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069协议向导—— 一个帮助你了解TR069协议的简明教程(二) - Dreamco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06:54
TR069协议向导—— 一个帮助你了解TR069协议的简明教程(二) 收藏
您也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该文: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994937
上接“TR069协议向导(一)”
6.TR069协议的RPC函数(或称RPC方法)
如上所述ACS与CPE之间通过TR069协议特有的RPC方法进行互操作。
CPE函数由ACS调用,用来对CPE进行管理如:设置CPE参数、获取CPE参数、硬件升级、重启设备等;
ACS函数由CPE调用,用来向ACS上报状态信息,请求硬件镜像文件下载(用来升级硬件)等等。
这些方法中有些是必须的有些是可选的(Required/Optional)
7.CPE函数参数(TR069协议的数据模型)
网络架构上包含两种设备类型,因此包含两套数据模型:
(1)网络网关设备(Internet Gateway Device),如路由器,缩写为IGD DM(Data Model)
(2)网关下的普通局域网设备(LAN Device),如可视电话,缩写为Device DM(Data Model)
TR069协议定义了其中网关设备的数据模型
参数名  :使用由类似树型的点分层关系组织起来。树干为需要配置的对象,树叶为具体的配置参数,所有配置参数都具有是否可读写属性。
如:InternetGatewayDevice.IPPingDiagnostics.Interface
参数类型:基于SOAP的数据类型
8.函数具体功能(TR069协议的功能)
(1)自动配置和动态业务服务(Auto-configuration and dynamic service provisioning)
TR069协议规定了ACS可以在CPE第一次上线或上线后的任何时候对CPE进行配置如:ACS使用CPE函数中的set方法对CPE进行配置。
(2)软件和硬件镜像管理(Software/Firmware image management)
TR069协议规定了软件和硬件版本号鉴权机制,和下载触发机制(CPE和ACS都可以主动发起下载),以及下载失败后的通知机制
如:ACS使用CPE函数中的download和upload方法,下载新的版本以供升级设备或上传当前版本软件镜像文件
(3)状态和性能监控(Status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R069协议规定了一种CPE随时(有些地方翻译为“动态”)上报给(有些地方翻译为“通知”)ACS它自身状态的机制
如:CPE使用ACS函数的inform方法:CPE通过定时调用ACS的inform方法上报硬件状态信息
[Inform SOAP包信息]
DeviceID    标识CPE
Event    此次Inform发起的原因 如:2 PERIODIC CPE周期性的发起
Inform调用,上报状态
MaxEnvelopes    HTTP Response 可携带的SOAP包(信封)
CurrentTime    CPE 当前时间
RetryCount    这次Session最大的重复连接数
ParameterList    这次Inform 函数所代参数
[一个Inform SOAP包例子]



inform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000000000001





2 PERIODIC






1


2009-01-15T06:28:06


0




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SpecVersion


4.0






(4)诊断(Diagnostics)
支持ACS到CPE的诊断,来解决连通或业务问题,或执行预定义的诊断测试功能
如:ACS使用CPE函数中的get方法:首先ACS会调用CPE的set方法,set一些诊断需求如IPPing如:InternetGatewayDevice.IPPingDiagnostics.Interface
要求CPE对自身诊断,然后ACS通过CPE的get方法获得诊断结果
9.TR069协议的安全性
TR069协议支持使用“SSL/TLS”的证书鉴权机制,CPE必须使用ACS提供的证书来鉴
权ACS。
如果CPE没有经过SSL/TLS认证,ACS就必须使用HTTP对CPE进行认证;如果已经通过“SSL/TLS”认证,ACS可以使用“HTTP basic”认证或“HTTP digest”认证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Dreamcode/archive/2009/02/06/386629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