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火灸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1:49
【操作方法】
藏医火灸,帝玛·丹增彭措的《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和居·米旁的《医学全集》中载:“火灸种类二十三种之多。”可见藏医火灸种类较多。但粗分则为二大类,即艾灸法与非艾灸法。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艾灸法,现将各种灸法,简介如下:
1.艾灸法  艾灸是在一定的穴位或痛点上面置放艾炷,点燃,用以清除隆病和寒性疾病的一种峻治法。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是藏医火灸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
(1)艾叶种类:《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生长于草甸沼泽地带,叶对生,花黄白”。野艾花叶茂盛,做艾炷较好。草艾分大小两种。其中小艾不适于艾灸,大艾生于田梗地头,或种植于家园,枝高叶大,也可用于做艾炷。
(2)艾叶采集时间:医学《后续》中载:“秋季三个月为采艾最佳时期”。每年七、八、九三月的初一至十五日时期艾叶和花朵生长茂盛,无籽,枝叶不宜断残,这时采集为最佳。
(3)艾绒制作方法: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清除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之后,最好在水中浸泡三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根据用处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4)艾炷大小:用于脊椎各穴,以食指尖大小为宜;头部和四肢及前身各穴,以小指尖大小为宜;失血需要封闭脉道者,以扁圆如羊粪粒大小为宜;用于肿疮和痞瘤等肿块坚硬疾病,以中等诃子尖大小为宜;灸小儿的剑突穴位或其它穴位,以豌豆粒大小为宜。
(5)操作方法 :有煮法、烧法、烤法和拟法四种。
煮法:适应于痈疖、痞瘤等症。首先灸痛疖、痞瘤的四周,以封闭脉道,防止肿块扩散。然后,灸肿瘤中央,以破坏肿瘤的巢穴。对于病情较重者,于最佳穴位连灸几壮,一般20次为最好,19次为次,17次为下。
烧法:适用于灰色培根病和黄水病,以及心风病等,灸15次为最佳,13次次之,9次为下。
烤法:适用于隆病、寒性虫症、大小便闭塞或尿频、洞泻不止等症。灸7次为最佳,5次为次,3次为下。
拟法:八岁以下小儿使用拟法,即灸豌豆粒大小一次,使小儿略感惊痛便可。
一般在施灸中,将灼烧成斑痕者称煮法;灼烧起细小水泡者称烧法;不伤及皮肤只灼红皮肤者称烤法;略灼而产生惊痛的称拟法。按火灸种类分类,汉地火灸属煮法;艾灸属烧法;霍尔火灸属烤法;天竺火灸属拟法。按灸位分类,四门穴宜用烤法;下体穴宜用烧法;上体穴宜用煮法;神经或筋腹部位宜用拟法。灸脊椎各穴,只用煮法不用烤法或烧法,以免伤及神经引起瘫痪或脊椎僵直难伸。
此外,产后大出血、泻后抑压风势及筋胆断裂复续等三种情况如果灸量过度则会造成筋胆拘挛、阻断风路、肌肉萎缩等弊端,务必谨慎。
具体操作。患者挺身端坐,在选中穴位上划点作好标记,然后用胶水或大蒜汁将艾炷粘于穴位上,点燃后适当吹气助燃,至艾烟消散、烬火烧及皮肤时用针头拨去火灰,但不要触及皮肤。如果多个穴位同时灸烧,第一灸炷燃至三分之二时点燃第二灸柱,依次循序,要做到前灸火力未散,后灸火力续之,使热力源源不断,这样效果更佳。灸时要求火势均匀、不偏不倚,灸痕四周略起细小水泡,无疼痛感,说明灸法得当。一般所谓烧熟的标志是胸腹部施灸则背部微感疼痛,同样背部施灸胸腹部微疼、恶心。此时,可停止灸烧。有人认为艾炷燃尽发出“杂”的声响,同时灰烬四散者,效果更优。如果患者出现欲吐、头晕等副作用,则要立即停止灸烧。
2.非艾灸法
(1)天竺火灸:在穴位上铺一层红纸或红绫,上盖四横指宽的白硇砂粉,其上置一块薄红柏木片,木片要在三热性药(生姜、荜拨和胡椒)水中浸泡一夜,干后用朱砂水写八个“?’字,口念咒语二十一遍,早晨东向,用火镜聚太阳光烧灼木片以灸之,对中风、黄水、脉病有效。又一法是取一薄铜镜,口念咒语,用水清洗铜锈,置于火上烧热,以不烫手为度,用一未褪色的新红绫包裹,口念咒语百万遍,频频放于穴位反复烧灼。如灸温下降,可用火镜聚光反复灸热,口念咒语千遍。再于其上面,用较大的艾炷灸烧一段时间,口念咒语一千遍。上述灸法治疗寒性痞瘤、腹绞痛、瘰疬、中邪、索增隆病(相当于神经官能症各心血管病证)等。施灸之前,首先要用瞿麦和筚拨浸水洗净穴位,待水液干后才能施灸。
