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律人百箴参考(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6:15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我不願意別人加在我身上的事物,我也不願把它強加在別人身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自己想樹立的也幫助別人樹立,自己想達到的也幫助別人達到。
●己所不欲,豈可嫁禍於人。——《南史·隱逸傳》
自己不願接受,怎能把禍患轉嫁給別人。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禮記·中庸》
不願意別人施加給自己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利居眾後,責在人先。——唐·韓愈《送窮文》
有好處要在眾人之後,盡責任要在別人之先。
●舍己從人,最為難事。——宋·朱熹·呂祖謙《近思錄》卷五
捨棄自己以跟從他人,這是最難做到的事。
●律己是以服人,量寬是以得人,身先是以率人。——宋·林逋《省心錄》
嚴格要求自己,能服人;寬宏大量,能得人心;自己帶頭,能率領別人。
●寵利無居人前,德業毋居人後。——明·洪自誠《菜根譚》
在名利上不要處在別人的前頭,在道德修養上不要落在別人的後頭。
●奪利爭名,甘居人後。——明·張岱《自為墓誌銘》
對於爭名奪利之事,甘心情願居於別人的後面。
●先人而後己者安,適己而勞者危。——明·方孝孺《倚席銘二首》
先為他人後為自己的人得平安,只顧自己舒適而使別人勞累的人易招禍。
●責己則改短,論人則取長。
責備自己就改正自己的缺點,議論別人就汲取別人的長處。
●自明然後能明人。——宋·陸九淵《陸象山語錄》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才能夠認識別人。
●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用責求別人的心責求自己,寬恕自己之心去寬恕別人,不怕達不到聖賢的地步。
●寧人負我,無負人,此待己之道也。——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寧可別人對不起我,我不能對不起別人,這是對待自己的原則。
●念己之短,好人之長,近仁也。——唐·馬總《意林·法法》
常常想到自己的短處,喜歡別人的長處,這就接近仁愛了。
●接物見霽月光風,持身則嚴霜烈日。——宋·劉克莊《劉應龍監察禦史制》
待人接物要象雨後明月和初晴的風那樣柔和,要求自己要象嚴寒霜雪和烈日那樣嚴厲。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清·張潮《幽夢影》
約束自己最好象秋風一樣嚴肅,處理事情最好象春風一樣溫和。
●損人即自損也,愛人即自愛也。——清·黃宗羲《宋元學案》
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
嚴格要求自己,寬宏地對待別人。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心胸要寬廣,對己要求要嚴格。
●能敬之人,時時見得自己不是;不敬之人,時時見得自己是。——清·陳確《書示仲兒》
能恭敬謹慎的人,時時能看見自己的缺點;不恭敬謹慎的人,時時只能看見自己的好。
●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孔子家語》
說別人的壞話,並不能表現自己的好;說別人的過錯,並不能表明自己對。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唐·韓愈《原毀》
古時的君子,他們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對待別人則寬容而簡約。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唐·林逋《省心錄》
用責求別人的態度責求自己,過失就會減少;用寬恕自己的心寬恕別人,交往就會保全。
●行己莫如恭,自責莫如厚。——唐·李翱《答朱載言書》
為人處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嚴格。
●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責別人的時候就會顯得明智;即使是聰明的人,在原諒自己的時候就會顯得糊塗。
●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稱讚別人的優點,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察知自己的短處。
●平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己量?——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
一輩子隻會計較別人的缺點,為什麼不回頭看看自己有什麼缺點呢?
●樂言己之長者不知己,樂言人之短者不知人。——明·劉基《鬱離子·自瞽自聵》
喜歡講自己長處的人其實是不瞭解自己,喜歡講別人短處的人其實是不瞭解別人。
●恩若己出,怨將歸誰。——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別人得到的恩惠都象自己給予的,那麼別人的怨恨該歸罪於誰人?
