,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无奈地时候,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能做的出类拔萃。《装卸号子》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我所看到的业余文艺作品中是无出其右的。

于 2008-8-27 10:31:53 发表评论: Re: 那激情飞扬的年代——读宝森《装卸号子》/杜良怀

 

我很不理解某些朋友为什么这样不能见容象黄声笑这样一位已经过世多年的工人诗人。他究竟招谁,惹谁了?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砺和学习后,终于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文学的神圣殿堂,这难道也成为了一种原罪?是的,黄声笑所赖以脱颖而出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中国诗坛上的历史地位,也不能因此去贬低他在诗歌方面的历史成就。有的朋友会说:黄声笑写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叫诗,我不知道说这种话的人究竟看过他的作品没有?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所创作的《挑山担海跟党走》、《搭肩一抖春风来》、《站起来了的长江主人》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拥有广大的读者群,特别是在普通劳动者中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能因为一个时代的风潮过去后,就急急忙忙地去否定那些曾经引领过时代风气的人和事。倒是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事物之所以产生的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声笑的诗歌作品也具备了考证那段历史的文物价值。至于说到象不象诗的问题,无非是从诗的形式和规范来说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黄声笑的诗歌看成是对此前诗歌的一种突破和发展呢?难道就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扛码头的普通劳动者就不能入流?我们不妨翻开《诗经》看看,其中很多诗作无论就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很随意的,我不相信它们的原创作者都有多么高贵的出身?正是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普通歌谣,以其纯朴明快的风格为当时的采诗官所青睐,才得以流传千古。总之,我读了这篇帖子后,对于这位出自于我们湖北的工人诗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他的成长历程和诗歌成就都非常景仰。至于他的晚境,我倒不看的那么凄凉,这多少有些文人的渲染。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结局并不算太坏。从来诗人多寂寞,黄声笑以其大量的诗作能够流传于世,其它就算不了什么了。

于 2008-8-28 12:14:39 发表评论: Re: 忆念工人诗人黄声笑/ 李华章

 

火清所写的幼年成长的文字可以说篇篇都是佳作。到了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就爱看这种文章。我每每碰到外校的朋友,谈到三中的校风传统时,总是说:三中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学校,这与三中学生当年普遍的生存状态很有关连。火清这些记录早年生活的文字,就象一幅几十年前汉阳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风俗画一样,非常真实。说实在的,我在进三中之前还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艰辛。那时,我们很多同学家中都是靠砍莲子、打瓜子、削筷子、扎拖把来补贴生活的,否则,就很难维持。正是这种早年生活的艰辛,锻炼了人的意志,培育了人的生存能力,以及那种重友情,重然诺和不亢不卑的处世态度。现在跟年轻人说这些他们是不愿意听了的,但在我们这些老家伙当中,还是能够唤起许多亲切的回忆的。谢谢火清!

于 2008-8-29 13:10:48 发表评论: Re: 爬坡入池神仙汤/陶火清

 

天曷伤汝,衅起北斗星
艾然生色,名存新华工
冯妇再作(横批)
-------------------谢保安敬挽

冯天艾同志不幸逝世 [2008-9-9 9:12:06]

 

很高兴看到老杜对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诚如老杜文中所说,早在几十年前,我们就对毛泽东文革中的举措产生了深深地怀疑。正是这种怀疑,伴随我们度过了整个躁动不安的青年时代。作为当年卷入文革漩涡的一代造反派红卫兵来说,也是从那一时刻开始,告别了官方定义的文革,并对文革赖以发生的那套思想体系和制度架构投以审视的眼光。其实,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也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几个老同学中间,湖南的杨曦光和广东的李一哲,是当时民间发育思潮的体现,他们的总体趋向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所以,对他们那种敢于挑战现成制度的智慧和勇气,我们那时都是抱以深深地同情的。要说“非毛”之滥觞,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为此,我们在后来的审查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有的这些怀疑情绪,应该说都是与毛泽东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如此,毛泽东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一个不能够轻易拂去的形象。我曾经在海上的跟帖中写过:“我对毛泽东交织着非常复杂的感情,评价毛泽东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件困难棘手的事情,我至今仍然没有做好去评价他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记得我在毛泽东去世的那段日子里心情非常沉痛,为他老人家流了不少真诚的眼泪。以后,在我身陷囹圄的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对他也不乏抱怨。但一想到他的一生都是在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寻找出路,我对他仍是心存敬意的。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中国的社会改革,但所依靠的思想武器却是泊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加上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尤其是从资治通鉴中借鉴最多。所以,他与世界主流文明已经相当隔膜了。他所推行的治国方略还没能超出中国传统的帝王权术,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这使得他治下的中国人民在一场持久的社会试验中不仅饱受折腾之苦,而且造成中国与外部世界长期隔绝,渐行渐远。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最终变成了一个孤岛,任由他,和他的那个D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这也是他个人的历史悲剧。但对于更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劫数。所以,在他去世这么多年后仍然,为他争论不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已经被完全撕裂,贫富不均已严重地造成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依靠工农基本群众的的理论,在那些日渐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中,又开始有了市场。毛泽东这面旗帜在新的时期又成了凝聚底层社会力量的一个图腾。他能否重新走向神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但这已经不是我们这代人的事情了。