(2)汉地火灸:在穴位上撒布一份煅寒水石散或石灰石,滴入热水三滴,用其产生的热烧灼,可治脉病、血管栓塞和黄水病(以水肿、湿疹、关节肿胀疼痛、肤色青黑粗糙为主症,类似中医湿证)。
(3)霍尔火灸:在穴位上面涂以油脂,上铺一层白毡片,毡片要在盐水中浸泡,拧干水,用钳子夹一块烧烫的羊脂石置于毡片上,灸烧程度视疾病而定。用以治疗丹毒、牛皮癣、痹症等皮肤病。
(4)神变火灸:在穴位上面铺一层红绫,上垫一块牛皮厚的柏木片或高山栎木片,其上置艾炷燃灼。主治直候病(又称垢甲病,类似痛风病)、痹证和各种肿块等。
(5)神奇火灸:在穴位上面撒布寒水石和三热性药(筚拨、胡椒、干姜)等份研成的粉末,上盖一块红绫,垫木片,置艾炷燃灼,可消除肿瘤、寒性黄水病。或者取一无锈铜镜,红绫裹之,置于穴位,口念咒语百遍,置于红绫上燃艾炷烧灼穴位。
(6)缘份空行母火灸:施灸者入定空行母执火禅、口念十相自在咒语二十一遍,在穴位上依次垫以写有咒符的纸、红棱和柏木片三物,上置合有少许户枢尘土的艾炷,用火镜聚光点燃灸之,口呼“哈哈哟”之言,并默念十相自在咒语二十一遍。艾火虽未燃及木片,但穴位已得灸力,此灸除眼睛之外的所有部位均可使用。灸之可除增盛热证之外的一切疾病,特别对中风、中邪、鬼魔作祟(神志疾病)引起的疾病及疖痈、痞肿等有效。
(7)烙灸:①金烙:用弯头金箸做烙器,烧烙有关穴位称之金烙。用以驱邪、预防瘟疫等,具有保护识觉之功效。②银烙:用银箸做烙器,烙之,可干脓水、去腐肌、治疖痈。③铜烙:用黄铜做烙器,可愈伤、治痈、杀虫。④(4)铁烙:用铁做烙器,可防骨刺、破胃部症瘕。⑤木烙:用柏木、桦木等阳木,柳木、短叶锦鸡木等阴木,沙棘、(木旬)子等子木或文冠木、小檗等三黄水药木于木板上猛烈摩擦直到冒烟时熨在穴位上,根据木质性质对症灸治直候病、痹症、白脉病、血管疾病、皮肤病、黄水类病、创伤和炎肿等疾患有效。⑥角烙:用动物犄角(特别是种羊角等雄性动物角)烧热烙之,效果相当于木烙,根据疾病选烙。⑦石烙:将滑石、松耳石和玛瑙等石类和宝石类涂上油脂,用火烧烫置于穴位,对疬病、疖痈、肿瘤炭疽、直候病、痹证、黄水和中风等有效。⑧布烙:将布块或羊毛等于火硝水中浸煮,取出后用棺木炭火烤干变硬,卷在沉香木上,干后点燃,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息火置于穴位上烙之,对黑痣、鸡眼、脑病和偏头痛等有效。⑨油脂烙:以融化的蜂蜡、酥油、蔗糖、山羊油、鹿油等适量烙于相应穴位,对痔疮、淋巴结炎、阴部瘘管、外窍处生疮等有效。⑩牙烙:将象牙、虎豹的犬齿于青油和水的混合液中浸煮后,置于穴位烙之,对陈旧疮伤及疖痛、症瘕等有效。⑾光烙:用现代灯光等烤灼穴位,对疮伤和炎肿等有效。
藏医火灸法
【主治病证】
藏医火灸,一般认为具有阻断疾病随脉管散扩、迅速止痛、抑压隆病窜行漫延、开胃消食、破痞瘤等癥瘕、愈痈疖陈疮、抑肿胀、去黄水、燥湿、清除脏腑水液渗漏、扶助胃火、提升体温、醒神醒脑等许多功效。
主治的病证包括食物不化症、胃火衰弱、浮肿、寒性水肿寒性痞瘤、寒性赤巴病(赤巴,相当中医的火。赤巴紊乱所产生的各种症状叫赤巴病。寒性赤巴以脉迟、目黄、尿黄、体温低、大便色白、不消化、寒凉饮食起居有害等为主症)、头部及四肢黄水充斥、肉痈和骨痈、炭疽、虚热、癫狂、痫证、昏仆不省人事、一切脉病以及热病断后(即不使热病重新复发)等。总之,对隆、培根(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土,其所引起的病证以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为主)所致的一切寒性疾病,特别对白脉和黑脉病、黄水病、直候病、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
藏医火灸法
【注意事项】
1.首先要掌握藏医火灸的各项禁忌  ① 在病证上,对赤巴热病、一切血液病等任何瘟热引起的疾病禁止施灸。② 在部位上,眼睛等五官及男女在脉即男性会阴的左侧脉、女性会阴右侧脉和耻骨阴毛中间的动脉等处禁灸。对这些部位施灸会造成男性阳萎不举,因而除了高龄老人或无生育能力者外,不得火灸。③ 在时间上,饱食后,胃肠等六腑部位也应禁止施灸,下雪风寒天气不宜施灸。另外,还要避开八卦九宫忌日和体内神魂巡行的部位施灸,不可随意妄为。例如:每月(阴历)初一、初六、十八、二十二、二十四和三十日皆宜禁止放血、火灸。秋三月不灸右助部位,春三月不灸左肋部位,夏三月不灸脐部各穴,冬三月不灸腰部各穴。此外,人的神魂晨在唇,日出在嘴,日升在舌,正午在眼,日斜在小尖脉,下午在肺脉,日落前在上胸,日落在下胸,黄昏在脐,入夜在阳门,午夜在胃,下半夜在中胸,黎明在肠等,故也有上述各时不宜灸相应部位和穴位之说。现代科学证实人体随着气候变化和月亮圆缺而盈损变化,上述不同季节和时间禁止施灸是不无道理的。
2.施灸后的注意事项。帝玛·丹增彭措的《白晶鉴》载:“艾炷燃尽时立即用拇指(或小石子)用力按压息火。灸后禁止立即饮水,宜稍作散步,恢复体力。七日之内禁食腐坏或酸性食物。禁忌风寒、剧烈运动、发汗和白昼睡觉等。饱食之后不宜施火灸,灸后也不宜饱食或嗅闻皮毛等的焦味和秽气”。
灸法简介
