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节约意识应不仅止于教育 - 郭松民 - 草根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58:17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温克刚,日前在发言时列举了一系列奢侈浪费行为,如城市建设贪大求洋,汽车消费追求豪华、排量,商品过度包装……等,他对这些追求豪华的消费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并建议要加强教育,把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容列入中小学教科书,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3月7日新华网)


  温克刚委员的发言,可谓切中时弊。但他提出的对策,虽然也是绝对必要的,并且也一定会产生某种积极效果,但这个效果究竟有多大,却是令人怀疑的。原因就在于,在我看来目前人们之所以会有豪华消费行为,并不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节约是一种美德,而是因为这种豪华消费行为,具有满足人们某种心理需要的功能,只要这种“需要”不能被其他替代的方式所满足,奢侈浪费的现象,就不可能被遏止。


  这种“需要”就是“炫耀”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证明,除了少数有心理缺陷的人之外,大部分人是希望有“观众”的:一个人的“观众”越多,他就越有成就感,心理上就越感到满足。


  但是,在人们的温饱等基本需要没有被满足之前,人们“炫耀”的需要是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的,暂时还无暇顾及它,但当温饱问题一旦被解决,“炫耀”的需要立刻就上升为主要的需要了。英国文豪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人的最大不幸是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的第二大不幸,是基本需求这么容易就解决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温饱被解决之后,人就会突然感到空落落的,有点不知所措。怎样填补生活意义的真空,此时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一不留神,人就会陷入对物质的无止境追求而堕落。


  人们所以会无止境地追求物质,就是因为要借助物质来“炫耀”,来获得“观众”。比如我有一款最新型的手机,这为我招来了很多羡慕的目光,但是很快,这种手机就大量上市了,“臭了大街了”,不再具有炫耀的功能了,怎么办?弃置不用,再买一部更新款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南京一个大学生9年换了500部手机(3月6日《现代快报》)如此一来,消费水平就呈螺旋式上升状态,导致浪费也就是必然的了。


  更糟糕的,人的这种本性被商家充分利用并且极大地强化了。商家利用广告的话语霸权日夜不停地明示暗示你要多消费,快消费。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躲不开广告的狂轰滥炸。有统计显示,一个人从婴儿开始一生看过的电视和街头广告超过100万条以上。2003年中国的广告金额是1078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的1%,比国家对全民初等教育的投资还要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很容易就被引入到了豪华消费的歧途中去了,甚至会为此而牺牲自己的安宁、健康和舒适,而且还往往会认为这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教育就不够了,因为相互攀比消费水平,这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囚徒困境”,人一旦陷入其中是很难单凭个人的意志走出来的。出路在于使“炫耀”的方式多元化,即人们不再单靠物质消费水平来获得“观众”,而是要靠精神的完善,知识的丰富,品德的高尚等,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完成这一转型是困难的,因为这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必须完成这一转型,否则我们就不能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而且也遭到被无度索取的大自然的无情地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