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第一眼中钉“轮不到”中国共产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4:35
许多人都说,蒋介石兵败大陆,是败于共军之手,忽略了蒋介石除了之外,还有其它心腹之患,他还有另一场仗要打。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敌人有两个,除外,尚有国民党内的杂牌部队。
1927年,国民党军队打败北洋军阀后,各部队长官变成了为新军阀,视军队为私产,割据地盘,互相火并,和北洋军阀并无分别。
国民党新军阀的内战规模远较五次“剿共”战争激烈,显示出国民党内反蒋势力的庞大,足以威胁蒋的地位。所以,蒋介石把国民党军队分为嫡系的中央军与非嫡系的杂牌军,嫡系部队获蒋特别照顾,武器、弹药、被服、粮饷各方面都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杂牌军的军需则常被克扣。
蒋并驱遣收编的杂牌军前往剿共、抗日,俟其伤亡殆尽后,乘机裁撤其番号,或将余部遣散、改编归并其它部队,空出的番号则由嫡系补充。
1937年,国民党军阀们暂停内斗,推戴蒋介石为领袖,开始团结抗战。但蒋介石并没改变其对杂牌部队的敌视态度,不断找机会消灭杂牌部队,后者小心谨慎,力图自保。
1944年12月底,国民党陆军兵额约600万人,到1945年底,缩编为89个军、两个骑兵军、253个步兵师,共约400万人。其中约有百多个师,即仍有半数为杂牌军。
抗战胜利前夕,和杂牌军问题重新成为缠绕蒋介石心头的两件大事。固然要解决,杂牌军亦需要消灭。若用武力消灭,苏联必参战,对苏之战,则并无把握,且杂牌军亦会做乱。故蒋氏计划暂时和苏联维持友好关系,用国际形势与政治力量制服,希望两三年时间实现国内之统一,再解决问题。
抗战胜利后,这场仗就是统一国民党军事力量之战,蒋计划先清除党内的异己,再对付。
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恶化时,美国曾考虑找龙云或李济深取代蒋的地位。蒋明白,杂牌军在一场外国力量的支持下,可以轻易地推翻自己;而要推翻他,非血战数年不可,且成败尚是未知之数。
蒋介石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必须结朿国民党的纷乱状态,统一所有军队,消灭那些威胁他地位的军阀余孽。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蒋介石有双重目的:若毛泽东不来,就可以宣称拒绝和平谈判,把内战的责任推到身上;如果来了,就可以用“和平谈判”来麻痹和国军内的杂牌部队。在和平气氛之下,解决不了部队,也可以无声无息地解决杂牌军。后者是他整编的对象。
当时国内的舆论,都主张国民政府大量裁军,节省军费,以舒民困。杂牌军减低了警觉性,因而受骗,被蒋介石突袭解决;或在形势逼迫之下,顺应和平裁军的呼吁,让士兵还乡。蒋介石利用这个机会,整编全国军队,将大部分地方部队裁减缩编,留下嫡系部队接受美式训练和美式武器。
重庆谈判后,全国民众都陶醉在和平的气氛中,于是蒋介石便开始对付云南省主席龙云。
蒋介石先把龙云的主力部队调往越南受降,再密令杜聿明在10月2日围攻昆明的九华山,武力突袭成功,随即撤去龙云的省主席职务,直接导致龙云后来投靠。
龙云疏于防范,结果首先被解决了。
另一件事是,蒋介石派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沿平汉路、越过刘伯承的“解放区”往华北受降,却不发给足够弹药,希望借刀杀人,让高树勋与共军互相残杀,来个两败俱伤。结果,迫使高树勋在10月30日率部“起义”,投降共军。这都是日本投降后不到两个月的事。(文/何兴高)
附图:1950年8月,蒋介石对麦克阿瑟说:我说我是郑成功,他们说是吴三桂,羞颜以对啊
1.jpg (48.84 KB)
2008-12-22 15:56