我国灸法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一、艾灸法
艾灸法,它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施灸方法。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临床上应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又有着肤灸(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之分;艾条灸则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压灸、隔物悬灸等不同种类,其治疗作用各有特点。由于“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名医别录》),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制成艾绒后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因此,艾灸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艾叶,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又称冰台、医草、灸草、家艾、甜艾等。艾名的来源,《本草纲目》载为:“此草可乂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 ,而名‘艾’”。“冰台”一名来自“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博物志》),医草(《名医别录》)和灸草(《埤雅》),均因医家用其灸治疾病而得名。我国各地均产,故还常根据其产地定名,如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屈原名篇《离骚》中写道:“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表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这种应用,当以药用为主,这可从其他的一些典籍中可得到印证,如《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之说。
而将艾灸作为一种具体治疗方法并记载于医学典籍上,则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内载二个用艾治病的处方,其中一方即为以艾叶作直接灸疗,治疗男子肠疝:“秃贵()  :取  垢,以艾裹,以灸颓者中颠,令烂而已”。意为取粗麻的碎末裹在干燥的艾叶里,在颓疝患者的头顶正中部灸治,直至局部皮肤烧灼溃烂为止。稍后的《灵枢》一书中,提到的灸疗也是以艾叶作材料的,并有“其治以针艾”之说,已将“艾”作为“灸”的代名词了。历代医籍虽也曾记载其他灸材,但均无艾应用的广泛和历史之久远。艾叶作为药物记录,以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对其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完整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明代李时珍则十分推崇用蕲艾施灸,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
施灸用的艾,首先要求采嫩的艾叶,以春季采集为佳,且放置的时间要久。故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说:“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者方可用”。唐时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则认为:“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肤”。其次,艾绒制作时,要去除杂质和灰尘,艾绒要捣得烂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叙述颇详:“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古人的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现代,对艾叶的应用研究更趋深入。在品种方面,发现全国各地除了正品艾叶(A.argyi)为主要使用品种以外,还有不少地区将艾蒿(A.lavandulaefolia DC.)