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WIKI为论文写作平台的实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0:09
教育叙事的研究
The Educational Narration Exploration
王园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
panda_wy@126.com
【摘要】现在的教育科学方法主要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值得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学习和运用。本文介绍了教育叙事的特点、形式的,分析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并且对教育叙事在网络时代的运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叙事、Blog
Abstract:What the present education scientific method is paid attention to mainly is the research of the humanism,educate and narrate and study a kind of application form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e quality,Deserve educator‘s more study and applic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text educated characteristic , form of narrating, have analysed the concrete teaching case, and has done the discussion in application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to the thing that education narrated at network age.
Keywords: Educational Narration、Blog
【引言】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而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则给现代教育带来了不同的思考方式。
一、      关于是教育叙事
第一、教育叙事的定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叙事,原本是文学的一种样式。简单说,“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所谓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它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现实基础上,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去追寻教育参与者的足迹,在倾听教育参与者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教育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就是:教育研究理论越来越抽象,但与教育行为者经验的联系则越来越少,造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分裂。一方面,教育理论中相当多的研究已经成为专家们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无法承担起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在实践探索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难以得到有效的理论总结和提升,并正在因为过度的理论话语强调而走向淡化和消失。在实践过程中,理论话语的过分膨胀正在日益使教师们成为专家设计方案的被动执行工具,从而使他们的日常生活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意义。于是,教育教学不再具有创造和实现教师自身人生价值的意义和乐趣。因此,重新走进教师的生活,唤起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追求和深入理解,就成为面向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通过叙事,教师们不仅可以自由地表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而且可以为自己的日常生活编织出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赋予自己的工作和生命以存在的价值。就此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叙事研究实质上是教师在生活中认识自我和把握自身命运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与本质
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对日常生活的重视和强调,使得它很容易成为教师在改革研究中驾轻就熟的方法或工具,因而深受教师们的欢迎。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教育叙事决不能仅仅停留于日常生活事件和个体内心独特感受的简单记录和描绘,而是要高度关注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问题。这就要求研究不能满足于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描述,而是要站在历史和社会的整体性立场上,在对人生和社会的全面把握中去展开叙事。因此,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叙事研究时,要努力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成有价值结构的事件,串缀成有现实意义的链条,从而使广大教师每天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一种独特的体验和韵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将会对自己所习以为常的生活和工作世界进行新的审视,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新的审查,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进行不断的拷问,对自己行为的意义进行不断的追问……这样,教师就会在无意之间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并把自己过去接受的抽象理论置于实践和理性的观照之下,将对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现实中去,既使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批判,也使实践获得理论的启发和提升,从而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二者在相互的滋养过程中都得到丰富和提高。因此,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因为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教师生活故事,不仅包含着教师当下丰富的内心体验,蕴藏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变化,而且还隐藏着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隐性知识,显示着教师对社会现实的独特判断,孕育着教师展望未来的远大理想……所以,意义探索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和本质所在,教育叙事必须在经验中穿透经验,在故事中穿透故事。只有这样,教师的叙事才会唤起感人的映像,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人在感受教师灵魂深处颤动的同时,领略到育人过程中摄人心魄的感化力量,从而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引发他们对教育问题和事件的积极思考,促进整体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进行。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这种方式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包括以教师的“想法”(内隐的和外显的)或所提供的文本(如工作日志)等为“解释”的对象。
上述两种研究方式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本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活史,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达到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教育研究者则更关注教师叙述的教育事件之间的关联,尽量使他们所叙述的教育现象呈现出某种理论框架或意义,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
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生活是由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就如同源于教师经验的短篇故事。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除了课堂教学的叙事以外,教师还可以叙述课堂以外的生活事件。教师一旦以类似于“自传”的方式叙述自己生活中的教育故事,也就意味着教师开始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反观自己和观察世界,内在地承受着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解释的思想压力。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生活。这种教育“记叙文”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而成为无意义的东西,它以记述下来的形式保留了“历史”,给看似平凡、普通、单调、重复的活动赋予独特的韵味,从而固守了一份对这个世界和生活创造的意义。它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体现作品的研究价值。
教师自我叙述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会成为转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突破口。
