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41:08
凤凰网 > 资讯中心 > 时评 > 正文
吃饭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
2005年10月11日 12:20
字体:
广州黄埔区荔园小学的小学生们在学校的组织下,邀请河北省和广东丰顺县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到广州做客一起欢度国庆假期。连续三天的假期,贫困生们分别住进了荔园小学27名少先队员的家中。住在高咏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愿意吃饭,她告诉高咏思:“今天我已经吃了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啊?”原来,她在家乡每天只能吃一顿饭。(2005年10月10日 信息时报)
常言道“童言无忌”,孩子这轻飘飘的一问轻易地就击碎了某些经济学家所竭力粉饰的“中国贫富差距并不严重”的论断。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在诸多“富豪榜”纷纷粉墨登场、中国一跃为全球瞩目的奢侈品集散地的时候,竟然还有贫困地区的孩子搞不明白一天为什么要吃三顿饭,这是何等强烈的一种反差?懵懂无知的孩子所发出的这一句疑问,对于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不啻为一句诘问,甚至是一句拷问。
改革开放以来,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思路指引下,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8%,但是由于各项社会制度还没有完全跟进,因此贫富差距也显得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明显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社会矛盾也正在日益激化,如果为了讲究效率而继续鼓吹拉开贫富差距,难免会因此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曾经对98名政府和非政府专家进行过调查,对于“在中国在2010年前是否会发生影响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危机”,有77位专家作了回答,其中51位认为会发生重大危机。
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的畸高收费使之成为了压在贫困地区居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如果说这些矛盾还是能够被贫困居民有选择地避开的话,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他们无论如何都躲避不开的,那就是吃饭问题。所谓“仓禀实而知礼仪”,如果一个人还在为吃饭问题而拼命挣扎的时候,他就很容易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而去铤而走险。1986年以来,我国治安案件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在诸多犯罪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正是那些生活无以为系者,他们既不是“仇富”也不是“仇穷”,只是想去维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穷人的经济学》中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他认为贫富悬殊会成为社会的振荡器。而我国“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也曾经说过,“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当贫穷的人民和贫穷的国家满足了,你们才是安全的。你们把这叫作明智的自身利益也可以。”就像那些不知道一天为什么要吃三顿饭的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反差之下,他们的身心能否得以健康成长,长大之后又是否会愿意与那些与他们生活经历迥异的孩子和谐相处?
十六届五中全会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上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中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央将下大力气解决分配不公,关注穷人的收入问题。这无疑是释放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坐标正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过渡为解决穷人收入问题、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所在。
从“先富”到“共富”,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因此“十一五”仅仅是个引领我们实现“共富”愿望的起点。当再没有一个贫困学生会发出一天为什么要吃三顿饭这样的疑问的时候,当他们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再次与城市学生坐在一起的时候,也许他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和谐社会的根本含义,而我们的社会也才有基本的和谐可言。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