、魁蒿(A.princeps Pamp.)作为艾叶使用。据统计目前国内艾的品种达20余种之多。前3种因历史的原因,可视作艾叶的代用品,其余20多种则应视为艾叶的混伪品而予以区别。在艾叶的品质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蕲艾在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烧放热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所产艾叶。在艾叶采收期研究中,以艾叶的挥发油的醇浸出物含量以各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多少为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艾叶的采收期以端午节前后(5~6月份)最为适宜。在每天的采集中又以中午采收的挥发油含量最高。
由于艾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艾绒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艾炷、艾条;艾易于点燃,燃烧时热力温和持久,能窜穿皮肤,直达深部等优点,所以应用至今,久盛不衰。
二、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绒作为剌激源的灸法,是我国丰富多采的灸法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温热作为剌激源的热灸法;一类是在常温下以某些对皮肤有一定剌激作用的物质进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称为天灸法,现代亦称为;发泡或引泡疗法;另一类则是以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剌激物作用于穴区达到灸治目的的冰冻灸法。
非艾灸法,尤其是热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就载有用蜡灸法治狂犬咬伤,方法是“火灸蜡以灌疮中”。唐•《千金翼方》治疗疔疮以竹茹为热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在宋代的《针灸资生经》中更对冷热两类灸法均作明确记述。如热灸法,就提到用干燥的鼠粪燃着施灸:“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壮效也。”另如冷灸法:“乡居人以旱莲草捣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二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到明代,非艾热灸法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类似艾条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医学入门》:“桑枝燃着,吹息火焰,以火头灸患处。”而桃枝灸则更类似雷火针法:“取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平之。用时,以棉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本草纲目》)。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诸如灯火灸、神灯照法、药锭灸法、药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现代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方面是对传统方法的扬弃,即将一些已不适应现代临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粪灸等淘汰出局,而对一些确有价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广、提高,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灸法如壮族药线灸,更得以继承发扬。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参与,出现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这些,我们都将在以下章节中分别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