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与楹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8:24

郑板桥与楹联

《郑板桥楹联》

 200391    

   (一)

   山随画活

   云为诗留

  [注:板桥曾书宫灯片,句为“云驰月晕,舟行岸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三)

   为善无不报

   读书当及时  

   (四)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五)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六)

   草因地暖春光翠

   燕为花忙暮不归  

   (七)

   阶下青葱留玉节

   夜来风雨作秋声  

  [意为秋天万木凋零,但院中石阶前所植之竹,琳琅碧翠如玉,夜里秋风秋雨袭来,竹叶嘎然作响,欲与寒霜秋雨博击,以示强盛之生命力]  

   (八)

   读书从凿而入

   作文以生辣为先  

  [注:郑板桥在《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中写道“四书之工者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羽,终身谈不尽,终身受用不尽。”此可作板桥上联自解。而板桥作文,历来主张“直摅血性为文章”,反对空谈“神韵”,应“以沉着痛快为最”。其认为“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自写性情,不拘一格”。此可作为下联句解。]  

   (九)

   雷纹古鼎八九个

   日铸新茶三两瓯  

  [注:雷纹古鼎,乃指商周时的青铜器,其上铭铸的花纹呈卷曲盘旋状。“八九”乃虚指,与下联之三两对仗。中国对于饮茶是极为讲究的,唐之陆羽著《茶经》而被尊之为茶圣,而茶亦有“茶道”,此处用“铸”形容饮茶,亦是讲究。]  

   (十)

   多读古书开眼界

   少管闲事养精神  

  [注:郑板桥牌曾写过“醉后高歌,狂来痛哭,我辈多是有情夫”,而他久绊官场,人事纷杂,无力纠缠,就常发牢骚了。此联可谓这种心情的发泄和玩世不恭的体现]  

   (十一)

   有子才如不羁马

   知君身是后凋松  

  [注:此联为板桥贺高君谋老先生及其子高翊清所书,应为取得科举功名之贺]  

   (十二)

   秋从夏雨声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寻  

   (十三)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注:此联乃其与友人论文时所写,可以说是郑板桥艺术创作指导思想的注脚]  

   (十四)

   墨竹一枝宣德纸

   香茗半瓯成化窑  

  [注:①宣德,明代宣宗年号(1426-1435年),据说用宣德年间所生产的纸来画墨竹,形神皆具,效果最好。②成化,明代宪宗年号(1465-1487年),成化年间烧制的器皿,亦为工艺精湛之极品,后因其烧制之法失传而愈加珍贵。]  

   (十五)

   慧里聪明长奋进

   静中滋味自甜腴  

   (十六)

   一面楼台三面树

   二分池沼八分田  

   (十七)

   切齿漫嫌前半本

   平情只在局终头

  [注:此联为城隍庙戏台书,上联指剧情吸引人,观众情绪高昂,悲愤的咬牙切齿,深深地沉浸于剧情中,而故事往往于打住,则观众越发着急等着下半场的开始。而我国传统戏剧,一般以大团圆结局,既是作者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也使观众得到完美的满足。]  

   (十八)

   仪凤箫韶,遥想当年节奏

   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  

  [注:①仪凤,唐高宗年号,此指唐代音乐;②箫韶,即大磬,《书·益稷》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指远古之乐。③文衣康乐:古代舞台名,《史记·孔世世家》载“于是选齐国中女儿好音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此指以美容姣貌歌舞。④淫哇,指放荡不正派。]  

   (十九)

   世道不同,话到嘴边留半句

   人心难测,事当行处再三思  

  [注:此联与前面所摘“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及为大家所熟知的“难得糊涂”匾,皆为郑板桥对于丑恶现象十分憎恨却无力抗争转而消极防御的体现。同时,其笔所涉,谈笑戏谑,情真意切,体现他“怪”的一面。]  

   (二十)

   课子小书斋,聊可借观鱼鸟

   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构湖山  

  [注:课子小书斋,指教孩童读书的书斋]