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作教师实际生活的叙事研究无疑是进入了一个极富人文关怀和情感魅力的领域。但采用这种研究方式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研究者和叙说者(被研究者)之间必须坚持开放性、平等性的对话原则。在已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以权威的面目出现,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在研究者手中,要么忽视被研究者、左右研究的过程,要么利用各种先入为主的暗示引导被研究者。这样研究的对象,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被研究者,而是研究者头脑中假设或创造出来的“被研究者”,这样的教育研究是缺乏真实性的。已往教育研究的成果往往不能有力地指导教育实践,其原因之一就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没有平等的对话。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如果没有平等的对话,研究者就无法获知或真正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态度与体验。所以,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必须首先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信任的对话关系。有了这样的前提,研究者才能探究到一个真实、真诚、自由的心灵世界,搜集到各种真实的材料,梳理出叙说者的实践经验,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故事,从而实现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某种契合。这里的叙说者不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人的叙说”,还包括学校文件档案资料、建筑、校风校训等学校历史文化,以及学生档案、日记、周记、作业本,叙说人的日志、自传材料、图片、信件等“物的叙说”。教育叙事研究既区别于已往纯粹书斋式的研究,也不同于单纯凭着思辨和文献得出结论的研究方式。它从生活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教育实践出发,“从学生以及家长的经验与感受出发”,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共鸣,“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中国数以亿计的平凡人物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普通教师的声音,让我们透过他们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不仅可以为目前讨论中国教育的常规方式开辟另一条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而且能够使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可见,叙事研究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
三、    传统教育叙事与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的对比
第一、传统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1.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         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教育叙事研究十分重视叙事者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叙事者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2.叙述的故事中必然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而且把写作的对象从知识事件转换为人的事件。同时采用“心理分析”技术,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想像。
3.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比如:教师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境时,就要思考和谋划解决问题、定出困境的出路,这里面就会涉及很多曲折的情节。
4.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可见,教育叙事研究重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包括重视这些生活故事的内在情节,不以拍象的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生活的情节和情趣。这种研究,让叙事者自己说话或让历史印记自己显露出它的意义它面向事实,从事实本身寻找内在的“结构”,而不过多地用外来的框架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或滥用事实。从结果的表现形式来看,叙事研究报告体现为蕴涵细腻情感的叙事风格,既有细致翔实的故事性描述,又有基于事实的深刻分析;既力图创设出一种现场感,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要在众多具体的偶然多变的现场中去透析种种关系,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第二、网络日志(Blog)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给教育叙事带来了新的发展
网络日志(Blog)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
1.教育叙事报告数字化,使得叙事研究更容易保存、流通、复制,使叙事研究的传播范围全球化;
2.只要敲动你的指尖,你的故事便可以传向网络;同时,你可以方便地获得别人的叙事报告资料;
3.以书籍、杂志、报纸为载体的叙事报告,生产和传播的周期很长(年、月、日),Blog上的叙事报告可以每分每秒刷新;
4.正式出版的叙事报告,需要经过若干“守门人”的过滤,对以一般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投稿和发表的门槛很高,Blog实现了“个人出版时代”的梦想,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你的叙事故事,与全世界的读者共享你的研究成果。
5.Blog使叙事研究突破了研究者个人的小圈子,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读者与研究者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创造出更多的智慧。
6.新兴的Blog环境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你必须自觉地遵守网络上的版权道德,自觉地遵守四项基本原则,提高自己的信息伦理道德。
教育叙事研究与教育Blog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们惊喜地看到,以Blog为信息环境载体,不仅教师可以写一些教学的反思、范例、经验和感触,为他人提供丰富的一线的实践素材,而且可以通过发表在自己的Blog上,在线得到来自全国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帮助引领。理论层次较高的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对这些范例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实践找到相应的理论作支撑,反过来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办学理念,使理论起到直接指导实践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往往带动了一个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参与,进而影响到更多的学生,使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协作中得到提升。因此,进入2004年后,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并结合Blog发表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在教学上因为网络使教学资源能够共享,全世界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和教学经验。Blog的到来为教育叙事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blog上撰写自己的教学日志,传统的教学叙事是教师自己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而blog带来的是资源的共享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也参考别人的教学反思,这个开放的平台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在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而是开放的、活跃的。可以在所有其他阅读者的回复中得到启示,可以在其他人的blog上找到更加有效、简便、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有时候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科研和教学是脱节的,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在实际情况下不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的理论。而在blog可以给在科研工作中人带来实际的参考教案,而且在所有教师的叙事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忽视的问题,这样给教学研究带来了方便。对于教师则可以在看了很多专家的blog找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四、    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
《9+?》的教学反思
于城中心小学     沈银燕
教学设计片断: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小小运动会)你能根据运动会场面,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跑步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踢毽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3:盒子里的饮料和盒子外的饮料一共有多少?