●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文子·上德》
埋怨別人不如責備自己,求別人不如求自己。
●無求方覺人情厚,克己始知世路寬。——清·陳介祺《聯句》
人沒有過多欲望時自然會覺得世上充滿人情味;能夠克制自己時就感到人生道路很寬廣。
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以己之拙,而忘人之能。——明·洪自誠《菜根譚·概論》
不要以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作比較;不要因為自己笨拙而妒忌他人的才能。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宋·鄧牧《名說》
別人有長處,就好象自己有這些長處一樣。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呂氏春秋·先己》
想要超過他人,一定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缺點;想要批評他人,一定首先要評論自己。
●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漢·馬援《誡兄子書》
為別人的憂慮而憂慮,為別人的快樂而快樂。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三國志·蜀書·秦宓傳》
記住別人的優點,而要忘記別人的過失。
●記人之功,忘人之過。——《漢書·陳湯傳》
記住別人的功勞,忘掉別人的過錯。
●記人之長,忘人之短。——唐·張九齡《敕渤海王六武藝書》
記住別人的長處,忘掉別人的短處。
●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
君子讚揚別人的優點長處;小人則傳佈別人的缺點過錯。
●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荀子·不苟》
推崇別人的美德,宣揚別人的優點,並不算是阿諛奉承。
●以人之長補其短,以人之厚補其薄。——漢·劉向《說苑》
以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以別人的淵博彌補自己的淺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我不願意別人加在我身上的事物,我也不願把它強加在別人身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自己想樹立的也幫助別人樹立,自己想達到的也幫助別人達到。
●己所不欲,豈可嫁禍於人。——《南史·隱逸傳》
自己不願接受,怎能把禍患轉嫁給別人。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禮記·中庸》
不願意別人施加給自己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利居眾後,責在人先。——唐·韓愈《送窮文》
有好處要在眾人之後,盡責任要在別人之先。
●舍己從人,最為難事。——宋·朱熹·呂祖謙《近思錄》卷五
捨棄自己以跟從他人,這是最難做到的事。
●律己是以服人,量寬是以得人,身先是以率人。——宋·林逋《省心錄》
嚴格要求自己,能服人;寬宏大量,能得人心;自己帶頭,能率領別人。
●寵利無居人前,德業毋居人後。——明·洪自誠《菜根譚》
在名利上不要處在別人的前頭,在道德修養上不要落在別人的後頭。
●奪利爭名,甘居人後。——明·張岱《自為墓誌銘》
對於爭名奪利之事,甘心情願居於別人的後面。
●先人而後己者安,適己而勞者危。——明·方孝孺《倚席銘二首》
先為他人後為自己的人得平安,只顧自己舒適而使別人勞累的人易招禍。
●責己則改短,論人則取長。
責備自己就改正自己的缺點,議論別人就汲取別人的長處。
●自明然後能明人。——宋·陸九淵《陸象山語錄》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才能夠認識別人。
●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用責求別人的心責求自己,寬恕自己之心去寬恕別人,不怕達不到聖賢的地步。
●寧人負我,無負人,此待己之道也。——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寧可別人對不起我,我不能對不起別人,這是對待自己的原則。
●念己之短,好人之長,近仁也。——唐·馬總《意林·法法》
常常想到自己的短處,喜歡別人的長處,這就接近仁愛了。
●接物見霽月光風,持身則嚴霜烈日。——宋·劉克莊《劉應龍監察禦史制》
待人接物要象雨後明月和初晴的風那樣柔和,要求自己要象嚴寒霜雪和烈日那樣嚴厲。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清·張潮《幽夢影》
約束自己最好象秋風一樣嚴肅,處理事情最好象春風一樣溫和。
●損人即自損也,愛人即自愛也。——清·黃宗羲《宋元學案》
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
嚴格要求自己,寬宏地對待別人。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心胸要寬廣,對己要求要嚴格。
●能敬之人,時時見得自己不是;不敬之人,時時見得自己是。——清·陳確《書示仲兒》
能恭敬謹慎的人,時時能看見自己的缺點;不恭敬謹慎的人,時時只能看見自己的好。
●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孔子家語》
說別人的壞話,並不能表現自己的好;說別人的過錯,並不能表明自己對。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唐·韓愈《原毀》
古時的君子,他們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對待別人則寬容而簡約。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唐·林逋《省心錄》
用責求別人的態度責求自己,過失就會減少;用寬恕自己的心寬恕別人,交往就會保全。
●行己莫如恭,自責莫如厚。——唐·李翱《答朱載言書》
為人處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嚴格。
●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責別人的時候就會顯得明智;即使是聰明的人,在原諒自己的時候就會顯得糊塗。
●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稱讚別人的優點,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察知自己的短處。
●平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己量?——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
一輩子隻會計較別人的缺點,為什麼不回頭看看自己有什麼缺點呢?
●樂言己之長者不知己,樂言人之短者不知人。——明·劉基《鬱離子·自瞽自聵》
喜歡講自己長處的人其實是不瞭解自己,喜歡講別人短處的人其實是不瞭解別人。
●恩若己出,怨將歸誰。——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別人得到的恩惠都象自己給予的,那麼別人的怨恨該歸罪於誰人?
●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文子·上德》
埋怨別人不如責備自己,求別人不如求自己。
●無求方覺人情厚,克己始知世路寬。——清·陳介祺《聯句》
人沒有過多欲望時自然會覺得世上充滿人情味;能夠克制自己時就感到人生道路很寬廣。
毋以己之長,而形人之短;毋以己之拙,而忘人之能。——明·洪自誠《菜根譚·概論》
不要以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作比較;不要因為自己笨拙而妒忌他人的才能。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宋·鄧牧《名說》
別人有長處,就好象自己有這些長處一樣。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呂氏春秋·先己》
想要超過他人,一定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缺點;想要批評他人,一定首先要評論自己。
●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漢·馬援《誡兄子書》
為別人的憂慮而憂慮,為別人的快樂而快樂。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三國志·蜀書·秦宓傳》
記住別人的優點,而要忘記別人的過失。
●記人之功,忘人之過。——《漢書·陳湯傳》
記住別人的功勞,忘掉別人的過錯。
●記人之長,忘人之短。——唐·張九齡《敕渤海王六武藝書》
記住別人的長處,忘掉別人的短處。
●君子揚人之善,小人揚人之惡。——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
君子讚揚別人的優點長處;小人則傳佈別人的缺點過錯。
●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荀子·不苟》
推崇別人的美德,宣揚別人的優點,並不算是阿諛奉承。
●以人之長補其短,以人之厚補其薄。——漢·劉向《說苑》
以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以別人的淵博彌補自己的淺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