   (二十一)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音,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亦多。  

[注:此联撰于其六十之年,也是其在潍县的第七个年头。郑板桥浪迹天涯几十年,世事看透,不求闻达,唯求怡静,以终天年。①常如作客,何问康宁:指人生匆匆,犹如过客,谈不上苛求身体健康,生活平静安宁。②兴要阔,皮要顽:指生活不要过于紧张,要活得潇洒。③五官灵动胜千官:指身体的健康比任何事情都要好。“千官”泛指多。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瘦西湖北端徐园是纪念辛亥革命党军长徐宝山得名。与徐园隔山相对的是小金山,实为湖中一小岛,岛上东端置有"月观",西头设有"吹台",十分别致。月观坐西朝东,是待月佳处,室内挂着画家郑板桥此楹联。

 

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焦山自然庵风光秀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为之题此联。

郑板桥:

  二三星斗胸前落;

  万花飞舞圣人书。

 

 

《郑板桥对联趣话》

20031219

郑板桥上任

    郑板桥到山东潍县上任那天,潍县城内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迎接新任县官的到来。可是郑板桥来到衙门前没有进门,却吩咐手下人在墙上凿洞。一会儿工夫,墙上凿了十个铜盆大的洞,从外面一直能看到里面。

    这时,有个人低声问道:“大人,好好的墙壁,为什么凿这么多窟窿?”郑板桥笑道:“我听说从前一些官吏,敲诈勒索百姓,弄得百姓叫苦连天,我要把留在衙门里的那种腐败官气放掉,所以要凿些窟窿,透一透气!”

    凿好窟窿之后,他立即叫人在衙门口贴一张醒目的告示:‘本官日夜受理状子。”接着郑板桥又亲自写了一副对联:

黑漆衙门八字开,

有钱没理莫进来。

于是,喊冤的、告状的百姓络绎不绝,他一直忙到大天亮。由于郑板桥判案公正,百姓称他青天大老爷。

自画像

    郑板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堪称三绝。一天郑板桥的一位好友笑着对他说:“您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为自己写一副联语吧。”郑板桥并不以为是玩笑,立即认真地写起来: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雪梅无两百枝。

    这副联语,确是郑板桥的自我写照。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总愿意虚心求教于别人;而对封建官场的歪风邪气却决不随波逐流。因此,他虽做官,却处处关心民众,不逢迎拍马,终于被罢了官。这副联语出自他自己的手笔,维妙维肖地活画出郑板桥虚心好学、刚直不阿的高风亮节来。

入木三分

    有一次,郑板桥把自己写的一些诗作送给朋友看,并附了一首诗,诗中写道:“我诗无部曲,弥漫列卒伍;顽石乱木根,凭君施巨斧。”他要求他的朋友用巨斧来砍削他诗中的顽石乱木。

    郑板桥特别珍视别人的批评意见,他曾写过一副对联:

隔靴搔痒赞何益,

入木三分骂亦精。

    他认为那种隔靴搔痒式的庸俗捧场没有益处,而实事求是,中肯直率的批评却很可贵。鲁迅对这副对联极为赞赏,曾特地手书此联赠日本汉学家增田涉。

湖光月色图

    一个秋日,郑板桥租了一叶扁舟,到兴化北乡去。船行到中堡湖时,已经是晚霞纷飞,夕阳西下的时候了,船家在船后摇橹,小船悠悠地荡行着,板桥端坐船头,观赏着湖光山色。举目湖心,艘艘渔船上升起了袅袅轻烟;侧耳湖滩,只只菱舟上传来了阵阵渔歌。天渐渐地黑了。板桥正待回舱时,忽觉眼前一亮,但见半轮上弦月从湖面跃了出来,皎洁的月光映着那微波细浪,像满湖的碎银在闪光,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呵!板桥脱口吟出一句:“半湾活水千江月。”上联吟罢,板桥正在沉思下联时,天色陡然变了。不知从何处刮来了一阵狂风,平静的湖面顿时翻腾起来,小船被打翻,人被抛在水中。正在危急之时,附近几只回家的小船赶忙拢来。渔民们从水中救起了板桥和船家,并热情地请他们到庄上换衣服、用晚饭。席间,渔民们告诉板桥:这里湖中出鱼虾菱藕,岸上产稻麦果蔬,湖中产一种大蚌,里面还经常采到绿豆大的珍珠呢!