生4:……
二、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引导列出算式 9+5=14 你是怎么想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小组合作并交流。
生1:从5里拿给9,9+1=10,10+4=14
生2:从9里拿给5,5+5=10,10+4=14
生3:我接着数5个,10、11、12、13、14。
生4:因为10+5=15,所以9+5=14。
小结,小朋友们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那你在这么多的算法里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三、      课堂练习(深化提高)再次出示主题图,四人小组合作,解决其它数学问题,并抽小组汇报,说说计算过程。
课后反思:
教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在旧的教材中,计算教学这一内容显得比较枯燥、繁杂。在教师“精讲”之后学生“多练。然而,学生往往就会在大量练习之后,兴趣殆尽。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尽量体现《课标》的一些理念。
一、          体现问题性
问题是科研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课始,出示小小运动会的场面,请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都给予肯定,这并不是说肯定了问题的本身,而是肯定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二、          体现合作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在本节课中,我两处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索“9+5=?”这个问题时,教师先发给每个小小组一张白纸,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一人记录每人提出的问题,然后组内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最后组外进行交流。
三、          体现算法多样化
在思考和交流中获得算法多样化的体验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又是本堂课的重点,在课堂上,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思考者,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个案例是关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反思,是教育叙事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是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反思。这是一个反思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自我成长过程。当教师再过一段时间,自己的教学经验继续增加时他自己再看到自己的教学反思应该得到更大的启示,从这个日志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同时网络是开放的,当其他的教师在网络上看到这个案例时也得到启发,从这个教案中得到提示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加合理、科学。
案例二:
这个案例是一个为了一个女孩写的,我在这里引用阿汤老师的一段话:“有老师问我,你为虔虔写手记,当有一天她自己看到了这些会怎么想?其实我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也猜想不出这孩子的反应。不过,我在考虑是否将这些关于虔虔的手记让她父母看看。呵呵,我也不知道她父母会有何感想。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只要我在做。只要孩子有所进步。做老师的就无愧与心了。”
这样对一个学生进行的连续的记录,其实这个女孩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关心她的老师。同时在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性,因为这样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叙事报告中看出自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女孩
生活背景:
虔虔,一个可爱的女孩儿。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齐耳短发,看上去特有精神。一身干净的衣服,感觉就是一个生活在温暖家庭里的女孩子。
妈妈,一个干练的女人,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在电台工作,负责点歌栏目。对教育孩子的理论掌握得一清二楚。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
爸爸,一个对工作热心的人。虽没有见过面,但是从与妈妈的谈话中我知道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型的。爸爸在杭州工作,通常一个星期回来一次。遇到特殊情况也许一个多月都回不了家一次。但是与女儿的交流从没有中断过。
爸爸和妈妈都不是本地人,因此周围亲戚没有。孩子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长期在杭州工作。家庭缺少与朋友间的交往,亲戚间的串门。让孩子的生活圈子非常小,接触的人和事少。平时不怎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但是在妈妈单位喜欢与阿姨聊天,且能说会道。
学习背景:
我看了她的成绩报告单。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59,数学:61。各科的成绩均为“待合格”。作为老师马上明白了这个孩子的平时学习成绩。
听虔虔妈妈叙述:孩子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每次回家作业,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下潦草完成。字写得不好看。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不愿意去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不喜欢与同学交往。上课能专心听讲,但是几乎不举手回答。老师似乎也对她失去信心了。
我们的交流:
现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也许是好事情。在新的环境里,大家不知道她过去的表现。也许会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双方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地去接受新事物。让新环境带给她一个全新学习信心。重拾学习的兴趣。家校要进行密切地联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一次作业记录