回顾历史是为了看清未来——M逝世32周年简谈我与望江王先生的分歧/杜良怀 [2008-9-10 14:27:02]

 

以下是引用 也是下岗的人于 2008-9-22 21:18:26 的发言:

下岗的确给国企的一部分职工带来了阵痛,但这疼痛不是改革带来的,而是M时代的计划经济造成的恶果。下岗,这个现象也有一段时日了吧?如果还以“下岗者”做马甲,除了说明愚昧、懒惰、无能,还能证明光荣吗?

我不能赞成你的这段话。特别是不能理解是:你为什么把下岗一事说的那么轻松?也许你也有过下岗的经历,但由于种种因缘,你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但这种奇迹并不是能够发生在所有下岗人员之中的。远的不说,就我们三中在宜昌的同学来说,很多人都因为在企业转制的过程中被迫下岗,顿时陷入绝境,其中许许多多同学正处在盛年,且就个人能力来说并不在任何人下。你还记得海纳百川创办初期,那个在《家......温暖的港湾"》一文后的讨论吗?那是一次多么令人感动的网上交流,多少同学为了这位下岗的同学、这位父亲,动了真情!而你今天却说出了这种冷漠无情的话,真令人寒心。下面我把当时我所写的一段跟帖中的话抄录如下,以表明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其实促成这次宜昌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个在"家......温暖的港湾"一文后留言而未留名的学友,看了那段留言后我非常震动,我的感觉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他显得既无奈又自卑,整个人生信心都快被摧垮了,我们去宜昌很想会一会这位学友,与他谈谈心也许会使他宽慰一些,我能感受到即便在当今这样一个文明社会中,一个人如果长期与外界隔绝而得不到一点来自社会的关怀,对他来说那确实是过于残酷了。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而改革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经济发生的结构性转换,社会因此也要产生一批结构性失业者,这批失业者由于先天的原因在年龄和专业技能上已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这种失业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性的,而我的兄弟们正是这样的一批失业者,他们不仅没有分享到改革带来的成果,而是沦为了社会的边缘群体。更有甚者的是由于贫困的遗传特性,新的贫困将与生俱来地伴随他们的后代。这恐怕才是那位学友发出撕心裂肺感叹的原因所在。
我们在宜昌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这位学友,但却找到了与这位学友情况相似的更多学友。面对宜昌的这些学友,我们没有资格发出鲁迅先生见到闰土那样高贵的世纪感叹。但我的确能够理解宜昌的同学他们为什么生活得那样沉闷,他们之间缺乏联糸,即便是曾经有过的友谊也正在随风飘散,变得漫漶起来。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需要独自去面对一些更为紧迫的问题。与贫困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令人尬尴的锁事,往往使人性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不能延续下来,这是非常无奈,也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静静的小山村/望江楼主 [2008-9-23 20:14:41]

 