    听着听着,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是呵,这里一滴水、一粒砂,哪样不是宝呢?真是“一粒沉砂万斛珠”呵!

    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板桥欣然提笔,一挥而就:

半湾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砂万斛珠。

    板桥走后,当地渔民请石匠把板桥手迹镌刻在一块石碑上,以资纪念。

板桥自寿联

    郑板桥,早年家贫,一生只做过两任知县,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因帮助农民打赢官司和办理赈济,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他做官前后,都住在扬州卖画。过六十寿诞时,他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俗;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对联,写得轻松愉快,洒落自在,是极为有趣的,传神地表达出郑板桥的风度和胸怀,以及老年的兴趣和性格。

老先生巧对郑板桥

    清朝时,有一位教书先生在一个有钱的人家当教师。春天双方商定一年酬金八吊。可是,到了年终,主人不仅一文钱不给,还把老先生辞退了。老先生便到县衙门告状,县令郑板桥听了老先生的申诉之后说:“恐怕你才疏学浅,误人子弟,不然,人家怎么会不给你酬金呢?我今天要当场考考你,看看你的学问如何?”老先生急忙申辩,并表示愿意当场应试。郑板桥随手指着大堂上挂着的灯笼说:“就以灯笼为题,我出一上联,你对下联。”于是郑板桥出了一个上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老先生听了,沉思片刻,便脱口而出: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听了,很欣赏老先生的才华,当即下令把被告传来,结了此案,并把老先生留在自己身边当差。

 

 

郑板桥妙解对联

满其伟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大文豪郑板桥路过乡间,见一家门前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马上回家,扛了一袋粮食和衣物,送到那户人家去。屋里人正是缺吃少穿,有了郑板桥的帮助,正好解決了燃眉之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并不相识,看了春联后为什

么知道他们需要帮助呢?原来,这副对联的上联缺了「一」,下联缺了「十」,而普通話的「一」音同「衣」,「十」音同「食」,因此郑板桥便知道这家人缺衣少食。

 

郑板桥巧题对联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担任潍县县令期间,因为在荒年开仓救济难民,触怒了知府,被上告朝廷,撤销了职务。

郑板桥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罢官后回到了老家江苏兴化。

一天,他穿了一身旧长袍,独自一人去茶馆品茶。一提起郑板桥的名字,兴化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因为离家多年,认识他的人并不很多。茶馆店的老板见他这副模样,还以为来了个穷教书先生,就漫不经心地招呼一声:

“坐!”

然后转过身,大喊:“茶!”

郑板桥随便找个位子坐下,闷闷喝了一杯茶就扫兴而归了。

回到家,正好有朋友来拜访。闲聊中谈起了这件事,感慨地说:“离开故乡这些年,没想到人情冷暖变得如此淡泊。”

友人把他周身打量一番,立刻明白了其中原因,便笑着说:“明天不妨穿戴整齐,再去一次。”

第二天一早,郑板桥换了一身衣服,背着双手,踱着方步,昂首走进茶馆。老板见了,微微欠了下身子,手臂一扬,轻声说:

“请坐!”

随后转过身喊一声:“泡茶!”

郑板桥见老板的态度比昨天好,暗暗好笑,喝了一会茶,便走回家去。半路上正巧碰到昨天那位朋友,就谈起两天的不同遭遇。大笑过后,朋友对他说:

“我陪你再去一次,看看如何?”

郑板桥觉得有趣,就转身一同向茶馆走去。到了茶馆门前,朋友装作十分恭敬的样子说:

“郑大人请!”