我通常有个习惯,就是让学生将当日的回家作业记录在专门的一本作业本上,我们称之为“家校联系本”,如果我发现学生有在班级里的闪光点与缺点是时,我可以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记录在上面,这个就作为我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了解、教育孩子的最简便的渠道。
这天我也照例要求学生将作业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我担心这个新来的学生不会记录,于是我走近看了看。字歪歪斜斜且不说,在20个长用字中,这孩子一共错了6个。“预、划、圈、遍、解、释”这几个字中,不是偏旁交换,就是声旁写错,要么漏点加撇。我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语文基础并不好,平时没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细心地将她的错别字圈出来,,让她在一边订正3遍。因为是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也只是用她那眼睛来告诉我她知道的一切。
第一次的作业记录,依稀让我感觉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也只有希望她在我的教育下,有所进步。
(*读后感:老师在第一次作业记录中就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老师感到了任务的艰巨)
第一次谈话
虔虔到我们班级算来也有一个多星期了,我没有与她谈过话。平时对她也没有什么笑容。因为我了解到这孩子在生活中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三下五除二就能与大人聊上,而且她就是喜欢与成年女性聊天。我怕自己一不小心会被她“迷惑”与“俘虏”,呵呵,所以一直在她面前保持着矜持。只有在课堂上当她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会抱以笑容给她,让她有一个轻松的答问的时刻。
那一堂语文课上,我发现她手托着下巴,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在思考着一些课堂外的事情。头还不时的靠着桌子,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心想,这个可是与她谈话的好机会。于是下课后,我对着她说:“虔虔,你到办公室来一下。”这个小女孩被我一喊,战战兢兢地跟着我,来到了办公室。我让她站在我身边,问着:“虔虔,你说说看,这节课老师上了那些内容?”原本以为她会答不出,因为她刚才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谁知,一翻回答让我瞠目结舌。“我们刚上的是《南京长江大桥》,老师您讲了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还让我们背诵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这鬼丫头还挺机灵的。确实会说。我接着让她背诵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谁想她也能非常流利地背诵下来。
我一时无语。这个小姑娘眨巴着眼睛,略带有惊慌地望着我。我的我脸突然间红起来。为了在她心目中树立起高大而不可亲近的威望,我反而让自己下不了台阶。我错怪她了。于是我一改往日死板的脸,温和地对她说:“虔虔,你这段时间上课表现不错。同学都称赞你聪明呢!可要加油哦!”此时的她才稍微放松了,微微一笑。
(*读后感: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一节课以后就可以流利的背诵课文,看来这个学生是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啦!,老师感到了欣慰)
第一次考试
虔虔这孩子进学校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已经熟悉了校园的环境,俨然是一个小主人的样子。下课和同学玩玩闹闹,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努力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业虽然错别字多,字是扭扭斜斜,但是每次作业都非常地认真。可以看出,她确实花了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作业了。
很快我们一个单元学完了,马上就要进行语文、数学的第一单元测验了。考试之前,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话语之间,她说了自己考试的目标。语文要在八十分以上,数学要考一百分。我没有打击她的积极性,还是非常支持地说:“恩,好样的。有了目标你就更应该努力去学习了啊!”小女孩脸上泛起了红云,她点点头,轻声说:“好的。”其实,对于她来说,这一次考试非常重要。是给新环境里的所有人看,也是她在班级里威信树立的前提。为了给她信心,我经常在班级同学面前表扬她。
(*读后感:在老师的关心下,她开始进步了,而且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考试终于来临了。数学先考,她交卷后,我问她:“虔虔,你觉得这次考试怎么样?”她抬起头来,露出少有的笑容说:“肯定九十分以上!”我相信了她,鼓励着说:“明天语文考试,准备好吗?”“恩!”一声干脆的应答声。事后我也没有去问数学老师,这孩子考了几分。我想等语文结束后再说。
第二天语文测验。我观察着她。整个人趴在桌子上,若有所思地答着题目。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我悄悄地走过去,望了望答卷。感觉干净、整洁的试卷上爬满了歪歪斜斜的铅笔字,看来是很努力了。当收卷子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卷子上,最后一题看图作文一个字也没有写。于是我找到她:“虔虔,你的作文为什么不写?”“我不会!”简单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我又说:“你这样不写会失很多分数的,要不要老师给你点时间写啊?”这个女孩子抬眼望了望我,摇了摇头,示意不要了。天啊,我一开始以为她没有时间写,原来她真是不会写!
第三天两门成绩出来了。一个让我意料当中,但不想看到的成绩,语文63.5,数学47。这成绩,在班级中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啊。成绩报给她后,唉!这小姑娘,一脸地沮丧。她似乎想不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读后感:这个结果打击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她的基础不好不是一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找出这个学生的问题所在)
与其母亲的谈话
成绩出来了,我没有找过孩子谈话。怕孩子有什么想法,只是一直在课堂上鼓励她,只要信心在,什么事情都会有成功的一天。我们每次四目对视时,我看到的是一双渴望进步的眼睛。我还能忍心去说她?
