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人材说包办定律 张五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5:18:02
在最近《新闻周刊》关于印度经济转向高速发展的报道中,直线上升的数字多得很,其中两项令我瞩目。一是某投资信心指数把印度升至世界第二位,二是在「财富五百」的大机构中,超过一百二十五家在印度设立了研究实验室(R and D laboratories)。
没有记错吧,只不过几年前,投资信心指数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印度不知躲到哪里去。中国跟着升到首位不奇怪,但印度怎会那么快就把美国推到第三位置呢?不管这指数是否可靠,外资对印度的信心这几年急升无可置疑:这指数反映着的不仅是经济上得快,而且上得稳定。
我不知道「财富五百」有多少家在中国设立研究实验室,但印度拿得超过一百二十五家不简单。三十年前我大事调查发明专利,对研究实验室有深入的理解。研究这回事,不是工资低廉就有可为。研究出些什么来要讲知识,论天赋,即是说要讲人材。「财富五百」没有一家是蠢机构,而研究这回事,一般机密重重,除非外间人材了不起,不会轻易地发出去。
不久前与一位在美国加州搞科技的工程师谈及印度,他说:「我没有遇到过一个愚蠢的印度人。」我回应:「我也没有遇到过。」回想昔日在美国求学,最好的学生一般是犹太人。外来的学生最好的是中国血统,但愚蠢的不少。进入了研究院,以平均衡量,中国学子读不过美国的(犹太血统也算进去)。美国人体力好,读书读到拼搏关头体力较弱斗不过。
从亚洲到美国求学的,最好的一小撮通常是中国血统,印度次之,但印度很少蠢学生,平均很可能比中国的优胜。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印度的,进了研究院都读得拼命。看官须知,在学问上要有小成,二十年求学中拼命三年是起码的要求,当年我自己拼得天昏地暗。印度人聪明,懂得拼搏,有奇怪的数学天赋。印度人也很懂得做生意,而他们的经济学者比中国的高得多了。
也是不久前,一位在加州大机构搞软件外判的说,大都判到印度去,因为印度人英语好。这位专家常到中国,认为中国青年的软件专材不比印度差,只是英语有所不逮。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这位专家再补充,今天美国把软件工作外判印度,后者接了单,赶不起就转判某部分给中国。不是嗟来之食,但广东人说的「猪头骨」则庶乎近焉。还有,差不多全世界的信息服务中心(call centers)都跑到印度去。又是因为印度的英语水平高于中国的。
几天前与一位同学谈到产品质量的问题,我同意中国产品的质量,比起先进之邦还有一段距离。但我指出一个怪现象:凡是中国有成本优势的某质量水平的产品,中国供应全世界。打火机如是,玩具如是,皮鞋如是,光驱如是,圣诞灯饰如是,如果没有管制成衣也如是,数之不尽的。这个「包办」世界供应的怪现象有一个浅解释:中国人口那么多,放开他们参与国际产出竞争,在一项产品的某质量水平,不包办世界才怪。
中国包办,印度同样人多,也开始包办了。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见过占了世界人口差不多一半的两个国家,一起参加国际产出大比拼。经济学中被认为毫无瑕疵的比较优势定律看来要修改一下。这定律说不同国家会专于产出不同产品,不一定包办。今天看,不同国家会专于产品的不同质量,有人多势众的大国参与竞争,包办起来,每个国家都迫着在某产品的某质量层面包办全世界。这是我发明的「包办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