这位朋友是本县的一位很有身分的人,茶馆老板见他喊郑大人,莫非来客就是郑板桥!马上奴颜婢膝地迎上前来,低声下气地说:

“请上坐!”

将二人引进雅座,然后回头吩咐:“泡好茶!”

那位朋友是这家茶馆的常客。老板找个机会,悄悄问他:“那位是不是郑板桥郑大人?”

回答说:“正是!”

老板兴奋不已,很快呈上纸笔,请郑板桥留下墨宝。郑板桥不加思索,大笔一挥,给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请坐    请上坐

    泡茶    泡好茶

老板虽然尴尬,但这毕竟是郑板桥的亲笔题字,十分珍贵,就高挂在堂上。

这时惊动了隔壁妓院的老鸨,她也赶进来跪在郑板桥面前,死乞白赖地恳求郑板桥给写个院名。郑板桥被缠不过,随手提笔写了三个大字:

因受堂

回去的路上,友人请教“因受堂”三字的含义。郑板桥说:“因受者,恩爱皆无心也!”

二人大笑不止。

郑板桥的绝妙挽联 

作者:     转贴自:     点击数:633     

                                                                

              青年时期的郑板桥文思敏捷,别人来求对联都是随说随写,立马而成,且分文不取,所以名气越来越大。 有一天,兴化城里东寺的一个和尚死了,和尚的亲戚想请人写挽联送去。这个和尚生前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可谈的,请了几个人,都难以下笔。后来有人介绍来请郑板桥。 那人进门后,对板桥说:“烦大郎写副挽联。”板桥接过白纸,平铺在大桌上,磨好墨,提笔问道:“写什么内容?”

    那人答道:“东寺里死个和尚,我和他有点亲……”还未说完,只见板桥已写了上联:“东寺死个和尚”六个大字。那人着急地说:“大郎,这是我说的话,怎么能写上挽联?”

    板桥笑呵呵地说:“你这句话就是很好的上联。别着急,下联我已经想好了。”

    说着,刷刷写了六个大字:  “西天添一如来”那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夸道:“好!好!好!”

 

 

郑板桥茶联的审美韵味

1郑板桥所撰茶联之多,之妙,以及在审美韵味方面之富有个性特色,恐怕在历代墨客骚人之中,也称得上是独领风骚呢。

  他的咏茶美联,尽是即景即兴之作,特别讲究写真。这正跟他的诗、书、画之创作风格一样,奉行所谓“三真”精神。三真者,即“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是也。所以他创作的茶联,一律重在表现自然,并在表现自然中表现自我情愫,即表现他的独特文化性格和独特艺术风格,从而鲜明地昭示出了他的咏茶之作上的独特的审美韵味。

  这里且择其在民间历久流传而不衰的几则,略述于下——

2青年时代的郑板桥,苦于家境日困,不得不走出兴化古镇家中,来到离镇十许里的竹泓港村,当上村塾的教书先生。仅仅教几个小小蒙童的塾馆,其学薪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只得终年做了半饥半饱的“清闲客”,无枷无锁的“自在囚”。眼看一日三餐,吃的是大麦磨成的子,喝的是苦涩兮兮的粗茶。于是他就在啜咽苦茶之余,哼成了一首茶联,并即一挥而就,索性将其贴在竹泓港塾馆的大门上:

白茶青盐子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子饭”,亦雅亦俗,典出不凡,恰好写出了他这位塾馆主人的清贫生活之真况。而且在谴词用字上更无藻饰和雕琢,读之顿觉此联正如清茗一般淡泊自甘,隽味餍人呢。

  3郑板桥父丧之后,只因累累债务缠身,便不得不一度离乡背井,栖身于镇江焦山,一面躲债,一面读书。昔日这里有十几家庵寺,其中别峰庵住持本是兴化籍的和尚,正是得之于他的慷慨之助,郑板桥才能暂在僧舍落脚住下。此后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也就是他四十三岁那年,则又再次来到别峰庵,潜心攻读诗书,以应科举考试。