那天中午,刚巧下雨,虔虔妈妈到教室来接她,我就顺便与她谈起这次考试的情况。这位对自己女儿充满信心的妈妈,紧张的脸,一下子失去了笑容。等待着我的近似于宣判的成绩,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这次考试呢,孩子自己是充满了信心,我们也很努力地为她营造了一个自信的氛围。孩子确实也进步了不少。这点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上课积极举手了,说明她在动脑筋,说明她认真听了,不是吗?作业的错误率在减低,这就是最大的进步了。不过,这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这位妈妈急切地问:“考了多少?”“语文63.5,数学47!”残酷的分数,还是将这个漂亮妈妈的脸蛋给扭曲了。空气中突然凝聚了许多不可分解的水分子,洒在了这位妈妈的身上。后来才觉得那是雨水与泪水的混合物。为了缓和一下严肃的气氛,我说话了:“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的答卷情况!”
(*读后感: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能够进步,从这里可以看到家长焦急和伤心的心情)
“你看她整张卷子的错误地方主要有三个,一个错别字一共扣了9分,二是阅读理解题目几乎不得分,三是看图写几句话不会。不过从整张卷面反映出,虔虔这个学期学的字和知识基本没有错,还掌握得不错。就是感觉她的理解能力与作文能力稍差了点。这是以前基础打的不好。没有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去掌握。阅读题目中的连线题也会错,她就是没有去读短文,这些都是习惯问题。”我不停地说着,虔虔妈妈一直在旁边认真听。“汤老师,从这张卷子来看,虔虔也是有进步的,是不是?”她疑惑地说。“是的”我肯定地回答。“这个学期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上课也不错。整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很有信心,因为我这个是从她每一次地举手中发现的。”我继续说道。虔虔妈妈听后还是觉得挺满意的。我让她中午早点到学校来问一下朱老师,数学的学习情况。
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想到了天下哪个母亲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
晚上一回家,就接到虔虔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急切声音:“汤老师,我想从这次考试中你也清楚地了解了虔虔的学习情况。我想说,她进步是有的……”“你放心,我不会因为这次成绩而对虔虔有看法,应该说从这次考试中我知道了平时该怎么去辅导,自己也有了个方向。你放心,我不会因此而放弃的。”我知道她的担心,一个母亲的担心。可怜天下的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又有哪个孩子真正为自己的父母考虑过呢?作为老师来说,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在期待中,在关怀中慢慢长大。
(*读后感: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学生的进步不能离开老师、父母的关心和帮助。孩子只有在拥有了关心她的老师和父母,她才能幸福、健康的成长)
喜悦中的“危机”
第二单元测验中,虔虔卷面分数得了85分。其中有10分是经过我的提醒写的。实际得分应该是75分。比第一单元的分数高出12.5分。是个不错的成绩。卷中的错别字也有好转,主要是作文失分。那天当虔虔把卷子拿回家时,父母都喜形于色。父亲激动地在卷子上签上“感谢老师的细心培养。孩子的点滴进步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幸福。”是的,孩子进步了。学习有信心了,爱学习了。虔虔还对我说:“爸爸,非常的高兴。因为我从来都没有考到这样的分数!”从孩子的脸上,我读到了快乐,来自于孩子内心的一种喜悦。
(*读后感: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感到了幸福,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也给了教师很大的成就感)
赏识教育,确实有效果。先不说分数,就是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她的心灵深处,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某种变化。进而主动学习的时间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升了。做任何事情的积极性更是显露出来了。这一连串的反应,都源自于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固然是好,但是滥用了也就适得其反了。呵呵!一开始一味地要给虔虔信心,要给她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给她一个全新的老师。结果忽视了一个因素。也许是自己“求胜心切”,想让她父母看到她成绩的提高。表扬太多了,使她“有机可乘”。以为我是她可以“捕捉的猎物”(也许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她就是一个喜欢和成年女性聊天的女孩子。)平时我一心想去发现她的优点,也没有在意这段时间她行为上的变化。次数多了以后就感觉怪怪的。她经常有意无意凑近我“咬耳朵”。内容:一方面是上厕所。其次是交作业。然后是作业没有带。要么是看见谁谁怎么样了。还有就是说说家里的事,要么是谁吃饭怎么样等。一开始也没有察觉,后来次数多了,感觉不对。她还蹭到我身上,有时候就索性靠着我。如果班级里的其他同学这样做,我不会阻止,反而会抱抱他们。虔虔就不一样了,这个女孩子一定要在她心里树立起一个既严格,又有威严的形象。一般我表扬她大都在课堂上。课后,除了作业辅导。平时尽量少接触。
