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小学成绩单看当时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5:20
从60年前

←1952年7月小学毕业成绩呈报表(附2)

↑1949年7月读小学三年级成绩呈报表(附1)
偶然机会得到了父亲小学阶段的两张成绩单,属于60年前的“文物”了。通过成绩单记录的原始信息和父亲的回忆,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教育一些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两张成绩单详见附表1和附表2,其中附表1是父亲在1949年7月在读小学三年级时,全班的成绩单;附表2是在1952年7月父亲小学六年级毕业时的成绩呈报表(仅有其中的一页)。两张成绩单时间相差3年。
两所学校所在地现属广州市白云区蚌湖镇,是广州著名的侨乡,俗称“小四邑”。这里既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也曾开接触西方文明的风气之先,是广州近代最早实行教育改革、开办新式学堂的地区之一。
 
一周仅有半天放假
两张成绩单分属不同的学校,小学三年级在读的是私立紫阳学校,小学六年级在读的是蚌湖中心小学。按照当时学制,小学为“四二制”共6年,一至四年级称为“初小”,五六年级称为“高小”。
私立紫阳学校创于1920年,由加拿大归侨朱薄源、朱约等人创办,校址在蚌湖乡建南村的朱氏宗祠内,主要招收朱氏子弟,兼收同村其他姓氏子弟。紫阳学校是蚌湖地区第一所新式学堂,按照新学制、新课程教学,教员很多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华侨。番禺县直到两年后的1922年11月才开始颁布新学制,全面推行近代化的教育模式。
附表1为私立紫阳学校三年级全班学生的成绩呈报表(全级只有这一个班),共有26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9人。因为是朱氏宗族办学,学生大部分是朱姓子弟,达20人,其他姓氏子弟6人。
蚌湖中心小学创于1929年,由乡贤苏俊文、归侨朱薄源等人组织创办,原名蚌湖小学校,1957年改办初中,称为蚌湖华侨中学,1968年改名广州市第72中学。由于有华侨和乡民的支持,在当时的条件下,学校经费比较充足,校舍宽敞、设施齐备、学费低廉,聘用了一批有水平的教员。
该校以校规严格著称,学生全部在校食宿,晚上要集中自修两小时,一周仅有星期日半天放假。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从韶关迁回广州的省立勷勤师范学校因校舍毁于战火居无定所,遂借址于此办学(省属中等学校借乡村小学校舍办学,足见蚌湖小学校办学环境之优良)。
从这两份成绩呈报表来看,表格均采用广州市印务局统一的、经教育部门审定的格式,并规定了科目、学生姓名的排列顺序以及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审的时间和格式要求。毕业成绩呈报表还统一规定了平时成绩、毕业考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的比例,高小或初小的计分细则等等。当时,档案管理也比较完善,每年的成绩都记录在案并作毕业总评使用,即使学校已经停办,几十年后仍能找到资料。
这两所小学,尽管主办机构不同,但通过该表所反映的信息,可见当时市、县、乡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制,管理制度也比较规范。
 
公民课和劳作课
附表1反映的信息更为详细,整个小学阶段的科目设置包括国语、算术、社会常识(包括公民、历史、地理三科)、自然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团体训练、劳作,共11个科目,课程设置总体上与今天的小学没有太大差异。但其中的公民、劳作、团体训练这三门课后来有了不少的变化。
上世纪40年代的公民课教授的内容主要有公民知识、道德观、价值观、社会技能等,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行为规范,训育学生仁爱、宽容、感恩、尚礼、诚信、责任等社会行为规范,当然也渗透了国民党“党义”和“三民主义”的内容。50年代以后公民课从课程体系中退出,以政治课取代,其实“公民”和“政治”相关,却不是相同的概念,教学内容是有差别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小学重启了公民课,可见当时的教学内容在60年后仍具有生命力。至于当前一些学校重启了已关闭80多年的四书五经、传统国学等课程,则引起不少争议。
劳作课也就是劳动课,这是解放后一直保留的课程,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文化课程的日益“压迫”,劳作条件的限制,基本上已经退出了课程体系。现在有家长主动把小孩送到劳动实践基地进行锻炼,但要自费。从本质来说,当时的“劳作”和现在“劳动实践”有很大差别,在当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困难,学校的不少设施、学生的一些用具都利用劳作课自力更生完成制作,也养成了那一辈人勤劳、俭朴、坚韧的性格,这是今天穿着名牌、坐着名车去实践基地“锻炼”的“富二代”无法体会的。
团体训练包括训育、卫生训练、集体训练等部分,解放后被取消。很多人可能会从字面上去理解团体训练即今天大、中学生的军训或小学生操练,其实当时的团体训练的范围比这广泛,而且是整个学年的课程,不是一个月的突击。
从以上情况来看,60年前的课程设置已经十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女生成绩好
从以上两张成绩单所记录的分数可发现,当时的分数已经采用百分制,而且精确到小数点后1-2位,学生依总评成绩排名。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平时成绩占70%,毕业考成绩占30%,而平时成绩又由各科各学期成绩平均,高小以4个学期计算,初小以8个学期计算,可见学生对每个学期的功课都要认真对待,不像今天参加高考、中考的学生一样只需“毕其功于一役”。
对于考试不合格者,一科或两科不合格安排补考,三科或以上不合格必须留级。附表1中全班26名学生,留级者达6人,需要补考者达7人。一方面反映当时学生整体成绩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学管理之严谨。今天的学校已经很少有学生留级了,即使不合格学生要补考,多数也会网开一面。
对入学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当时教育普及程度相对偏低。根据当时的人口情况,适龄男孩基本上能够入读初小,但从17∶9的男女生比例估计,适龄女孩的入学率可能只有50%左右。另从全班26∶6的留级率和26∶7的补考率来看,很多学生能否顺利入读高小都有一定困难。
制约升学率的还有经济状况、性别歧视等因素,例如根据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全班前5名中有4名是女生,可见当今中小学女生成绩好的现象由来已久,但据父亲回忆,初小毕业后不少女生及家庭贫寒的男生都辍学了。即使是我的父亲,小学毕业全乡的第一名,也因经济状况、农业户口等问题放弃升中学考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师范学校。这是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大环境下的普遍问题,如果从横向比较,其实本县和本乡已经是教育普及较好的地区了。直到1980年12月,广州市才全力开展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工作。
 
朱继团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