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与放弃的和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39:03
占有与放弃的和弦(1)
快乐虽然是情感领域的享受,却是非要用理智去判断,去追求不可的。
顺应欲望的天性
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乐避苦。罗素说:“渴望生存的愉悦,追求生命的快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权利。”
这并不是说完全听从天性的牵引就可以自然达到快乐,因为对于人来说,快乐就是心灵没有烦扰,身体没有痛苦,而不仅仅是感官的刺激。快乐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破碎的片断。因此,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一种持久的快乐,而不是昙花一现似的强烈感觉。
要得到这种快乐,必须既顺应天性,又学会把握天性,消除不必要的欲望,在自己和外界之间寻求融合。
所谓欲望,也就是我们的需要和追求。
欲望是建立在人身的基础之上的,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既是沟通与感受世界的渠道,也是导致欲望的基础。眼睛追求悦目的色彩;耳朵追求动听的音乐;舌头追求美味的食物;鼻子追求芬芳的气息;身体追求舒适的环境。
以这五种器官的追求为基础,各种各样的欲望就衍生出来。其中包括对吃喝的欲望,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包括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追求,这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另外还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因为没有了精神追求,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在上述各种的欲望中,对食和色的追求是最大的两种,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孟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甚至人在不同的状态下,欲望又会有所偏重。有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有人认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为了美色可以将一切抛诸脑后;有人立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了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饕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凡此种种欲望,概括起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上的追求;二是物质上的追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在这些欲望中,有一些天然的本能,是人追求快乐之所必需。比如说维持生计以保证自己不饥不寒、保证身心健康。鹊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类也一样,睡不过八尺,食不过升米。尽管如此,这八尺和升米仍然是必需的。
人要生存,我们所必需的天然欲望,是最低的一个层次。但是最低层次的欲望也是最强烈的欲望。
一对生活在小城市里的工人夫妻,有必要的物质保障,肚中不饿,身上不冷,夜有所归,即使说贫困得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甚至也给孩子买不起钢琴,但是仍然能够享受一种淡然的快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些欲望是必须满足的,但满足的条件也是简单的,也就是饮食居住、健康、爱情、工作和别人的尊重等。因此,这些最低层次的欲望是快乐的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物质决定精神的规律。
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财富和感情就成为是困扰人们的首要问题。严格来说,这些并不是人作为动物生存所必需要,但却是天然的。
一个人拥有财富和荣誉,或其它任何身外之物,如果这些东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更多贪求,就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多数人根本无法拒绝它们的烦扰,不能不因此受到蛊惑,因此万贯家财反而变成了难填的欲壑,它所带来的不是富有,更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贫困与烦恼。
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只要保持身体健康与心平气和,我们可以自然进入快乐境界。
但是在这方方面面的快乐背后,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规则,那就是我们不可违逆天性,而应顺性而为,去满足必需的欲望,以及一些不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烦扰的欲望,无论它们是天然还是社会给我们的。
欲望并非都是坏事,有些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的本能欲望自不待言,就是对外界财富和声名的追求,实际上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
只有学会了认识和管理欲望,我们就能超越对外来事物的依赖,对一点一滴都感到富有和满足。一天三餐或者四餐,一晚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卖茶叶蛋的小贩,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享受生活,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安泰舒服。
禁欲带不来快乐
禅宗公案里面,有这样一则。
有一位老太婆,建了一座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常老太婆都让一位姑娘送饭服侍修行的和尚,这位姑娘美如天仙。
一天,老太婆对姑娘说︰“等一下送饭去,你抱住他,试试修行的功力。”于是那姑娘就这么做了,并问︰“你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那和尚说︰“三九寒冬天,枯木依寒石。”
老太婆听姑娘讲了和尚的话,不仅没有赞佩,而是十分生气地对姑娘说︰“看来二十年,白白供养了一个俗汉。”于是把和尚赶了出去,一把火烧了草庵。