(*读后感:有时过分的关注一个学生,就让这个学生对老师产生无比的依恋感,这是不利于教学的。教育一个是非常困难的,每一件事情要恰到好处)
教育一个孩子真的好难,既要“伪装”,又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对虔虔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会继续。
虚心接受
在昨天的听写中,虔虔错误率太高了。作业本上只见一个个大红圈圈。也一直回想她这段时间的表现,作业不太认真之外错题比较多。一看到她听写成绩这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晚托班时把他叫到办公室,但我还是忍着不生气。笑着对她说:“虔虔,过来。你看看自己的这次听写成绩!”小姑娘进了办公室似乎特别的不自在,手一直搓着衣角,眼睛不敢看着我,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她的脸“唰”得红了。一旁的我,突然看见她那红红的脸蛋,心中的怒火嘎然而止。我感到自己好像是个凶神恶煞似的,内心不免自责起来。
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给自己带来的羞愧了,我还能以什么理由来责怪她呢?我让她走近我,轻声对她说:“虔虔,这样的成绩不太好吧?老师可不希望你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哦!”小姑娘点点头,很爽快地回答:“知道了!”我让她在办公室把作业重新订正了一遍,又嘱咐她,晚上回家把听写错的词语再让妈妈帮着听写一遍,并让妈妈签字。她又满口答应了。这孩子,接受批评速度很快啊,我呵呵一笑!于是我放心地让她回教室去上课了。
(*读后感:教师要从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中发现她的不足之处,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够打好坚实的基础)
她的眼睛告诉我,她在撒谎!
一早,我刚踏进办公室。只听见一声清脆的“报告”声,随着一声“请进”进门的是虔虔。她非常自信地走向我,“汤老师,这是昨天你让我抄的作业。”我一惊,这孩子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学习态度改变了不少嘛!对自己的事那么有积极性。好兆头!于是我打开作业本,看着比较认真的字,对她说:“虔虔好样的,以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速度快一点,这样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微笑就停留在这小女孩脸上了。我随口问了一声:“虔虔,昨天老师让你听写的作业呢?拿出来让我看看,听写得怎么样?”突然见她一低头,眉头一皱,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子。瞬间又舒展起眉头,抬头告诉我说:“我把作业本放在家里了!”其实作为老师,对这样的回答,心里早已经有数了。我又问了一声:“是没有做还是做了放在家里?”很想给这孩子机会,因为我知道她肯定在撒谎,她的眼睛告诉我!我得到的回答是一声响亮的“做好的,放在家里!”我突然把手里的作业本,往桌子上一甩,大声说:“到底是做了还是没有做?”站在一边的她是被我的生气吓了一大跳,后退了一步。她的眼睛不敢看着我,但是她的回答依旧是“做的!”此时的我,真的好恼火。不过,我还是决定再次相信她。(其实我心里已经想好了,一会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我挥手示意她回教室,末了我还说了一句话:“中午,给你妈妈打个电话,让你妈妈把作业本送到学校!”满脸通红的她,应了一声“哦!”慢慢走出办公室。
我帮妈妈拖地板了!
因昨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因此今天的晨间活动,自然是大家交流完成情况了。先是分小组交流,大家讨论的非常的热烈。我望了望虔虔,只见她若无其事地与后桌的同学,说说笑笑。全然没有了刚才那副样子。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是我真是错怪她了?唉,找个机会补偿她一下吧!我心里难受极了!小组讨论完后,我让几个同学个别来说。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在如林的小手中,我发现了虔虔的手。我拉着她手,轻声说:“虔虔,你来说!”“昨天晚上,我帮妈妈拖地板了!”“恩,真能干!”然后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此时我看到的是一张笑得特别灿烂的小脸。我的心也就舒坦了许多!
