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推广(知识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8:27
【活动推荐】一起绘制十次方知识地图

创想来源:小容@善用网络http://swordi.com/2009/12/12/10x10km/



这几天看到小石(邮件列表:http://groups.google.com/group/xiansf)转了他和Ken早些时候关于Edu2.0(教育2.0)的讨论《Edu2.0的对话》。

    小石: 我觉得,首先勾勒这样一个简单、清晰的蓝图可能很必要。所以,我给edu2.0实验室的一个解释是,绘制一张教育海图。

    Ken: 嗯,蓝图,不错

    小石: 让我们大家走出校门,要扬帆远航时,手里都有一份航海图,然后我们就可以自由自在的遨游了。大家只要明白各行各业在忙什么事,这些事又是靠什么知识支撑着,有这样一个框架, 心里就多少会有点数,就像手里有了一份北京地图

    Ken: 很有意思,也很有创意,导航图+指南

    小石: 呵,是的,其实,也就是重新认识门户和搜索的概念。利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尝试回答现在的很多问题,包括职业规划、留学咨询、高考咨询、乡村教育等等

这段对话记录,启发了我的一个想法,赶快把它记录下来,就当是这个月的创想。其实小石所谈的知识地图的概念,我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每个人在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时,要尽快建立适合全新职业角色的知识结构,最好的方法就是绘制知识地图。

其实绘制知识地图的方法也很简单,不要用脑图等软件工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拿出一根铅笔,一张白纸,绘制出一张网状的知识地图,这个网的每个节点,就是一个个知识点,两个知识点如何有关联,就把这两个节点用线连起来。当绘制出这个知识地图之后,对照每个节点,评估一下自己的知识程度,用颜色或者大小来区分,熟悉的知识,就把节点绘制上绿色,或者画的大一些,不熟悉的知识,就把节点绘制成红色,或者画的小一些。

第二步,就是围绕那些红色的知识节点,围绕每个节点,再来展开,整理学习参考资源。这个部分,其实就是小石所说的知识海图了。

不过,我所说的知识地图与小石所说的知识海图有细微的差别。知识海图看起来是专门有一群人来做义务的奉献,为大家造福,像维基百科一样。我说的知识地图则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用可视化图形的方式展现,同时,按照这样的结构来整理学习参考资源,同时分享出来。这种模式,就像是美味书签del.icio.us。人们使用del.icio.us是为了自己使用,同时分享,在利己的同时利他。

单独的基于利他主义的项目不是不可以发展,但是却很难普及到每个人。而利己兼利他的模式,则可以驱动每个人来为自己服务的同时,造福社会。所以,要把这样的构想落实起来,必须设计一个可行的peer to peer的模式,设计一个标准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知识地图整理出来了,并且这些知识地图互相联系起来,那么,整个知识海图就会浮出水面。

这也是十二月创想的大致由来。

十二月创想:十次方知识地图

创想名称:十次方知识地图(The Tenth Power Knowledge Maps)

创想标签:#10×10km (请在twitter上使用这个标签)

创想简介:

这个创想旨在设计一个从知识地图到知识海图的实现路径。上面这个创想的LOGO说明了整个设计的核心,那就是拿数字10来做文章。当我们绘制出知识地图之后,每个知识节点背后的学习参考资源,可以归纳成10×10的一组资源。这组资源包括10个类别,每个类别包括10条资源。

这组资源可以叫做一个“十次方”,它不仅仅是10×10=100的数学意义,而是代表无限的增长可能。

创想传播:

由于这是模式,因此任何个人、团体都可以来实践这一模式。根据参与人员的规模,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传播方式。

如果是一个人,自己绘制知识地图,自己撰写“十次方”,那么可以在个人blog的page那里建立一个资源页面,把你最熟悉的领域的资源,整理成 10X10的清单。然后,你再写一个post,宣告你参与了“十次方知识地图”活动,把上面的这个logo放到你的post里,并向你的blog读者介绍这个“十次方知识地图”活动的背景,链接回来到我这个post。如果你是使用wordpress的用户,你应该知道page和post的区别。

如果是二个人,那么最好这第二个人是你的导师,当你在绘制知识地图的时候,你可以请教你的导师,他可以指出你的知识结构的缺陷,让你的知识地图更加合理和完整。

如果是三个人,那么这第三个人可以拿着摄像机,记录整个知识地图的绘制过程,将这段视频分享在网络上。

如果是十个人,则可以大家分头绘制自己的知识地图,而后把十个知识地图全部贴在一个大墙上,再来观察不同人的知识地图上,有没有共同的知识节点,如果有的话,继续画线,把共同的知识节点连线起来,这样把十个人的知识地图全部链接成一张小海图。