去北京几天,今晨才回来。回来后,来海上补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乾的主帖在我去京之前已经拜读,深有同感。只是当时已在整理行装没来得及跟帖。海上如此热闹,说明这里的人气很旺,并不因为缺少哪几个人而显的寥落,这更坚定了我对海纳百川开办初期所立下的那些共识之信心。我希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海纳百川都要坚持开放、宽容、自律的方针,要让人说话,只要这些言论是国家法律所允许的,而且不违背那些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就不要去人为的设置禁区、禁条,理应让所有那些曾经或正在困惑我们的话题都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表达。李乾和望江楼主在对待一些问题上显然是存在分歧的,但我觉得他们在讨论这些分歧时既能做到开诚布公,又能把握基本尺度,使得这种讨论不至于跌落到那类无聊的口水战之中去,这对于所有关心这个话题的人来说,都可从中受到启发,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另外,有些朋友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可能是出于种种顾忌,不愿意留下真实名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我希望这些朋友在使用匿名时,还是要守住一条底线,那就是:要保持对与自己意见不同者的起码尊重,辱骂和损人的那些机巧最好收起来,因为你这样做不仅显得自己猥琐无能,心理阴暗,而且毒化了整个海上的话语环境,是非常令人不齿的行为!我说这些,也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已经有很多朋友在与我个别交流时表达了这种忧虑,他们都希望在提升海纳百川自身品位的同时,也能使他的话语环境越来越好,这是需要每一个参与者都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对望江楼主跟帖的复帖/李乾 [2008-9-23 16:34:47]

 

虽是调侃之作,但能如此娓娓道来,且丝丝入扣,于皮里阳秋之中显出理解与友情的份量,此种才情真是令人叹而观止。知我者,安德也!

青山这个帖子写的太郑重了!这完全不是你的风格。我们都到这个年纪了,还去谈什么改变命运之类的话,不觉矫情吗?按照毛泽东的那个太阳之说,我们已是下午五六点钟的太阳了,世界已经不属于我们了。网上神侃无非是找乐子也,顺便向海友们报告一下这次北京之行的大致情况而已。但安德写的关于我对毛的那段话,“深合吾意”,比我自己表达的还要好!这种理解真令人欣慰。

阿谢其人(政治篇)/大老莫 [2008-9-24 10:39:13]

 

家良提到的这段往事我还真是第一次听闻。其实,运动初期能够被工作组重用,是人人都期盼的事情。那时谁不想积极靠拢组织啊!我在1966年工作组刚刚进校时,也是由工作组交派我在批斗王活飞老师的大会上发言,那时只觉得是党组织交给的政治任务,看的非常神圣、非常庄严。其实我在此前根本就不认识她,她也没有教过我。我跑上台去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反正是做出一份义愤填膺的样子,满嘴胡说八道。至今想起来都感到脸红,对不住老师。以后如果有机会,碰到王活飞老师我一定要向她当面道歉!了却一桩心思。那个时代正常人都被弄得疯狂了,都被那个阶级斗争的理论搞的神魂颠倒,搞的人不象人鬼不象鬼。肖伯宴后来是参加了新派,与中学红联的人往来过从甚密。我与他一直都有往来,去年他还来我家坐过。他现已退休,独生一人在过,什么都不关心了,潜心研究易经和中国画,特别是对黄宾虹的绘画颇有心得。什么时候我把他约来一起坐坐。

一个工作组“队员”的直白/家良 [2008-9-24 11:50:58]

 