很多人最初读到这则公案时,都无法明白:和尚守戒,当然不可对美女破戒,和尚功力不同凡响,能够如如不动,见色不动心,见色成空,和尚不但心不为所动,甚至已经见“空”了,这种禅定功深还得了。老太婆应鼓掌赞扬,怎么反把和尚赶了出去,一把火把庵烧了,难道老太婆还希望和尚跟美女,卿卿我我才对吗﹖
笔者开始也不明白,后来读到一位学佛多年的人的解读文章,才渐渐明白:那和尚的定力不错,但定入了“顽空”,陷入了另外一种我执,成了“枯木死灰”,也就成了“大愚痴”,成了不通情理与不懂得慈悲的“无情无义”。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即使我们脱离开禅定修行的角度来谈,它也牵涉到一个很深刻的人生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欲望的态度。
人的欲望无限,但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由此,竞争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如果以占有欲的满足为最高追求,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攻击别人,必然会处处遭到别人的抵抗和还击,人生中就会危机四伏。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管理,这种危机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安定因素,破坏生活的节奏,使人生失去正确的方向。
有人企图用清心寡欲来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甚至用到割舍二字。但是一味地鼓吹摆脱所有欲望是愚蠢和偏激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摆脱,而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善加管理,获得圆融。
在对人生的态度上,历来都有禁欲和纵欲两种观点的对立与争论。
儒家思想早期也有一定的禁欲色彩,后来发展至宋明理学,衍生出“灭人欲,存天理”的极端主张,认为善必须在灭除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甚至主张“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对欲望的否定达到惨无人道的地步。
西方哲学对于欲望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古希腊犬儒派也竭力推崇禁欲的生活,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并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主张从无欲的生活中享有轻松和自在。他们所有的财产,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样东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口袋、一个喝水的钵。该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启发,觉得钵也是多余的累赘,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圣经》中,对贪欲和人类的堕落也进行了关联。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却受魔鬼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因此,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清净的教徒生活是冲突的,只有克制贪欲,才能获得心灵的纯净。
直到中世纪,对欲望的否定仍然是主流哲学。只有到了启蒙主义运动之后,欲望的合理性才开始被肯定,饮食睡眠及性爱才被视为人类的本能,因而是合理的和合乎道德的,人类才得到哲学上的理由来享这些需求。
在个体来说,一些人却认为拚命感受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才是快乐,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此生,这种观点是如此不堪一击,因此早已为人所批判。也有许多人主张禁欲,视没有任何欲望的古井之水为心境的最高境界。
但是佛祖释伽牟尼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禁欲不能带来觉悟和快乐。
释伽牟尼未得道时,禁欲为印度各宗教所共同崇尚,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体来灭除欲望,死后才能享受天堂的快乐。
于是,他也来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亲眼目睹各种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里;有的整天单足站立;有的裸露身体,在烈日下爆晒自己。他身体力行地参与了苦修实践,“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他的身体极度虚弱,直至连在河中沐浴都无法爬上岸。
他苦行6年,终于意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让身体羸弱,并不能通达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对于饥者来说,要快乐必须有一箪食、一瓢饮;对于寒者,要快乐也必须有一身棉、一炉炭;对于学者,要快乐就需要一本书,这些都不是禁欲所能解决的问题。
只有勇敢正视自己的欲望,才能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活的更加坦然。我们都有心灵和大脑,心灵和肉体与世界的接触和观照提供了欲望,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但是大脑给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善加管理,善加协调,就能从无穷的苦恼中解脱出来。
我们既不主张盲目的受苦,因为这既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实际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同时,我们也不应放纵欲望。我们只㙘需要学着把占有欲收敛一下,把争斗心转化为欣赏心,以化解因之而起的种种冲突和危机。
二者结合,就是人生的智慧。
第一部分第二章 占有与放弃的和弦(2)
只需要半杯咖啡
宋朝吕蒙正曾三次为相,为人明智豁达,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人送他据说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吕蒙正幽默地说:“脸面不过像碟子一样大小,哪里用得着照见二百里的镜子呢?”