  这个别峰庵坐落在后别峰,亦即双峰之阴的别岭上。此处幽篁森森,石笋参差,山雾杳缭,涛声不息。郑板侨独居在这所俨如绝世的别岭僧房里,读书与作画之余,则不时汲来中泠泉之水,烹煎新茶,独自品呷那啜苦咽甘之味。偶或在晨昏茗憩之时,抬望眼,但见远远近近的江景山景,更是分外迷眼:俯瞰浩瀚大江,波澜接长天;远眺吴楚诸山,玲珑若画屏。由是他便在这里先后撰成两首咏茶佳联,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审美情怀。——

  一首是给焦山自然庵作联并书的,云: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吴山当画屏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清水烹茶

  4乾隆十九年,则是郑板桥的厄运之年。他在历过十二年的宦海生涯之后,只落得个罢官而归的结局,不由胸间塞满抑郁而忿懑之气。

  无可奈何,只得借助于游历江南山水,聊以释怀耳。于是不待春寒消逝,即开始浙江之行。沿途由杭州,而钱江,而萧山,最后抵达绍兴。他要在这里作一次寻“根”之游。只缘板桥故里,传说是坐落在禹王的马蹄印上的。而相传大禹死后,就葬在会稽山下。此次绍兴之游,郑板桥自然首先即去晋谒禹王陵。但见会稽山下,有禹池,有碑亭,有窆石,有古鼎,凡此般般胜迹,无不引得他肃然起敬,顶礼膜拜而不已。

  郑板桥更其熟知的是,绍兴自古以来,就是出产日铸茶的胜地。这次亲见城里城外,茶馆林立,比之扬州一带,其嗜茶之风尤盛,确乎茶道大行焉。当郑板桥坐进绍兴茶馆,频频擎瓯啜茗之时,不禁茶思飘逸,便即咏成了一副茶联:

雷文古鼎八九个

日铸新茶两三瓯

  5郑板侨的茶联之中,有咏佛茶的,也有咏道茶的。早在雍正二年,亦即他三十二岁的那年,曾作冲破千山万水阻隔的青城山之游。

  青城山历来被中国道教尊为第五洞天。其海拨在1600米以上,连峰接岫,千里不绝,素称拥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单八处胜迹。它那“青城天下幽”的独特魅力,则驾乎诸洞天之上。这里非但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而且也是道茶文化的发祥地。青城山道院拥有大片大片的茶园,其所自种、自采、自炒的正宗道茶,素有仙茗之称。若是“汲麻姑泉,烹树头新摘雀舌茶”而啜之,则“色淡碧,香气浓郁,入口若无味;少顷凉生,舌本如啖谏果(橄榄)焉”,真真叫人领略到它那“仙乎仙乎”的味外之味呢。

  郑板侨自号板桥道人。此次他不畏千难万险的跋涉蜀道之苦,特来仰瞻第五洞天,自然要把青城山的诸景一一探访,膜拜。当他来到天师洞和道院茶园一带,眼看周围的殿宇恢宏,石径螺旋,林竹蔽天,仙泉环流,不禁赞叹道:此乃青城山最其幽绝处也!

  一个望外之喜是:这里的道院斋堂非但款待他吃住,而且更奉之以道茶绝品,汲来麻姑泉水烹之。至于煎茶所用的柴火呢,那也是特别讲究的。他看到那些被劈碎的松根之类,只能用来煮饭,烧菜,却不可以用来煎茶。因为煎茶所要的柴火,必须是扫来的竹枝竹叶才行,此即所谓竹助茶香是也。

  就在板桥道人辞别的前夕,道院长老特地恭请他留下墨迹时,他这才濡墨走笔,即兴撰成了咏赞青城山道茶的一副妙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6郑板桥创作的茶联之中,最富于幽默谐谑风格的,莫过于那首流传得家喻户晓的六字联,即——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郑板桥)

抓痒不着赞何益

入木三分骂亦精(郑板桥)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赐以佳名,千秋无让。空山结盟,介节贞朗。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以上三首为郑板桥诗)

郑板桥的一拟人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