这几天我已经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杜文,之所以迟迟没有跟帖,是因为一些琐碎之事缠身,心有旁骛,情绪低落,就象突然得了忧郁症一般,思维始终无法进入状态,而我又不愿意在仓促中敷衍了事,写一些大而不当的空话。这样不仅亵渎了老杜的这篇文字,也对不住几十年来给了我们无数关爱的诸位汉阳的母亲们。但事也凑巧,正当海上热议老杜这篇文章之时,钱妈妈的儿子——蔡俊从美国旧金山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是他在美国书市上看到高伐林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和杜良怀的名字。我因为耳背,也没有听清他还说了些什么,又考虑到这是国际长途,就把电话挂断了。蔡俊这次是作为中国企业家去美国进行商务考察的,行前,我们还在一起吃过一次饭,他现在已经对除商务以外的其它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了。正如老杜文中所说的,“他属于相当看重实际的类型,从无不着边际的空想”,我想,他对于那些遥远的往事,以及眼下的网络风云都同样疏远了。那次吃饭时,他说了,“随便你们怎么写,反正我是不会去看的”。蔡石头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创立了一个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资产规模的私营企业,这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而钱妈妈的得意之作则是用一生的心血含辛茹苦的养育了这个成功的企业家——蔡石头。老杜文中可谓道尽了其中的艰辛。作为母亲和儿子来说同样都是成功的,其中,所透出的那种执着和坚守的毅力,真的是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三、四十年前,蔡俊家所居住的那栋“八角楼”的产权并不属于蔡俊家,而是属于蔡俊的生父母。严格上来说,蔡俊一家都是借居在伯娘家。为此,钱妈妈没有少看伯娘的脸色,蔡石头也夹在生母和养母之间左右为难。贫困所带来的生存窘境始终是悬在这母子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蔡家变卖老屋,其实也是伯娘变相赶钱妈妈走人,那段日子对于钱妈妈和石头来说都是相当艰难的。后来,在龟山山头搞违章建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参加了石头家那段艰苦创业的过程,深知他们母子的不易。我觉得石头后来能够在商海里成功创业,也是与这种自幼的家境逼迫,所锻炼出来的创业意识和意志是分不开的。记得我们那时把石头戏称为巴尔扎克笔下的伏脱冷,把石头南岸嘴的家称为福盖公寓,就隐含了对他性格品质中那种冷静和坚忍不拔的潜质的肯定,以及对他们家境的某种关照。而正是在这种家境中,钱妈妈总是一如既往的给予我们这些儿子们慷慨的母爱,直到如今都没有丝毫的改变。特别令我感动的是,2000年末,石头以八十万巨资委托我帮他炒股,其实,他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我走出困境,他给了我许多特别优惠的条件。可事与愿违,时逢从2001年中期开始,中国股市经历了漫长的熊市,八十万本金最后只剩下三十几万。我好几年都无颜去见蔡家母子,有段时间,我真恨不得要去跳楼。直到2004年春节,钱妈妈托安德带信给我,说是我把她老人家给忘记了,也不去看她了。我知道这是钱妈妈怕我想不开,在给我搭梯子下台。当我见到她老人家时,一声“老娘”喊的钱妈妈老泪纵横。老人家一百个埋怨我几年都不去看她,却一句都没有提到我把他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亏了几十万。后来还是我自己说,“老娘,我对不住石头,我把他……”钱妈妈见我提起这件事,连忙止住我的话说:“伢,快莫说了,不就是那几个臭钱,老子也不靠它养命,石头也不指望那几个钱发财。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千万莫为这件事伤了和气”。并一再对我说,“这些儿子中,我就是不放心你,今天看到你我好高兴!”钱妈妈还问了我许多具体的生活情况,问我的儿子的工作情况,还生怕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想不开,反复用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来开导我。这些温暖的话语,出自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劳动妇女,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个几十年来视我们这些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儿子们如己出的老妈妈之口,此情此景真是令人终身难忘!这种理解,这种恩情,我今生今世都是还不清的!我本不想在公众场合来谈论这件事的,但既然老杜开了这个头,老莫又续上了那么好的补记,那么,这也许是集中谈论这个话题的最好时机,借用老杜的话来说,“不把这些记忆变成文字,翻滚在我心头的波涛就无法平息”。中国人总是喜欢在人生后再去送上一些纪念的话语,而我们这些让钱妈妈几十年来娇宠惯了儿子们,在她老人家面前从来就是口无遮拦的,我们说的话不管她听得懂,听不懂,她总是爱听的。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说的这些话,她同样也是爱听的。

钱妈妈——献给当年汉阳的母亲们/杜良怀 [2008-10-10 0:18:34]

 

关于海南知青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秋丽曾经写过一篇心《西流怀旧》,那是对海南知青生活,特别是对那种有形的物质生活的一段很好的回忆文字,。这篇《有一段情感与你同在》则更侧重于从内心情感世界来揭示当年知青生活的本质,以及作为知青所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我们都曾经历了知青岁月,如果去掉时代的喧嚣声,冷静地想一想,那并不是我们自觉地选择。知青生活只不过是我们被放逐的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在那里我们邂逅了各种各样的人,从而,留下了许多或辛辣或温馨的记忆。今天,当我们打开这扇尘封多年的记忆之窗时,真是五味杂陈,唏嘘不已。我同意下面那位朋友的看法,“我不觉得秋丽错过了什么”,设若秋丽真的不顾一切的和那位爱下去,难道就会幸福吗?爱情和友情毕竟是两码事,爱情是需要激情的,需要全部身心的投入,而不仅仅是感恩。在秋丽当年的情感天平上,他还缺乏足够的重量,这是非常明显的。回忆过去是为了纪念曾经走过的路。但我不希望秋丽过于沉湎于往事,我希望她有一个阳光幸福的晚年。

有一段情感与你同在/秋丽 [2008-10-13 14:55:59]

 

浓郁的乡土气息,纯真的人世之情,好让人感动。请北川君不吝文笔,多写点这类文章,以娱海友。拜托了!

