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美国“人口爆炸”恐慌争论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2:54
美国人今天将敞开怀抱,热情地引来了第三亿名美国人的诞生。然而,重温美国三十九年前迎来第二亿人之后发生的、有关限制人口过多发展的争论,对当今美国以至世界都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在一九六七年迎来了第二亿名美国人。一时之间,人口爆炸之说甚嚣尘上。许多著名美国科学家、人口学家和环保学者都厉声疾呼:必须立即采取重大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严限人口成长,以防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暴增,从而引发大饥荒。
一九六八年即美国迎来第二亿人后的次年,许多著名科学家联署刊登了一份广告,将当时急剧增加的美国人口定义为“对和平的威胁”。生态学者哈丁(Garrett Hardin)在《科学》杂志上写道:“(在人类)繁殖上的自由,将最终毁灭一切。”他和其他美国科学家们一起,呼吁美国拒向人口过度发展的国家提供任何援助。
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萧克利(William Shockley)为此建议设立美国人口出生的限额,用绝育方法控制出生人口。其他科学家对美国人口迅速增长引起粮荒的恐惧,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有人建议在公共饮水中加入阻止生育的添加剂。
对当时美国人口争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一九六八年出版的畅销书《人口炸弹》(The Population Bomb)。作者伊利奇(Paul Ehrilich)在书中预测了美国人口达到两亿后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将爆发不可收拾的饥荒和动乱。因为按当时的科学模式计算,美国及世界的粮食增长,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一二十年内,美国及世界将因人口爆炸触发大饥荒,数亿人会因此饿死。
三十多年过去了。美国不仅未采取当年那些科学家的激进建议,反而轻松愉快地迎来了第三亿人口,以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经济繁荣。
这个意外的结果,首先是因为六十年代开始的、美国农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布劳克(Norman Borlaug)主导的“绿色革命”,使粮食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世界人口增长;其次,发达国家中的人口,亦从战后的急剧增长阶段,转入渐缓过程。同时,避孕药物的普及更是极大地减少了意外出生的人口。
回顾美国三十年前对人口控制的争论,使我们看到各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人口政策。回顾美国自己当年对人口暴增的极度恐慌,美国人对他国现在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便也比较心平气和了。
一个国家应否控制自己人口,关乎民生国计。中国学术界近年在重新讨论马寅初“人口论”时,出现了一些过去几十年不敢想像会发生的争论。如一般认为当年称错批马寅初,使中国为此多出生了三亿人。但有人口学家指出,如今这多出生的三亿人,都在二十六到四十六岁之间,是中国当前的主要劳动力。试想如果今天中国缺了这三亿劳动力,还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吗?
此论或许还有可议论之处,但可喜的是现在中国也可以就应否控制、如何控制人口增长进行辩论了。人类学家维基(J.C. Willke)指出,一个国家处在发展中还是走向衰亡,取决于三个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和移民率。此虽言之过激,但形象地点出人口发展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美国今天迎来了第三亿人口的出生。相对三十九年前,美国人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的互动有了极不相同的看法。当前整个美国,对这第三亿人明显是赞许远多于担忧,欢迎胜过排斥。美国人口研究学会(PRI)主席莫沙(Steven Mosher)认为,因人口老化,美国社安系统已难以支撑。所以美国百分之零点九的人口出生率实在是太低了。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美国的人口密度远低于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但现在的美国人平均每人占用的空间、消耗的能源,以及遗下的垃圾等等,都数倍甚至数十倍多于过去的美国人,亦远比现在世界上几乎任何国家的人都要多。这就是说,美国人口增长的负面因素已经远远大于过去。人口增长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未必将永远保持利多于弊的局面。这是我们在拥抱第三亿名美国人时,应该十分警惕的。
*****************************************************************************
北京于小星信息咨询部提供以下签约服务:
受托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参谋、磋商、评议、会诊或顾问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大型会议文档及档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级评价;受托为外地客户在北京筹办大型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和相关推广工作。受托在北京代办各项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14-7-001    邮政编码/PC:100026   电话/Tel:13801068992                电子信箱/E-mail:bjyuxxzxb@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