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公众怎么看?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4:17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公众怎么看? 中国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供稿 2009-12-21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场内争锋相对,相互角逐,场外如火如荼、声势浩大。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伊始,各国民间力量也齐聚哥本哈根,一方面使用层出不穷的方式宣传气候变化严重性;一方面表达民意,敦促大会代表达成协议。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行动。会场内外,除政府人员之外,我们常常能看到中国的青年团体、中国的商界企业家、中国的媒体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借助各种机会,向世界传达中国的信念,表达着自己对气候大会的期望。

中国民众越来越意识到,在重大的国际问题面前,中国人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说,在此次的气候大会上中国社会各界的表现可圈可点。然而,面对气候变化的现实与挑战,除了政府和社会精英群体的行动,中国普通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一环境问题的?他们的态度如何?他们是否已经为改善气候环境做好准备了呢?他们又愿意为此付出多少?针对这些问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曾在2009年8-9月开展了一项《气候变化公众意识调查》的研究。

公众参与意愿高,但认知有待提高

此次调查表明,公众认为最迫切需要治理的环境问题的前三项分别是空气质量问题、垃圾处理问题以及污水处理问题,其比例分别为58.3%、57.2%和52.7%。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是最紧迫需要解决的公众有33.5%,排在第四位。这说明气候变化问题在公众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度,然而与其它诸多环境问题相比,气候变化并不是公众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普通公众最关心的还是跟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本次调查还发现:近八成(76.9%)公众无法正确指出《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为控制碳排放而制定的协议,27.3%的公众误认为中国未签订《京都议定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这种认知仍然还比较浅。



















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近七成(69.8%)公众表示自己“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改善气候环境而付出实际行动时,超过八成(83%)的公众表示“愿意”,表现出了较高的意愿度,这与近几年社会各界对气候问题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曾经陌生的“低碳”“碳汇”等词语如今成为热议的词汇,在各种传媒的宣传下在普通居民生活中日渐流行。



从多年民意调查中笔者发现,在许多大事件面前,中国公众向来不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然而让人担忧的是,这种道德感和责任感是基于对问题的理性认识,还是仅仅对媒体宣传的一个应声附和?多数公众在媒体的宣传下,逐渐知道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但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并不清楚。目前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是政府喊的多,社会精英群体关注的多,而普通居民了解较为被动,程度不深。目前中国更多人面临的是发展问题,还没有顾及得上这么宏大的环境问题。然而,如果不把建立低碳社会的动力推到最底层,便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如何把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民意相结合,更好地推进具体政策的落实到最微观层面,是气候大会之后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公众信赖政府,让人既喜且忧

此次调查还显示,有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来主要负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74.1%的公众认为政府确实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主要作用。从这一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公众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对政府表现出了极大信任,政府是公众心目中解决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力量。另外也说明政府在公共意识的传播上,也仍需要扮演重要角色。

公众信赖政府,让人既喜且忧

此次调查还显示,有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来主要负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74.1%的公众认为政府确实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主要作用。从这一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公众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对政府表现出了极大信任,政府是公众心目中解决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力量。另外也说明政府在公共意识的传播上,也仍需要扮演重要角色。

公众信赖政府,让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不免有所忧虑。欣喜的是,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工作被肯定,并给予厚望;忧虑的是,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难道都扔给政府?所以,由这一个问题我们不禁衍生出与此相关的另外三个问题: 

首先,民间组织如何发挥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此次调查显示,有10.9%的公众表示民间组织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主要作用,虽然与选择政府的比例相差甚远,但排在第二位,高于选择民众个人(6.5%)和企业(4.8%)的人数。这说明经过十几年的成长,中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具有了一定的公信力。然而如何持续地扩大这种公信力,并进而发挥其影响力,是民间组织领袖们需要推进的问题。今天11月中旬,由自然之友等7家民间环保组织牵头发布了一份《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的申明,这也表明了在重大环境问题面前,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也开始学会如何去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次,企业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企业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他们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怎样去生产?是高碳还是低碳?对于建立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我们拥有怎样的低碳环境由所有企业的合力决定。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许多知名企业家都亲自参与其中,并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仍处在年轻的市场经济体中的这帮商业领袖们的战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如何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消费需求是其它一切需求的最终调节者,对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消费模式的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消费者,公众参与至关重要。此次调查也显示,在涉及愿意用何种行为来应对气候变化时,多数公众选择的是成本较小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尽量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55.1%),多乘坐公共交通或走路(34.0%),尽量开窗减少使用空调(32.3%)等。而对于需要付出较高金钱成本或时间成本的选择,公众则表现得较为保守,如选择多花钱购买环保车辆或参加环保组织的公众不足一成。

这也反映出,其实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公众的行为选择还是很有限的。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微观个体使不上力的地方恰恰是需要政府来出面做的。比如改善交通、能源、排污以及水网等基础设施,从而使其排放量降到最低;比如规范建筑管理碳排放标准等相应的制度安排,规范和控制碳排放等等。这也就是说,要由政府营造一个低碳的物理和制度环境,让人们不得不做出低碳选择。

公众信赖政府是好事,但或许我们不能把信赖变成了依赖,毕竟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一方的游戏,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以及公众都应该找到自己的角色。

推动公众参与,传统媒体一马当先

应对气候变化,大众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中国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未来解决方案都需要通过媒体正确地阐释给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其次,在低碳经济发展上,需要媒体在气候变化的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及时深入报道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使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政策制定。最后,需要媒体引导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增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从改变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入手。

那么,公众通常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跟气候变化相关信息?他们又最信任谁发布的这些信息呢?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新媒体得到广泛发展,传统媒体日益受到冲击,但是电视、报纸、杂志及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报道和传播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和信息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86.6%的公众表示通常是通过电视来获取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有47.9%的公众通过报纸,另外有19.8%和19.2%的是通过广播和杂志。而网络新媒体只占到16%。

而当被问及最信任谁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时,六成(61.5%)公众选择了政府。如果这一数字再加上选择官方研究机构的公众,比例就将近达到七成(69.5%)。这说明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仍然很强。提供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本应该成为政府提供的一项准公共服务。与此相应的是,公众也对由政府来做这件事表示了很高的信任。那么,政府更应该学会如何对待这种信任,利用好媒体资源,特别是传统媒体,宣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和政策,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公民参与低碳社会的建设。

最后,无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结果如何,各国最终会承担多少减排义务,气候变化问题已然摆在台面上,它将成为未来各国不得不直面的重大问题之一。大到国际局势的变革、国家政策的制定,中至企业战略的发展,小及普通公众的生活,都将面临着一场Change(改变)。面对一次可能的大变局,“共同应对”也许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我们不禁想借用这个很奥巴马的词汇,Change(改变),你准备好了吗?

技术说明:此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09年8-9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和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辽阳灯塔、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3785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其中城镇居民2662名,农村居民1123名。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加权处理,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抽样误差为±0.92%。

(注: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前身创始于1999年,是一家以开发追踪中国社会各社会群体的消费文化与社会议题数据为核心、并借助于网络途径实现研究数据的广泛传播为宗旨的中国专业调研数据公司。本文仅代表该公司观点。欲了解更多资料,请登陆零点指标数据网: www.horizonk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