如果是二十人,则可以举行一个演示说明会,由一名导师现场表演如何绘制知识地图,如何整理“十次方”。

。。。。。

如果是成千上万的人,那么就要建立一个社区网站,让大家来分享各自的十次方,在这个社区网站里,个人可以参与不同的小组,和同个城市的人们聚会,互相交换知识地图,每个知识地图可以标注标签,可以被搜索,可以被引用。。。。。。



--------------------------------------------------------------------------------------------分割线



最近在看《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



在第二章【完美风暴】中看到一个例子,有一个组织叫TakingITGlobal.这个组织中全球的数百人都有它的股份,都拥有一部分所有权,为了使它运转,每天人们都要合作。他们的下一个任务是改革教育体制。如果你要问他们的创始人之一Furdyk为何整个西方世界的教育系统都失败了这个问题时,不要惊讶,你将不会得到一个常规的答案。原因并不在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或者硬件设备等不符合标准。按照Furdyk的观点,真正问题是缺少有吸引力的内容。在过去的整个三十年里权威的研究表明,年轻人对学业的兴趣和热情已经突然下降。“其他的任何一切事情都变得这么有吸引力。”你看看现在的课程,在里面你找不到太多互动的元素。我们仍然通过阅读和照本宣科来学习。TakingITGlobal的解决方案是一系列工具和课程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合作完成项目,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有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的项目来学习。“它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活动,是主动的学习,”Furdyk说,“来自加拿大和尼日尼亚的两个老师签订协议,创建了一个虚拟的教室,当学生能够写博客,上传艺术作品,并通过课堂网络进行维基合作时,就把学生分配到各个研究小组中去。”



学会利用群体的智慧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越来越重要了。



如果网络一代能够改变教育系统,加下来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对于创业者来说,可能是整个经济。

-----------------------

我们如何实现十次方知识地图的描绘呢?可以从你开始,让身边的同学们响应你的呼吁,一个人列一部分,十个人就是10倍,真的把它贴出来,比如大家都来搜集关于专业领域的博客,此前看到一个培训师,为了促进自己在培训行业的学习和交流,搜集了100位人气最靠前的培训师博客,并他们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圈子,他们一起构建这样的知识图谱,一起交流。就如此前我想建个读书圈子一样,把这些人连接起来。慢慢的人多了你想要构架的这个地图就会被完善,而且相互也有借鉴。



此前可佳兄把他的鲜果OPML文件发给了我,是他长期整理的专业研究和各种好站等,后来我也和大家分享这个文件,我也不断完善自己所专注的一些东西,也搜集了很多专业博客进去。不时的分享一些东西,不过我分享的东西有些分散。这次看到小容的这个创想,我想此后每月推荐的时候,我会尝试主题式的推荐,把一个主题的内容整理并推荐出来。在传统的一些知识整理和分类下,我们吸收传统分类的精华,另一方面,要允许大家自定义个人的分类、标签等,两者几个合起来。然而在没有传统分类的指导下,只有我们自己来绘图了。



也呼吁大家来参与。就像此前我推荐的腿墨中每月一个习惯的活动一样。



我此前推荐了大量关于社会化学习的文章。比如关于blog的,关于Google的应用,知识管理,团队协作,还有如何用RSS来搜集管理信息等。最近在学演讲,所以本月,我会将演讲的一些学习心得整理出来,而且将自己阅读的一些精华文章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力争每天推荐一篇,如果大家对演讲感兴趣的,可以一些来绘制这个知识图。



比如可以分类整理:

1.如何做精美PPT?

2.演讲技巧有哪些?

3.演讲素材如何收集?

4.如何利用辅助工具促进演讲效果?

·········

一些列的关于演讲的主题都会有很多资料需要整理。你可以选择你擅长的,或者你接触比较多的一类分享出。也可以发邮件告诉我。

发邮件至atlovereaders@gmail.com,标题:十次方知识地图之演讲篇

内容,告诉我你选择的分类,或者你想整理的主题。



订阅我的文章http://feed.feedsky.com/chenluaihr  

@陈露AT,一座有信息和资讯价值的"桥",一座通往积极、乐观、上进、开阔视野的“桥”实现自助、他助、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