又有一次,一个下属送了一个古砚给他,对他说:“这古砚不需加水,只要一呵气就湿润得可以磨墨写字。”
吕蒙正半开玩笑地说:“即使一天呵出十担水,也不过值十个钱罢了,我要这种砚能有什么用呢?”
随着人类欲望的不断升级,社会上到处物欲横流,人的占有欲不停地被滋养着,象一只脱缰的野马,无休止地向新的领域竞逐,使我们的心被它左右而不得自在。
人生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这两个问题不象吕蒙正面临的问题那样简单,因为每个不同的人生所需要的东西,并不象能照二百里的镜子和不须用水的宝砚一样一目了然。我们不能问别人,也不能看别人,而应该闭上眼睛问问自己的心灵。
与吕蒙正的明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晋代的石崇。他曾经和王恺斗富。王恺用麦芽糖洗锅,石崇以蜡烛代替柴草来煮饭;王恺用紫色的蚕丝作路两旁的屏幕,长达四十里,石崇就用锦作屏幕,长五十里;石崇用香料和成泥来刷墙,王恺则用赤石脂当涂料。
有一次,王恺把晋武帝所赐的珊瑚树拿出来当众炫耀,高二尺多,枝柯扶疏,堪称稀世珍宝。石崇当场用铁如意将其击碎,然后取出自己所藏的六、七株珊瑚树,每枝高达三四尺,光彩耀目,让王恺随意挑选。
接下来,石崇失宠,被逮捕下狱。他在被捆绑起来的时候,叹息着说:“这不过是因为小人因为想要我的财产而害我罢了。”前来抓他的官员说:“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早一点把家财散出去一些呢?”
石崇无言以对,最后为自己的奢侈付出了代价,人头落地。
多数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无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无所不有,事事如意。这种境遇可能就相当于“半杯咖啡”。当我们面对这半杯咖啡,心里产生什么念头呢?
人并不因拥有比其它人更多的东西而快乐,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需求,也知道如何满足它,同时意识到有些东西虽然很吸引人,但对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一句话,当他只需要半杯咖啡的时候,他不会因为杯子不满而苦恼。
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激发起消费的欲望:这世界上有多少好东西啊!可是让我们看一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表现吧。他在面对繁华的集市时,也发出了一声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
1936年,英国汤普森急救中心住进了一位好莱坞影星。
这位影星是好莱坞最胖的演员之一,在英国演出时突发心肌衰竭。抢救人员用了世界上最好的药物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但仍然回天乏术。
临终前,这位演员自言自语说:“无论你的身体如何庞大,生命所需要也仅仅是一颗心脏。
如果我们意识到,以人类占有的空间与宇宙的浩瀚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渺乎其小;以人类生存的时间与宇宙的永恒相比,不过是电光石火,一瞬即逝,过多的东西对自己已如鸡肋,何苦还要筋疲力尽地去追逐呢?如果我们已经尽了所能,要得到所希望的东西就要破坏已经拥有的,那么何苦让烦恼和悔恨来占据我们的人生。
我们平常所受的教育,都告诉我们做事不应半途而废,而要用“再挖半米”的精神坚持到底,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可有时候这种积极所打击的,既有不求上进的想法,也有人生的和谐。因为过多的财富和身体上的赘肉一样,不过是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已。
我们每个人从小接受追求成功的教育,是因为成功是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没有个体不断努力地追求成功,整个社会就不能进步和发展。
然而作为一个纯粹的人,从个体本原的生物性来说,快乐才是本质的要求,也是更重要的本能。成功只是造就人生快乐的因素之一,倘若牺牲其余的一切因素去赢取成功,那代价未免太高了。
如果不能把成功作为对快乐的追求手段,把二者和谐统一起来,得到的也许只是在实现外界的期望时短暂的满足。如果把这种满足也称为快乐的话,但这已经是一种异化为必须要靠成功去“买”的快乐,而不像真正的快乐。
而且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同步增长的不是生活的快乐指数,而是挥之不去的压力和疲惫,这时,成功不仅无法再“买”到快乐,而且令人身心交瘁,降低生活质量,而且成为精神失落与茫的原因。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买鞋。卖鞋的人告诉他:鞋有大中小不同的码数,但价钱一样,都是两个铜钱。您穿多大码的?