红 藕/江北川 [2008-10-20 9:01:58]

 

李乾的这个帖子引起了我多天来的思考,却不敢轻易下笔来参加议论。因为我已经是多年游离于社会主流生活的圈子之外了,没有参与何来经验?象老杜和退休阿婆,还有秋丽,都是作为当代社会的精英成员,亲历了这些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见证了我国经济领域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所以他们对这个话题才是真正具有发言权的。当然,处于他们目前的状况,有些话他们也是不便去说的,而作为草根阶层的我来说,就没有这层顾虑了。关于拉动内需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说了好多年,不管是在专家学者中,还是在大众网络上,几乎都快说滥了,但并没有看到当局采取什么实质性的措施来加以推动,或者说是加以扭转。我们看到的只是中国的GDP奇迹在年复一年的刷新,国家的外汇储备在年复一年的创纪录增长。但这些值得炫耀的成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农村人口的纯收入年均增长仅6.2%;而唯有国家的财政税收以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在增长,年均16%。去年国家财政的增长速度居然达到了创纪录的31%。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国富民穷。这意味着中国老百姓没有从改革开放之中获得实质性的好处。让我们再看一下,政府拿到这些钱以后是怎么花的。去年的财政税收是5.1万亿,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总共是6000亿元,等于是国家总开支的15%,等于GDP的2.4%,分到中国人的头上,每个人得到的开支仅461块钱,相当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而美国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福利上的开支是1.5万亿美元,占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分到美国人身上平均每人是5000美元,这是美国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从这个比较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个口口声声以“为民所想”来标榜的集团这些年来到底在干了些什么?到底是在造福于老百姓,还是另有所图?联想到自1998年开始,那个以假直爽来哗众取宠的总理搞所谓的拉动内需以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是什么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是公务员、是备受这个体制青睐的知识阶层、加上占据国家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职工从中也分得一瓢之饮。我象这样说并非主张上述部门成员不应该提高福利,改善生活。而是说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岂止是不够?这里我不得不说一说自199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大量人员被迫下岗的悲惨遭遇,在所谓的“抓大放小”的所谓“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仅1998年当年我国的国有企业就丧失了2000万个工作岗位;1999年丧失了500万个岗位,以后的几年中每年都是数百万到到几十万个岗位。更有甚者的是许多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通过所谓的MBO即管理层收购,把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国有资产瓜分殆尽。前几天有个原武锅的老工人师傅到我家闲坐,谈起国有企业职工被迫下岗的悲惨遭遇时说到:新中国的建设是靠几代人的血汗铸成的,没有我们这些人的努力,没有千千万万个孟泰一根铁丝,一颗螺丝钉的积累,能有今天吗?为什么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国家说变就变,而且变的比资本主义国家还快?我听了后无以言对,我们沉默了许久。话也许扯远了,但我想说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积聚了这么巨大的财富,如果想要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手,通过转移支付或二次分配的方式,是完全可以为民生做出更多的贡献的。可是,我们这些年做的并不好。要拉动内需,国家就不要与民争利,政府部门就不应形成自己特殊的利益网。现在有人还在呼吁用增长税收的办法,让国家在更广大的范围之内通过实现转移支付来拉动内需。但是,如果没有对权力制约的制度架构,我想,这些二次分配和转移支付又会转化为特权利益阶层的权力红包,老百姓始终只是岸上嗷嗷待哺的看客。

关于次贷危机的疑惑 /李乾 [2008-10-22 17:46:27]

 

覃兄的文笔是自不用说的,也无需我再去溢美了。我注意到他在此文前所引用的《共产党宣言》中的那段最为经典的话:“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引文可以看作覃兄这篇文章的意蕴所在。不仅是在这篇文章中,纵观覃兄所有的文字,都充满了对人,特别是对各种不同人物在历史大潮下,命运颠簸浮沉的关注,这一点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也使我每每读他写的文字时都能受到感动。覃兄正是以他这种独特的风格在海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衷心祝愿覃兄文思泉涌,佳作连连。

黄 梅纪 事(六) “百鸡宴”(下) 〔覃兄〕 [2008-11-1 11: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