(*读后感:有些时候教师也是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武断的判断一些事情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教育反思给教师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省机会)
值日班长的诱惑
新一轮的值日班长要选举了。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心目中班长的名字。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突然有一位女同学,高声喊起来:“汤老师,我选孙虔虔!”随即下面一片应和声。我扫视了一下班级,53双眼睛看着我,就等着我说话呢!我不作声,只是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虔虔。这女孩子,脸上泛着红云,双手握得紧紧的,眼睛直盯着我。我读懂了她的表情——她很想当值日班长。
于是我故意反问同学们,“你们选孙虔虔,总有个理由啊?”大家就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开了:
学生1:“我选她,是因为她平时看课外书非常的认真。”
学生2:“孙虔虔,平时很爱看课外书。下课,午间活动的时候总是捧着书看。而且看得很认真。”
学生3:“她上课的时候,总是举手发言的。而且次数很多。”
学生4:“她到我们班后,进步很快。数学老师也经常表扬她的。”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到好开心。是的,虔虔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其实选虔虔做值日班长,正合我意。最近虔虔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似乎学习的激情有的缺乏。为了给她增加一点动力,我想值日班长也许对她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班级规定一轮值日班长的期限是3天,如果在这三天内管理班级表现突出者可以延任3天。而且值日班长是班级的最高荣誉,难得的机会。这对所有的同学来说诱惑力是非常大的。)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虔虔光荣地戴上了值日班长的标志。她笑了,那种笑,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子发自内心的笑。我也笑了,为同学们的可爱而笑,为同学们的细心而笑,为同学们的理解而笑!同学们的笑声更响!
(*读后感:每个学生都希望做班长,全班同学和老师给这个同学一个机会。学生的心是纯洁的,不论是谁的进步在他们的眼里有一个公平的判断。生活在这样的正直、友爱的环境中,这个女孩将会健康幸福的成长。)
“虔虔,加油!”
好久没有找虔虔谈话了,借她被评到值日班长的机会我要好好谈谈,想了解她的一些想法。午餐时间,我找了她。
也许是我平时对她太严肃了,当她走到我面前时,整张小脸紧绷着。我就问了:“虔虔,你被评为值日班长,高兴吗?”她点着头说:“高兴的。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评我。”我诧异地问:“第一次?”她继续说:“是的,以前同学们从来就不评我的。”我拍着她的肩膀,爱怜地说:“我要祝贺你,在同学们心目中有你了。那你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啊!”
“恩,知道了!”
“开心!还板着脸?来,笑一笑!”
灿烂的笑容马上爬在了她的脸上。面带微笑的她继续说:“妈妈肯定也很高兴的,她会让我继续努力!”
“那好啊,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女孩,抿嘴一笑,点着头答应着!
我让她回座位,好好做同学的榜样。看着她的背影,我突然感觉这孩子挺可怜的,一直以来在班级中是属于学困生,没有被评优的机会。这一次,也许对她来说是这一辈子都可能是难以忘怀的。
学困生在班级中是不受欢迎的群体。往往受到同学的欺侮,老师的冷淡。所以对于评优肯定是没有机会的。这一类的学生,就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在班级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轮到自己,有的甚至是是破罐子破摔,最后导致行为学习思想的堕落。给孩子一次表扬的机会,也许回改变他的整个人生。我很喜欢赏识教育,因为它让我改变了一部分学生。让学生能扬起自信的风帆,进行学习生活。
虔虔的“第一次被同学评到!”震撼了我。让我感到肩头的那副胆子更重了。
(*读后感:在这里想到学习成绩在我们教育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同时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学生之间评定的标准。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这个机会,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给予这些学生多一点机会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
第一次尝试做“老师”
早操结束后,大家依旧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教室。远远就瞧见,虔虔的身影。早已在黑板上写上了今天晨间活动的主题“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同学,今天的晨间活动我们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请大家把课题念一遍!”
同学们整齐地把题目念了一遍,非常地配合。这使得台上的虔虔,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那就请同学们上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吧!”
呵呵,把问题甩给了同学,自己在一边听起来。同学们呢,一个接一个,有同学非常认真竟然准备好了发言稿,气氛不错。可是,她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叫,终于举手的同学的没有了。我悄悄地在她边上说了一句,叫同学的名字吧,没有关系的,他们都准备好的。
于是,她的胆子大了。呵呵,一下子讲台底下骚动起来了。尤其是那些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同学,最怕这一招了。呵呵,还是逃脱不了她那一叫。
也许是觉得再这样叫下去,很没有意思。她就总结了:“同学们看得课外书真多啊,下面我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书吧……”
“今天的晨间活动就到此结束!”