这个人想了想:我要最大码的。
卖鞋的人怀疑地看了看他的脚,又看了看他:“以我看,你的脚穿中码的可能比较合适,您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这个人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用试了。既然价钱一样,我为什么不要大码的呢?”
世界上有多少人被自己的欲望所推动,贪多求大,实际上却和这个买鞋的人一样。鞋子不合脚,不舒服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
人不断地奔跑,到头来却发现跑错了方向;人不断地追求,到头来却发现得到的并不是需要的。
世上有许多人“永不言败”,放任自己去追求那些看似辉煌,而实际上违背本性的“成功”,这样的人生就处于失控状态,其根源在于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
人总是特别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而出于本能也特别不愿正视自己的某些弱点,加之金钱、地位、权力又常常容易让人膨胀,飘飘然之后更是无法看清真正的自我。因此,了解和管理自己的需求,其意义比盲目地奔跑更大一些。
如果我们有幸拥有了权力和财富,或者成为一个名人,外界的赞美会鼓励我们继续拼搏;如果我们达不到,认识的人就会说“怎么混成这个样子”,即便不说,也会在目光和潜意识中流露出来。如果仅仅是有人这样认为倒没什么关系,要命的是我们也接受了这种认识,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去努力追逐那些权势和财富,求名得名,求利得利。
我们因此不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了,也不能平等地认识自己了,就会像那扑向火光的飞蛾,只知道向亮处去,却并不知道那里的意义,那里究竟有没有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物。
不要和诱惑较劲
在生活中最快乐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最好的东西,他们只是回归自我,珍惜和运用了得到的东西,而拒绝了更多的诱惑。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
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第一位迟疑了一下回答:“三米。”
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半米。”
所有的目光都盯在第三位的身上,谁知他沉了沉气,说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
公司录取了第三位。公司老总,一位历经商海鏖战的老人认为:人不能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首禅诗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央;
心中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退步原来是向前,是因为战胜了诱惑,远离了危险。
占有欲越强烈,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不知足的人,眼睛只盯着外面的世界,他即使成为粒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双重统治者,也会觉得意犹未尽。
这样,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使生活更自由和轻松,反而使生活节奏加快,带来更多的烦恼,几乎达到人类承受能力的极限。
本世纪4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面对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作出了如下的断言:“世界发展的趋向显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病,而在于人类本身,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适当的方法来防止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说,目前全世界精神障碍患者达4.5亿,每4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
但是真正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换来了一些本可以不必占有的东西。
大家也许都明白: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然而,对于一个社会的人来说,抛开可能获得的利益不谈,仅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对于我们来说,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成功的感觉更令人舒畅的了。成功有挡不住的诱惑,它激励着无数追求成功的人们为之奋斗,付出乃至牺牲生命。走出了现实的时空,忘却了现实的困难苦恼,把注意力投向未来,全为了一个目的。
最近,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进取心强的人在面对压力时往往更容易患病。
研究人员把该校法律系一年级的48名新生分成两组进行了追踪调查,第一组学生的进取心较强,另一组相对较弱。主要调查他们在受到压力后的人格类型和健康状况,调查者让学生们自己回答面对某些压力时是乐观还是悲观。
在实验开始和第八周后,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液,分析其中CD4白细胞和免疫系统中有助于抗感染及其患病的成分。
结果表明,在两个需要同时实现的目标发生冲突时,第一组的学生比第二组的学生的免疫性要差一些,因为前者想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就需更努力,而后者会放弃一个目标以减少压力;在两个目标没有冲突时,前者的免疫性比后者相对好。
研究人员说,与第二组学生相比,第一组学生中很少有人放弃目标,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目标,所以他们很辛苦,患病的可能性就增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还比较了外地学生和当地学生所感到的压力水平。他们假定当地学生都早已有一个交际圈,他们需要努力维持这个圈子,对外地学生只要求他们发展一个小一点的交际圈,以减少压力。结果显示,从外地来上学的新生免疫细胞数量较高,而当地学生因为学校和以前的社交圈冲突,负面情绪较多,免疫细胞较少。
但身处顶峰的时候,真的快乐吗?过分追求成功,也可能像那些苦练盖世武功的侠客一样,最后令人身心憔悴,甚至走火入魔到“挥刀自宫”的地步,这和过分贪求名利是一个道理。
罗纳尔德·谢尔德斯特列姆是一位退了休的老船员,他在瑞典的几家报纸上刊登广告,宣称:他经过四十几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可以永远发挥作用的防晕船的方法,谁要给他寄上三克朗,便可以得到这种药方。
数以千计的人给他寄来了三克朗,但收到的却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简明扼要的答复:“请留在陆地上!”
有一位美国作家说:知足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幸事。而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的人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不会危殆,这样才能长久。知足是心理上的节制,知止是行为上的规范。
如果我们知道了金钱最大的用处不过是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或者还可以表现自己的价值,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对钱的追求也就能够知足和知止了。
因此,过分追求名利是没必要的,更没有必要用一种英雄主义的大无畏精神,去考验自己抗拒诱惑的能力,因为一旦发现诱惑无法抗拒时,一切都晚了。
要得到快乐的最简明扼要的答案是:远离诱惑。只有超脱诱惑,才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可改变的事情,这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接受,只有接受自己,才不会在悔恨中失去平和的心态,才能在面对自己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时不至于失去平衡。
实际上,这一看上去过于简单的忠告,却是多数人最难做到的,唯有在能行能为的时候能舍,才能获得人生的平安与快乐。
第一部分第二章 占有与放弃的和弦(3)
知足能享的人生
有两个人一起在沙漠里赶路,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喝,以解除这种痛苦。他们不时看到远处有一湾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只是海市蜃楼。
后来东找西寻,他们终于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十分清冽。一个人马上跑上去,把头扎进水里喝起来,不一会儿就喝饱了。可是他看到河水实在是太诱人了,又忍不住喝起来,终于痛苦地捂住肚子倒在地上,呻吟起来。
另一个人看到这种情景,只是在一边呆呆地望着,并不下去喝水。旁边的人奇怪地问他∶“你们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
这人回答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能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况且从伙伴的向上,我已经看到喝水的痛苦了。既知喝不完,而且还可能那么痛苦,所以我不去喝了。”
第一个人是愚蠢的,因为他不知足;第二个人也是愚蠢的,因为他因噎废食。
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容易让人走上两个极端。原因很简单,在没有找到协调矛盾的办法之前,任何哲学都无法让我们从矛盾的一方转向另一方的。
然而正因为世界上充满了矛盾,我们才能从矛盾中找到通往和谐之门。《罗娜书简》中说:人们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却又通过外遇找回自我;人们在平淡中消失,却又在激情中回归;人们在“正确”里痛苦,却又在“错误”里欢乐。