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发言了:“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今天虔虔的第一次非常成功地做了一回老师。不错,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什么事情都会成功!”
瞧,她笑得多灿烂!
(*读后感: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很多的第一次,给予每个学生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学会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这个案例是一个教师为她的学生记录的,这里包含这个老师的心血。作为汤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有这样一个老师把她的学生放在自己的心上,记录下她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第一:这个是教师在今后对这个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有一个参考,同时也有对比。这样能够更加用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也利于教师对这个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可以有的放矢的教学。第二:也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待其他的学生也是一种参考。如果以后有类似的学生那老师就可以很快的找到教育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
也许这个女孩现在不知道,但是等她长大以后要终身感谢这个老师。因为她的老师为她记录了她的成长过程,给予她正确的引导,使她的人生改变。她是一个幸运的学生,因为她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这个也就达到了教育叙事的目的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那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在看到这个案例也可以和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进行比较,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达到资源的共享。
五、教育叙事的新方向
我国教学研究的新走向具体表现为:
经验总结到反思性教学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其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或"发展型")教师;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
向问题解决--改变教师的提问方式教学研究并非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来做研究,教学研究不过是留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研究的研究过程。 "问题解决"首先意味着教师发现并"提出"了某个"教育问题"。教学研究中的"提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它是一种"参与"、"介入"的态度,提问者已经"把自己摆进去"。这种"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参与者",而不是此问题的袖手"旁观者";也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当事人",而不是随意地提出一个问题,甩手等待"专家"来解决。 教师能否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态度体温、教师能否以"当事人"而非"局外人"的角度提问,将直接影响着提问者"参与"教学研究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程度。因此,有人将"改变教师的提问方式"作为教学研究的一条首要策略提出来。 但由于长久地沉湎与以" 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师往往对"教育问题"视而不见,见惯不怪,习以为常。所以,教师"发现","提出"教育问题长需要校外的研究者以"对话","交谈"的方式提供批判性教育理念,帮助教师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
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 "叙事研究"(或叙事的教学研究)的主要使命是将整个教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教育"叙事研究"努力恢复被科学话语遗忘和压制了的"教育个案"、教育事件"的合法性,这使教育研究领域一度发出"走向叙事研究"的呼声,教学研究领域不少研究者将"叙事法"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有研究者称之为"叙事研究转向"。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它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叙事"型的两类文章:一是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二是关于教师与某个或几个学生交往的生活故事,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关系或学生生活的案例(可称之为"生活叙事")。
4.重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本身应有相对独立性,以超越现实并引导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可以脱离现实;相反,理论只有密切联系现实、体察实践,才可能去引导现实的超越。从最终意义上说,理论只有指向实践,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用理论本身去充实实际工作者;其二是把理论变成操作性强的技能技巧让实际工作者依葫芦画瓢。问题在于当理论化为操作技巧时,其理论的精髓必然会减少,这样怎能保证缺乏理论基础的实际工作者运用超做技能时不偏离理论的本质?好的教育理论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教育的精神,用这种精神作为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精神指南,让实际工作者凭借被激发与获得的教育智慧与教育精神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自己的教育实践,而非简单的教育"创制"。教育理论并非单纯依靠作为中介的技术技能转换而走向实践。事实上,许多教育理论不可能化成规范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育研究的关怀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并影响现实教育生活的改善。
致谢:我的导师黎加厚教授对我的论文的指导,教技术系01级研究生张仙、周华杰对我的论文的帮助,和在写作中我的同学黄娟、赵旻对我的帮助。还有我的父母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
2、岳龙,感悟教师的真实生活,《教育时报》2004年2月5日第3版《新论》专栏.
3、丁钢,教育经验的叙事研究,《教育时报》,2004年2月12日第3版《新论》专栏。
4、余文森,教育研究的新走向,《黑龙江教育》2003年第4期。
5、黎加厚,教育叙事研究、Blog与教师的成长,《教育时报》,2004年2月26日第3版《新论》专栏 。
6、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
7、浙江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海盐课改中心”网站上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资料:http://kcgg.hyedu.net/lm_all.php?zid=1
8、黎加厚,当blog成为一种习惯,“东行记”,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000673.html
9、阿汤教育网志,http://typ.blogdriver.com/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