在所有的人生矛盾当中,最大的莫过于占有与放弃的矛盾。只有在得与失、占有与放弃的矛盾中找到和谐,才能消除生命的失去与空虚,不至于留下可悲的缺憾。
能够帮助我们在两个矛盾中找到和谐出路的,也许是有凤山的一个庙里两件东西:一件是写着“你来了”的匾额,高挂在正门后的悬梁上;另一件是大算盘,挂在拜殿天井中。
这两样东西无言地放在那里,让所有来到这儿看到它们的人都悚然警悟:自己迟早要向另一个世界报到,在报到之前,一生功过得失都要用这个算盘算个清楚明白。
近年来,心理学家调查访问死而复甦的人,进行濒死经验的研究,发现了所谓共同临床死亡经验。其中有一点是很多当事人谈到的,那就是在刚刚死后,会面对一个光体,并和他有心念的交流。其沟通的内容包括回忆当事人一生,并请他回答他一生是否过得快乐。
请记住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要面对这个光体。
我曾经问一位医生:为什么婴儿刚来到人世时,两只小手总是握成两只小小的拳头。那位医生想了想回答说,人生下来两手握拳,是因为他们死去时两手是摊开的。
我对这个答非所问的答案着魔似地思索了很久,若有所悟地想到:也许上帝是想用这个奇妙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我们赤裸棵地来到尘世,无论怎样用握紧的双拳来为自己打拼,不管聚集占有了多少财富,最终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快乐的体验,却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抓不住,只好摊开双手,无奈地离开人世。
也放正因如此,人们才把去世叫“撒手西归”,撒手是放手,放手的意思是我们本抓住或握住什么,但在西归那节骨眼就要把它放掉,当然放掉时就两手空空了。
放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走这一遭岂不是没有意义了吗?
有!这个意义不是富可敌国,也不是无欲无求,而是在占有与放手之间,实实在在地享有得到和失去的一切,得到人生的圆满与快乐。
科学越是昌明,要实现这一意义就越需要致虚极,守静笃,安时处顺,越需要返朴归真,从大自然寻觅人生的圆满;物质越是丰富,实现这一意义越需要知足知止。功利主义越是甚嚣尘上,我们就越需要为而不争,功成而不居。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一个灵与肉失衡的社会,和一个精神生活贫乏的时代,安然地享有人生的和谐。
有人说:“除了死别,幽默到处都可显神通。”但是在以知足能享而不是占有的姿态来生活的人那里,生与死也是和谐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因而不仅不是悲剧,而且是充满了通达幽默感的话剧。
面对无法延展的生命长度,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内容,拓展它的宽度;面对无法左右的天气,我们可以改变心情;面对无法改变的过去和无法预知的未来,我们可以改变现在;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可以改变态度;面对失去控制的世界,我们可以掌握自己;面对无法改变的严酷环境,我们可以曲折顺应;面对无法样样顺利的事业,我们可以事事尽心。揽镜面对已经无法重新选择的容貌,以及写在眼底深深的无奈,我们仍然可以展现笑容。
这就是“知足能享”的人生状态。
知足能享是占有与放弃的和弦,是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所构筑成的通向和谐之门。知足能享是一种人生状态,动静结合,象一只手一样开合自如,而“占有”就象一只紧握的拳,无法放手也无法放松,而“放弃”就是软绵绵张开的手掌,握不住任何东西。
所谓知足能享,就是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避免过度追求占有欲的满足,尽最大可能地享有生活中的一切。一句话,我们要以融合的方法管理欲望。
我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不多,如果生活得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人生,而不必为欲望的满足操劳。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可以提供方便和享受,如果过分追求,反而会成为一种奴役。
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只有意识到欲望带来的危机,我们才能避免追名逐利带来的烦恼,生活才能趋于纯净和安祥,心灵深处为纷杂事务所掩盖的快乐之光才能得以显现。
知足能享的生活,无需太多的时间和付出就可以获得。两相对比,只有摒弃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把简朴作为生活的基调,才能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体味到更从容淡定的人生。
真正知足能享的人,应当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较、竞争中消耗生命。在生命中保有闲暇,就能使心灵获得更自由的空间。
因此,只有活得简单一点,享受一点,才能不为物役,活得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